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预标定"轰炸是针对运动目标的一种轰炸方式,建立了"预标定"轰炸的数学模型,推导出原理公式.利用大量的数据拟合出某些参数,得出工程化的火控工作式.重点分析了"预标定"轰炸方式下各个阶段的攻击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和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2.
郭彩虹 《环球军事》2011,(18):52-53
广岛原子弹轰炸,原本是一次“教科书”式完美行动,然而轰炸长崎一开始就状况不断。从严格意义上讲,后者是一次失败行动。  相似文献   

3.
马强  陈宇  杜亮 《环球军事》2013,(2):52-54
“纽波特纽斯”号巡洋舰(USSCA148)是美国海军最后一艘重型巡洋舰,1972年参加越南战争期间,舰上一枚引信自爆引起了大火,险些葬送了这艘大型巡洋舰,经修复后又重返越战前线。“后卫-2”战役轰炸北越部队“纽波特纽斯”号是美国海军最后一艘重型巡洋舰,拥有比当时其他舰艇更大的火力覆盖范围,舰炮射程18英里,发射速度为每分钟90发,炮弹重260磅,在舰炮支援作战中威力巨大。1972年4月13日,“纽波特纽斯”号巡洋舰从母港弗吉尼亚州诺福特基地出发参加越战,从5月11日开始,“纽波特纽斯”号巡洋舰使用8英寸舰炮轰炸广治省附近的北越部队掩体和部队。1972年10月,美国试图结束越南战争,在巴黎与北越进行了停火和谈。为增加谈判桌上的筹码,应对北越发动的东部攻势,理查德·尼克松总统发起了“后卫-2”大规模轰炸战役。“纽波特纽斯”号巡洋舰上的火力是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3天的准备之后,“纽波特纽斯”号开始了它自勺“后卫2”之旅。9月30日晚,“纽波特纽斯”号发射了34发8英寸炮弹和9发5英寸炮弹,完成了当天第三次轰炸任务,水手大部分进人休整状态。通常情况下,大部分舰员都能在白天或夜晚的轰炸声中睡去,但是他们对舰炮声非常敏感,可以听出炮声的任何变化。  相似文献   

4.
营救“盟军”飞行员脱险记彭光楣1944年,结成侵略集团的“轴心国”德、意、日正处于总崩溃的前夕。作为同盟国之一的美国曾派出多批架次飞机,对侵占武汉的日本侵略军进行频繁的轰炸。日军如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这年12月15日(农历冬月初一),虽是隆冬...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适应投放战术核武器的需要,上仰轰炸瞄准原理,得到了迅速发展。美帝、苏修为了实现他们称霸世界的野心,对上仰轰炸都相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制成了多种上仰轰炸的瞄准设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由于党内资产阶级代理人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科研路线的干扰和破坏,使上仰轰炸这个课题在我国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后,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指引下,三结合小组对上仰轰炸进行了大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防现代化的需要,瞄具一机多弹,势在必行。按照过去常规、多种弹瞄具的设计,需将各种弹道的各种状态(平飞轰炸、俯冲轰炸、下滑轰炸、延时轰炸、机炮、火箭以及纵风、侧风、俯高动态、平飞姿态、动态修正等)依据战术任务书之要求,分别进行弹道解析,得到各自的数学  相似文献   

7.
多数英国历史文献认定,发生在英国本土上的最后一次战斗,是1746年觊觎王位的苏格兰小查理王子在卡洛登之役中败北。然而,在肯特郡格拉夫内沼泽地区流传另一种说法,据称当地才是英国本土的最后一战的见证之地,时间则是20世纪40年代的大不列颠空战期间,对阵双方是迫降于此的德国轰炸机组成员和守望乡野的一队普通英国士兵。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七十年代的美国休斯飞机公司利用光电技术的最新成果,研制成了一种新型角速度轰炸系统,装备在A—4M和AV—8B飞机上。其实角速度轰炸是一个老概念。在水平轰炸时,我们知道在真空中的瞄准线角速度公式(1)式见图1:  相似文献   

9.
突袭狭湾     
《环球军事》2009,(4):F0002-F0002
1945年春,曾经猖獗一时的德国海军u型潜艇在法国西海岸的基地遭到盟军飞机的集中攻击。为了躲避轰炸,德军将最后的100多艘u型潜艇以及补给舰等移驻到了挪威。  相似文献   

