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如今的中年人都有印象,小学时有一篇著名的课文——《朱德的扁担》。艰难的红军初创时期,一拨年轻的红军战士,为了不让朱德军长亲自跟着大伙下山挑粮, 藏了朱德挑粮的扁担。藏扁担的执行人谈起这段往事,至今记忆犹新,感慨万端。他就是93岁高龄的朱俊才。  相似文献   

2.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鄂西苏区除洪湖红6军外(军长孙德清,后旷继勋、段德昌),还有鄂西长阳县的红6军。长阳红6军是一支以上家族优秀儿女为主体的正规红军武装,也是中国红军史上第一支少数民族红军。  相似文献   

3.
以朱德为军长、毛泽东为党代表的红军第4军,是人民军队初创时期“全国红军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建设最好的一支红军”。因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当时中共中央和湖南、江西、广东省委在一些指示、报告、通报中,都称红4军为“朱毛红军”。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也亲切地称呼红4军为“朱毛红军”。朱德、毛泽东的名字与红4军浑然成为一体,反映了党和人民群众对这支主力红军的爱戴和敬佩。“朱毛红军”实际已成为红4军的代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某红军师,就是由活动于井冈山的“朱毛红军”逐步发展形成的。南昌起义部队与秋收…  相似文献   

4.
邝继勋同志,1927年入党。历任洪湖革命根据地红6军军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4军军长和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25军军长等职。1933年6月,被张国点秘密杀害,时年仅34岁。坚定不移地走革命的道路邝继勋同志出生在贵州思南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本姓旷,参加红军后改姓邝。少年时代受辛亥革命的影响,随友人入川,参加了反对清政府的保路同志军。1912年应募到川军赖新辉(又称赖心辉)部当兵,因作战勇敢,刻苦学习军事技术,逐级晋升为营  相似文献   

5.
左权(1905.3-1942.5),湖南省醴陵县人。1924年入广州陆军讲武学校和黄埔军校一期学习,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就读于伏龙芝军事学院。1930年回国后,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一分校教育长, 红军新编第12军军长。1931年宁都起义后,先后任红15军政治委员、军长兼政治委员。1933 年起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第局局长和红1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扩大开辟  相似文献   

6.
1932年,红军取得漳州战役胜利,部队开入漳州。当时,红军很重视经济政策,强调红军进入漳州后,不骚扰百姓,商业照常营业。打土豪,对敌产没收,但对一般工商业,只通过商会向他们筹款。可是在漳浦,有的部队在林彪纵容下,不执行红军政策,把一些不交款的老财弄到街上拷打。聂荣臻同志当时反对林彪的做法。认为执行什么样的政策,将直接影响到人心  相似文献   

7.
韦杰(1914-1987),壮族,广西东兰人,曾任红军师长、八路军旅长、太行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解放军纵队司令员、军长,志愿军第三兵团军长、军事学院高级系主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他是我军著名的一代战将,也是我军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高级将领.1958年总政做出军官下连当兵的规定后,时任军区副司令的韦杰中将立即带头下连锻炼,与基层官兵结下深厚情谊,本文记述的是他下连当兵的几则故事.  相似文献   

8.
提起段德昌,洪湖地区的人民和红二方面军的老同志都非常熟悉和敬佩。他是湘鄂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26岁就当了红六军军长,机智勇敢,战功卓著,被当地军民誉为常胜将军。1988年中共中央军委正式确定33位军事家时,段德昌名列其中。 1904年8月10日段德昌生于湖南南县九都山九屋场。他自幼勤奋好学,1922年夏在南县  相似文献   

9.
中央军委决定在本会参谋部成立编辑委员会,并指定叶剑英、朱云卿、郭化玉(即郭化若),左权、杨立三、范树德、林彪、林野、黄公略、陈奇涵、耿凯、邓萍、曾士峨等十三人为编辑委员会委员,以叶剑英为总编辑,朱云卿为战史部主任,左权为编译部主任,郭化玉为杂志部主任,(暂缺)为军事地理部主任。其工作内容:第一、是搜集数年来中国红军在战争中英勇的斗争的历史的材料,并妥为整理使具备中国红军战史的雏形,以便将来的编辑。第二、是搜集中国红军战士在战争中的经验与创见,及介绍国际尤其是苏联军事作家的著述,以提高红军军事  相似文献   

10.
左辅 《军事历史》2009,(6):53-58
少年有志闹革命忠贞不移当红军秦基伟是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秦罗庄人,1914年11月16日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秦基伟幼年在本村学堂读过一年私塾。8岁丧母,9岁父亲离世,10岁兄长病逝,11岁嫂嫂改嫁、姐姐出嫁。因为家境破败.秦基伟从12岁起便独自生活,历尽了苦难。  相似文献   

