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夺控近岸岛屿作战,战略性强,受制因素多,夺取和保持“三权”任务艰巨,抗敌先制、反制作战贯穿始终,夺占登陆场斗争激烈,作战指挥、协同和保障困难。因此,必须灵活运用战法,持续封控,联合打击,多方式联合登岛,全纵深分区夺占。  相似文献   

2.
英阿马岛战争是二战后航母编队最后一次典型的攻防战,双方动用航母、核潜艇、飞鱼导弹等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以航母编队为作战力量核心,以岛屿进攻作战、海上封锁作战和反封锁作战为主要作战样式,开创了导弹视距外打击、编队远程防空作战等多种战术战法.英阿马岛战争已过去将近40年,时间久远,规模不大,但在战争史上影响深远,被视为现代多军兵种联合作战的雏形.研究英阿马岛战争中航母运用的经验教训,对提升航母作战体系在未来联合作战中的地位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潜艇隐身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有军用舰艇中,号称“海洋幽灵”的潜艇可以说是最具隐蔽性和突然性的。占地球面积70%以上的海洋为潜艇作战、生存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自然环境。 在二战中,潜艇击沉的舰船数量居各种作战舰艇之首。在战后几次较大局部战争中(如英阿马岛之战、海湾战争),潜艇无论作为威慑力量还是作为攻击力量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世界各主要海军国家  相似文献   

4.
陈和彬 《环球军事》2013,(18):44-46
海军舰艇作为主要的海上作战平台,其战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反舰导弹、航空炸弹、鱼雷和水雷等各种武器的爆炸攻击,轻则使其退出战斗、返港维修,重则使其折断沉没、舰毁人亡。马岛海战中英国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被1枚“飞鱼”导弹击中便导致沉没;相反,二战期间美国的1艘排水量只有3000多吨的舰艇被日本的4枚炸弹和5架装满炸弹的“神风”飞机击中,却能顺利返回军港。  相似文献   

5.
对据守岛屿之敌采取军事行动时,战略决策当局为什么在诸多的作战样式之中选择采取岛屿封锁作战?这是在岛屿封锁作战研究中应该首先加以考虑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二战以来三次岛屿封锁作战的战略决策过程的考察,来对影响选择采取岛屿封锁这一作战样式的基本因素进行一次初步探讨。二战以来所发生的三次岛屿封锁作战分别是:德国对英伦三岛实施的全面封锁、美国对日本列岛实施的饥饿战役和英国对马岛实施的海空联合封锁。一、德国对英伦三岛采取全面封锁的战略决策1939年5月23日,希特勒召开由三军总司令和国防军统帅部将领参加的高级军事会议。…  相似文献   

6.
谭顺谋  程刚 《环球军事》2009,(15):36-39
二战末期,以美国军队为首的盟军曾计划对日本本土展开一场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行动,代号“没落行动”,希望借此迫使日本投降。后由于美空军先后对日本广岛和长崎实施核轰炸,日本遭受重创,同时苏联对日宣战,最终日本被迫于1945年8月中旬宣布无条件投降,部署周密的“没落行动”也无疾而终,成为战争史上迄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作战计划。  相似文献   

7.
在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军为了确保其作战部队在马尔维纳斯群岛顺利实施登陆,伍特沃德将军派出了一支精干的突出分队,在发起登陆进攻前一天的晚上对阿根廷军队在马岛上修建的野战机场进行奇袭一举摧毁了机场上停放的11架阿军作战飞机和机场设施,拔除了阻碍英军登陆的一颗钉子。战争结束后,一名阿军指挥官指责英军派遣特种作战部队“在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进行前所未有的冒险,而这一切都是违反作战基本常规的”。但同时,他不得不承认“这些特种部队确实难以对付”。这支奇袭阿军机场的突击分队就是来自英军著名的特种作战部队——英第22特…  相似文献   

8.
2000年12月以来,先是日本国会通过《扩大日本海上自卫队行动权的法案》,随后日本防卫厅又宣布将在2001~2005年防卫计划期间订购2艘万吨级“驱逐舰”,以增强其“远洋防卫”作战能力。这是冷战结束后,日本为实现其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军事大国”过渡的国家战略目标而采取的又一项新举措。在二战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日本奉行的是“专守防卫”的军事战略。日军队建设也长期以陆上自卫队为主,海上自卫队的作战指导思想只是配合和支持陆上自卫队行动,实施“近岸防御”。  相似文献   

9.
马岛战争是二战结束后的第一场以海洋为主要战场的局部战争。从马岛战争的经验教训中,英国对航母、核潜艇和远洋两栖舰艇的使用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对于精确制导武器在战争中的运用,英国也有了深切的认识。马岛战争对英国以及西方的海军建设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岛战争也是阿根廷海军命运的转折点,不过并不是从战争中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而是战争使得阿根廷海军从此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0.
克里特岛登陆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惟一以空降战为主要作战方式的登陆战役,不仅在二战历史上,而且在整个人类战争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登陆作战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实施空降作战的“水星”计划 克里特岛位于地中海东部,正处在爱琴海与地中海的交汇处,面积约8200平方公里,是地中海的第5大岛,也是爱琴海的最  相似文献   

