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与读     
《兵团建设》2013,(17):5
增长见识的"好老师" 十三师读者赵宝山我第一次接触《当代兵团》(当时还是《兵团建设》)是3年前的事。那时,我刚刚到十三师新闻中心工作。上班第一天,我看到办公室放着几本《当代兵团》杂志,就随手翻阅,当时我就被杂志中精彩的报道吸引。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养成了阅读《当代兵团》的习惯。每当有新的一期《当代兵团》杂志到来,我总是第一个抢着阅读,在阅读的同时,学习新闻稿件的写法。当我外出采访完,面对采访  相似文献   

2.
编与读     
《兵团建设》2013,(14):5
十二年的陪伴三十四团读者郑春桥2001年,我从团工会调到宣传科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第一次阅读《当代兵团》(原《兵团建设》),就被她那鲜明生动、充满朝气与活力的语言深深地吸引。后来每新到一期杂志,我总是第一时间阅读。不知不觉中,阅读《当代兵团》成了我的一种爱好。12年一转眼就过去了,《当代兵团》一直陪伴着我。每一次读"最美兵团人"、"兵团先锋"、"屯垦史话"等新老栏目时,感动都会在我的心中涌动。这  相似文献   

3.
正从事连队政工工作以来,阅读《当代兵团》已成为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次阅读杂志,都会关注"刊中报苑"栏目。这里是团场通讯员的"家",一方面,大家通过图片、文字,展示自己的才能,帮助职工群众了解兵团近期的发展变化;另外一方面,版面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又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兵团动  相似文献   

4.
编与读     
《兵团建设》2013,(3):5
《当代兵团》共青团农场读者邵忠新我的老朋友手捧散发着油墨清香的2013年第一期《当代兵团》,我爱不释手。作为一名长期阅读这本杂志的读者,我对她充满感情。看到这本新更名为《当代兵团》的"老朋友",我觉得刊名更加响亮,更具有新时期兵团的鲜明  相似文献   

5.
正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阅读《当代兵团》,时间久了,我也试着写一些诸如工作体会一类的"豆腐块",投给《当代兵团》编辑部。刚开始,稿子投出去后犹如石沉大海,让我很受打击。后来,一位老通讯员告诉我,要多阅读杂志,熟知栏目要求,做到有的放矢才好中稿。于是我开始仔细"品读"杂志,体会各个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基层水利单位的宣传干事,从事宣传工作这些年来,《当代兵团》就像我的老师一样,带领我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顺畅。杂志内容丰富,"兵团档案"通过讲述兵团历史,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老一辈艰苦创业的豪迈激情,"兵团人家"则很好地诠释了当代兵团职工工作和生活的点滴变化,激励我们为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我退休在家无事可做,"清闲"的生活让我感到很困惑。一次,女儿从单位拿回一本《当代兵团》,我便翻看起来,杂志内容很丰富,有生动的人物故事,也有深刻的理论文章,我尤其喜欢看"屯垦话史"和"兵团人家"栏目。阅读《当代兵团》逐渐成了我生活中的乐事,我把从刊物中看到的兵团新政策、团场发展、支部活动等讲给身边的人听,把从杂志里学到的增收方法讲给年轻职工听,为他们拓宽增收道路出谋划策,我的退休生活也因此而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相似文献   

8.
正我是《当代兵团》的忠实读者,每一期杂志都会认真阅读,其中最吸引我的是"辉煌60年"栏目,栏目中的很多文章帮助我了解兵团历史,让我快速成长。《同在一片蓝天下》让我看到了老一辈兵团人用鲜血和生命守护边疆的执着和"赤手开天地,大胆易沧桑"的豪情;在《心灵绿洲更广阔》中学习到兵团文化绿洲播撒的是井冈山、南泥湾的种子,兵团精神传承的是井冈山精神、南泥湾精神。阅读"辉煌60年"栏目,在回顾  相似文献   

9.
正4年前,刚接手宣传工作的我第一次接触了《当代兵团》,她让我惊喜,此后每一期我都会如获至宝般细细品读。如今,我从一名宣传科干事成长为连队干部,再读《当代兵团》时感触更深,尤其是杂志开办了"群众路线在基层"这个栏目后,为我们更好地贯彻群众路线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平台。《当代兵团》已逐渐成了我的良师益友,启我深思、助我成长,衷心祝愿《当代兵团》能够一如既往地期期闪光!  相似文献   

