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9 毫秒
1.
2007年1月9日上午,日本防卫省举行一系列仪式,庆祝防卫厅正式升格为防卫省。根据此前日本国会众参两院批准的法案,日本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防卫厅长官升格为防卫相。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任命原防卫厅长官久间章生为防卫大臣。久间章生可谓是日本第一任“国防部长”,因而人们在关注日本防务省升格、自卫队向何处发展的同时,自然也会关注到这位新任防卫大臣。  相似文献   

2.
在日本保守派的积极推动下,日本众、参议院分别于2006年11月30日和12月15日先后通过了防卫厅升格防卫省的法案,并于今年1月9日正式实行。防卫厅升格防卫省后,自卫队的最高指挥官虽仍是首相,但是防卫大臣将成为国家防卫事务的主管大臣,是名副其实的“国防部长”,并将不需经由内阁府而可直接提出预算案和防卫有关法案。防卫厅升格后,原来规定为自卫队“附属任务”的国际紧急救助活动、联合国维和活动及根据“周边事态法”的后方支援等活动也将升格为自卫队的“正常任务”,不需以个案方式经由国会审议通过。  相似文献   

3.
多年前日本内阁和防卫厅就谋划着为“日本防卫”这张老面孔描眉画眼,以便让它以全新的形象登上新世纪的舞台。随着1995~2000年度防卫发展计划的完成以及2001~2005年新的5年防卫发展计划的制定,在21世纪大幕开启之际,日本防卫体制改革情势已渐趋明朗。  相似文献   

4.
日美防卫体系中的情报收集工作,迄今主要是由美国完成的。为使日本在情报收集工作中起到重大作用,目前,日本正在筹划建立一个综合情报司令部,以提高其情报收集和分析能力。 关于建立综合情报司令部的建议,已列入1991~1995年国防计划,申请政府批准。防卫厅的计划制定者希望在两三年内就建成这一司令部。 该项计划的基本目标,是以陆上自卫队现有情报收集系统为核心,吸收海上自卫队和航空自卫队的一些情报单位,共同组成新的情报司令部。  相似文献   

5.
晓义 《军事史林》2004,(3):18-19
2003年的防卫白皮书让人强烈意识到,日本终于开始进入"使用"自卫队的时代了.接下来公布的防卫厅2004年度预算要求,也让人有这种感觉.  相似文献   

6.
何萍 《现代军事》2008,(3):40-44
2007年是日本加速实现“政治军事强国”的又一年。年初,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成功地迈出了“摆脱战后体制”的第一步,实现历史性转折。这一年,日本与美国合作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计划进展顺利,海上自卫队的武器装备继续向着大型化、远洋化方向发展,充分表明日本已经从“近岸防卫”逐步转向”远洋进攻”。  相似文献   

7.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右翼势力的蠢动鼓噪,日本军界不时“制造新闻”。先是去年年底,日本政府在安全保障会议和内阁会议上打破其自卫队法的规定,决定当外国潜水艇侵入日本领海时,首相不经过内阁会议就可批准防卫厅发出的出动海上自卫队的命令。近日,日本防卫研究所又提出一项长期设想,主张到2015年前要建造核动力潜艇和拥有海上航道防卫能力、岛屿防卫能力、战区导弹防御能力以及从事联合国维和行动所需的远程运输能力。这些行动到底预示着什么呢?我们刊发一组日本海军,亦称日本海上自卫队最新动态的稿件,与读者同睹共察。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作为指导日本国家安全政策和自卫队建设的纲领性文件--2010年<防卫计划大纲>,这是日本第四次修订其防卫计划大纲,与前三次修订版本相比,新大纲中关于防卫对象、兵力布防重点、防卫力量建设构想等均发生重大变化,日本未来防务政策的新走向必将对周边国家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2000年12月以来,先是日本国会通过《扩大日本海上自卫队行动权的法案》,随后日本防卫厅又宣布将在2001~2005年防卫计划期间订购2艘万吨级“驱逐舰”,以增强其“远洋防卫”作战能力。这是冷战结束后,日本为实现其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军事大国”过渡的国家战略目标而采取的又一项新举措。在二战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日本奉行的是“专守防卫”的军事战略。日军队建设也长期以陆上自卫队为主,海上自卫队的作战指导思想只是配合和支持陆上自卫队行动,实施“近岸防御”。  相似文献   

10.
近段时间,日本在整军备战方面可谓连出“重拳”。先是在4月中旬,日本内阁召开会议,一致通过了“有事法制”3法案,正式递交国会。接着,5月上旬日本防卫厅发表新年度《防卫白皮书》,透露防卫厅不久后将升格为防卫省,5月31日,日本高官又放弃“无核三原则”……… 粗略计算一下,在2001年8月以前的十几年中,以1987年日本国防预算突破占国民生产总值1%的法律限制为发端,日本在整军备战方面的立法行动及自卫队走出国门等等这样的重大事件有十几件。此后至今的9个月中,日本在整军备战方面又正式出台了4个新法及3个  相似文献   

