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尹琛 《军事史林》2023,(3):45-51
<正>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中国工农红军先后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纳入国民革命军序列。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由国民政府部分供应八路军、新四军的被装物资。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国共两党的关系也发生变化。1938年国民政府从部分供给改为发放服装费和部分被装材料,1939年到1940年,  相似文献   

2.
为使军校学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其上岗奠定基础,军队院校通常都要安排学员深入基层进行实习锻炼。近两年,笔者对20多个实习点的学员进行了调查,发现多数单位对学员实习做到了领导重视,机关关心,妥善安排,热心带教;但也发现后勤保障方面存在一些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应引起我们注意。一、实习学员后勤保障存在的问题 1.被装物资不能及时发放。一是实习单位不愿接供。总部1991年6月《被服装备管理规定》第22条规定:军人调动时,应携带服装证、零星人员被装供给介绍信,调入单位随发放季节按本军种所在气候区域的供给标准换发被装。学员实习时,学校军需部门以实习小组为单位,将被装证带到实习单位,而有的单位怕麻烦,有的干脆不接服装证,或把服装证让学员自己保管,待返校后再发,致使一  相似文献   

3.
我军被装供应体制如何改革,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新时期部队工作的要求,作者提出以下四点看法:一是巩固被装生产单位的地位和性质,改革企业运行机制;二是确定备供应机构职能,改革被装供应环节;三是以折发被装购置费为主,改革被装发放的形式;四是完善被装供应手续,改革被装供应制度。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军事经济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和挑战。我军的被装供给保障,是军事经济领域的主要工作之一,面对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做好军队被装供给保障工作,本文就此谈一点肤浅认识。一、更新传统保障观念,健全商品意识我军的被装供应,几十年来一直沿袭着自上而下、统一筹划、实物供给的办法。这种供应方法在保障系统中,体制上表现为总部——军种(兵种、军区)——部队的纵向分级供应,结构上表现为根据被装品的品  相似文献   

5.
被装仓库是部队被装物资供应的桥梁和基地,担负着被装物资的收、发、管、运任务。物资品种多,数量大,进出库频繁,任务繁重。有必要将条码‘技术运用于军用被装物资管理中,依靠条码技术进行物资出入库管理和盘存管理,具体措施包括确定条码编制原则,开发条码生成系统,研发扫描录入系统,选择适当的设备及信息化管理的整体设计。  相似文献   

6.
慕洛 《世界军事》2022,(5):25-29
军装,是军人身份的体现,是奉献、荣誉、责任的象征,更是练兵备战的必需品.回望中国军队的被装演进历程,从过去"配什么穿什么、发多少用多少"相对粗放的保障模式,到"数据为主、需要什么领什么"的精确保障模式的转变,无疑是一场深刻转型的"被装革命".通过媒体近期的报道可知,解放军官兵在被装精确申领、物流高效发放、新军装试装等方...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通过对被装市场化采购必要性、可行性分析,确立了被装市场化采购指寻思想和原则,提出了健全被装市场化采购机制、制定被装市场化采购办法、完善被装市场化采购法规、理顺被装市场化采购关系和被装市场化采购专业人才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被装保障基地是资源整合程度更高、反应更为敏捷、保障方式更为灵活的被装保障实体。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军被装保障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被装保障基地建设目标构想,提出了实现被装保障基地建设目标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军事经济研究》2007,28(4):9-12
进入新世纪,未来信息化战争、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被装供应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军被装整体消费水平还基本上处于“温饱型”水平,为此,必须构建我军新的被装消费标准体系,提高被装供应标准和被装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0.
作为后勤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被装动员的可视化有利于达成对被装资源的实时掌握、灵活配置,对建设现代后勤有着积极影响。文章对我军被装动员可视化系统建设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军被装动员可视化系统建设应从被装资源、需求、保障三个方面入手,实现精确高效被装保障,为我军被装保障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军队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我军将不断调整被装供应标准和改善被装品质,提高被装消费水平。由此,应完善我军被装购置费增长机制,研究被装购置费增长模式并合理选择适合我军发展的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军事斗争被装保障准备必须与高技术战争相适应,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质量建军相适应,要提高被装科研和装备水平,强化被装供应与管理改革,加强被装管理自动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军事经济研究》2007,28(12):55-57
推进节约型被装建设,是缓解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推进此项建设,需要更新资源节约观念、完善被装供应体制、优化被装保障流程、落实被装收旧制度和强化被装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4.
被装物流是现代军事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军被装物流体系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不能满足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应从组织结构优化、保障流程优化、信息系统优化三个方面对被装物流进行优化,推进被装物流的改革进程,实现由统分结合型向一体化被装物流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
文章着眼于被装的长远建设,就被装供应标准体系构建及被装供应标准调整提出了具体构想,目的在于提高其科学性、经济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最终实现被装保障有力。  相似文献   

16.
“处突”被装保障,是指在执行“处突”任务中,换发或增发部队季节(地区)性被装,供应伤员、沾(污)染人员替换被装和烈士殓葬被装,以及给零星人员补发丢失、损坏被装的勤务工作。“处突”被装保障是军需保障的重要内容,其成效如何不仅影响部队战斗力的发挥,甚至影响到“处突”的进程和结局。  相似文献   

17.
加强被装"盾牌工程"建设是提高被装保障力的重要举措。实现被装盾牌工程建设目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实现被装筹措供应网络化、可视化,被服装具舒适、系列、一体化,指挥决策手段信息化。  相似文献   

18.
建立被装产品技术标准系列,对于提高被装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改善后勤供应效能,节约军费开支,增强现代化保障能力,适应被装生产市场化运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渡海登陆作战具有战场跨度大、持续时间长、作战强度高、保障任务重等特点。因此,针对作战部队被装保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周密计划,健全被装保障预案;完善机制,建立应急保障组织;预有准备,合理储备被装物资;因地制宜,灵活组织被装保障;加快研究,提高被装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20.
伊拉克当地时间3月20日,美英联军悍然发动对伊拉克的全面战争。伊拉克地处沙漠,战场环境十分恶劣,美军攻伊作战远离本土,且受到伊军使用生化武器的威胁,被装保障的难度可想而知。1991年海湾战争后,美军在总结被装保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被装防护性能,完善被装保障体制,改进保障方式,使这次伊拉克战争中的被装保障取得了很大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