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士兵薪金制度的弊端目前,我国实行义务兵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所谓士兵系指义务兵和志愿兵的统称。士兵生活待遇基金,具体包括志愿兵工资津贴和义务兵津贴两部分。从薪金结构上考察,志愿兵实行工资制与供给制相结合的制度,除由国家免费供给伙食和被装外,其工资津贴由三部分构成:级别工资,职务津贴和军令津贴。其中级别工资从一级至八级,按等级  相似文献   

2.
夏则长  白中华 《国防》2000,(12):30-31
新颁布的《兵役法》对士官制度作了重大改革,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根据军队需要,士官也可以直接从非军事部门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从非军事部门招收部队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是兵役制度改革后我军建设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现行《关于改革与完善士官制度的实施办法》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退出现役安置暂行办法》中,对我军士官的选取、套改、军衔的授予与晋升、士官的待遇以及士官退出现役后的安置等都作出了比较具体的规定,但对从非军事部门  相似文献   

3.
一、为什么要改革兵役制度? 修改后的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为啥要改掉“一个主体”的规定,这是广大官兵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 兵役制度,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武装组织或在武装组织之外接受军事训练和承担军事任务的制度,是国家一项重要的军事制度,是兵役法的核心。兵役法中的一系列规定,都是以实行什么样的兵役制度为前提做出的。我国1984年兵役法规定,实行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根据目前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需要,“一个主体,两个结合”的兵役制度已不适应新的情况,因此,修改后的兵役法删去了“一个主体”,改为实行“两个结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 ,近两年来 ,党、国家和军队出台了一系列法规 ,对兵役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 1 998年 1 2月份 ,修订颁发了新的《兵役法》 ,对兵役制度作了重要调整 ,删掉了以前“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提法 ,将义务兵服现役期限一律缩短为两年 ,并取消了义务兵超期服役的规定。同时改革了士官服役方式 ,扩大了士官数量。 1 999年 6月份 ,实施了新的《现役士兵服役条例》 ,对士兵服役制度进行了完善 ,9月份经中央军委批准 ,四总部联合召开了士官制度改革工作会议 ,年底又进行了士官的选改和套改工作。这些改革 ,充分反映了国家、军队改…  相似文献   

5.
钱俊  施荣  陆健 《国防》2006,(2):45-45,46
《兵役法》是我国关于兵役制度和兵役工作的基本法律,对于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士官制度、兵役制度和户籍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的深化,兵役工作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行《兵役法》的有些规定已经显得不太适应,亟待修改完善。下面就《兵役法》的修改谈几点建议。一、完善兵役制度,促进兵役工作健康发展。兵役制度是国防制度的重要内容和兵役立法遵循的主要依据,通过立法不断完善兵役制度,是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军的重要措施。一是调整义务兵与志愿兵的构成。随着国家实力…  相似文献   

6.
在我军的发展史亡,实行义务兵役制已经30多年了。目前,随着商品经济的长足发展和部分地区逐步走向富裕,许多战士“带薪”入伍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不管人们对此作何解释,不能不承认传统的义务兵役制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从这种初露的端倪中我们应当看到,我国兵役制度的一场深刻变革已经在“市民社会”中悄悄孕育,薪金兵役制的萌芽已经出现了。我预言,在不太久远的若干年后,薪金兵役制一定要取代义务兵役  相似文献   

7.
军官薪金是军队按照军官的劳动特点及环境以货币形式付给军官的报酬,薪金制度是军队根据“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分配军官个人消费品的一种制度。几十年来,我军薪金制度虽然进行了几次调整,但仍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现实的问题已经不是军官薪金制度要不要改革,而是如果不改革将直接影响到九十年代以至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预备役制度是国家兵役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储备后备兵员的有效方式和措施。预备役制度包括军官预备役和士兵预备役两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预备役制度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预备役制度日臻完善。 一、预备役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95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明确规定建立预备役制度。预备役分为军士、兵预备役和军  相似文献   

