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屈指算来,已经是十五年前的事了。那年,我高考落榜。就在那个初冬,我夹带着失落的心情和满腔的抱负入伍来到了南方的一座小城。到部队后第二天我们就开始了队列训练。那艰苦、枯燥的队列动作和单调的新兵连生活让我产生厌倦情绪,再加上站军姿的"定型",更让我感觉这是军人的"徒劳"课目。几天下  相似文献   

2.
置连队图书室一隅,随手拿起《军旅家书》。一封封朴实生动感人的书信带我一次次走进"自己人"的情感世界,更多的复杂的感性因子爬上心头,无限蔓延。作为军人,我体味过新兵收信时的激动与喜悦;作为儿子,我能想象不识字母亲在灯下听父亲读信时的那分惬意与幸福。这可能是我喜欢这部作品的原因之一。某种意义上,《军旅家书》颇有几分军队另一种"自传"的意味。  相似文献   

3.
他的朴实,总能触碰到群众心坎最温柔的地方,那分感觉是感动;他的真诚,总会让群众在无助的时候看到希望,那种力量是坚持。他叫张骞,是盘锦市边防支队赵圈河边防派出所一位普通的责任区民警,年纪大的叫他"这孩子",年纪相仿的人喊他"小张"。"这是朱舂明家。""这是张宝库  相似文献   

4.
6份过年预案,6个过年创意秀,6部过年纪录片,6个典型的边防年。从编辑部随机选择的这6个边防连队的过年预案里,我们看到的是广大官兵尤其是边海防官兵对戍边使命的那分坚守与自豪、对祖国和人民的那分忠诚与热爱、对幸福生活的那分创意与追求。我们还看到,在全军上下深入  相似文献   

5.
那是前年的事情,我在单位业务部门工作了几年后,如愿竞聘上了中层副职。本以为顺理成章可以担任业务部门的副职,没想到却被任命为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副主任只是一个虚职,一点油水都没有,我感觉很失落,每天都无精打采的。母亲发现了我的变化,询问原因,我垂头丧气地说:我现在的职  相似文献   

6.
我已经十多年没有写过家信了。前段时间搬家,我从阳台的柜子里翻出两包信来,那是我八几年写给家里的信,大概有几十封的样子。两地分居时,妻子把我写的信都放着,后来随军。举家南北搬迁好几次,不少东西都扔了,只有这信还留着。舍不得扔,并不是冒充有清闲能力的人日子过得讲究。而是感觉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难以割舍。这有点像小时候嘴里掉下来的牙,明白用处是没有了,但要扔掉,却还是有些恋恋不舍。  相似文献   

7.
<正>首先,对获奖的单位和获得优秀通讯员的个人表示祝贺,对我们第一批区域性的八个通联站的成立也表示祝贺,杂志社宫宏光社长对杂志创建十五年来做了一个很好的总结,里面谈到的十五年来的成绩,以及我们所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包括这十五年来的辛酸和体会和今后的思路,我都同意。优秀代表和先进单位都发了言,非常好,我们合作单位以及我们政府和军队的主管部门领导也做了发言,我感觉我们今天的发言,颂扬的声音  相似文献   

8.
苏州大学夏东明、陆树程两位教授的新著《江泽民战略思想研究》 ,是他们在半年之前出版的《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发展观研究》一书之后 ,合作撰写的又一部力作。现在 ,当我又拿到这两位教授的新作———《江泽民战略思想研究》时 ,心里除了喜庆的感觉之外 ,还有两种感觉 ,那就是感激和佩服。感激两位教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又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崭新的成果 ;佩服两位教授厚实的理论功底、高超的学术水平 ,特别是那种执着的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 ,真使人佩服之至 !我的这几种感觉 ,不论是旧感觉 ,还是新感觉 ,实际上主要还是读了《江泽…  相似文献   

9.
1983年,也就是我当兵的第二年,领导派我去20公里外的防火塔上和一名新兵一起执行嘹望任务,我受领任务时就想,有自在日子过了。站在13米高的塔顶上,迎着煦暖的春风,望着莽莽林海,心情豁然开朗。可只过了几天,这种“幸福”的感觉就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10.
王新发——这个陕西汉子脱下他魂牵梦萦的绿军装已经11年了。但11年来,他和他一手创办的鸿金鹏公司却从没有离开过绿色军营。承包食堂、经营营院超市、走边防、访哨所,鸿金鹏的翅膀无论展得多宽,始终把部队当做最温暖和坚固的巢。炊事班飞出的大鹏鸟"我是一名退伍军人,十多年的军旅生活,使我对军人有着一种难以释怀的情慷。因此,当我们创办鸿金鹏公司后,我始终放不下对军队的那分热爱和支持。通过我们的餐饮保障和后勤服务工作,我们坚持开展拥军活动,不断密切军民关系,为巩固国防和实现强军梦,做出了鸿金鹏人的贡献。"鸿金鹏集团公司总裁王新发在演讲中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相似文献   

11.
黄禹康 《政工学刊》2013,(12):70-71
战争的厮杀呐喊早已远去,眼前几栋农家土房静静地肃立,透出年久沧桑的稳重和沉着。再上井冈山,这熟悉亲切的一排排房子还是让我的心猛然一颤,我真真切切地体味到了它的广阔和包容。我曾两次走近它,每次来都有一种被它紧紧拥抱的强烈感觉。  相似文献   

