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第二炮兵预备役部队是21世纪初我军调整改革中新生的预备役部队。第二炮兵某预备役专用保障装备维修大队自2005年12月组建以来,在军地双方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  相似文献   

2.
张慎兵 《国防》2014,(9):31-31
信息化战争是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军兵种部队是作战主角。必须加强军兵种预备役部队建设,提高军兵种部队整体作战能力。目前,我海军、空军、第二炮兵都建有预备役部队,根据我国现行军事领导体制,军兵种预备役部队建制关系分别隶属于相应军兵种系统,接受所属军兵种系统和省军区系统共同领导。新形势下,军兵种系统与省军区系统要紧紧围绕能打胜仗这个强军目标,合力抓好军兵种预备役部队建设。  相似文献   

3.
山东某陆军预备役后勤保障旅1998年11月由德州陆军预备役步兵师改编组建.10多年来,在军地双方的正确领导下,该旅紧紧围绕"建保障劲旅、砺后备精兵"的总体目标,着眼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努力推进部队全面建设.党委班子坚强有力,战备训练工作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创新发展,基层建设水平逐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明显增强,部队管理规范有序,后勤和装备建设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4.
预备役部队是我军建制序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后备力量的骨干.这支部队组建以来,通过数次调整改革,各项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5.
2006年7月1日,第二炮兵组建40周年。40年来,第二炮兵发扬我军光荣传统,战胜重重困难,挺进深山、走上高原、步入荒漠,默默地为共和国砺剑铸盾。经过40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第二炮兵已初步形成了核常兼备、射程衔接、威力和效能明显增强的军事力量体系,具备了精确、机动、全天候的战略反击能力。在第二炮兵40华诞之际,本刊与第二炮兵政治部宣传部协力推出这组反映我军战略导弹部队建设与发展的稿件,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牛有成 《国防》2004,(7):12-13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意见>,是预备役部队组建20年来,第一个全面系统地规范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重要文件.这个文件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要求,体现了新形势下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特点规律,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7.
全军07式预备役军服换装仪式4月26日在北京举行。参加换装仪式的预备役部队分成10个方队,集中展示了新换发的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07式预备役军装。驻京预备役部队的部分通信、卫勤、防空、防化、电子对抗、电磁频谱管理等装备也一同进行了展示,充分展现了预备役部队建设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军民融合思想取得的成果。副总参谋长孙建国参加换装仪式并讲话。他强调指出,为预备役官兵换发07式军服,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预备役部队正规化建设的重大  相似文献   

8.
“组建预备役部队好”。这是邓小平1982年根据我国国情作出的英明决策。1983年以来,全国各地陆续组建了一些预备役部队。目前。预备役部队在数量上已具有相当规模,建设发展应以适应“两个转变”的要求,提高部队建设的质量为重点。但我们又必须看到,在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可能拿出更多的钱用于国防建设的情况下,加强预备役部队的质量建设,也不可能全面铺开,同步进行,只有从我国国情出发,将现有的预备役部队区分层次,突出重点,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用于刀  相似文献   

9.
我国预备役部队组建至今已经整整十年了。在庆祝预备役部队组建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谨向全军各预备役部队官兵和关心、支持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各级党、政、军领导同志致以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我国预备役部队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诞生的,是军事工作改革的一项重大成果,是党中央、中央军委的英明决策。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的总设计师,也是我军改革和建设的总设计师。我国预备役部队就是在邓小平同志关于国防建设理论的指引下,在邓小平同志亲自领导和关怀下诞生、成长的。  相似文献   

10.
《国防》2010,(12):I0001-I0004
上海某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师是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诞生的一支国防新旅。1993年10月28日组建以来,紧紧围绕上海市市委、市政府和上海警备区党委提出的“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创建一流预备役部队”的建师目标,按照“组建预备役部队要与上海整体发展战略同步,要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形象建设同步,  相似文献   

11.
万国柱  孙立富  张江云 《国防》2009,(11):I0004-I0007
黑龙江某陆军预备役步兵师组建于1999年3月。建师以来,党委一班人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紧贴部队使命任务,突出军事斗争准备,注重抓基层、打基础,勇于务实创新,部队整体质量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辽宁陆军某预备役高射炮兵师组建于1983年6月,其前身是沈阳陆军某预备役高射炮兵师,是全军首批组建的预备役部队之一.  相似文献   

13.
魏泽玉  潘健  何志祥 《国防》2008,(10):58-59
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精神,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重点论"的科学工作方法,抓住影响和制约战斗力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求突破。(一)要在调整规模结构上求突破。规模结构决定系统功能。当前,在预备役部队建设筹划指导上,以任务为牵引的思想树得不牢,部队组建的数量规模与担负任务的需求贴得不紧,力量结构不合理。对需要"组建什么样的部队、组建数量多少、基本结构如何"缺乏深入研究;陆军部队多、军兵种部队少,作战部队多、后勤和装备保障部队少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14.
刘景智  卢进林 《国防》2010,(10):I0001-I0004
内蒙古某陆军预备役步兵师的前身是呼和浩特陆军预备役步兵师,组建于1983年9月,是全国第一批组建的预备役部队,1998年年底扩编为内蒙古某陆军预备役步兵师。27年来,全师在军地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狠抓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的各项工作落实,部队全面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5.
越军预备役部队的建设,开始于抗法战争时期(1946—1954),先后组建了3个预备役师。抗美战争结束后,特别是发动侵柬战争和对我国广西、云南边境的入侵后,越军加速了预备役部队建设,使战时应急动员能力有所加强。依据越南国会1980年颁布的《预备役军官法)和《预备役登记制度》等法令,越军在北部地区先后组建了4个预备役师,各省组建了自己的预备役兵团。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军区从民兵和预备役部队的长远建设考虑,今年已在组建预备役部队的县(区)恢复民兵军事训练。他们认为,组建预备役部队的县(区)不安排民兵军事训练任务,无论是对预备役部队建设,还是民兵建设都有妨碍。从预备役部  相似文献   

17.
《华北民兵》2004,(5):1-1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意见?,是我军预备役部队组建10年来第一个系统阐述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大政方针的重要文件,《意见》对新世纪新阶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重要地位、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方向、建设目标、工作重点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做了明确规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基本依据,对推动我军预备役部队建设跨越式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强 《国防》2005,(4):40-40
当前,立足预备役部队的实际和特点抓好战斗力建设,必须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必须增强对预备役部队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打牢预备役官兵的思想基础。由于预备役部队组建时间不长,部分官兵还存在着对预备役部队建设认识不足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预备役部队战斗力建设。要大力提高广大预任官兵尤其是师、团两级预任军官对预备役部队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桂林某预备役通信团组建于1984年9月,是全国第一批组建的预备役通信部队。27年来,在军地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创建一流预备役部队"的目标,注重在职能使命认识上求深化,在战斗力建设关键环节上求突破,在实现跨越式发展途径上求创新,全面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0.
谭仕禄 《国防》2003,(10):39-40
我军预备役部队组建以来,部队各方面的建设不断步入正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但与未来战争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改变这种状态的基本出路,在于推动预备役部队建设机制的创新。 一、必须营造有利于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环境 我国政治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在给预备役部队建设提供了日益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促进了国防观念更新等的同时,也使预备役部队建设运行机制和政策制度的某些方面,已不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从而导致了预备役部队建设运转困难的局面。因此,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