11.
《当代海军》2008,(3):4-4
日本媒体1月11日报道,日本防卫大臣石破茂当天下令海上自卫队为恢复在印度洋向美英等国舰船提供燃料补给等后勤保障做好准备。如在本月16日的内阁会议上决定了关于自卫队派遣规模和期限的实施计划。海上自卫队计划派遣“近江”号补给舰和“村雨”号护卫舰前往印度洋执行上述任务。  相似文献   

12.
2000年12月1日,日本参议院的一个超党派议员联盟正式向日本政府提出议案,建议政府在2001年1月中央部会改组时将现有的防卫企划厅提升为国防省。这标志着喧嚣已久的“国防省筹建计划”开始付诸实施,也标志着日本在迈向军事大国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与此同时,日本三军自卫队也开始不断向海外拓展活动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2月,日本《2011年后防卫,计划大纲》(简称新大纲)制订完成。在这部新大纲中,海上自卫队将获得多艘新式战舰,战斗力会有更高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日本政府通过的新《防卫计划大纲》,对日美安全保障体制进行了重新定位,强调加强自主防卫力度,首次赋予了自卫队对外职能,防卫部署转向对付“多种多样威胁”,更加注重自卫队的“质量”建设。目前,正在加紧实施1996~2000年的《中期防卫力量装备计划》,把发展海、空军力量列为重点,加快远洋舰船的更新。海上自卫队虽然将削减10艘舰船和约50架飞机,但仍保持4.6万人组成的31个基本单位。其在1996~2000年中期将拥有的装备:约50艘导弹驱逐舰和导弹护卫舰;16艘常规攻击潜艇;170架作战飞机。在这期间,海上自卫队将再装备2艘7,250吨级的  相似文献   

15.
李守林 《国防科技》2005,(11):37-39
日本军队称自卫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美国扶植发展起来的。1945年日本投降后,日本军事机构全部解散。但到1947年,世界开始进入了冷战时代,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突出出来,美对日占领政策开始转变。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出于战略上的需要,美国指令日本组建警察预备队,从此拉开了日本重整军备的序幕:1952年成立海上警备队,1954年建航空自卫队,同年7月颁布了《防卫厅设置法》和《自卫队法》,将保安队和海上警备队分别改成为陆上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将陆海空三军定名为自卫队。冷战结束后,作为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日本,确立…  相似文献   

16.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陆海空自卫队将从3月27日正式废除“统合幕僚会议”(参谋长联席会议),设置统一的“统合幕僚监部”(总参谋部),以直接向自卫队传达防卫厅长官的命令。从此,日本自卫队将第一次编制军令部门,无疑将会对其自身建设和军事战略产生重要影响。成立总参谋部标志着自卫队指挥体制的质变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军队被解  相似文献   

17.
刘俊 《国防》2011,(4):74-77
2010年12月17日,日本内阁会议和安全保障会议通过《2011年度以后的防卫计划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作为指导日本自卫队未来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新大纲》规定了日本军事力量未来的发展目标、任务和作用,以及自卫队建设的方针。作为民主党执政后日本发布的首份防卫计划大纲,《新大纲》呈现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8.
1998年4月 28日,日本政府批准了与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相关的《周边事态措施法案》和《自卫队法修正案》,从此,日本走向了加强质量建军之路,以期建设“合理、高效、精干”的军事力量。根据日本新《防卫计划大纲》提出的要求,为加强军队质量建设,日本已经采取了或即将采取以下措施。 1、强化指挥机构职能 根据修改后的自卫队法和防卫设置法,日本对实现部队“合理、高效、精干”的建设目标的内容进行了界定。其主要内容:一是扩大参谋长联席会议职能;二是陆军创设旅编制;三是新设海军“补给本部”;四是变更部队定员及快…  相似文献   

19.
闻舞 《环球军事》2014,(11):49-51
日本新公布的《平成26~30年(2014~2018年)中期防卫能力整备计划》(简称26中期防)中,海上自卫队将建造多艘战舰,以提高其总体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日本暗流涌动:通过"有事法制"7法案,抛出2004年《防卫白皮书》,修改和平宪法,修订新《防卫计划大纲》。日本这些重大举措的核心是:抛弃和平宪法,扩大自卫队的职权,设置"自卫军",恢复天皇制度,放宽"武器出口三原则",使日本的防务政策从"专守防卫"向"先发制人"的"攻击型防卫"发展,使日本成为政治、军事大国。国际社会认为,日本走军国主义老路,将会危害亚太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