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毫米波敏感器技术日益成熟。本文不打算讨论在所有现代军事应用方面的问题,但是,很明显,在军事应用方面是大量而重要的。毫米波技术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同时西方许多研究机构中的雷达与通讯工程师们正在研制这个须域的设备。  相似文献   

2.
自80年代以来,军用毫米波技术受到世界各国军方的极大重视,并且得到迅速发展。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微波波段和光波波段的对抗不断激化.更促进了毫米波技术的发展,毫米波有可能成为21世纪战场重要的电磁频谱。雷达是毫米波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军用雷达界关注毫米波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大部分电子战接收机系统和电子支援措施(ESM)几乎都不能探测到毫米波威胁;现有的防厘米波、分米波雷达探测的隐身技术的发展也迫切要求扩展雷达的工作频段,以满足探测隐身武器的需要。毫米波雷达比普通  相似文献   

3.
反雷达的电子干扰技术(ECM)的使用,必然迫使雷达采用相应的抗干扰措施(ECCM)。近几十年来,抗干扰技术已经得到发展,其中许多抗干扰技术已在公开的文献中发表。令人遗憾的是,这个专题最近还没有综述文章。本文解释了抗干扰技术和电子战(EW)的各个环节,描述了这些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讨论抗干扰技术的一个引子,本文也叙述了电子战各个环节的主要作用。抗干扰技术是分两种类型来叙述的,即电子类和操作运用类。电子类抗干扰技术是在诸如发射机、天线、接收机/信号处理和系统这些题目下介绍的。本文列举了雷达的每一个部分的典型抗干扰技术。 在“干扰-抗干扰”对抗模式中,本文给出了针对典型干扰的一些抗干扰措施。扼要地评价了抗干扰技术的效果,给出了包括有大约150种抗干扰技术的文献目录。  相似文献   

4.
SAR作为一种军用雷达,其电子对抗与反对抗是永恒的主题。分析了SAR针对有源噪声干扰可采取的一系列抗干扰技术措施(ECCM),同时研究了ECCM后的效果度量,最后介绍了一种新的度量方法——干扰等功率曲线,将SAR抗干扰效果定量、直观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海军电子战(EW)包含广泛的功能。所有这些功能都直接或间接地为舰船防御服务。它利用并抑制敌方电磁频谱的应用,同时保护友军电磁频谱的应用。 EW按传统划分为信号情报(SIGINT),电子支援措施(ESM),电子对抗(ECM),和电子反对抗(ECCM)(见图1)。SIGINT和ECM两者都对敌方或潜在的敌方发射进行  相似文献   

6.
毫米波真实孔径成像雷达天线体积小,分辨率高,设备简单,价格便宜,不需要大型飞机运载,目前已广泛用于各种遥感事业。今年1月,上海交大,上海仪表局科技处,上海电子器材二厂,大连第一水面舰艇学校,上海仪表局广播电视公司利用已有的372毫米波雷达,于上海地区联合进行了真实孔径雷达地面模拟试验,取得了图片,为我国开展真实孔径雷达研制,打下了基础,并已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工作将进行下去。现在仅就上海地区的地面模  相似文献   