10.
孙绪闻 《环球军事》2011,(10):22-23
4月25日凌晨,北约战机轰炸了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在首都的黎波里的住所所在地阿齐齐亚兵营。一名利比亚政府官员在轰炸结束后告诉媒体,北约正企图通过加大空袭力度来谋杀卡扎菲。  相似文献   

11.
虚拟训练系统在场地、费效比、训练效果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设计了某型机载轰炸设备的虚拟训练系统,阐明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并实现了该系统。系统在对航空炸弹弹道模型进行解算的基础上,通过对座舱环境、轰炸设备和轰炸视景进行模拟和仿真,能够提供逼真的人机交互界面,从而达到帮助受训人员掌握轰炸程序,提高轰炸设备使用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1443年11月的德黑兰会议上,盟国领导人制定了一个大胆的对纳粹德国实施战略轰炸的新模式——“穿梭轰炸”(shuttle bombing),或称为“钟摆轰炸”.具体而言是指美国陆军航空队(USAAF)的重型轰炸机利用英国、意大利的空军基地起飞,对德国和德国占领下的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境内的目标实施轰炸,然后到苏联的基地降落,在那里加油、装填弹药或维修,在回程时遂行新一轮的攻击,最后返回英国或意大利的空军基地.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人类历史上真正将核武器用于战争只有一次,那就是二战末期美国对日本进行的原子弹轰炸.1945年8月6日和9日,随着两朵蘑菇云在日本广岛、长崎腾起,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最后灭亡.然而,在原子弹投掷之前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逸事秘闻.  相似文献   

14.
能对目标进行协调跟踪瞄准的轰炸瞄准系统,要比一般的视准式瞄准系统(例如一些歼击机、强击机的射击和轰炸瞄准兼用的瞄准系统)优越。因为前者可以通过协调修正风对炸弹运动的影响,而使轰炸准确度显著提高。当轰炸瞄准时的飞行  相似文献   

15.
“沙漠惊雷”出笼前后在海军陆战队的安东尼·津尼将军领导下,美军中央总部早在1997年11月份就开始制定海湾的作战预案。据美国一位参与预案制定工作的高级军官透露:美军研究了各种作战方案,包括持续轰炸、短期猛烈轰炸和“打、停、看”等备选方案。克林顿的高级助手们担心,长期轰炸期间若有停顿,不仅不会使萨达姆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以前的质心轰炸弹道计算公式进行了重新推导和简化处理,给出了一组经过简化的公式和数据,并将该组公式和原公式进行了大量的比较计算,结果表明该组公式具有合理的精度,而计算时间也将大大减少。该组公式可作为今后轰炸道计算等类似工作时的参考。同时对以后实时获取轰炸弹道诸元的计算考虑也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张晓红 《环球军事》2014,(16):58-59
7月28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执行日本广岛原子弹投弹任务的B-29“艾诺拉·盖伊”轰炸机机组最后一名在世成员西奥多·范柯克去世,终年93岁。自此,当年执行广岛轰炸任务的所有12名机组人员全部离世。提到“艾诺拉·盖伊”机组,首先得说一说机长保罗·沃尔菲尔德·蒂贝茨,他驾驶的这架B-29轰炸机,就是用他母亲的名字(艾诺拉·盖伊·蒂贝茨)命名的。  相似文献   

18.
描述了航空兵在想定条件下封锁的过程,分析了机场跑道等目标特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航空兵封锁机场的仿真模型,对突破敌方防空拦截编队、地面防空兵力的模拟和轰炸目标的过程进行了模拟,最后对封锁机场的效果进行了统计。  相似文献   

19.
为了构建FLAMES中的目标毁伤仿真系统,在对FLAMES仿真系统体系结构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研究FLAMES中目标毁伤仿真的相关模型、函数及计算方法,归纳出目标毁伤仿真的实现流程。最后以飞机轰炸停机坪目标的毁伤计算为例,具体实现了FLAMES中的目标毁伤仿真。  相似文献   

20.
轰炸巴格达     
巴格达时间2003年3月20日零时,驻沙特阿拉伯的美国空军联合空战中心接到任务,派一架F-117隐形战斗机轰炸巴格达市区的一个油库。值班军官立即接通了驻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作战计划人员的电话,下令F-117机组做好战斗准备。他们想在黎明之前完成轰炸任务,可只剩下几个小时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