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山岭上的梅花,以其不畏风霜严寒、傲然怒放于艰苦环境中的顽强品格赢得了世人的赞誉。在祖国的西部黔北高原-历史文化名城遵义,一个以"梅岭"命名的航天电源研制生产厂家,也如山岭上的傲霜腊梅,扎根在工作和生活条件都相对较为艰苦的三线,无怨无悔,顽强拼搏,为祖国的航天电源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雪般洁白哈达围绕,家酿青稞美酒相敬,短短的三公里路,官兵们在藏家人的簇拥相送下,竟然走了三个小时。藏族群众说:在最危难的时刻,最先来救我们的还是解放军,我们要把藏族最珍贵的礼物——哈达献给他们!在甘青藏乡这片神秘的土地上,格桑花历来被各族人民视为吉祥之花。而那种难得一见的八瓣格桑更被称为"菩萨花",是吉祥的化身、幸福的使者。兰州军区某集团军防空旅就像盛开在雪域高原的八瓣格桑,驻守高原、扎根高原、建设高原、造福高原、献身高原的躬身实践,唱响了一曲爱民为民的大爱之歌。  相似文献   

3.
邓公离去了,他的身影在三线人的记忆里十分清晰,他对三线人的关怀,让我们铭记。1965年,他深入三线厂的一幕幕情景常被老职工叙述着、传颂着……  相似文献   

4.
机缘巧合,我有幸参与了三线征文活动的组织工作,在了解三线建设的历史和阅读来稿的过程中,三线——这个在我的脑海里曾经模糊的字眼,又变得清晰起来。记得在我十二、三岁的时候,学校里和家属楼里来了许多新的小朋友,听大人们说他们是从三线回来的。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三线"这个词儿。三线是什么?在哪里?他们为什么会去三线,又为什么从三线回来?  相似文献   

5.
每当您抚今追昔,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或是老友重逢,感叹时代巨变时,作为经历过“三线”建设和“三线”调迁,“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人们,都有太多的回忆、太多的感叹。我们回忆过去、总结过去,是为了走好今天、建设好明天。 为了让“三线”建设者的历史功绩和艰苦创业精神在新时期发扬光大,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提出的“调整改造、发挥作用”方针,国防科工委三线调整协调中心和《国防科技工业》杂志将在下半年举办“二次创业 再铸辉煌——‘三线’调迁20周年纪念征文活动”,请将您在“三线”调整时期的感人经历和感受抒发出…  相似文献   

6.
三线军工企业是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由于历史的原因,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给三线军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中央提出调整产业结构,使我国的产业结构从现在的“二、三、一”的局面调整到“三、二、一”的布局,即必须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三线军工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三线军工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利用本身技术、设备、管理的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是一项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豫西伏牛山区绵延凹凸、险峻森郁。我一直生活、工作的“三线”军工厂——河南江河工业公司,就座落在豫西伏牛山深处的鲁山县。我对这里满怀深情,特别是耳闻目睹工厂30多年的发展,变化更是激动万分!在此,我不禁要夸夸豫西好风光。  相似文献   

8.
'97三线调整工作会议的情况报告(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7三线调整工作会议的情况报告(摘要)关键词军工企业三线调整情况报告经国家计委领导同意,国家计委三线办在贵阳召开了’97三线调整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分析了三线调整形势,检查了“八五”三线调整项目的收尾情况及今年计划执行情况...  相似文献   

