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贯彻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空军装备技术部于去年召开了“加强空军航空部队修理工作建设”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展飞机战伤抢修理论研究,力争三年内有所突破,五年左右时间初步形成具有我军特色的飞机战伤抢修理论体系。之后,空军制定了《飞机战伤抢修研究规划》,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基本理论研究。研究飞机战伤抢修的概念、范畴、特点、作用及基本原理等。建立我军主战机种战斗损伤(包括核爆炸毁伤)预测模型,研究其战伤分布规律与战损、战伤的评估标准,估算现化战争条件下战伤与战损的比例,预测备件消耗量等。研究我军飞机“战伤抢修性”的量化方法和参数体系,提出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战时故障备件的需求特点,对备件的工作时间进行讨论,改进了传统的单机故障备件需求模型。根据多机种协同作战任务的不同,引入备件工作运行比的概念,在考虑飞机是否战损的前提下,建立了基于作战任务的多机种故障备件需求模型。算例分析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王亚东  石全  张芳  王强  夏伟 《火力与指挥控制》2021,46(1):147-154,161
高度不确定性是战时备件保障面临的难题之一,主要体现在作战任务想定的多样性以及备件需求的波动性.针对以上问题,分别将作战模式的不确定性和需求的不确定性转化为离散和连续型不确定参数,采用鲁棒优化方法进行建模.以战时备件供应延迟时间最短为目标,以备件满足率和供应成本为硬约束,构建了战时备件供应的鲁棒优化模型.利用元启发式算法...  相似文献   

4.
1 7 13 18 23 29 35 40 45 35 75 70 58 64 49 3192,一22内‘内乙,‘2 24勺山内‘2肉乙,乙月峥422 5864 文题装备战场抢修研究现状及对策战场抢修力童建设与准备的思考·论战场损伤评佑与修复分析方法关于加强战场抢修法规建设的思考装备群战斗损伤模拟方法研究战斗恢复力定黄评枯模型初探战场抢修器材最优筹措浅谈战伤修理备件研究战场备件模型探讨现役装备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分析火炮的战场损伤评佑与修复海湾战争与舰船维修飞机战伤修理浅析飞机战伤修理分析与实施美国空军飞机战伤修理的发展及其对我们的启示一种炮瞄雷达故障诊断专家…  相似文献   

5.
备件保障能力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备件保障在武器装备作战中具有重要地位.筹措率、缺货数和适用率是备件保障能力评估的三个主要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战时备件保障能力评估的数学模型.实例表明评估模型符合备件保障的实际情况,模型运行的结果合理、可信,部分解决了部队战时或机动时备件保障评估的问题,为确定合理的备件存储策略,提高武器装备的战备完好性和作战能力提供了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适应现代海战需要,加快我海军飞机战伤抢修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飞机战伤抢修工程中,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战斗力。快速、科学、合理、准确地进行技术决策是战争期间保持航空兵持续战斗力的重要条件。文章总结50年来历次局部战争中飞机的损伤与修复情况,阐述了飞机战伤抢修对战时保证部队持续战斗力的重要性。并重点论述提高我海军战伤飞机抢修效率,必须建立高效专业的抢修体制、配备专用抢修设备以及人员熟练掌握抢修新技术;同时,还应建立抢修决策专家系统,加强抢修理论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以指导部队战伤抢修组织训练和战时实施保障。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飞机战伤修理的必要性,战饬修理与平时修理的主要区别,战斗恢复力及其设计,战伤评估等战伤修理研究中的关犍问题。根据实际数据模拟出了飞机战斗力随作战持续天数及修理天数的变化曲线图。并对美军的野战条件下战伤评估流程图作了改进,提出了适合我军野战条件下的战伤评估逻辑图。  相似文献   

8.
针对航空兵部队飞机备件需求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赋时着色Petri网(Hierarchical Timed Colored Petri Net,HTCPN)的飞机备件需求预测方法.根据飞机维修保障工作内容与流程,运用CPN Tools软件,构建飞机维修保障工作HTCPN总网仿真模型,以及故障维修工作HTCPN子网仿真模型.提出了备件需求量确定规则,建立了基于飞机出动架次率的备件需求预测模型.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确定战时备件需求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层次分析原理和灰色理论 ,建立了战时备件需求的多层次灰色预测模型 ,并结合参战的某型舰的主机气阀弹簧的战损需求进行多层次灰色预测  相似文献   

