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谚说:“三月三,蛇出山;九月九,蛇进土”。然而,就在这寒风凛冽冬天,我国第一条机器蛇(又称蛇形机器人)却在国防科技大学5名硕士研究生的“孵化”下,悠然出“洞”了。 那么,5名平均年龄只有23岁的硕士研究生是如何造出中国第一条机器蛇的呢? 灵感来自一次电视节目 2001年4月的一天,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正在播放一个介绍蛇的电视节目,平时很难有时间看电  相似文献   

2.
不退休的“红娘”●王云龙□普通一兵在美丽的北国鹤城齐齐哈尔,有这样一位老人,从1953年至今的40多年里,搭桥引线,无私奉献,使400多对新人喜成眷属。他就是齐齐哈尔建华机械厂退休老工人,73岁的武国权。武国权老人生于旧社会,5岁时父母就离开了人世。...  相似文献   

3.
1991年9月18日,湖北省郧县梅铺镇盘道营村一家四合院里。一片欢声笑语。一对年过半百的老人披红戴花,正在举行着一个俭朴大方的婚礼。村民们一面嚼着老人李保兴和金凤芝甜蜜的喜糖,一面传颂基干民兵三妯娌为公爹当红娘的佳话。 1990年,50岁的李保兴老伴病逝。3个儿子虽然个个孝顺,但因都在外地做生意,难免侍奉不上。3个儿媳刘丽英、蒋翠平、李风兰,最大的25岁,最小的22岁。三妯娌一个赛一个对老人知寒问暖,可是终究有  相似文献   

4.
干脆、爽朗,年近80岁的孙凤美老人一口气爬到六楼,真让笔者感到不小的惊讶。老人住在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大西街杏林社区,家中的陈设很简单,一张补拍的婚纱照让笔者不由地感到老人心底的幸福。回忆当年,说起昔日的苦难和斗争,老人仍难释怀。社区的李书记向笔者介绍,第一句话就是:"老人参加革命早,17岁就入了党。"  相似文献   

5.
正吉林延边州公安边防支队图们边防机动队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84岁的朝鲜族老人咸贞淑。老人亲手将自己缝制的鞋垫送到战士们手上。从79岁开始,咸贞淑老人给边防战士共做了6180双鞋垫,虽然鞋垫都是用旧衣服缝制,没有华丽的外表,但老人的拥军情深深感动了边防战士,鞋垫穿在脚上,暖在战士们的心上。  相似文献   

6.
“巴比伦有空中花园,西班牙有斗牛场的嬉戏。不,我不惊异,我爱这大竹岚的园中趣……”这是诗人邹荻帆对武夷山蛇园的赞美诗。在风景如画的武夷山附近,有一处武夷山蛇园。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拟态蛇园。被中央军委杨尚昆副主席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方毅称为“蛇王”的著名蛇医张震,在这里从事武夷山蛇类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盛夏某日,在粤北的边远山村,发生了一宗神奇的“蛇案”:一位年仅二十七岁的年轻人,脖子上卷着一条乌黑的死蛇,面如土色,拖着沉重的脚步,刚走到村边就昏倒了,再也爬不起来。受害者是广东阳山县江英区护林指挥部的一个基干民兵。他名叫文德,是上坪乡上坪村人。小文家三代蛇医相传,父亲是位蛇医老手。三年前,小文担任护林工作时,为  相似文献   

8.
日前,笔者乘车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锦西县下五家子村,怀着沉痛的心情了解当年村民惨遭日寇屠杀的情况。汽车进入村口驶过一片杨树林,便已望见足有8米高的“深仇墓”碑,这是当年日寇的“杀人场”。在村里,笔者有幸采访了当时幸存者之一的刘国廷老人。刘国廷老人今年72岁,满脸留下烧伤的疤痕,身体依然强壮。谈起当年情景,老人泣不成声,稍停片刻,便老泪  相似文献   

9.
今年75岁的徐保祥老人,是当年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接见过的老民兵。他在云南省江川县可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老人,在民兵队伍里他更是青年人的榜样。前不久,我们走进老人的家里,再一次听他讲起过去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由于蛇类市场价格猛涨,全国性的养蛇热方兴未艾。所以,建议欲养蛇的农民朋友,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应具备养蛇的条件。养蛇只限于郊区或农村,城市里不能养蛇,因城市噪音大,环境污染严重。另外,还需当地有较丰富的  相似文献   

