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生于公元1259年的宋蒙钓鱼城之战,及后来该城军民持续抗击蒙古(元)军进攻的战斗,堪称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山城要塞防御作战的典范.钓鱼城军民上下同心协力,众志成城,巧借地利,因势制敌,防御灵活,守法得当,守土御敌20年.这场山城要塞防御战,为后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与启示,值得汲取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钓鱼城,座落在四川省合川市境内,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南宗王朝与蒙古汗国交战的古战场遗址。“钓鱼城”因城修建于钓鱼山而得名。钓鱼山山形似鱼,三面环江,东北高而隆起,状若鱼头和鱼脊,西南修长而平窄,形似鱼尾。相传曾有仙人垂钓于山巅石台  相似文献   

3.
针对古代战争研究与当今国防建设缺乏关联的问题,首次就钓鱼城保卫战经典战例对我国现代国防建设的启示意义作了研究。分析钓鱼城城池选址"独"与"险"的地理关系、筑城布局内容和多层综合防御体系这三者对战争胜利的关键影响,提出在当前国防工程规划与建设中借鉴其成功经验的观点,并从工程宏观选址、多城池防御的联防体系及军民联合的防御模式等三方面就其经验和启示意义进行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4.
巍巍钓鱼城,壮哉古战场。宋元之际,合州军民在不足3平方公里的钓鱼城,拼死抵御蒙古铁军36年,写下军事史上辉煌壮丽的一页……在著名的古战场钓鱼城描绘新时期国防建设的宏伟蓝图,是重庆合川市人武部历届党委追求的目标。近年来,合川市人武部党委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国防建设,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之路,实现了军地共赢双丰收。人武部先后获得最高人民法院、总政治部"维护国防利益、军人军属合法权利先进单位",成都军区、重庆市、重庆警备区"国防后备力量先进单位"、"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全面  相似文献   

5.
傅骏 《军事历史研究》2003,161(1):95-101
端平元年 (公元 1 2 34年 ) ,蒙古灭金。南宋与蒙古开始正面直接对抗。端平二年 ,蒙古国几乎同时兴兵进攻西域、高丽以及南宋。攻南宋的蒙古军队选择了四川作为主攻方向 ,而他们对京湖襄阳地区的用兵仅是攻掠性质的。襄阳地区在元世祖灭宋的战役中 ,发挥了决定王朝命运的作用 ,但在端平年间 ,却未受到蒙古方面的重视 ,而在南宋方面由于北军的叛乱和破坏 ,丧失了对襄阳地区的实际控制后 ,蒙古统治者竟然没有对投降的襄阳进行周密的安排和规划 ,使得蒙古放弃了一个提前奠定灭宋基业的大好机会。南宋则在全力对付蒙古四川和两淮方面的进攻之时 ,也无余力重新建设襄阳。最终 ,襄阳地区由于端平年间的战事和动荡 ,被双方荒废了十五、六年。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战争史上,有一场许多中国人陌生、不少外国人却很熟悉的战争,这就是1259年中华大地上两个南北对峙的政权——蒙古和南宋之间发生的钓鱼城之战。13世纪初,蒙古势力崛起后即开始实行大规模侵略扩张,铁骑纵横欧亚大陆,罗马教皇格利高里九世惊呼为上帝的“罚罪  相似文献   

7.
郭华  张梅蓉 《环球军事》2008,(24):24-25
2008年11月1日~30日,蒙古与俄罗斯在蒙古境内的中央省宗莫德市和额尔浑省额尔登特市举行代号为“神圣1号”的联合军演。这是1992年俄罗斯军队从蒙古撤军后,16年后首次踏上蒙古国土。蒙俄分别派出250名和450名军事人员参演,俄方全额承担此次演习的费用,而且还提供30亿图格里克(约合2600万美元)为蒙古军队更换武器配件和维修军用设施。在美国和蒙古军队为主的“可汗探索2008”多国维和军事演习结束一个多月后,  相似文献   

8.
最早得知合川的地名,是小时候读小说《红岩》,江姐乘船离开重庆去华蓥山,上岸后到达的县城就是合川。以后读历史书,方才知道南宋末年,正是合州钓鱼城之战"延续宋祚、缓解欧亚战祸、阻止蒙古向非洲扩张",从而改写了世界历史,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迦城"、"上帝折鞭处"。公元125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古第三代大汗蒙哥发动了  相似文献   

