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怎样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从抗震救灾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连日来,营口某预备役团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中,注重用抗震救灾的伟大实践和崇高精神教育激励官兵,团党委采取集中授课、领导宣讲、收听收看新闻的办法,引导官兵深刻认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相似文献   

2.
“接到上级命令,A地区发生严重地震灾害,所有通信全部中断,要求我部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灾区,执行野外通信保障任务。”经过简短动员后,一支由20人组成的应急抗震救灾通信保障分队前往出事地点展开作业………这是5月21日黑龙江某预备役师以实际行动支援抗震灾区,开展通信保障分队快速演练的一幕。该师针对通信分队现役骨干少、  相似文献   

3.
2020年,庚子新春,疫魔肆虐神州大地。百姓有难,军人挺身而出。危难之时,历经数次抗震救灾的四川省军区官兵和民兵闻令而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又一次擦亮了“四川民兵”这块金字招牌。回顾这场战“疫”,四川省军区官兵和民兵无一例外地从近年来抗震救灾战场说起。“从抗震救灾到疫情防控,我们经历了什么?又收获了什么?”在一次次座谈会上,在一份份调研报告中,各级的深入思考变成了大家的共识。  相似文献   

4.
随着抗震救灾工作从搜救生命转入到灾后重建,“心理重建”工作也陆续展开了,广大心理专家和志愿者深入灾区对灾民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从某种意义上讲,对灾区群众的“心理重建”与“生命救援”一样重要。在“心理重建”的过程中,不仅应加强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而且还应重视救灾一线官兵的心理重建。  相似文献   

5.
各种作战环境下的饮食保障,是事关战斗力生成的大事。要使官兵的胃适应未来打仗的需要,必须科学定位军人吃饭问题,用野训磨砺官兵的“野性”,有计划地组织军用食品食用训练、耐饥饿训练和野外生存训练。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江西省宜春市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解决了驻地部队遂行菲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保障、营院及安全设施建设、官兵职工医疗社会化保障、随军家属安置等10个重点难点问题,使一件件部队领导机关的“挠头事”成了广大官兵的“暖心事”。  相似文献   

7.
《政工学刊》2008,(6):4-5
在执行抗震救灾任务中,海军陆战队各级党组织和政工干部快速反应,主动作为,大力弘扬“猛虎精神”,持续不断激发官兵的战斗热情,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8.
武警部队“处突”被装保障的基本原则是“围绕决心意图,准确判断预测情况,以部队穿好为重点,以自我保障为主,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又会体现出许多新特点、新问题。研究和探索机动部队“处突”被装保障问题,对于确保被装保障任务的顺利完成,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蒋健林  陈绵云 《国防》2013,(10):42-42
着眼于为“急时应急、战时应战”提供迅捷有效通信综合保障,检验和提高重点专业队伍应急应战保障能力,根据国防动员年度工作计划安排,8月16日海南省国动委科技信息动员办在海口牵头组织了“科信2013”战备应急通信综合保障实兵演练。  相似文献   

10.
在阿富汗战场,为了解决官兵的饮食保障问题,美军特种部队装备了方便食品——野战口粮。它只有衣服口袋那么大,携带方便。最大优点还在于“百菌不侵”,特别“长寿”。只要不放到嘴巴里,它可以在26℃条件下保存3年,即使在38℃高温环境中也能保存3个月。野战口粮可以确保官兵在野战条件下吃得饱、吃得好。随着军事后勤技术的飞速发展,野战口粮已成为战时官兵的最爱。历史追溯及现状分类  相似文献   

11.
高原高寒地区抗震救灾军需保障具有军需物资消耗增大、保障资源匮乏、保障要求增高、保障能力受限等特点,提高高原高寒地区抗震救灾军需保障能力,应建立高效指挥保障体系,完善军需应急保障预案,健全物资储备筹措机制,进一步提高军需保障质量。  相似文献   

