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李可 《中国军转民》2014,(10):22-24
<正>国家发展离不开国家安全的维护,需要辩证地处理国家安全与发展经济二者的关系,国家经济安全战略也成为了国家安全战略的基础,而军民融合式发展正是国家经济安全战略重要的环节和措施。国内学者基本认同,在国家安全战略三方面要素中,国家政治安全是核心,国家经济安全是基础,国家文化安全是政治安全与经济安全互联的桥梁。1992年4月28日邓小平同身边人员谈中国发展问题时讲:"我们再韬光养晦地干些年,才能真正形成一个较大的政治力量,中国在国际上发言的分量就会不同。"所以,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秉持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2.
俄军"现实遏制"战略思想形成于叶利钦政府时期,在普京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该战略思想的核心是推行以核武器为基础的"威慑加实战"战略,立足于使用一支快速机动的实力型军队、力争在高技术局部战争初战中即取得决定性胜利."现实遏制"战略思想的现实任务是确保国家安全,根本目的则是通过"以军强国"方式恢复俄昔日的强国地位.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日本战后在经济上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强国,被称为“日本奇迹”,特别是许多企业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日本著名的家用电器、汽车等产品打入欧美和亚洲的许多国家,占领市场,取得令人赞叹的巨大成功。到底是什么原因成就了日本的企业?前不久笔者有幸赴日本进行了短期的学习、考察,在日本的所见所闻使笔者感触颇深。 很多获得成功的日本企业都有一个特点:注重企业的战略营销管理。战略营销与一般市场营销的概念有所不同,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企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强国侵略半封建半殖民地弱国的战争,也是一场弱国打败强国的战争。这一战争的胜利,与毛泽东英明的国际战略理论密切相关,研究这一时期毛泽东的国际战略必须搞清它的理论支点。   一、 科学地认识中国的国际地位   20世纪 30年代,中国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而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资产阶级大国已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日本由于其自身的历史和时代条件,则成了一个具有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和《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文中,对中国的国际地位特别是和日本进行了科学的比较…  相似文献   

5.
最近,日本《宝岛》月刊刊出了一个“世界前50大军力排行榜”。该刊自称询问了日本和美国的众多军事专家,对全球各国的军事力量情况进行了“完全摸底”,然后以国防经费、正规军人数、武器输出、武器输入、电脑普及率、介入国际纷争为6大参评元素,排出了世界前50名军事大国,赫然把中国列为世界第4大军事强国,而日本则谦虚地名列第22位。  相似文献   

6.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在军事、经济、交通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被认为是21世纪的核心技术之一。作为虎视眈眈瞄准军事强国的日本来说,自然不会放弃发展这一先进技术,图谋在这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大力研发“准天顶”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明确表示该系统将按计划在2008年投入使用。研制“准天顶”系统是日本继成功发射侦察卫星之后在太空发展方面的又一重大举动,从而引起了亚太国家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经是一个超级海军强国,二战期间,悬挂膏药旗的日本军舰曾在太平洋上横行一时。日本军国主义凭借海军侵略了中国、东南亚、菲律宾,就连当时号称海军强国的美国和英国都吃了它不少苦头。二战后,虽然限制了日本海军的发展,但经战后几十年的努力,日本如今已拥有了一支舰艇数量颇为可观的海上自卫队力量。虽然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舰艇数目及吨位在世界上只能算中等水平,但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作战能力尤其是反潜作战能力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其中更值得一提的是由30余艘主力驱逐舰组成的“八八”舰队。  相似文献   

8.
内容简介:大国利器,兴衰标志。国无航母,何以成大国?为什么历史上的强国都拥有航母?为什么拥有航母的大国不出意外都能成为世界性强国?二战中日本为什么敢于向国力远大于自己的美国开战?海上巨无霸航空母舰最大的天敌到底是什么?中国的航母之路该如何走?应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海洋经济迅猛发展,正在向海洋强国迈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一个和平稳定的海上安全环境,离不开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作为支撑与后盾。  相似文献   

