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军事》2008,(3):14-16
继“2006年度外军武器装备与军事技术发展十大新闻”评选活动(见本刊2007年5月号),2007年12月,国内国防科技信息机构又联合开展了“2007年度外军武器装备与军事技术十大事件”推荐评选活动。经数十名科技信息专家三轮评审,评选出与外军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10个重大事件,并于12月28日正式发布。为便于读者把握外军武器装备发展动向,本刊编辑部汇集如下。  相似文献   

2.
《现代军事》2010,(2):42-43
2009年12月,国内国防科技信息机构联合开展了“2009年度外军武器装备与军事技术十大事件”推荐评选活动,经数十名科技信息专家三轮评审,评选出与外军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10个重大事件。为便于读者把握外军武器装备发展动向,本刊编辑部汇集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7年3月,国内国防科技信息机构联合开展了"2006年度外军武器装备与军事技术发展十大新闻"评选活动。各单位和专家经过深入、认真的研究,评选出了10条与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新闻。本刊编辑部汇集并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4.
军事技术与武器装备是军队战斗力的基础,世界各国尤其是军事大国都非常重视发展先进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在新的一年里,世界各国在军事转型推动下,势必要加强军事技术与武器装备发展的的研发,力求在硬件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从发展情况看,2008年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将在信息、航天以及新概念武器等方面呈现出激烈竞争和快速发展的势头。  相似文献   

5.
刘淮 《国防》2007,(3):73-75
2006年10月17日,英国国防部公布了满足其21世纪军事需求的<国防技术战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继2005年12月出台<国防工业战略白皮书>之后,英国为推动本国军事技术与武器装备发展而做出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英国国防部首次系统地将其军事技术的发展思路和投资重点公布于众.从这份报告可以看出英国未来数年军事技术发展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6.
刘静  常春喜  彭思雨 《国防科技》2020,41(4):128-132
当前我国期刊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和艰巨挑战。本文基于CNKI数据库对《国防科技》2013—2019年发表文献的特征、研究热点和趋势等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及可视化展示。研究结果显示,“军事”和“武器工业与军事技术”是本刊的核心研究领域,“军民融合”“武器装备”和“外军”是研究热点,“无人”“信息”“大数据”和“智能”是主要关注的技术方向。综合同类期刊在国防科技领域的研究热点,如“生物安全”“5G”“定向能”“脑科学与认知科学”和“深远海科学”等,结合期刊2020年选题重点,最后从夯实质量、提升学术和追求卓越几个层面对期刊发展建设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军事变革深入发展,推进军事转型,构建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武器装备的目标牵引。在这种情况下,世界一些军事强国,特别是军事大国加紧调整军事战略,拟定武器装备发展规划,加速信息化武器装备发展。回眸2006年世界各国武器装备发展情况,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一年来外军武器发展的一些新动向。作战平台发展强势不减1.第四代主战平台逐渐列装在空中作战平台发展方面:美国空军F-22A“猛禽”(Rator)战斗机是目前世界上惟一已装备部队的第四代战斗机,现已形成作战能力,在空中加油机、运输机和预警机等支援飞机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新军事革命的要求,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调整和重新制定武器装备发展规划筹划适合本国国情和军情的武器装备发展思路与对策,加速推进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这对我军武器装备信息化提出了极为严峻的挑战,同时也给我军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本文分析总结了外军装备发展的主要策略,提出了对我军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9.
<正>能源是军事领域最基础的部分,是军用设备和各种武器装备的"粮食"。没有能源,飞机、舰船、坦克、汽车、火车无法启动,自动化指挥系统无法运行,后勤保障将难以为继。军事能源作为军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军事后勤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军事能源走军民一体化发展道路,是外军军队建设的共同做法。我国军事能源建设借鉴外军成功经验和做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记者曹福成)2015年12月17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国防科技信息研究中心武器装备论证研究中心、国防工业出版社联合召开的首届"武器装备建设军民融合式发展论坛"在京举行。解放军总部机关、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军兵种装备机关、军事代表局、军地科研院所、军队院校,以及优势民营企业等20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1.
《国防技术基础》2009,(4):66-66
新材料是军事高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现代精良武器装备的关键。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对国防工业、武器装备、军需装备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继《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将“军工配套关键材料及工程化”、“新材料技术”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后,各大部委也相继出台了系列配套政策,2007年5月发布《关于非公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2008年12月六部委联合制定《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2.
回顾2008年,在信息技术发展和军事转型的推动下,世界各国海军都积极推进军事技术进步在海军武器装备发展中的应用,特别重视发展海基精确制导武器装备和反导防御系统的建设,以求在未来海战场上取得武器装备优势。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光电技术、生物计算机等先进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21世纪海军武器装备将向灵巧化、小型化方向发展,可能出现能在水下、水面、陆地、空中作战的多栖作战平台,海军武器装备和作战样式将产生质的变化。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部李大光博士。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武器装备技术保障新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技术武器装备的迅猛发展呼唤着快速而高效的技术保障,在分析外军为迎接高技术武器装备挑战,依靠科技实施技术保障改革的基础上,探索了我军跨世纪装备技术保障建设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军事费用的投向越来越明显地倾向于武器装备的发展。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现代武器装备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在核武器、海空陆战武器装备、防空武器系统、战略和战术弹道防御系统、C~3I系统、电子战装备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其发展趋势越来越自动化。因此,作者认为,为了缩小我军与外军武器装备的差距,必须从我军实际出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适当引进,合理借鉴,有所创新,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近十余年的几场局部战争中可以看出,外军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示出了强大威力。但是,用辩证的观点也应该看到,外军高技术武器装备在发挥很大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可被对手利用的短处和弱点。费用高昂,数量受限研制费用高高技术武器装备日益复杂、精密,在性能提高的同时,研制费用的提高也是十分惊人的。近40年来,外军装备的各种导弹的研制费已上涨一两个量级。目  相似文献   