11.
1982年,英阿马岛之战爆发,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力排众议,决定起用伍德沃德少将任特遣队司令。此令一出,国内哗然:因伍德沃德是一次仗都没有打过的“年轻人”,而在海军中,光是参加过二战和苏伊士战争的“老将”就可以组成一个连队.选个特遣队司令根本不是问题。但撒切尔夫人却认为:衡  相似文献   

12.
<正>战败之后的日本开始积极准备再次发起攻击,而中国方面也没有闲着。中国军队为了防御已经夺占的钓鱼岛和先岛群岛,组建了丙类集团军——第100集团军,并将原来夺占岛屿的部队进行了换防,增强了防守兵力。这个由中村秀树臆想出来的中国陆军集团军,将指挥部放在了石垣岛。位于下地岛的机场逐渐变成了中国军队在这一地区的航空基地,集中了包括战区内全部歼-20战斗机和“空警”2000预警机在内的大量作战飞机。  相似文献   

13.
张惟 《国防科技》2005,(4):68-69
作战计划,是指指挥员及其指挥机关为指导部队作战准备和作战实施所进行的一系列预先设计和安排。它是作战决策活动的继续,是指挥员决心的具体化。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担负空袭作战任务的飞机有2/3起飞前并未赋予具体作战任务,而是在空中待机,执行临时作战任务,只有1/3是按预先作战计划行动的。战争实践启示我们: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军队作战效能的提高,作战的突然性、流动性、隐蔽性、对抗性进一步增强,作战计划已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按部就班”,向“即时精确化”发展。“即时精确”体现了作战计划的指导性毋庸置疑,作战计划必…  相似文献   

14.
伊拉克战争是一场以城市攻防战为主体的局部战争。美英联军在这场城市争夺战中,摒弃了强攻猛打、逐巷夺占的传统城市作战  相似文献   

15.
海军陆战队被军事家们称作“海上蛟龙,陆上猛虎”。回顾近代以来的多场战争,从19世纪末的日俄旅顺口之战,到二战时期美军从日军手中收复太平洋诸岛的作战,到八十年代初期的英阿马岛之战,海军陆战队作为诸军兵种一支举足轻重的作战力量,在历次由海向陆的战争中都曾扮演过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有时是拳头,有时是尖刀,有时又扮演着战场幽灵的角色。“初战撕口”。海军陆战队是一支多兵种有机组成的作战力量,在作战使用中具有攻防兼备、高低结合、优势互补等一系列战术特点,因此,多被运用于由海向陆在敌岸滩防御中“撕开口子”,为后续梯队向敌纵…  相似文献   

16.
论马岛之战     
1982年4月南大西洋爆发了一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规模最大的海空战——英阿马岛之战。这场现代化的局部战争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外国军界人士、军事评论家和我国军事研究人员纷纷著书立说,就马岛战争的历史背景、战略指导、作战思想、海陆空三军作战、武器装备、战争动员、情报侦察、军事训练、战备措施、后勤保障、先进武器的使用、人与武器的关系等诸问题提出各种看法,探讨这场局部战争的经验教训。尽管战争结束已有多年,但马岛争端至今未得到解决。因此,重新回顾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探讨马岛之争的由来及战争给人们的启示不是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马岛之战中的英国特混舰队司令官伍德沃德徐金洲1982年4月2日,阿根廷突然出兵,占领了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首相、素有“铁女人”之称的撒切尔夫人决心派遣一支特混舰队远征南大西洋,以武力维护大英帝国的利益。特混舰队远离本土作战,选择一位合...  相似文献   

18.
海鹰 《环球军事》2012,(6):22-24
1月31日,英国皇家海军(下文简称英海军)宣布将向马岛部署该级舰的2号舰“无畏”号,以接替23型护卫舰“蒙特罗斯”号在马岛执勤,使世人再次关注英国海军,关注其能否在英阿矛盾激化后可能引发的第二次马岛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9.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4,(24):66-66
有备无患 即使是一战结束十年之后,美国仍然对大英帝国不放心。1930年,美军制订红色作战计划,想定英军企图再次发动对美战争,美军先发制人,抢先攻击加拿大,防止其成为进攻基地。美军将从三个方向夺取多伦多、蒙特利尔和魁北克。此项绝密作战计划在30年代多次修改,其中有一个版本被称为红一橘计划,是准备与英日联盟同时两线作战。二战爆发之后,这些计划都没派上用场,直到1974年才告解密。  相似文献   

20.
为了马岛海底600亿桶的石油,最近英国政府允许本国的石油公司在马岛附近海域进行石油勘探和开采,引起阿根廷政府的强烈抗议。阿根廷政府1月16日派军舰封锁马岛海路;英国政府亦不甘示弱,立即派出驱逐舰“约克郡”号为主的舰队“捍卫主权”,两国关系因此骤然紧张,军事冲突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