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现代航空领域应用3D打印技术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在欧美国家,该技术也被用于航天装备制造据英媒报道,一架装备了3D打印零件的英国战斗机近日首次成功试飞。因为是首架装配有3D打印金属零件的战机,这次飞行被认为极具意义。英国媒体认为,这为3D打印技术在其他制造业领域内的广泛应用打下了很  相似文献   

2.
探索使用医用硅胶制作患者个体外耳支架的关键技术,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和逆向建模技术得到对应患者个体的外耳数字模型,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人体外耳支架模具,并使用医用硅胶MED 4735完成人体外耳支架的制作成型。动物实验验证了其生物相容性,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通过该技术制作的硅胶人体外耳支架可以高度模仿患者特定的耳廓形状,支架精度高、制造周期短、无生物排异,可为替代肋软骨雕刻人体外耳支架进行耳廓缺损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耳廓缺损是临床常见疾病,使用患者自体肋软骨雕刻为耳支架并植入缺损耳皮下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该方法对手术者提出很高的技术要求,雕刻的外耳支架无法精确还原患者耳廓形状,同时肋软骨的切除会对患者带来并发症。本文探索使用医用硅胶制作患者个体外耳支架的关键技术,使用CT和逆向建模技术得到对应患者个体的外耳数字模型,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人体外耳支架模具,并使用医用硅胶MED 4735完成人体外耳支架的制作成型。动物实验验证了其生物相容性,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该技术制作的硅胶人体外耳支架可以高度模仿患者特定的耳廓形状,支架精度高,制造周期短,无生物排异,可为替代肋软骨雕刻人体外耳支架进行耳廓缺损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群  耿云玲 《国防》2013,(8):79-81
今年5月初,全球首款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名为"解放者"(Liberator)的手枪,由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非盈利组织分布式防御(Defense Distributed)创始人、25岁的德州大学学生科迪·威尔森研发出来,其制造设计图和组装过程也被发布到了互联网上。除手枪的金属撞针外,"解放者"原型产品其余15个部件都采用Stratasys公司的"Dimension SST"3D打印机打印完成,构材  相似文献   

5.
蒋北  冯兆轩 《国防科技》2018,39(6):078-081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在不同领域均有成熟应用。部队现有的技术人才构成、成熟配套的软硬环境、打印材料的多样性,为3D打印技术应用于装备保障训练提供了可能。目前,部队现有的装备保障训练手段仍较为传统、单一,特别是工作原理、故障排除课目很难保证训练效果,严重制约装备保障能力提高。应用3D打印技术,着重对重难点课目进行设计,解决"无法训、训不到、效果差"等训练瓶颈问题,是对现有训练手段的丰富和完善,是继模拟训练、虚拟训练之后的又一新手段、方法,对提高装备训练水平、保证训练质量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PTFE/Al反应材料制备工艺及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氟聚物基反应材料是一种主要由氟聚物和金属填料组成的亚稳态含能复合材料,也是近年来国外研究报道较多的一种新型含能材料.采用冷压、热烧结法制备了PTFE/Al反应材料,测试了其理化性能、热分解性能和力学性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压制成型和烧结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7.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氧化锆复合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氧化锆纳米粉体冷等静压成型,经部分烧结制备成具有多孔网状结构的部分烧结体,然后经真空浸渍,将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渗透入部分烧结体的开孔中,原位聚合,制备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氧化锆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经真空浸渍能完全浸入部分烧结陶瓷的开孔中并固化。当部分烧结体相对密度为63%~82%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为154~287MPa、断裂韧性为3.68~4.81MPa.m1/2;与部分烧结体比较,有明显提高。该复合材料经牙科CAD/CAM系统切削加工,可制作牙科修复体。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金属橡胶电流烧结时建立的电参数模型只考虑电阻效应,而忽略电感效应的不足,根据金属橡胶内部组织结构的特点,建立了空间电路拓扑结构模型;根据电容放电试验电流波形进行等效电阻、等效电感参数计算,对多次试验样本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得到了金属橡胶阻感参数随压力变化的数学回归方程。最后通过电容宽脉冲放电烧结试验验证了金属橡胶阻感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近日,日本研究人员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可以用手触摸图像的3D电视系统。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移动、挤压或者拉伸似乎飘浮在眼前的3D图像。图像可触摸3D电视装有六个动作  相似文献   