10.
平台和榜样     
正每次翻阅《当代兵团》,我的心里都有些许激动。丰富多彩的栏目设置、多元化的稿件组合,别致的版面设计,让我觉得阅读《当代兵团》是一种享受。对进入新闻行业不久的我来说,有这样一本杂志在手,犹如一位良师益友相伴左右。《当代兵团》不  相似文献   

11.
从事政工工作后,第一次翻看《当代兵团》,就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月两期杂志,不仅是我精神文化生活的"大餐",更是我人生中的益友。每拿到一期杂志,我都会从第一页起逐字逐句地品味每一个栏目、每一篇稿件。读完一本之后,总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阅读《当代兵团》,从中了解兵团的大事要事、政策法规、发展变化,让我受益匪浅。阅读每一期杂志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其中我十分喜欢"兵团档案"栏目,让我在历史回顾中体会创业、奉献、拼搏的意义,更让我意识到兵团发展的不易和作为兵团儿女所肩负的责任。希望今后"兵  相似文献   

13.
感动和骄傲     
2011年6月大学毕业后,我有幸成为一名兵团基层的政工人员,阅读《当代兵团》成为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每当拿到新一期杂志,我都会细细品读。读"屯垦史话"时,我体会到了兵团人创业时的艰辛,为兵团人迎难而上的精神而感动。读"特别观察"时,我又由衷地为今日兵团巨大的  相似文献   

14.
值得一读     
正我是《当代兵团》的忠实读者。杂志内容丰富,不仅有组织、党建方面的文章,也有关于职场、法律、致富等方面的内容。今年,杂志为庆祝兵团成立60周年,还专门开辟了"辉煌60年"、"老兵列传"等栏目,内容厚实、有深度,让我觉得杂志越来越值得一  相似文献   

15.
编与读     
《兵团建设》2015,(4):5
"廉政时空"是面镜子■黄田农场读者朱秋梅非常喜爱《当代兵团》,每次阅读杂志的"廉政时空"栏目,我的灵魂就得到一次净化和洗礼。栏目中刊发的兵团各团场举办的形式多样的廉政活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典型事例让我们以史为镜,用经典理论浸润思想,用红色资源洗涤灵魂,警示我们用先  相似文献   

16.
40多年的兵团生活和成长经历,10多年的基层宣传工作,使得我与《当代兵团》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我看来,《当代兵团》一直在追求如何贴近实际、贴近职工群众的生活,因此,即使是理论文章也尽量与实际相结合,让读者既能"听到"专家  相似文献   

17.
正我是一名基层单位的党支部书记,由于工作原因,与《兵团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兵团建设》杂志每期都有精彩的好文章,让我读后有许多感触。杂志通过很多鲜活动人的事例,展现了兵团人屯垦戍边的坚韧、洒脱、超凡的"兵"的意识,开拓了我的视野,也让我感叹兵团的光辉历程和成就。很多政策解读、分析类的文章都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多年来参阅的都是关于医学方面的书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当代兵团》,从此便与它结下不解之缘。"兵团档案"栏目中"医疗卫生快速发展"一文让我对兵团的医疗卫生史有了全面的了解,"兵团人家"中的"天使妈妈"石丽莎  相似文献   

19.
编与读     
《兵团建设》2013,(19):5
思想的窗户精神的家园七十一团读者梁建洪我一直认为,一个爱学习,会学习的党员干部,一定懂得如何读好用好党报党刊,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说到党刊,我不由地想到《当代兵团》。她是兵团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的良师,是益友,是思想的窗户,是精神的家园,是信息的广场,是交流的平台。《当代兵团》如今已俨然成为兵团基层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掌握国家和兵团政策法规的阵地,同时她又是党员干部了解兵团党委决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编与读     
正收获思想激发智慧一六四团读者李建国喜欢阅读《当代兵团》,缘于杂志始终如一地面向基层、贴近生活,让身在基层的读者更好地了解兵团。此外,《当代兵团》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三化"建设、交流党建工作经验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身为一名基层连队的党支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