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杜祥琬先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他是中国应用物理与强激光技术和能源研究专家,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研究员,也是俄联邦工程院外籍院士。2018年,中国核武器研制事业走过六十年,杜祥琬院士也步入杖朝之年。在八十华诞之际,我们采访了杜院士,他回顾自己54年的科学生涯,在思考事业的基础上,也展望核武器和高技术发展,对青年人成长寄予殷切期望。以下内容根据杜院士口述整理。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6月,中国科学院院士余梦伦荣获2020年度"国际宇航联合会名人堂"奖,这一奖项是"国际宇航联合会"专门为表彰世界各国对推动空间科学技术进步和航天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设立的大奖。我国航天领域很多人获此喜讯,纷纷称:"余梦伦院士获此殊荣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3.
2002年9月,任宗刚从塞外作战部队调任北京市怀柔区人武部政委。地理环境陌生,工作岗位生疏。有人替他担心:"老任,你从战士到旅政委,32年间从没有离开过正规部队。你这个军区老先进,别在那里干砸了。"也有人劝他:"到了人武部甭想再进步,你快到退休年龄了,也该过几年轻松日子,别把自己累  相似文献   

4.
韩国友是一个平凡的人,入伍4年才考上军校,6年才提干,当军官21年,还是宣传干事。韩国友是一个对事业不懈追求、执著奋斗的奉献者,"干事就要干出名堂"是他踏踏实实的座右铭。韩国友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成功者,他5年里就立过两次二等功。看档案、问熟人,韩国友用"三多"铸就了他奋斗——成功——奉献的军旅人生之路。任职命令"干事"多韩国友自1983年入伍到1989年提干后,从河北省军区直属队干到原廊坊军分区预备役步兵师,再后来调到廊坊军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五月三十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会员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了具有时代意义的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纵观人类的发展历史,提出了"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的科学论断,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视角,提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并从当今世界大势和中国  相似文献   

6.
戚发轫,我国著名的空间技术专家,中国工程 院院士。1957年从北航毕业进入航天领域工作至今, 他亲历了我国卫星事业完全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 诞生、发展继而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全过程。没有刻意 追求,但中国航天史上第一发导弹、第一枚运载火 箭、第一颗卫星、第一艘试验飞船,这么多的"第一" 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戚发轫的生命中。 为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35周年, 本刊记者近日专访了这位共和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 星的亲历者。  相似文献   

7.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起步之年,核事业迎来又一个春天。同位素与辐射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也取得了新进步。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从事同辐技术研发与生产的单位约有300多家,从业人员约5万人。2006年底同辐产  相似文献   

8.
人民解放军通信事业发展简况杨永军军事通信的出现,是伴随着战争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从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第一台电报机,到1876年美国科学家A·G·贝尔发明第一部电话机,人类社会便进入电信时代,同时也开创了军事通信的新纪元。人民解放军的通信事业...  相似文献   

9.
从战士到将军,从学生到院士,从医生到院长,从教员到校长,从普通科研工作者到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从年轻的留学生到世界消化病大会主席,他把一个仅有几十人的消化内科建设发展成全球最大最先进的消化病医院,成为了全国消化内科主任的培训基地……37年军旅生涯,樊代明走过了人生旅途的一个个辉煌驿站,带领他的团队创造了众多奇迹。  相似文献   

10.
<正>王哲荣院士永远地离开了他热爱的装甲事业!回想起与他一起工作的日子,其音容笑貌仍浮现于眼前。他为人低调,生活简朴;他矢志装甲事业,关注国之重器;他高瞻远瞩,倡导国家装备力量提升。与王院士在一起工作的点点滴滴仍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1.
孙家栋,我国著名的火箭和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29年4月孙家栋出生于辽宁省复县。1948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1951年被空军选派到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飞机、设计维修及管理,1958年毕业时荣获斯大林金质奖章。回国后,他是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总体主任设计师,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技术总负责人和总设计师。1999年,他被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3年,他出任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作为我国自己选拔培养的航天专家,已逾古稀之年的孙家栋,依然在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竭尽全力。他的办公桌上摆满了各种书籍、文件和技术资料。接受采访也不时地被电话铃声打断,但这丝毫不影响这位老科学家缜密而连贯的思维。他的言谈铿锵有力而语重心长,他思考更多的是我国航天未来发展的问题。因为,他的目光在浩瀚苍穹,他的事业在万里星空。  相似文献   

