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1 毫秒
1.
鲁军 《环球军事》2004,(22):44-45
从1983~1993年的10年中,印度政府实施的"导弹发展综合计划"耗资9亿多美元,组织1000多名著名科学家和30多个科研单位和兵工厂重点研制了6种型号的导弹。在这6种型号导弹中,"大地"和"烈火"两种地地弹道导弹已批量生产并成为印度核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阿卡什"和"特里苏尔"两种地空导弹的研制虽历经坎坷但前途未卜;"阿斯特拉"空空导弹虽试射多次,但由于LCA战斗机迟迟不能服役,前景不容乐观;而"毒蛇"反坦克导弹已经悄然稳步发展,一跃成为印陆军未来武器装备计划中的一颗耀眼的新星。  相似文献   

2.
本文重点介绍了印度鲜为人知的普里特维近程弹道导弹、丹努什舰载弹道导弹、阿格尼弹道导弹、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舰导弹、纳格反坦克导弹、阿卡什防空导弹,试图掀开蒙在印度国产导弹身上的"面纱".  相似文献   

3.
2003年新年伊始,印度国防研究与开发组织就声称,根据“导弹发展综合计划”,印度将要在2003年进行一系列的导弹试验。其中准备参加发射试验的导弹包括“烈火-Ⅰ”型地对地导弹、“大地”地对地导弹、“蓝天”(亦音译作“阿卡什”)地对空导弹、“毒蛇”反坦克导弹和“布拉莫斯”舰载巡航导弹,上述导弹在2003年都要进行2~4次发射试验。果不其然,2003年1月9日,印度成功试射了1枚射程为700千米的“烈火-Ⅰ”地地导弹;2003年1月18日和20日分别对“蓝天”地空导弹进行了2次成功的试射;  相似文献   

4.
反坦克导弹一问世,很快就成为陆军的主要武器装备之一。迄今,已经发展到第三代。美、俄反坦克导弹的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目前美、俄陆军装备的反坦克导弹都以第三代为主,第二代为辅,并已在为发展第四代反坦克导弹作技术上的准备。而英、法、德、日及印度等国家的陆军装备的反坦克导弹,则都以第二代为主,第三代为辅,目前正在积极发展和装备第三代反坦克导弹。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印度是亚洲地区的导弹大国之一,装备导弹的种类和数量较多。导弹武器先期主要来自英、法,后来主要源于前苏联。80年代后,印度在当时的总理英·甘地亲自主持下,制定并开始实施“综合导弹发展计划”。该计划包括中程弹道导弹、地地战术导弹、地空导弹和反坦克导弹,研究工作由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负责。由此,印度开始了自行研制战略、战术导弹的道路。印度的陆基导弹可分为“普里特维”(印地语“大地”) 和“阿格尼”(印地语“烈火”)两大系列,它们是印度现阶段战略、战术威慑力量的支柱。  相似文献   

6.
反坦克导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研制成功的小型制导武器,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法国率先投入使用,继而在众多国家掀起研制高潮。历次局部战争表明,反坦克导弹是当今最为有效的反坦克武器。与其他反坦克武器相比,反坦克导弹具有命中精度高、威力大、射程远、机动灵活、作战效费比高等一系列优点。半个多世纪以来,反坦克导弹经历了4代,并在很多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大量装备。下面列举出10种最有代表性的反坦克导弹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在车载反坦克导弹指挥控制系统软件设计过程中,火力分配模型在车载反坦克导弹射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用,而传统反坦克导弹射击主要是根据攻击区进行划分,并未涉及火力分配问题,这将直接影响车载反坦克导弹作战效能的发挥.而AHP层次分析法是解决火力分配问题的有效模型,根据车载反坦克导弹的作战运用特点,并结合AHP层次分析法理论,建立了反坦克导弹火力分配的优化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证明该算法对于某型车载反坦克导弹作战单元火力分配问题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8.
2001年5月31日,印度外长兼国防部长辛格表示,印度政府当天正式批准了开发远程导弹系统的“烈火”计划。辛格同时还披露了目前印度短程、中程、中远程导弹的开发现状。他说,除“烈火”导弹外,印度从1983年开始实施的“综合制导导弹开发计划”目前正“稳步发展”,“大地”短程对地导弹、“特里舒尔”对空导弹、“阿卡什”中程地对空导弹和“纳格”第3代反坦克导弹等其他几种印度自行研制开发的导弹也都即将进入生产部署阶段。另据国外媒体透露,印还正积极发展洲际导弹。几年之内印度将成为世界导弹大国,具备全球核打击能力。  相似文献   