11.
在豫西南美丽的山城西峡,一名年轻的退伍军人设计了一种鞋。它是由红军穿草鞋、爬雪山、过草地、走过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得名,名叫“红军牌”。穿上这种鞋,追寻红军的足迹,不忘红军的丰功伟业。 那么这种红军鞋是怎么产生的呢?说来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1993年,24岁的李海涛告别了军营,回到原籍河南省西峡县,当时被招聘在县交警队工作。可他却不甘平平淡淡的生活和工作,时刻都梦想着能红红火火的闯一闯。于是他毅然辞去了工作,只身去了省会郑州。  相似文献   

12.
1929年3月,红四军政治委员毛泽东、军长朱德和政治部主任陈毅一起,共同研制了我军首批军服的样式。 当时,红四军首次入闽,在长汀附近消灭了土著军阀郭凤鸣旅,占领长汀城,缴获了敌军和土豪30000余银元,并向商人筹借军饷20000元。除部队正常开支外,剩余的20000元钱,经过军部讨论,决定做为缝制红军正规军装的费用,以实现红军广大指战员盼  相似文献   

13.
君威 《军事史林》2010,(10):32-3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4军是一支年轻的老部队。说其年轻,是因为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军中组建最晚的,1952年10月在广东惠阳由原第45军和原第44军各一部合编组成。然而,组成第54军的各部队都是我军历史悠久、战绩辉煌、英雄辈出的雄师劲旅,从中走出了朱德、林彪、陈毅、罗荣桓4位元帅,粟裕、黄克诚、罗瑞卿3位大将,  相似文献   

14.
"没想到我见到的第一个解放军,竟然是一位将军。解放军进来了,我们就有希望了。"——当某集团军军长许勇少将率部出现在映秀镇时,67岁老教师王茂乾拉住他的手激动地说。  相似文献   

15.
同志,当你神情专注地坐在电视机前,收看由我国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实况转播的国际足球精英赛时,当您自豪、激动地欢呼中国为美国、澳大利亚等发射成功的“亚星”、“澳星”时,您知道托举这些现代信使高悬玉宇的是谁吧?他们是一支年轻的部队——长征故道上的红军传人。  相似文献   

16.
大渡河1935     
强渡大渡河1935年5月20日,林彪与聂荣臻指挥红1军团到达大渡河西岸,并迅速占领了小镇安顺场、计划在此强渡大渡河。这时,蒋介石住在昆明指挥其部围堵红军,并亲自策划了南追北堵的“大渡河会战”,妄图使红军走太平天国石达开之路。在他的亲自指挥下,敌人放火烧了安顺场,并将所有船只拉到了河对岸。  相似文献   

17.
在二战史上,弗拉索夫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作为苏联红军杰出的将领,他曾经建立过无数功勋,但在卫国战争那些最艰苦的岁月里,弗拉索夫的信念动摇了。在纳粹的集中营里,他完成了从红军英雄到法西斯帮凶的思想蜕变。像那个疯狂年代的许多人一样,弗拉索夫指望依靠德国人来改造苏联的社会制度。这不仅是徒劳的,而且把他自己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相似文献   

18.
70年前,当红军长征经过贵州这片热 土时,为老百姓打土豪、分田地、建农会, 战天灾、除人祸、建家园,使群众有了自己 的土地和家园,红军的光辉形象深深地根植 在了老百姓的生命中。 70年弹指一挥间。驻守在贵州高原上 的武警贵州总队,始终坚持用红军精神建 队育人。让驻地群众又看到了当年红军的 光彩.被高原人民亲切地赞誉为“红军传 人”。  相似文献   

19.
<正>19岁,张学海成为内蒙古一机集团最年轻的技术能手;21岁,他又成为最年轻的技师;29岁,成为最年轻的高级技师;30岁,他在私营老板眼里,那双手价值要远远超过10万元;39岁,以他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落户在一机集团。来到内蒙一机集团特种技术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现场,200平米的张学海"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里,16位来自焊接、机加、冲压、  相似文献   

20.
18岁的她毅然参加了红军,是什么力量让她两过草地走完漫漫的长征路?革命成功了,为什么却心甘情愿当一名普通群众?晚年的她又在忙碌些什么呢? 8月8日,武警天安门支队国旗护卫队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91岁高龄的红军女战士邬家珍。她是居住在延安、于今健在的、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两名老红军女战士之一。邬老再次来到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