7.
通过仿真计算,从工作频段、目标探测与成像能力、大气传输特性等方面分析毫米波雷达特点。通过对西方国家典型毫米波雷达的指标和技术特点进行分析,给出毫米波雷达发展趋势。针对我国空间目标探测需求,分析研究了我国远程毫米波雷达系统设计的总体问题,梳理分析了制约雷达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技术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舰载毫米波雷达是当代电子高新技术的产物,这种全新的舰用电子设备随着使用和发展规模的扩大,必将深刻影响未来海战的进程。为此,本文全面阐述了当代舰用毫米波雷达的技术优势,结合具体装备对其应用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工作在毫米波段的探测器,在反弹道导弹的很多方面都提供了潜在的决定性作用。由于毫米波探测器分辨率高、测量精确,因此无论在自然环境中或在敌方环境中,都将特别适用于目标和拦截器的跟踪,寻的和引爆。短波长散射对目标结构细节敏感,因而增强了鉴别能力。工作在毫米波段的探测器可以具有窄波束、宽带宽,因而其抗电子干扰能力优于微波雷达。 在本文中概括了毫米波探测器对于反弹道导弹的潜在应用,并特别强调指出这些应用发挥了毫米波探测器的优点,而其缺点对此应用却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雷达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电磁干扰环境,亟需建立一套雷达抗干扰性能评价指标体系来指导雷达ECCM的测试评价工作。介绍了雷达抗干扰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常用指标的选取,分析总结了现有的指标体系。最后,通过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预测了抗干扰指标体系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雷达制导武器的效能受一些因素影响,象目标闪烁、引擎调制、杂波和电子干扰(ECM)。事实上,许多导弹拦截失败经常归因于这些因素。因此,有效的武器系统设计必须细心考虑这些影响,以便避免武器性能的严重降低。通过使用建模和仿真,能够相对容易和大幅节省费用地实现有效的设计。对于导弹引信/电子干扰(ECM)应用来说,导弹上发送和接收天线一般位于遭遇目标的散射场的近场区域。结果是,由于部分目标照射,不均匀的天线方向图、目标材料涂层和引擎进气道回波,使雷达回波计算变得复杂。现有近场雷达截面(RCS)计算算法是典型地基于一阶高频方法,不考虑多次反射和复杂阴影的影响。特别地,那些算法不能用于象引擎进气道或传感器盒之类的腔体散射计算。然而,腔体散射、材料涂层和引擎调制对于引信点火和电子干扰末端对策导弹/目标遭遇仿真是关键因素。一个成功的导弹/目标交战分析必须使用包括多次反射、材料涂层,天线方向图等影响的精确近场目标信号特征信息。本文讨论在导弹/目标末端对策情景中为解决近场建模和仿真问题所用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描述了一个折反式卡塞格伦光学系统,此光学系统能够使红外成象传感器和毫米波雷达通过一个光学孔(口)径同时工作,利用分光镀膜和衬底材料使红外、毫米波焦点分离。通过建立模型,对双模工作方式中每一模式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两种模式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文章给出了实验室测试结果和数据分析结论。指出了设计的合理性以及需要改进的两个方面,即次镜设计和分光镀膜技术。提出了次镜设计问题中的解决办法,指明了导电镀膜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导弹雷达导引头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末,前苏联开始研制空空导弹、地空导弹的雷达导引头。1958年,第15独立特种设计局(前苏联航空工业部莫斯科第17科学研究所的分支机构)的专家们开始为“立方”防空导弹系统研制雷达导引头(此种雷达导引头1966年开始装备服役)。之后,第15独立特种设计局的雷达导引头研制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它在最新一代式器——智能武器中的应用。美国五角大楼的官员及一些人工智能专家,对智能武器的研究十分重视。本文重点指出智能武器研制中的问题及发展动向,这些都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和作为我们开展智能武器研制工作中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马寿春 《国防科技》2003,(11):34-35
传统的机械扫描天线正在让位于有源电子扫描阵(AESA)。AESA雷达具有更强的性能,更轻的重量,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可靠性。它能几乎同时以不同模式工作,这是它吸引现代飞机设计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众多优点之一。 雷神公司刚开始试验其最先进的用于F/A-18E/F“超大黄蜂”的AIG-79多模式AESA雷达。而在2003年,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将开始试飞其为F-16第60批次战斗机研制的APG-80“捷变波束雷达”,并对波音737预警指挥机用的MESA有源阵雷达进行地  相似文献   

16.
防空     
快速部署部队(Rapid Deployment Forces)自然也需要具有防空能力。但是,正如快速部署部队(RDF)其它所有装备一样,对这种防空装备的主要要求是要具有良好的空运能力。为使快速部署部队具有防空能力要提供的装备种类是十分繁多的;从已在美陆军中服役的装备的改进到新系统的研制都包括在内。一旦美陆军对轻型防空系统的战术要求确定后,新的防空系统的研制可能就会显得非常必要——预计到1983年就会有这种要求。※Contraves/Oerlikon公司提出几个方案。意大利的Contraves公司已经在“极井”(Alerter)雷达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SHORAR”雷达。“SHORAR”雷达是一种搜索,截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用安装在直升飞机上的机载毫米波雷达来检测非运动目标在技术上己受到极大的注意。这些非运动目标可以是地面的静止目标,例如坦克和卡车,或悬浮的直升飞机。检测是在地杂波中和恶劣的气候如雾和雨等条件下进行的。由于检测距离不是很远(大约为5公里左右),毫米波雷达能很好地适合于这种应用,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这种雷达具有较高的工作频率(即窄的波束宽度),在设置有目标的地面上对应着较小的地杂波区,这就能提供较好的目标-杂波信号比。同样,由于它的较窄波束宽度对着较小的雨滴空间,从而降低了因雨的后向散射而引起的噪声影响。在本文中,给出了在无杂波环境里检测目标的基本雷达搜索方程,计算了地杂波引入的噪声以及大气环境诸如雨滴等所产生的噪声。另外还概述了大气衰减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实例。在检测非运动目标时,利用了两种毫米波(35GHZ_和95GHZ)雷达,指出了在检测非运动目标时,对于给定的天线尺寸,使用较高的工作频率比利用较低的工作频率能获得更远的检测距离。这主要是由于较窄的波束宽度减小了地杂波区和穿越雨滴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作为LXI总线测试平台的具体应用,针对雷达整机性能参数测试的需要,成功地研制了基于LXI总线的雷达性能参数自动测试系统,实现了雷达整机性能参数的自动测试,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方便地应用于多种型号雷达的整机性能指标测试.  相似文献   

19.
战斗机在对地/海攻击时,地/海杂波对机载火控雷达的工作效能会产生较大影响。分别针对无干扰和压制干扰条件下两类典型体制的机载火控雷达,给出地/海杂波功率的确定方法,建立了地/海杂波背景下机载火控雷达效能评估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无干扰与压制干扰条件下地/海杂波对机载火控雷达工作效能的影响,为机载火控雷达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方舱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装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首先在美军中使用,至今军用方舱在世界上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作为现代化军事装备的重要搭载平台,方舱在直接作战、技术支援、后勤保障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应用。日前,本刊特约记者走进我国研制生产军用方舱的骨干企业——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对方舱专家华国强总经理进行了专访。同时,为了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方舱的有关知识,我们还刊登了《追根溯源话方舱》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