12.
“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在执行抗震救灾、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时,没有一名官兵恐慌畏惧、临阵退缩,靠的是什么信念来支撑?”“是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团队荣誉室,陕西某预备役高炮团政委李玉峰话音刚落,官兵就纷纷响亮地回答。  相似文献   

13.
陈章贵 《政工学刊》2002,(11):57-58
后方仓库战时保障地位突出 ,使命任务艰巨 ,政治工作必须强化官兵“为打赢”意识 ,夯实“保障有力”的思想根基(一 )强化“打后勤战”的思想观念。未来战争不仅使武器装备的消耗量成倍增长 ,其战争造成的破坏和损失亦空前巨大。面对战争对后勤保障的巨大需求 ,后方仓库能否做到高效、快捷、安全的保障 ,将直接决定着战争的胜负。因此 ,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仓库的使命任务和上级党委的保障意图 ,运用战前动员、誓师大会、板报、墙报、广播等多种形式 ,讲清现代战争“打后勤、打物资、打供应”的实质 ,教育官兵深刻认识后勤保障在现代化战争中…  相似文献   

14.
“铁军”是一支英雄的部队,以铁的意志、铁的作风、铁的精神著称军内外。抗震救灾是一场特殊的非战争任务,为政治工作开展提供了生动教材。在执行这次抗震救灾任务中,他们充分认识、有机运用抗震救灾的现实条件和官兵亲历的场号事实,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政治工作,为激励部队打好抗震救灾攻坚战提供了坚强保证。  相似文献   

15.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军和武警部队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决策部署,一声令下迅即行动,紧急奔赴灾区一线,全力投入了抗震救灾攻坚战。一场攻坚战,同时也是一个试验场,它检验着平时部队教育训练成效,考验着官兵的政治信念和使命责任。位于抗灾第一线的济南军区某装甲师紧紧抓住并充分运用抗震救灾这一生动教材,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主题教育贯穿始终,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深化,有效激发了官兵打胜抗震救灾攻坚战的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6.
由于受体制编制限制,预备役部队在装备多人员少的情况下,目前装备维修保障仍然沿袭着我军传统的“粗放式”保障模式,即从事修理专业的官兵人数少且专业化水平比较低,严重制约了预备役部队的快反能力。就目前的预备役部队装备状况和维修条件,很难保障部队现有装备的维修、保养,更难以保障集中训练和参加上级组织活动的装备维修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17.
汶川抗震救灾给我军后勤保障特别是交通运输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战,认真汲取抗震救灾交通运输保障的经验教训,对加强我军交通运输保障能力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文章认为:要充分认识交通运输保障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化运输线即"生命线"观念;统一筹划和使用运力,充分发挥军地运力整体保障效能;土洋结合、多法并举,确保运输不间断;超常规发展空中运输力量,提高我军空运空投能力;加强汽车分队道路保障力量建设,提高自身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抗震救灾工作的逐步推进,对动员保障的需求也愈加复杂多样。全省国防动员系统视灾区为战场,急抗震救灾之所急,全力提供多样化动员保障。各级国动委充分发挥"外引内联"的作用,主动协调做好区外部队来川接站工作,积极引导13万部队官兵进入任务地域,并派出开道车、工程机械和维修人员,为救灾视灾区为战场,  相似文献   

19.
“解放军到了,人心就定了!”“解放军来了,我们就有救了!”这是灾区人民群众对人民子弟兵的深切呼唤和发卣肺腑的感激。胡锦涛主席在视察四川地震灾区时,对在那里抗震救灾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说:“你们不愧为人民子弟兵!”这是对部队官兵的高度评价,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相似文献   

20.
8月20日,在鲁甸执行抗震救灾任务的云南省照通军分区、云南某预备役师又派出数十支小分队深入鲁甸县龙头山镇等灾区,帮助受灾群众清理危房,恢复生产生活。云南省军区司令必张肖南介绍说,鲁甸“8·3”地震发生以来,云南省军区3100余名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成为抗震救灾的一支生力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