17.
杨洋  伊骊 《宁夏科技》2001,(1):42-45
新千年世纪伊始之际,正是海湾战争十周年之时!十年来,海湾战争对新军事革命、对战争形态、对武器装备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促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军事在海湾战争的影响下迅速发展,大步迈入新世纪。在新的千年世纪中,海湾战争对军事还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本刊发表几篇专稿,介绍海湾战争十年来,军事上产生的变化和在新世纪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军用光电子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用光电子技术是重要的军事高技术。随着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完善和提高,军事光电子技术将被大量地应用于武器装备系统之中,使得侦察探测、指挥控制、通信网络、武器控制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并使武器装备系统进一步实现小型化和智能化。从当今军用光电子技术的发展状况来看,军用光电子技术将使武器装备系统发生更深层次的变革,并推动世界军事向信息化转型。  相似文献   

19.
<正>该项目2013年4月立项,2013年12月完成,2014年12月获装备学院军事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项目研究内容包括:外军作战试验鉴定的理念和主要做法;我军作战试验鉴定的概念及要素;常规武器装备作战试验鉴定的对象规模、考核内容、评估方法、力量建设、实施程序等基本问题;我军开展常规武器作战试验的对策建议等。项目研究成果包括:在借鉴外军特别是美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军管理体制和装备试验实践现状,准确界定了我国常规武器装备作战试验概念的内涵及外延;  相似文献   

20.
增强现实技术:给潜艇一双利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强现实技术简介虚拟现实技术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教育训练、作战模拟、作战分析研究、作战任务保障与评估、武器装备研制等方面,成为军事高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目前,利用计算机图形技术与计算机视觉技术,以照相机或摄像机获取的像素图像为基础,将虚景与实景相结合来构造用户所需的虚拟环境,已成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增强现实技术简称AR(AugmentedReality)技术,是虚拟现实在虚实结合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