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索沃战争呈现出高技术条件下不对称战争的诸多特点。获取长远经济利益是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的深层原因,经济实力从根本上制约了战争的进程与结局,具有高技术优势的美国获得巨额战争红利,处于非对称劣势的南联盟经济遭到巨大破坏。战争给我们留下深刻启示:必须加快经济发展,加速国防现代化建设,尽快掌握能克敌制胜的“杀手锏”,加强对重要经济目标的防护。  相似文献   

2.
从科索沃战争看武器装备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索沃战争结束已经近一年,深入研究武器装备在这场战争中的应用,密切跟踪战后武器装备的发展动向,可以得到许多启示。空袭武器将在未来战争中构成更大威胁科索沃战争是第一次仅以空中力量打赢的战争。北约采取了巡航导弹与飞机相结合、高空突防与防区外攻击相结合的空袭形式,对南联盟进行了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共发射巡航导弹329枚,投入各种飞机1055架,出动35219架次,投掷各种弹药23614枚,迫使南联盟接受了北约炮制的“协议”。  相似文献   

3.
美国为了实现称霸世界之图谋,在科索沃战争中不仅承接了希特勒“暴力硬摧毁+宣传软杀伤”的作战公式,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地将宣传武器纳入“战略新概念”。美国的宣传机构和新闻媒体,已成为美国战争机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美国新战略概念的一支别动队,在科索沃战争中,使出了浑身解数。炒作和煽动国际舆论,发动宣传攻势美国对巴尔干地区的觊觎早已是司马昭之心。克林顿政府找到一个“狼吃小羊”的借口:1月15日,南联盟塞族警察在拉萨克村同阿族非法武装发生冲突,40多人被打死。美国的主流新闻媒体顿时大炒特炒南联盟进行…  相似文献   

4.
科索沃战争,作为世纪末的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反映了转型期世界的主要矛盾,展示了世界军事革命的最新成果。从一定意义上说,科索沃战争代表了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某些发展趋势,我们要深入研究它,揭示其本质和规律,但是又不能把这场战争模式化了,要跳出科索沃战争的思维模式。跳出科索沃战争的干预思维模式科索沃战争是在南联盟出现民族问题的情况下,西方大国以维护“人  相似文献   

5.
以“控制”为“轴心”的新战争形式——“高控制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翔 《国防》2003,(5):25-26
战争带给军事理论研究工作者最珍贵的“礼物”,是它所展示的新面貌和新特征,启示我们积极探寻应对未来战争的制胜之道。如果要对伊拉克战争的面貌和特征作一个描述,我认为,这是一场“控制层次高、控制需求高、控制程度高”的“高控制战争”。  相似文献   

6.
傅继臣 《国防》2001,(4):53-53
科索沃战争结束后,美国国防部长科恩迫不及待地向新闻界宣布:“我们重创了科索沃50%的大炮和1/3的装甲车辆。”美国参联会主席谢尔顿则公布了战果清单:摧毁了南联盟约120辆坦克、220辆装甲运兵车、450门大炮和迫击炮。 然而,美国人宣布的“辉煌战果”,却被2000年5月15日美国《新闻周刊》发表的一篇文  相似文献   

7.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实施了78天的狂轰滥炸,在欧洲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战争悲剧。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无不对这一以强凌弱的侵略行径进行抗议和谴责,欢迎这次战争的只有美国军火商。在战争中,美国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并未给人类带来企盼的和平,战争这个怪物无时不在地球上徘徊。在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大门的时候,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挥动“霸权主义”大棒,对主权国家的南联盟大打出手,向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和正义的人民叫板,导致1000多名无辜者的生命和数千亿美元的财产化为尘土。特别是竞丧心病狂地用罪恶的炸弹袭击我驻南使馆,将美国施行的“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暴露无遗。狂轰滥炸的炮声,再次警示人们,只要世界上有霸权主义存在,有强权政治存在,就不要幻想持久的和平。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战争的导火索随时都  相似文献   

9.
后勤战是作战双方为夺取战争胜利而在有关后勤领域内进行的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和非军事行动,其根本目的在于削弱或破坏敌方的战争后勤力量,同时又充分发挥己方的战争后勤力量,以支持战争达成目的。科索沃战争中,北约与南联盟在作战之前以及作战过程中,在另一个看不见的“战场”同样进行着一场殊死的搏斗。  相似文献   