9.
01式轻型反坦克导弹是日本陆上自卫队最新型的步兵反坦克武器,主要是近程攻击敌坦克及装甲车辆,在攻坚作战中,也可以摧毁敌坚固的作战工事。日本军方希望它能取代84毫米无后坐力炮,成为步兵便携式反坦克武器的中坚。1993年,日本川崎重工得到了日本军方的合同,成为01式反坦克导弹的主承包商,当时的编号是XATM-5。经过了8年的研制,2001年制式化,以当时的公元纪年命名为"01式轻型反坦克导弹",在日本  相似文献   

10.
装备零讯     
印度“烈火”-Ⅲ导弹测试完毕据《防务新闻》报道,印度2月3日宣布,已完成“烈火”-Ⅲ导弹的所有测试工作,并准备进行试射和部署。该导弹可携带核弹头,能打击3000公里远的目标。“烈火”-Ⅲ是印度同类导弹中射程最远的,能携带一个一吨重的常规或核弹头。印度于1993年开始测试基本型的“烈火”导弹。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细论述影响轻型反坦克导弹生存能力的因素,并从作战的角度出发,建立轻型反坦克导弹生存能力的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2.
近程反坦克武器的重大技术突破──英、法新型反坦克导弹王树魁目前,欧美国家战场前沿步兵反坦克火力配系主要由两级反坦克导弹和一级轻型反坦克火箭筒构成。第一级火力是射程近4500米的重型反坦克导弹,如美国的陶式和欧洲的霍特反坦克导弹。第二级火力为射程100...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反坦克导弹控制系统简化数学模型 ,应用最佳控制理论设计了最佳反馈系统 ,并对状态变量进行重构 ,确定了控制系统观测器 ,从而提高了反坦克导弹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反坦克导弹的威力和作用;简要地介绍了国外各种先进的反坦克导弹情况和战斗部的新发展;最后,对未来的世界反坦克导弹市场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反坦克导弹已成为反坦克作战的中坚力量,是各国重点发展和大量装备的反坦克武器。为了满足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反坦克作战的需求,建立起以新一代反坦克导弹为主,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的反坦克武器体系,各国都在积极发展面向21世纪的新型反坦克导弹。其中主要有:美国的“掠夺者”、“长弓-海尔法”、LOSAT 直瞄动能反坦克导弹;俄罗斯的  相似文献   

16.
火力转移射击是直瞄反坦克导弹的一种常用射击方式,应用于人在回路制导过程中的瞄准线的连续变化需求;结合对火力转移射击应用时机和直瞄反坦克导弹导引规律的分析,依据反坦克导弹装备的具体战术技术要求,建立了直瞄反坦克导弹火力转移射击模型,并针对火力转移时机选择和转移目标位置确定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为该射击课目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火力对抗条件下反坦克导弹目标分配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对抗条件下反坦克导弹作战过程为依据,建立了火力对抗条件下反坦克导弹目标分配的优化模型,并提出了坦克火力分配优化模型,研究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来设计求解,在VC++下对实例进行求解,所得结论合理,本研究对反坦克导弹分队火力分配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超高速动能反坦克导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未来主战坦克防御能力的极大提高,常规反装甲武器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动能穿甲作为一种新概念的反装甲技术,能够有效地杀伤普通反坦克导弹束手无策的复合装甲和主动防护系统.介绍了超高速动能反坦克导弹的基本原理、结构组成以及国外发展状况,分析了超高速动能反坦克导弹的关键技术,并指出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晓东  幼波 《国防科技》2002,(7):83-85
在1973年10月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使用俄(前苏联)制“AT-3”导弹击毁了200多辆以色列坦克;而以色列用改制的法国SS-11导弹摧毁埃及、叙利亚坦克300多辆。自此,世界各国对反坦克导弹的战场应用及其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反坦克导弹被认为是一种最有效的反坦克武器。从而拉开了世界各国争相研制、发展反坦克导弹的序幕。近三十年来,反坦克导弹得到了极大发展,成为反装甲目标的利器,被誉为“坦克终结者”。  相似文献   

20.
现代地面战争中,坦克与反坦克武器之间的较量将在更长的时间、更大的空间展开。今天,反坦克导弹以其射程远、威力大、精度高,已跃升为反坦克武器的主力。目前,世界上有90多个国家装备40多种反坦克导弹,还在研制一批新型反坦克导弹。在海湾战争中,约有60%的坦克是由便携、车载和直升机载反坦克导弹摧毁的。60~70年代,反坦克武器与坦克基本处于势均力敌状态。80年代以来,随着复合装甲、反应装甲等新型防护装甲的相继出现,第一、二代反坦克导弹已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