9.
南宋抗蒙斗争时期,四川军民凭借严密的山地滨江网状防御体系成功地抵御了蒙军长达数十年的进攻。为分析、总结这一体系中山地滨江防卫型城池的营建特征,以其中一个重要城池——重庆多功城为代表,从历史沿革、选址、地形地貌、平面布局、周边道路、环境和主要建筑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史书资料和其他城池研究成果,总结出南宋四川山地滨江防卫型城池的营建特征:选址依山临水,择险而立;防御设施完善坚固;后勤保障得力。  相似文献   

10.
第十届中国重庆高新技术交易会暨第六届中国国际军民两用技术博览会于2012年4月12—15日在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作为军工研究所,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经过“军转民、军民两用、军民融合”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在“十一五”期间和“十二五”初期,开发出很多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11.
<正>6月20日召开的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对推进军民融合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必将对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起到巨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讲话强调,"必须向重点领域聚焦用力,以点带面推动整体水平提升",并将国防科技工业等领域列为军民融合发展潜力巨大的重点领域。他在视察驻晋部队时再次强调,要"抓住党中央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契机,加快探索实践脚步""努力使太空领域的军民融合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指示精神,从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一年来,军民融合的地位全面提升,重点领域军民融合步伐加快,新兴领域军民融合全面展开,体制机制建设稳步推进,融合政策制度逐步完善,理论研究更加深化,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态势加速形成。  相似文献   

13.
谷鑫  郑绍钰  张文鹏 《国防科技》2017,38(5):065-074
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进程中,军民融合产业创新集群成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重要创新形式,其形成问题研究更是对其发展与演化具有重要影响。以军民融合产业创新集群的内涵着手,通过刺激—反应模型与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其形成过程与促进措施。研究表明,军民融合产业创新集群作为复杂适应系统,创新主体的适应性能力及其内在关系是集群形成的关键所在;为使合作创新行为成为演化博弈的稳定策略,从合作创新能力系数和合作创新成本、拥有的创新资源以及政府资金支持三个方面剖析集群形成的促进作用,对军民融合产业创新集群的发展与演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1939年5~8月,日本和伪满洲国军队与苏联和外蒙古军队在今中蒙边境的诺门坎(有译诺门罕)地区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历史上称为诺门坎事件.  相似文献   

15.
杨蓓 《政工学刊》2015,(5):54-55
2015年3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重点指出,在今后一个时期军民融合发展,总的是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军民融合式发展必将进入“快车道”。在不断推动军民融合向深度发展的进程中,必须提高警惕,清醒认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可能给军队预防军人违反  相似文献   

16.
军民融合装备研发投资中介是指以汇聚军民双方资金为基础、以促进装备研发为目的、以风险投资为手段的投资服务机构。建立军民融合装备研发投资中介,应建立首席执行官责任制,明确项目投资中的权责关系,使军民成为利益共同体;建立研发项目推广制度,共同激励民间科研机构参与军工研发,使军民成为命运共同体;完善法律法规制度,明确军民融合装备研发投资中介的业务领域和涉密权限,使军民成为法律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巩固,军地各方围绕"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这一目标要求,不断丰富和创新工作方式,军民融合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部分新兴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呈现加速态势,军民协同创新受到持续关注,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日益清晰。  相似文献   

18.
军民兼容,或称军民结合,是指国防科技工业同时从事军民科研生产,发挥为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双重功能,使军民两个领域交叉转移,互相促进,双向发展。一实行军民兼容是世界各国的一种通行体制,也是和平时期一种带有世界性的趋势。美国历来就有军民兼容的传统,航空航天局已有600多项技术移植到民用,其中用于燃气轮机、低温技术、集成电路和计算机程序四个领域的经济效益超过7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工作动态     
《中国军转民》2013,(10):5-7
《建设中关村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行动计划(2013-2015年)》出台 为探索适合首都特点的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军地资源融合、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北京市人民政府最近特制定《建设中关村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行动计划(2013—2015年)》,以探寻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路径和模式。《行动计划》由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和主要目标.重点工作.组织实施3个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20.
王海涛 《国防科技》2016,37(6):96-99
从军民融合内涵的讨论出发,分析了军民融合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指出军民融合的本质实际上是使潜在的供需关系真实发生,提出涵盖军民融合全要素的分析框架,在该框架下分析提出我国军民融合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