9.
三线精神饱含着丰富的内涵意蕴。将三线精神融入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筑牢官兵理想信念、培育官兵战斗精神、增强官兵集体观念、提升官兵创新意识。通过编写三线精神教案、开展现地教学、邀请亲历者讲学、利用网络学习等途径推动三线精神融入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使官兵自觉继承光荣传统,庚续经色血脉,助力强军兴国。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分析三线军工企业现存的要素特征入手,强调三线军工企业发挥作用的现实可行性,然后结合军工企业的职能界定,探求其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功能定位的理论依据。最后,就三线军工企业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功能定位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三线精神的内涵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这种内涵是激励广大三线建设者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需要永续传承的重要精神资源.建党一百年来,三线精神成为奋进新时代的民族精神,体现了它的历史性、时代性和民族性,构成了民族精神的底层逻辑,为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2.
原来深居豫西大山深处的三线工厂河南“红宇”机械厂,长期以来默默无闻,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因改产专用汽车而名声大震,产品销售国内外。“红宇”在飞跃!职工们为此欢欣鼓舞。 中央发出“保军转民”的号召后,红宇厂通过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确定了以冷藏(保温)汽车等制冷产品为工厂民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交,党中央把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并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这对地处我国中西部腹地的三线企业,特别是三线军工企业,无疑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同时,也为以“调整改造、发挥作用”为指导方针的三线调整工作提出了新的内涵和要求。为了抓住这一历史性发展新机遇,三线企业和国防军工单位应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革创新,迎接挑战,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三线军工是西部 大开发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经过建国以后几十年的建设,特别是60年代中期开始的大规模三线建设和改革…  相似文献   

14.
<正>建厂四十多年来,在风雷人的生命中,没有什么可以拦住他们求生与发展的本能。锲而不舍,是风雷人最宝贵的精神所在。一、雄心壮志援三线,开启了风雷的奋斗之旅上世纪70年代,风雷人在短短65天,将国家拟投资1400万元的主厂房,以实际施工费用800多万元完成了第一拨三线工程,并以最短的时间生产了贵州第一套飞机武器悬挂发射装置,从而开启了风雷在三线的奋斗之旅。  相似文献   

15.
正三线建设的历史价值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将三线军工企业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纳入总体三线文化遗产统筹范围,建立以部分三线军工企业旧址为主体的三线文化遗产保护带,成为引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发挥精准扶贫作用的示范性程,实现三线文化遗产的综合应用。三线建设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根据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在1964年至1980年、贯穿三个五年计划的1 6年间,国家累计投资2052亿元人民币,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部,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雪域高原,是英武强健的藏族同胞的聚居地。藏族不仅拥有独具魅力的人文习俗,还具有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近现代以来,藏族同胞不畏强暴,与外国侵略势力和民族分裂分子进行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谱写了中华民族团结史上的不朽篇章!  相似文献   

17.
“在大漠深山,在战争前沿, 我们是英雄的火箭军团,不要以为我们沉默无语,我们要吼一声就威震九天!大国的象征、民族的尊严,只要祖国一声召唤,我们就会伸出无情的铁拳……”伴随着威武雄壮的歌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走过了40年的辉煌历程。中国战略导弹部队从诞生之日起,就坚定地贯彻党和人民的意志,忠诚履行神圣的历史使命,高原大漠磨利剑,戈壁深山筑长城,为共和国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和平盾牌!  相似文献   

18.
胡晓宇  郭超英图 《政工学刊》2013,(3):I0003-I0004
年,到了。 无数恋人急切的脚步,不约而同地奔向可以团圆亲昵的家。 而在这雪域高原最缺氧的季节,空军“甘巴拉英雄雷达站”军嫂们的目标,却是氧气不足内地一半的5374米的极地之巅,是丈夫驻守的世界最高人控雷达站!  相似文献   

19.
对“三线”建设的历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0年前进行的“三线”建设,是以战备为核心,以国防工业建设为重点的浩大工程,也是建国以来的一次国民经济、区域经济、战略安全布局、生产力布局的大调整。文章把“三线”建设放回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从安全、政治和经济等各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百年未遇的特大旱灾,造成云南700多万人民群众和400多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林地受灾面积4655万亩…… "一定要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的损失!"今年以来,云南省军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官兵、专武干部和民兵预备役人员6万多人,在云岭大地打响了抗旱救灾攻坚战。百年旱灾,见证了云岭高原这支国防后备劲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