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冯立东  龚旭 《国防科技》2003,(12):68-70
当今世界,太空战争已不是什么虚构的电影故事和幻想小说,而是当代军事空间技术飞速发展和几个军事强国进行太空争夺的必然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未来战争的战场将扩大到人类能够涉足的任何外层空间,而且太空战争已悄然打响。 近几十年来,人类探索太空活动愈演愈烈,已先后发射了几千颗人造卫星,仅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就先后投入了70多颗各种侦察、监视、预警、通讯和导航及气象卫星。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  相似文献   

2.
吴勤 《现代军事》2008,(8):38-42
从海湾战争到阿富汗战争的近几次现代化战争中,军用卫星均大显身手.对拥有卫星的一方迅速取得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但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太空系统将面临从防御敌方攻击到应对迅速变化的技术和支援需求等各种挑战。由于卫星自身的脆弱性以及缺乏反应能力,使其无法应对未来的挑战。基于上述考虑,美国提出了太空体系建设的新理念——“太空快速响应作战”(ORS),  相似文献   

3.
中继卫星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器的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开辟了军事斗争的新天地。从1957年前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至今,美国、俄罗斯等掌握了航天技术的国家,向太空发射了数以千计、各式各样的人造卫星,以及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它们大多肩负着明确或秘密的军事任务。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动用的各种卫星系统,成了战争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对取得战场主动权起到了决定性的信息支援与保障作用,确立了军用航天装备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独特而又重要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许多国家竞相发展以中继卫星系统…  相似文献   

4.
军事新闻     
美国又一颗侦察卫星上天 近日,在美国卡那维拉海角空军基地,波音公司“德尔塔”Ⅱ型运载火箭将一颗先进的美侦察卫星送入轨道。这颗卫星据称主要用于在太空进行激光通讯。美国目前已拥有50余颗各类卫星肩负着直接或间接的侦察任务。 美国展出新型自行火炮 5月17日,一种新型自行火炮在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五角大楼展出。  相似文献   

5.
美国目前正在计划重新启动野心勃勃的新“星球大战”计划,在太空中大量发展军事飞船,组建太空巡逻舰队。英媒体称,美国空军部长等警告美国的盟国不要对该计划说三道四、“进行任何否决”。如果该计划真的实施,最迟到2014年,美国将成为外太空的惟一“主宰”!对伊战争尝到甜头这项野心勃勃的新“星球大战计划”被命名为“否决”——也就是在没有征得美国同意的情况下,任何国家都不允许将太空用于军事或其他目的。“否决计划”是美国的太空科技——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在阿富汗战争和最近的伊拉克战争中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做出的。在最近伊拉克战争…  相似文献   

6.
孙立华  王少文 《国防》2008,(3):79-80
2007年以来,一个又一个国家相继推出雄心勃勃的太空发展计划,一颗又一颗功能各异的太空卫星陆续飞上太空。据外电报道,自去年初至今,已有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多个国家发射了10余颗卫星或进行太空试验,而俄罗斯、印度等国也竞相推出了新的太空发展计划,许多  相似文献   

7.
近日,美国空军宣布历时多年研究的X-37B空间飞行器将进行首飞,这种号称“空天飞机”飞行器的成功研制,表明美国正瞄准“制天权”,加速走上太空军事化的道路。自从美国50年前将“先锋”号卫星送上天之后,这颗搭载有先进载荷的卫星指明了美国太空力量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自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之后,人类很快便发现了太空潜在的巨大军事价值,对太空的军事争夺从此拉开帷幕。迄今为止。已有60多个国家角逐于太空,近200个国家应用航天技术的成果。全世界共发射了5000多个航天器,包括载人飞船100余艘、月球和行星探测器100多个、载人空间站10多个、航天飞机飞行50余架次、各类应用卫星和科学实验卫星4000多颗,其中70%用于军事目的。沉寂了多少亿年的宇宙太空再也无法宁静,军事斗争已如火如荼。太空战场的出现,使陆、海、空、天、信息一体化作战初露端倪,并显示出了巨大的整体作战优势,预示着未来战争的胜负将取决于九天——太空这一新的“军事高地”之上。  相似文献   

9.
赵恒 《宁夏科技》2002,(2):44-47
在美国对阿富汗的空袭中.美国使用了名为JDAM的卫星制导攻击弹药,并依靠太空中由卫星群组成的全球定位系统制导,能准确地获知攻击目标的经度、纬度和海拔,误差仅1-3米。如果说JDAM的威力巨大,倒不如说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全球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10.
所谓“天战”武器,是专门用于打击敌方在外层空间运行的军用卫星的武器系统。随着高技术不断物化到航天领域,沉寂亿万年的太空开始硝烟弥漫。20世纪末,卫星大国为争夺21世纪战争的“制天权”,将新研制的天战武器纷纷亮相,试验此起彼伏。天战武器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向自动、多能、高层发展。  相似文献   

11.
8月1日5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并将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我国今年连续发射的第3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相似文献   