11.
近日,霍城垦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盗窃案。被害人文德群是农四师66团一位83岁的独居老人,居住在伊宁市养老院。被告人唐红先以其与文德群老人有遗赠抚养协议为名将老人从养老院接走与其共同生活。2007年10月13日,被告人唐红先带文德群到66团邮政储蓄所,将文德群设有密码的两张存折挂失。同年12月22日,又将文德群老人挂失的两张存折与另外3张未到期存折内共计80153元存入文德群办的新存折上,并替文德群设了密码,  相似文献   

12.
蒲圻市中伙铺镇碣桥村一组民兵排长但显明,20年如一日,照顾两位年逾古稀的孤寡老人,被当地群众传为佳话。近几年,他先后被咸宁军分区、蒲圻市人武部评为优秀民兵。但显明今年27岁,他家与年近70岁的老人余德俊是邻居。老人独身40年,双目失明,行动不便,并长期患有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病。从1980年,但显明担任了民兵排长起,就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一年四季  相似文献   

13.
本刊专稿     
今年8月28日,因红军四渡赤水之第一渡而传名天下的贵州赤水市元厚镇发生了一件大事。当年曾冒着生命危险挺身保护红军伤员的聂允珍老人14岁的孙子袁刚和为红军渡河搭浮桥的杨绍青老人的13岁的孙子杨健,在家长和市委宣传部领导的护送下,高高兴兴地跨进香港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间蛇房。几个大池子里,几百条剧毒银环蛇正舞动着脑袋,拚命吞噬主人扔进缸内的泥鳅、鳝鱼等,分装在百十条大麻袋里的眼镜蛇、大王蛇、水利蛇等等,一听到我们进屋的声音,都蠕动起来,发出一片叽叽的怪叫声……这情景,使我们不禁感到毛骨悚然。蛇的主人——江西省广丰县南山村退伍军人、养蛇专业户诸火水,却冲我们笑了笑,伸  相似文献   

15.
河北某预备役团驻地有个被群众誉为新时代的"时传祥"老人——张富海,谁也不承想,这个淘了十八年公厕的七十九岁老人,曾经是一个参加过辽沈、平津战役和抗美援朝作战,身负四次伤的二级甲等伤残军人。  相似文献   

16.
1岁的退休老兵工光荣入党谭薇江麓机械厂老年工作部71岁的退休老工人刘选文经过长年不懈努力,“七.一”前夕,萦绕他心头20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了,此刻面对鲜艳的党旗,刘选文老人流下了幸福的泪水。说起刘选文老人,他年近古稀,退休已10多年,儿孙满堂,享不尽的...  相似文献   

17.
秋高气爽,笔者来到山东省成武县老城街一条居民胡同,已80岁高龄的抗日女战士张馨老人欣然接受我们的采访。  相似文献   

18.
一天,我陪战友到武警上海总队医院看病。候诊时,只见斜对面一位年约80多岁的老人一手拿着一团糍饭,另一手拿着一袋牛奶喝。一旁娴静的老伴正笑眯眯地看着他吃喝,还不时地帮老人拉一拉披在身上的衣服。他们亲密地交谈着,声音一高一低,让我怀疑这对老人不是来看病,倒像是坐在公园的长椅上谈笑消闲。感动地望着这对老人,我开始想像他们年轻时的岁月。他们热恋时是否立下过“海枯石烂不变心”的誓言;他们新婚时是否也卿  相似文献   

19.
邢庆海是农二师29团1连的一名普通职工,今年45岁。20年多来,邢庆海默默地照料着患有精神疾病的孤寡老人杨青堂,从不曾间断过。一有闲暇,邢庆海就会去杨青堂家里,给老人洗头洗澡。看到杨青堂的衣服脏了,就及时换洗。有好吃的也一定会给杨青堂捎带一些。  相似文献   

20.
正请战友们爆料围观写信: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8号《解放军生活》杂志王璇(100081)邮件:wangxuan_pla@sina.com电话:010-66801092(袁钰)第十三集团军某团:慰问驻地103岁老人近日,四川省邛崃市临邛镇北街103岁老人侯茂茹的家里来了新客人!第十三集团军某团一行人带着礼品来到了老人家,陪老人聊天谈心。据介绍,他们已经集中拜访了5位百岁老人。(图为政治处主任王朝强与老人的合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