10.
雷达仿真系统的构件化设计具有可重用、易扩展等优势,但其软件测试方法也面临新的挑战.为了实现对构件化雷达仿真系统的有效测试,促进构件化技术在雷达仿真研究中的进一步应用,在分析了现有构件测试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雷达仿真领域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元数据的分层构件测试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雷达构件元数据的基本特征并给出了XML形式的描述,建立了基于元数据的雷达仿真构件分层测试体系,实现了雷达仿真构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最后分析了一个雷达构件测试实例,验证了该测试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圆柱体构件内部缺陷问题,以超声检测技术为手段,采用体绘制三维重构技术,对构件内部缺陷进行三维重构。首先对圆柱体进行超声检测,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提取出其每一个截面的完整信息。然后进行B扫描成像,对成像图像像素点重组。最后利用体绘制技术对缺陷进行三维重构。结果证明,该方法重构出圆柱体构件中心孔、偏心孔缺陷效果良好,与实际构件相吻合,且大小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HLA与COM技术     
COM是一种先进的软件建模思想 ,COM技术的产品 (组件、控件、构件 )是搭建高层体系结构HLA的基础之一。对COM技术的掌握程度 ,直接关系到对HLA的理解和应用深度。本文描述了COM技术对HLA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系统误差配准技术是雷达组网数据处理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关键技术,其目的是准确估计及消除组网雷达的系统误差。采用ECEF坐标系作为公共参考坐标系,推导了使用3D雷达配准2D雷达的3种方法,并采用均方根不敏卡尔曼滤波(SRUKF)对组网雷达系统误差进行实时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实现3D雷达与2D雷达之间距离和方位角的系统误差配准。  相似文献   

14.
直接挤出成型制造适用于任何含或不含添加剂的膏状或凝胶状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具有深远意义。通过探讨热固性环氧树脂的流变学行为与挤出成型特性,得出热固性环氧树脂在直接挤出成型制造应用中的通用性流变学参数。通过向复合材料中加入增稠剂,对其流变学行为进行设计。结果表明:在高剪切速率(50 s~(-1))和低剪切速率(0.01 s~(-1))下,添加30%纳米黏土的环氧树脂的流变学行为较适合挤出式3D打印工艺。利用龙门式气动挤出式3D打印机,对复合材料的打印成型质量进行试验分析和验证。结合试验结果探讨了喷头高度对复合材料成型质量的影响,并且提出适用于喷头高度临界值的计算方法。探讨了挤出率、剪切速率等因素对成型质量的作用规律。针对多层打印问题,提出包含补偿系数的多层打印的临界喷头高度的计算方法。以上研究对促进基于复合材料的挤出式3D打印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3D打印技术已获得迅速发展,并受到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基于目前3D打印技术发展的现实情况,着重分析了我国3D打印技术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环境条件,并提出了3D打印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某飞行器攻防对抗的可视化仿真,利用可视化模型数据库构建技术,构建了全尺寸、高沉浸感、多视角的可视化仿真环境。利用Unity3D引擎的脚本技术,实现了导弹尾焰、大气云层、爆炸冲击波、视点跟随等特效与功能。该平台使用C#和Unity3D引擎进行开发,实现了攻防双方参数设置、计算数据和图表输出、仿真画面输出等功能,并能在多次仿真后,对不同的参数进行统计分析。该平台具有较好的扩展性,能够逼真再现飞行器的攻防对抗过程。结果表明,对于需要不断修正数学模型以逼近真实的攻防对抗过程,每次修正都能立即通过可视化平台查看、验证模型修改对攻防对抗过程带来的影响,对飞行器的设计、作战使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核工业第八研究所:电子浆料电子浆料是用于生产各类电子元器件的重要原材料,技术含量很高。主要分电阻、导体、介质和绝缘等几大类,并通过网印和固化烧结的工艺,运用于电子工业的许多方面。粘结钕铁硼磁体粘结钕铁硼磁体是由先进的快淬粉末与适当的粘结材料混合制备而成。它具有成型精度高,磁均匀性好等优点,可做成各种形状的磁体,如薄片、条带和薄壁环等,广泛地应用于微电机、自动化办公设备、仪器仪表等装置和设备中。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奥地利的格洛克系列、美国柯尔特M2000型、德国HKUSP9型等新型手枪相继问世。这类新型手枪除枪管、自动机、销、弹簧等一些必须采用金属的零件外,大部分零件均以高强度塑料为材料,辅助以注塑成型技术,标志着“以塑代钢”正式运用于手枪领域。  相似文献   

19.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布的《太空3D打印》报告由美空军与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联合资助,主要评估了太空3D打印技术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太空应用可行性、现有差距以及对未来航天发展的影响,以探索太空3D打印技术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可复用构件模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软件复用中构件模型的建立,介绍了构件模型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几个现存的构件模型,并对构件模型技术提出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