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纪律是军队的命脉。在长期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实践中,毛泽东十分重视军队纪律建设。为创建新型人民军队,在实践中探索制定革命纪律;为适应全民族抗战形势,加强人民军队纪律建设;为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进一步规范人民军队纪律;为维护人民军队高度集中统一,严明一切行动听指挥,使人民军队成为能打胜仗的威武之师、人民爱戴的文明之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军队面临形势越复杂,使命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维护高度集中统一。  相似文献   

2.
阅兵,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它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国威、一支军队的军威、一个民族的精神.阅兵,特别是新中国国庆阅兵,它集中反映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成果,展现了人民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崭新风貌和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朱德是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先后担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后,他多次作为人民军队阅兵的主要领导者和检阅者,检阅红军、八路军、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为人民军队阅兵特别是新中国国庆阅兵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80年前的8月1日,南昌起义一声枪响,华夏大地上诞生了一支前所未有的新型人民军队。在随后的80年间,从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到现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里,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强大的敌人,创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保卫和建设祖国的和平年代里,这支军队又不断壮大,屡立功勋,成为守护共和国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值此建军80周年之际,为展示这支威武之师、正义之师、文明之师的光辉业绩和建设成就,我们特辟出此专栏,以飨读者。——编者  相似文献   

4.
战斗精神是军队和军人的核心品质,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热血浇灌的信念之花,是当代官兵以生命熔铸的价值之光,是激发革命军人永葆战士本色的力量之源。持续不断地培育战斗精神,是续写人民军队威武之师、胜利之师历史荣光的现实要求,也是强化广大官兵蔑视强敌、战胜强敌顽强意志的必然选择。在当前时代和社会环境条件下,尤其应当注意通过正确把握培育生成路径,抓好部队官兵的战斗精神锤炼锻造。  相似文献   

5.
长城,绵延万里,巍峨壮观;长城,作为历史上规模最为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举世闻名。通常,人们以崇敬的口吻称人民军队为“钢铁长城”。细细琢磨,这个比喻是十分贴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文明之师、威武之师,是我国人民政权的坚强柱石和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长期以来,她为祖国和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得到了广大人民的信赖和拥戴。特别是近些年来,人民解放军坚决贯彻“科技强军”战略,大力推进机械化、信息化建设,成绩非凡,使“钢铁长城”更加坚固,实属可喜可贺! 在纪念我军创建76周年之际,我们国防科技工业战线的全体干部职工,…  相似文献   

6.
人民军队建军9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把从严治军作为建军治军的基本方略,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高度重视严明军队纪律,不断健全完善军队法规制度,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执纪守法,从而铸就了常胜之师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7.
古老而文明的中国,军事文化渊远流长。传统的中国文化是以伦理道德为轴心的。在崇尚伦理文化的国都中,军事文化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礼义之邦”的印记,放射着武德的灿烂光华。古老而文明的“礼义之邦”,创造了同样古老而文明的军事伦理文化。研究华夏文明,吸取传统精华,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加强“文明之师、威武之师、胜利之师”的人民军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可不研究中国军事伦理思想文化传统。鉴于此,我们从本期开始。开辟了“中国军事伦理思想研究”这一专栏。我们殷切期望着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热情地支持。  相似文献   

8.
我军历来非常重视对外形象的塑造。高举民主主义的大旗,彰显人民军队民主文明形象;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彰显人民军队"子弟兵"形象;大力弘扬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彰显人民军队宽大仁爱形象;牢牢把握战争的正义性之柄,彰显人民军队和平自卫形象;广泛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彰显人民军队英勇威武形象。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创建之初就重视运用制度强化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经过80余年的不懈努力,不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军队制度建设体系,完善了人民军队制度建设,而且透过历史的烽烟,探索了人民军队制度建设发展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加强人民军队制度建设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黄克诚在革命之初上井冈山时,最佩服的领导人是毛泽东,但也决不迷信。当时,红军物资极为匮乏,以至于有“朱军长挑粮上井冈”的故事。红军也不发军饷,这在中国历代军队史上没有先例,连土匪武装都是要发饷的,否则部队就要溃散。黄克诚认为如不发饷部队很难维持,作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第12师第35团团长的他,直接找到第4军最高首长、军委书记兼党代表的毛泽东要求发饷。毛泽东向黄克诚详细阐述了“人民军队”的构想和原则,使黄克诚心悦减服。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主席关于“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重要指示,从我军的军魂、宗旨和根本职能三个方面高度概括了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深刻揭示了人民军队的建军之魂、立军之本和胜利之基,明确提出了我军新世纪新阶段的建设方向,是加强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全面建设的重要指针。  相似文献   

12.
85年前召开的古田会议,诞生了堪称建党建军纲领的决议,结合特殊的国情、党情、军情,解决了如何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人民军队的政治建设定了型。决议的丰富内涵和精神,不仅为历史形势和任务所需,更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永葆本色之根、不断增强战斗力之魂。  相似文献   

13.
由井冈山“朱毛红军”发展起来的济南军区某红军师,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支人民军队,是共和国的奠基石.“雄伟井冈山,八一军旗红,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  相似文献   

14.
人民军队建设理论,是关于人民军队建设及其发展规律的系统化的理性认识,是中国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主席指出:"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人民军队建设的实践表明,任何一支精锐之师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建军理论的孕育.21世纪之初,回顾人民解放军建军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是为了更好地创新人民军队建设理论,开创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服装凝结着时代的色彩,中国军服也不例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变迁,是人民军队80年发展壮大的真实写照和高度浓缩。红领巾和红袖章:告别旧时代人民军队在成立之初,并没有自己的军服。  相似文献   

16.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发扬民主,实行官兵平等,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是我党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成果。当前借鉴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建设的历史经验,既有利于弘扬井冈山精神,培育时代的民族精神,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民军队和谐发展,密切官兵关系、军民关系,抵御各种错误思想,使人民军队始终保持忠于人民、忠于党的优良传统。从而确保人民军队在党领导下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形成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官兵关系和军民关系,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声音     
<正>安享和平是人民之福,保卫和平是人民军队之责。天下并不太平,和平需要保卫。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强军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努力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把我们这支英雄的人民军队建设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国多个省份陆续遭受洪涝灾害,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灾难。人民军队与群众血脉相连。在人民处于危难之际,人民子弟兵始终冲在抗洪抢险最前沿,践行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因此,要加强抗洪抢险中政治工作研究,准确把握其特点规律,使政治工作与抗洪抢险一体筹划、整体推进,提高其质量效益,为人民军队坚决打赢抗洪抢险战役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表达人民军队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坚定信念和矢志打赢的不懈追求,由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创演的大型话剧《赤子》,于7月6日、7日在解放军歌剧院隆重献演。该剧由曾创作电视连续剧《DA师》、《狼烟》的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一级  相似文献   

20.
朱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领导者和指挥者之一.在组织与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作战与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思想.其主要内容有: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保证;把现代化建设始终作为人民军队建设的战略目标;把正规化建设作为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桥梁;把国防工业建设作为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把武器装备和干部作为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把提高诸军兵种战斗力作为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点;把树立科学思想观念作为实现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先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