12.
魏庆 《国防科技》2005,(4):43-46
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共使用了50多颗空间卫星,其中有20颗左右的卫星用于侦察。在高空侦察中,美军使用由有人侦察机、预警侦察机等组成的航空侦察系统,对伊拉克进行了全方位、大纵深的侦察活动,适时有力地保证了对伊军的作战行动。有人侦察机主要是U-2高空侦察机和RC-135电子侦察机。除此以外,美海军的P-3和EP-3侦察机在侦察伊军的部署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空,还有E-8C“联合星”侦察飞机提供美军地面部队前方几十公里处至100公里处的伊拉克军队的动向。美军在平时和战争中,都离不开间谍侦察机。目前,在美军间谍侦察机家族中,主要有…  相似文献   

13.
吕彦刚 《国防科技》2003,(12):79-79
航天飞机为什么是太空全能冠军 航天飞机是把航天与航空技术高度有机结合起来的创举。它兼有人造地球卫星、货远飞船、载人飞船甚至小型空间站的许多功能。它还有一般航天器没有的功能,如释放、维修和回收卫星等。 航天飞机的大容积货舱可把29.5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可以在轨回收和维修卫星及更换卫星的组件,最突出的—个例子就是3次在太空维修“哈勃”空间望远镜,使这一价值连城的太空“巨眼”焕然一新。1984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飞行中曾用机械臂抓回—颗有故障的卫星,修好后又将其送回轨道。随着科技的发展,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长期生活在太空城  相似文献   

14.
《国防科技》2007,(4):F0002-F0002
2007年3月8日晚10时10分左右,美国“宇宙神-5”火箭携带着“轨道快车”“双胞胎卫星”和其他4颗小型卫星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军用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美国空军此次“派遣”、“轨道快车”进入太空的目的之一是进行卫星自我修复和太空掳夺敌方卫星试验。该试验一旦获得成功,不但可以提高和延长美军间谍卫星的生存能力和使用寿命,而且可以大大提升美军卫星的太空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5.
近四十年来,六院人以顽强拼搏的意志和为祖国、为民族争光争气的铮铮风骨,步步攀登,开拓发展,先后开发、研制出30多个型号的火箭发动机,获得 300多项国家级和部委级科技成果奖。其中,某型号火箭发动机与“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密切合作,把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震惊寰宇;与“长征二号”系列火箭配套的火箭发动机连续17次成功地将返回式卫星送回华夏大地,成功率百分之百,这在国际航天领域是独一无二的。特别是第17颗返回式卫星,在太空翱游15天后,搭载着被人们称为第一面“太空国旗”的五星红旗翩然而归,在199…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GPS”是美国军方控制的军民两用导航定位卫星系统,曾在历次高技术战争中大出风头,被称为战斗力“倍增器”。但美国从其国家安全利益出发,常对包括其盟国在内的国外军事应用及非法用户加以限制。另外,为了防止敌对方利用卫星定位资源,美国对定位信号或实行加密,或降低精度,或予以关闭。  相似文献   

17.
数字     
《环球军事》2011,(24):4-4
第10颗 12月2日5时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10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据悉,按照北斗导航系统“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明年年底前,我国还将陆续发射多颗北斗导航组网卫星,不断扩大覆盖区域,提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服务。2020年左右,将建成由30余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卫星导...  相似文献   

18.
日本窥探他国的"四只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报是现代战争的耳目,没有情报就 谈不上作战。为此,日本高度重视其情报 搜集能力建设。经过多年的经营,日本已 建立起拥有卫星、预警飞机、侦察机、雷 达、监听站等多种手段的侦察预警网络,具 备对超高空、空中、海面和海下目标进行 不间断监视的能力。 太空"幽灵" 在通信卫星领域,日本耗资3.1亿美 元,研制成功了ETS-8通信试验卫星。这 种卫星的通信能力比日本以前发射的试验 卫星高出一倍以上,不仅可以使日本在为 亚太地区提供新的移动通信服务方面处于 领先地位,还能检验一些将投放世界市场 的新的卫星通信技术。在军用侦察卫星领 域,日本制定了庞大的军用空间计划,已 拨款13亿美元,构筑一个由两颗光学卫星 和两颗雷达卫星组成的军事侦察卫星系统。 日本还计划在今后4年内研制12颗多用途 卫星。这些卫星获取的各种数据可以用于 军事目的。  相似文献   

19.
日本有关机构称,新发射的卫星正式投入使用后,将和其他3颗已经在轨的卫星构成一套完整系统。该系统每天将至少可以对地球所有地点完成一次侦察。2月24日,随着最后一颗雷达卫星搭载H-2A火箭升空,日本苦心经营近9年的首套覆盖全球的情报搜集卫星系统初具规模。分析人士认为,日本试图通过构筑这一系统而谋求太空军事化、政策合法化的动向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20.
美国是公认的太空强国,拥有太空中60%~70%的军用资产,目前在轨的约900颗卫星中,属于美国的占了一半以上。然而,据美国《防务新闻》11日报道,美军还正计划考虑联合北约成员国,在地球低轨道发射100颗小型战术卫星,加上其在高轨道运行的大型侦察卫星,打造出立体的卫星侦察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