12.
他是嫦娥工程中最年轻的总师,2004年,中国绕月探测工程获准立项,李春来被任命为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兼副总指挥的时候,他只有39岁。用他的导师、绕月探测工程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的话说:"他很年轻,正是干事业的时候。"  相似文献   

13.
他从军60年,从教50年,他这样形容他的工作:"我所从事的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项事业,这项事业一头连着责任,一头连着使命。""人要有灵魂,军队要有军魂。一个人如果没有灵魂,只能算是缺乏思想的躯体,一支军队如果没有军魂,就会成为丧失方向的武装。战争年代如此,和平年代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4.
他是一个在川藏线上奋斗27年的老兵,更是一位倍受川藏沿线少数民族群众盛赞的"金珠玛米"——他就是川藏兵站部巴塘大站政委冯美明。从普通一兵到大站政委,冯美明立足本职岗位干事业.忠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实际行动为川藏线的和谐做出了贡献。他先后2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上级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政治干部"、"尊干爱兵先进个人",所在单位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部队驻地巴塘县多次被四川省和甘孜州评为"双拥模范县"。今年5月.他又被军区推荐上报为"全国拥  相似文献   

15.
在成功心理学看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成功,最主要的是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成功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类有400多种优势。这些优势本身的数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应该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之后要做的则是将你的生活、工作和事业发展都建立在你的优势之上,这样你就会成功。  相似文献   

16.
正在位于中蒙边境的六师北塔山牧场,有这样一位家喻户晓、受人尊敬的人,他被牧职工群众亲切地称为"佳克斯乌路——哈萨克人民的好儿子"。他是一个对事业入迷的人,是一个勤奋的人,是一个肯于吃苦的人。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李梦桃。"人应该有奉献精神,尤其是年轻人,  相似文献   

17.
秋晚花才开。 2003年的深秋,73岁的邢球痕迎来了一生中最为充实、最为灿烂的季节。 11月24日,邢球痕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个荣誉是国家对邢球痕从事航天固体事业40多年来所取得的卓越成绩给予的充分肯定。 在庆祝座谈会上,邢球痕说,固体事业发展壮大,是经过几代航天人艰辛努力的结果,成绩是大家的的。这表明整个固体事业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家对发展固体事业寄予厚望。他表示尽管早已退  相似文献   

18.
某讲课者讲了一个故事:两个人在森林里,遇到一只大老虎。一个人赶紧从背包里取出一双更轻便的运动鞋换上,另一个急了:"你干嘛呢,再换鞋也跑不过老虎啊!"这个人说道:"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行了。" 讲课者很得意地提出了问题:你知道故事背后的寓意吗?接着他又阐述道:"为了生存和发展,每个国  相似文献   

19.
熊杏林 《国防科技》2005,(11):92-96
第四章留英岁月11、“尊敬的李约瑟博士,这就是您要见的、我的学生程开甲。”出国深造,科学救国,一直是程开甲的心愿。随着他科学研究事业的起步,这种愿望更加强烈。1945年,机会终于来了。能有这次机会,我们不能不提到一个响亮的名字:李约瑟(JosephN eedham)博士。李约瑟,中国学术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个名字。他是杰出的生物化学家、近代化学胚胎学的奠基人、研究中国科学文化遗产的权威。由于他在化学胚胎学和中国科技史这两个领域内的开创性经典研究,使他先后成为哲学博士、科学博士、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文学院院士、国际科学史研…  相似文献   

20.
壮士出征之时则忘其家,击鼓之时则忘其亲,上阵之时则忘其身……从事武装工作20多年,在正团职岗位上干了9年的四川省达县人武部政委杨利权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自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为官做人,为国防事业燃烧着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