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999年美国公然违反《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企图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否决《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这一系列政策将打破地区乃至全球战略力量的平衡与稳定,诱发新一轮军备竞赛,给核军控进程增添了新的变数。  相似文献   

2.
2010年以来,美国对其核政策进行了相关调整,这必将对世界核军控形势产生重大影响。一、美国核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一)承诺不对签署并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2010年4月6日,美国公布新的《核态势报告》,调低了对传统大国之间核威胁的评估,认为全球“核大战的危险变得遥远”,  相似文献   

3.
1999年12月1日,第54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维护与遵守《反导条约》”决议。这表明了国际社会维护《反导条约》与维持战略稳定的强烈愿望,而美国发展反导系统与谋求修改《反导条约》则是不得人心的。美国的上述举措显然违反历史潮流,势将损害国际社会推动军控与裁军的努力,并且可能引发新的军备竞赛,对下个世纪的全球和地区战略稳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吕福春 《华北民兵》2013,(12):13-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是习主席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发出的伟大动员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和路径,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坚强柱石,也是历史所鉴、时代所需、人民所盼。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屈辱史上,1842年的《南京条约》、1858年的《天津条约》、1860年的《北京条约》和1901年的《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几乎都与渤海湾畔的大沽炮台相关。大沽地区  相似文献   

5.
四年前在布拉格,奥巴马总统宣布希望降低核武器在美国安全政策中的角色,削减美国所持核武器的数量并制定出无核世界的终极目标。一年后,奥巴马重返捷克首都布拉格签署《新一轮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并当即表示希望能够做更多的工作,比如进一步削减核武器,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这些都是值得为之付出努力的目标,但要将这些目标变为现实仍需克服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出人意料的是,当年《反弹道导弹条约》的签署却开启了苏联核力量最为雄心勃勃的扩张时代。而时任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一普京在我们宣布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时的表态无疑给了军备竞赛神话一记“穿心箭”。普京表示,他很清楚,美国退出该条约不会对俄罗斯构成危险,并且俄罗斯希望大规模削减核力量。  相似文献   

7.
核军备竞赛是冷战的产物。冷战结束后,国际核军控形势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世界上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以下简称“禁核条约”)的国家已分别达到186个和149个。然而,就在国际核军控有望取得新的进展时,印度逆潮流而动,冒天下之大不韪,于今年5月11日、13日两天内连续进行了5次核试验,此举犹如  相似文献   

8.
2001年12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宣布美国决定退出美苏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根据这个条约规定,布什的这项决定将在6个月后正式生效。这是现代史上美国第一次退出一项重要的国际条约。那么,《反导条约》真像美国一些政要宣称的那样“不认识今天,也不面向未来,它代表过去”,是早该抛弃的冷战产物吗? 《反导条约》是美苏两国于1972年5月在莫斯科签署的。该条约是为了维护美苏战略平衡、确保“相互摧毁”的双边核军控条约,目的是防止核军备竞赛的升级。而就此点来看,它目前并未过时。  相似文献   

9.
2001年12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正式宣布,美国决定退出1972年《美苏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ABM条约)。尽管人们相信美国迟早会退出ABM条约,但布什如此急不可待地做出决定毕竟还是有些出人意料。这一决定为美国政府发展导弹防御系  相似文献   

10.
《政工学刊》2008,(5):63-63
20世纪60年代,随着前苏联和美国加紧进行核武器试验,世界上反对扩散的舆论日益强烈。美、苏为了保住它们的核优势,乘机推动签订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该条约于1970年3月正式生效,有效期25年。1995年4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在联合国总部举行审议大会。经过近一个月的激烈辩论,会议决定无限期延长这个条约。条约承认5个核大国拥有的核武器,并规定有核国家不得向无核国家转让核武器,不帮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  相似文献   

11.
当地时间4月8日,美俄两国元首在捷克首都布拉格正式签署了新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同意进一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以代替1991年签署、去年12月失效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以及2002年签署的《莫斯科条约》。  相似文献   

12.
当地时间4月8日,美俄两国元首在捷克首都布拉格正式签署了新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同意进一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以代替1991年签署、去年12月失效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以及2002年签署的《莫斯科条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阻止核武器的扩散,共建世界和平, 190个国家在1970年共同签署了《核不扩散条约》。原计划将于明年对条约签署后40年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作一个回顾与总结,但目前该条约却有可能被各国所抛弃。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地论述了被西方称之为是“欧洲安全基石”的《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及其《修改协议》的内容、产生的背景,以及它们对欧洲安全产生的有利影响及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5.
2018年10月,美国宣布单方面退出《中导条约》。《中导条约》是美苏两国在冷战后期达成的,并得到了切实执行的条约,对于维护冷战后全球战略平衡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冷战后,俄美曾经企图将《中导条约》多边化,构建俄美新型战略关系,但最终反目成仇,使得俄美关系严重倒退,并迈入新的相互战略遏制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即便俄罗斯当前在国际事务上并不“按套路出牌”,但我认为俄罗斯还是不会做到公然违背《中导条约》。不管他们如何抱怨这一条约,俄罗斯人通常的做法是寻找条约的漏洞,而非公然违背。美国国务院上周发布报告称,“俄罗斯违背了《中导条约》所规定的义务”,但报告并没有明确俄罗斯违反《中导条约》的具体细节。  相似文献   

17.
李伟  高鹏 《环球军事》2010,(9):20-21
2009年12月5日,美国与苏联于1991年7月签署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已期满失效。2009年12月4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联合声明,表示两国在该条约到期后将继续本着条约精神共同努力,以确保新条约尽早生效。4月8日,两国元首在捷克首都布拉格正式签署新的核裁军条约。  相似文献   

18.
6月19日,美国防部代表总统向国会提交了期待已久的新《核运用战略指南报告》,从核军控角度来看,《报告》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报告》要求进一步削减美国已部署的战略核力量,同时减少对“遇袭即发射”的规划;另一方面,《报告》却又重提了冷战时期的一些“旧腔调”,如打击军事力量战略、保留“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以及继续在欧洲前沿部署非战略核武器等。  相似文献   

19.
冷新宇 《国防科技》2021,42(4):43-51
如何规制自主武器是1980年《常规武器公约》框架下讨论的热点问题,目前这一议题已进入到政府专家组讨论阶段,对自主武器的研发、测试、部署及使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2018年以来,政府专家组会议最后文件已包含了未来谈判的若干指导性原则。本文认为,结合国际军控博弈的背景和各军事大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状考虑,《日内瓦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第36条下缔约国审查义务、使用自主武器违反国际人道法的责任不得转移规则,以及2013年《武器贸易条约》对自主武器贸易的管制,是三个法律、政策背景极其复杂的问题。以自身军事能力不受到国际军控规则的严重削弱为基础考量,我国应该对此采取审慎的态度,尽力完善法律和政策。  相似文献   

20.
1895年4月17日,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出于无奈,被迫将:……台湾全岛及所属诸岛屿、澎湖列岛之各海口及各府县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割让于日本。台湾沦陷了,在其后五十年的漫漫长夜里,那里的同胞承受了多少血雨腥风,饱尝了多少痛苦磨难,产生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涌现出了许多宁死不屈的刚强铁汉!正是他们,率先吹响了中国人民救国救亡运动的号角!一、拒日守土,全民抗争日本马关的春帆楼上,一份条约、一纸清单,中国的宝岛台湾被强行割让给了日本。割地的消息不胫而走,全岛上下,群情激愤,反对割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