12.
单位最近整修院落,原有一条通往餐厅的老路被几只栅栏阻断了,路上方有一个矮小的山坡,常见有人抄近路从上面走。时间久了,一条新路就在小山坡上出现了。第一次,别人拉我一起走,我也没觉得不妥。脑海中浮现出来一句话:君子何以舍近而求远呢?路上不时听到有同志在套用鲁迅先生的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走了几次,我开始觉得不妥,自觉不自觉产生一种道德负罪感,单位既然把这条路封住了,自然有单位的道理,暂且不论这道理能不能站住脚,在单位没有改变初衷之前,我们都应该做到令行禁止。  相似文献   

13.
正从16岁开始,3次努力,38岁勉强当上了"学生兵";没有基层部队的生活,只经历过黄龙王沟一场客客气气的军训。在我走进西藏军区边防某团五连之前,对于连队生活,我没有任何可以说道的。终于,有了这样一个机会,虽然仅仅只有半个月,但我找到了归属感。这才发现,原来能说说自己的"老部队"竟有一种荣耀的感觉。51岁,我带上列兵军衔,走进五连五班,在尴尬后体会了自豪。五班原有8名战士。我来之后,每次连队点名班长刘阳都底气十足地报告:"五班应到9名,实到9名!"我成了五连五班的战士。这对于我来说,是件自豪的事情——名军人应有的价值、责任、使命等要素,在我心里变得越来越具体清  相似文献   

14.
父亲(散文)     
父亲(散文)赵峰父亲已离我而去。军旅生涯十几年,仍没有走出当初父亲站在小站送我去当兵的视线。每当想起父亲,就想到十年前父亲电召我参军的情景……一纸“速归”的电报,让我踏上了匆匆的归途。坐在火车上,我心里象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父亲的电报简直就象...  相似文献   

15.
山轧着路,路缠着山。皖东的山不算高,路不算陡,却出奇难走。颠簸了几个小时后,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片"百废待兴"的营房。很快,我们领受了第一个任务:自己动手盖房子。这是我新训结束,成为集团军炮兵侦察兵后对军营的第一印象。说实话,这和我之前心里所期冀的"耍枪杆子、练硬本领"相距甚远,失落感油然而生。那是一段至今回忆起来都感觉"疼"的岁月。每天吃过早饭就上工地施工,什么活都干,一天下来骨头像散了架似的,睡觉成为最大的盼头。  相似文献   

16.
胡杨涅槃     
望着傲然挺立在没有生命背景下具有生命的胡杨,我孤独忧伤的心头阵阵惊悸……很久的一段时间里,我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漂泊无依的感觉,莫名地陷入一种孤独的忧伤中,这种感觉愈来愈强地  相似文献   

17.
《生日》     
本期主题《生日》,生日伴随着一个生命的全过程,每个人对生日都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和一份被祝福的期盼。但在军营,却没有父母的祝福,也没有机会同家人团聚,只有当指导员、连长和战友们一起为你唱起那首生日歌,你才明白,下连第一天统计你的出生年月日不仅仅是用来填进档案;你才知道,你的生日也成了指导员、连长、战友们温情而周到的惦记……大家举起杯,转向你,那一天你是主角,为自己过生日的人中,没有一个亲人,却个个亲如兄弟,那分情感浓醇、亲切……  相似文献   

18.
《解放军生活》2014,(11):10-11
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广空装备部某仓库政治处主任朱伟然还在查铺的路上,今天晚上注定又要晚睡了。一个多小时,这是他每次在"三号哨位"查铺需要的时间,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对于这位上任不到半年的新主任来说不仅过于复杂,而且耗费精力颇多,但看到在这里坚守的战士们,他的眼热了,心暖了。汽车缓缓驶出营区,不自觉的,我的眼角开始泛泪,说不清为什么,也许是因为战士脸上的留恋,也许是因为在这深山的那分寂寞,也许是因为寂寞中的那么一点快乐。从一个组建仅仅  相似文献   

19.
不知从何时起,我就非常喜欢冰心老人的一段话:“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这几句话语也许是我职业的真实写照。我13岁步入了军旅生涯,曾是一名野战部队医院的小女兵,在我15岁那年有幸参加了自卫还击战,在硝烟弥漫的战场我亲眼目睹了多少可爱的战士献出了他们那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在前线我经历了今生今世永远无法忘怀的一件事。一名小战士脚被炸去了一半,鲜血流了一担架,疼痛使他的脸变得扭曲和苍白,他的双手将担架上的布抓破,军装全部被疼痛的汗水和血水浸透,可是他没有喊叫、没有呻吟。看着  相似文献   

20.
正哈密的春天比乌鲁木齐要来得早,树绿了,花也开了,但是却没有生机勃勃的感觉,树叶都蔫着,当地人说这是缺水的缘故。几个月没见雨水的哈密,似乎一切都是灰蒙蒙的,让人看不清楚。记者见到付江录,是在哈密干燥的春天里,在十三师火箭农场规划馆门前的广场上,站着一排人,有十几个,身着不同的服装,脸却是一样的黝黑,远远看去,似乎也是灰蒙蒙的,让人看不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