10.
曾仲秋  王培安 《国防》2001,(11):11-12
科索沃战争是继海湾战争之后爆发的又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广泛投入高技术兵器,运用心理威慑、信息压制、超强度空袭和远程精确打击等手段,同南联盟展开一场力量极为悬殊的非对称作战。这场战争既使我们认识到非对称作战的一  相似文献   

11.
《国防》1999,(8)
从科索沃战争的一些特点与规律看,今后我国的兵员动员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后备兵员必须就地、就近、“定向”储备,以形成快速、高效的动员机制 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对南联盟的军事目标、政府  相似文献   

12.
随着6月9日北约与南联盟和平协议的签署,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结束了对南联盟持续78天的狂轰滥炸,和平的曙光终于开始显现。硝烟渐渐散去,但美国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霸权主义行径,特别是悍然对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实施导弹袭击,令人在震惊之余,不得不对世界和平的前景感到忧虑。美国及其北约正在通过科索沃战争,逐步与其所认定的潜在战略对手展开战略试探和全面较量,以遏制和打压可能出现的与之抗衡的战略力量。其实质是超级霸权主义恶性膨胀的集中体现,若任其发展,势必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一、世界战略格局出现严重失衡在特定的…  相似文献   

13.
在北约对南联盟70余天的空袭中,南联盟军不畏强手,在后勤保障方面,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 最大限度地保存其军事实力,取得了较好的保障效果。张汉元、曹国兴合撰的《科索沃战争对战时后勤动员的启示》(P60)一文,以科索沃战争和新的国际战略格局为背景,联系我军实际,提出:开展后勤动员工作,实施军民联合保障,仍是做好现代战争后勤保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北约空袭南联盟,是美国不对称作战理论继“沙漠之孤”行动之后的又一重要实践。在空袭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几乎动用了除核武器以外的所有高技术武器,对南联盟进行了数十天的狂轰滥炸。但是,南斯拉夫的军队实力并没有受到重大损伤,仍可能在地面战争中给北约部队以沉重打击。这是因为,南联盟打的是一场人民战争。南联盟以劣抗优的成功经验,对我们树立以人民战争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坚定信心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立足现有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南联盟与北约的军力对比十分悬殊。如果同伊拉克军队相比,南联盟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北约对南联盟实施大规模高强度的空袭,是一场在天、空、地、海、电(信息)同时展开的全维战争。其中,信息战起着先导作用并贯穿于战争的始终。在这场战争中,美军及其北约部队在信息战战法运用上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6.
《国防》1999,(6)
科索沃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一主权国家的野蛮侵略,是20世纪末规模最大的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并将对21世纪的世界安全形势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这场战争和活动在这场战争中的焦点人物倍受世人关注。这里对其中几位作一简要介绍。 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 米洛舍维奇1941年出生于靠近贝尔格莱德的波扎雷瓦茨。父亲是一名东正教牧师,母亲是一名小学教师。上大学期间,他与出身于南斯拉夫的一著名共  相似文献   

17.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的空袭,从战争资源和技术力量上讲,敌对双方的差距之大是史无前例的。然而,在北约对南联盟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狂轰滥炸之后,南联盟的防空力量还具有相当强的战斗力,南联盟的上空“对北约的飞机还充满不安全因素”。这不能不说是战争史上的奇迹。近年来发生的局部  相似文献   

18.
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军提出了“非对称作战”理论。之后不久,一些美国战略家又提出美国应考虑应对。不对等战争”。1999年,中国的两位军官提出了“超限战’理论。这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对战争和战法提出的三个新概念。“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美军对塔利班武装的“阿富汗战争”是上述战争新概念的推演。一时间,由高技术战争演绎出的种种花样令世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19.
今年3月24日北约对南联盟发动空袭,酝酿已久的科索沃危机终于演变成战争。这是北约成立50年来首次未经联合国授权,对防区外一主权国家进行的侵略战争,也是冷战后在欧洲爆发的第一场大规模战争。一、美国率领北约发动战争的战略目标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国际格局发...  相似文献   

20.
热爱和平、热爱地球的人们在以不同方式纪念“世界环境日”的时候,我们却看到了不和谐的行为。在长达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连续对南联盟境内进行狂轰滥炸,给南联盟以及周边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生态污染。据生态和环保专家估计,这种污染对整个欧洲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