10.
二战以后,日本因受"武器出口三原则"政策的限制不能公开在国际市场出口武器,但是日本一直钻政策的空子,在武器出口市场上有着不同于别国的特点,例如轻武器贸易活跃,并且利用出口技术和民品的方式出口武器技术和零件.日美联合开发导弹防御系统是日本武器出口政策的一个转折点,日本很有可能利用这个机会扩大武器出口的规格和数量.其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2007年8月23日下午3点,日本横滨的石川岛联合造船公司中一艘巨舰伴随着飘洒的丝带与纸花缓缓滑入了水中。该舰便是日本战后第一艘拥有直通甲板的飞机搭载水面作战舰艇"日向"号,然而其官方舰种名称则为"一万三千五○○吨型直升机搭载护卫舰(DDH)"。  相似文献   

12.
哈佛教授约·凯特在谈到企业凝聚力时提出:“企业文化有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建因素”。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世界经济史上最动人心魄的事就是日本战后经济的迅速崛起。二战之后,资源匮乏的日本,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便在战争的废墟上异军突起,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工业国和经济强国。不仅美国的王牌工业——汽车业和钢铁业受  相似文献   

13.
关于强国的标准,目前尚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但没有人怀疑美国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判断一个国家是不是一个强国,最重要的标准在于一个国家是否具有一些能力,即创造财富的能力、影响财富创造的能力、保护财富的能力以及掠夺财富的能力等。影响和铸就一国强国地位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就在于这个国家是否具备形成上述能力的条件。美国从建国到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仅用了100多年的时间,并长期保持世界强国的地位,其中有五方面的因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统筹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既是强国之策,也是强军之道."寓军于民的民兵预备役工作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始终坚持"统筹"方针,切实确保"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宋增建 《政工学刊》2002,(11):59-59
据报载 ,日本曾有一批市民到上海居民家中做客。有个日本幼儿抓起一只生馄饨往嘴里塞 ,中国房东想制止 ,日本母亲却说 :“别制止他 ,这样他才知道生馄饨不能吃。”小孩吃了一口 ,果然皱着眉头吐了。还有一个日本孩子摔了一跤 ,先是哭着求助 ,后见无人相帮 ,只好自己爬了起来。中国房东“看不懂” ,日本母亲却说 :“让孩子尝试失败 ,才能获得成功。”这两个看似平常的生活故事 ,却透彻地反映出日本人教子育人的指导思想与方法艺术。而日本之所以在战后短短几十年内由满目疮痍的战败国一跃成为世界科技、经济强国 ,尽管原因很多 ,但一贯注重对…  相似文献   

16.
位于我周边的印度、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都十分重视防空反导武器系统的发展,重点是防空武器,同时也在加强反导能力。印度:外购与自制相结合的防空系统发展道路近年来,印度墓于主导南亚、争当世界军事强国和一流大国的战略目标,极力推行所谓的"地区性有限威摄"军事战略。  相似文献   

17.
乔林 《当代海军》2002,(1):42-43
在朝鲜半岛和日本本岛之间有一个叫对马海峡的地方,20世纪初世界两个正在崛起的海军强国,在这片海面上进行了一场殊死的较量。  相似文献   

18.
2004年,日本暗流涌动:通过"有事法制"7法案,抛出2004年《防卫白皮书》,修改和平宪法,修订新《防卫计划大纲》。日本这些重大举措的核心是:抛弃和平宪法,扩大自卫队的职权,设置"自卫军",恢复天皇制度,放宽"武器出口三原则",使日本的防务政策从"专守防卫"向"先发制人"的"攻击型防卫"发展,使日本成为政治、军事大国。国际社会认为,日本走军国主义老路,将会危害亚太安全。  相似文献   

19.
况腊生  肖力 《国防科技》2014,35(4):89-94
利用战后不断演变的国际格局,以及自身雄厚的经济、技术和军事工业实力,日本不断修改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禁令,直至现在取消禁令,为重建军事工业,恢复军事政治大国奠定基础,必将对亚太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名言录     
从来强兵,必先强国——未有不富而能强者。——(清) 彭玉麟 自古开国之初,兵常少,国强。其兵愈多,则力愈弱。饷愈多,则国愈贫。不可不知也。——(清) 曾国藩 军事的基础首先是人民的经济生活状况。——(普鲁士)麦克斯·耶恩斯名言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