10.
地空导弹维修保障能力评估与备件优化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维修保障能力评估与备件优化是制定维修保障方案的重要内容,能够对平时和战时防空作战任务的维修保障产生重大影响.运用更新过程理论,给出了部件寿命服从指数分布和威布尔分布情况下,单部件和多个同种部件的备件满足率模型.在备件满足率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地空导弹装备和部件任务结构关系,得到了系统任务成功概率评估模型.在满足任务成功概率与备件费用约束条件下,建立了系统备件携行量优化模型,用边际分析法进行了求解.通过实例验证,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该模型已经应用于某地空导弹使用阶段综合保障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1.
战斗机隐蔽接敌轨迹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空战对抗的隐蔽作战需求,对战斗机隐蔽接敌方法进行研究。基于战斗机雷达反射截面积的动态特性建立雷达探测威胁模型;以空战态势参数为状态建立接敌引导模型;以给定目标发现概率为暴露阈值进行威胁约束;以最小化接敌过程中累积被发现概率为性能指标;将战斗机隐蔽接敌问题建模为隐蔽性约束下的最优控制问题。为保证算法的实时性和有效性,引入滚动时域控制策略进行在线优化,并采用高斯伪谱法进行数值求解。仿真实验表明,通过路径约束和性能指标双重约束,能有效增强战斗机接敌的隐蔽性,算法实时性能满足战斗机控制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中程空空导弹的末制导主动雷达一方面提高了中程空空导弹作战效能和载机的生成概率,另一方面也为对中程空空导弹实施冲淡式干扰提供了机会。基于冲淡式干扰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中程空空导弹的冲淡式电子干扰模型,分析了各种不同攻防对策下的冲淡式干扰的效果及其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对抗双方在冲淡式电子对抗中的最优对策。  相似文献   

13.
针对歼击机需求确定影响因素众多、传统分析方法仅能进行定性分析的问题,提出了基于Sobol’法的歼击机需求影响因素灵敏度分析方法。在构建了歼击机需求确定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Sobol’法的歼击机需求确定模型参数灵敏度分析步骤,并结合算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我方拟夺取空中优势等级的概率、敌方出动歼击机的数量和敌我双方歼击机作战效能的比值对歼击机需求的影响较大,战术运用系数、协同作战系数和管理优劣系数的影响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战术模拟训练系统的实际需要,飞机CGF能够提高模拟训练的规模、复杂度和真实性,完成战术进攻和防御任务。首先分析了飞机CGF的系统组成和仿真粒度,重点研究了影响飞机CGF性能的关键因素,包括飞行控制方法、智能决策水平、雷达火控模型以及组件化的开发方式和飞机CGF组网的关键因素,即统一的网络体系标准、规范的数据接口、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及统一的导调管理;最后实现歼击机CGF系统。实践证明,歼击机CGF能够顺利地完成作战任务,达到预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机载雷达多机编队试飞指挥引导自动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战斗机雷达目标编队传统的人工指挥引导速度慢、精度差、效率低,现有试飞手段满足不了新一代战斗机机载雷达试飞目标编队大场次多批、多路、多层次指挥、引导和决策需求的问题,介绍了机载雷达目标编队试飞自动化指挥引导的基本全向引导法等方法、主要功能设置和模块体系结构,建立了机载雷达目标编队试飞自动化指挥引导实现模型,并在地面雷达和GPS试飞指挥引导自动化系统研制中得到实现和验证。  相似文献   

16.
装备的损坏率是决定装备维修保障的重要依据,通过对装备战损率及其分布的分析,给出了在维修机构修复能力一定的条件下相应的损坏率及其分布的模型,可为装备维修保障提供决策。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代战斗机向目标空域的近距引导过程,建立了战斗机与目标相对运动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战斗机自动攻击的概念,并推导出一种基于瞄准误差的战斗机近距引导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近距引导战斗机自动攻击控制律。最后对基于瞄准误差的引导算法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瞄准误差的近距引导方法很好地消除了瞄准误差,能够满足战斗机近距引导指标。  相似文献   

18.
预警机引导战斗机空战目标分配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预警机引导战斗机空战的角度出发,通过对预警机引导战斗机空战过程的分析,确立了战斗机对敌攻击时应具有的优势函数,建立了基于蚁群算法的空战目标分配模型。最后通过具体仿真算例,证明文中给出的蚁群算法模型能够有效地解决预警机引导战斗机空战目标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研究弹目交会条件分布规律的必要性,阐述了空空导弹六自由度弹道仿真数学模型。通过对大量的数字仿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导弹脱靶量和弹目交会角的重要分布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导弹单发杀伤概率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隐形战斗机带来的威胁量化分析及防御对策是现代防空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对于隐形与非隐形战斗机,分别估算了防御系统内地面雷达网、预警机、战斗机、空空导弹、地空导弹各要素对其的作用距离,以此为指标度量了隐形战斗机对防御系统的威胁。重点分析了远距离支援干扰对隐形战斗机的干扰效果,得出了目标暴露区和压制扇面,以此作为应对威胁的一种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