9.
通知指出,《预备役军官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预备役军官制度的重要法律,对于加强新时期军队建设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完善我国兵役制度和军队干部制度,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预备役军官法》是与兵役法衔接,与我军干部工作“三个条例”相配套的重要法律。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制定《预备役军官法》的重要意义,理解和掌握《预备役军官法》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精神,提高贯彻落实《预备役军官法》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兵役制度发展沿革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兵役制度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以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时代。50多年来,中国兵役制度经历了渐次改革和完善的过程,逐步形成了"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本文通过对兵役制度发展沿革的历史回顾,梳理了新中国兵役制度的发展脉络,对新中国兵役制度的历史地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基本薪金是国家给予军官报酬的主体形式,它是军官薪金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军官都应享有的薪金待遇。目前,我军军官基本薪金由职务薪金、军衔(文职级)薪金、军龄薪金三部分组成,这种工薪结构对于保障军官的生活,促进我军现代化建设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军薪金制度缺乏规范化、制度化,以及军官基本薪金各个组成部分在一定时期内具有量的固定性和相对平均性,造成军官薪金制度在实践中前后矛盾,在纠正了一种倾向后,又会出现另一种倾向,解决了这个问题,却又因此产生了另一个连带问题。如何确定我军军官基本薪金结构?笔者认为:应实行统一的军衔等级薪金制,即以军衔等级结合晋  相似文献   

12.
民兵制度与预备役制度相结合,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兵役制度。民兵,是战略力量,民兵建设要提高到战略地位;预备役部队,是我军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是战时实施快速动员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兵建设和预备役部队建设都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工作,二者只有协调发展、共同发展,才能构筑起适应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分配制度的不断改革,推进军人退役费制度改革,是当前国家兵役制度建设和军队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要紧密结合国情、军情和决定退役费水平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调整退役费标准,丰富退役费内容,完善配套安置政策,建立具有我军特色的退役费标准制度.  相似文献   

14.
《国防》1999,(8)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已由国务院、中央军委重新颁布施行。此《条例》是我军兵员管理的基本法规,它的颁布与施行,不仅对优化士兵队伍的知识、技术结构,提高士兵队伍的整体素质,调动士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使我军人事管理法规更趋完备。 一、第一部《现役士兵服役条例》的形成 我军历来重视兵员管理法规的建设。从建军之初到80年代,特别是从1955年7月全国人大通过新中  相似文献   

15.
5月29日,美国《纽约时报》刊文指出,载至2005年9月,由于错误地向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行动中受伤或阵亡的近1300名士兵支付了薪金,美军负债150万美元。美政府问责局明确表示,除免去阵亡士兵家庭因错发薪金而造成的美军负债外,将向近900名错领薪金的受伤士兵追讨总额达120万美元的债务。这次大规模的索债行动不仅使因战受伤的美国军人心里日趋凄凉,更暴露出美军薪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回国伤兵要还债23岁的陆军上士雷恩·凯利在伊拉克战争中失去了右腿,如今他正在得克萨斯州调养身体。一天,凯利收到一张来自美国陆军的账单。陆军称多付给他22天的工…  相似文献   

16.
军队的基础在士兵、要想做好士兵的工作,首先要熟悉、了解士兵.但是,对士兵的真正熟悉、了解,只有置于社会和军队改革的大背境下才有可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军的兵员状况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我军基层政治工作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许家祥同志撰写的《新时期兵员变化及对基层政治工作的启示》一文,发表了一些颇有参考价值的见解.由于文章篇幅较长,我们稍作删改后,分上下两篇分两期刊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兵役制度改革和干部政策调整,部队官兵成分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军士成为士兵队伍的主体;大学生士兵成为义务兵的主体;独生子女成为基层官兵的主体。这"三个主体"直接导致部队管理工作涌现出许多新情况,提高带兵能力是当前部队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一、带兵难的表现一些单位在管理教育的方法手段上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六难":一是难在要求高。  相似文献   

18.
充 分认识班长的地位作用 ,端正班长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班长是兵头将尾 ,是我军最基本单位“班”的领导 ,是部队经常性教育、训练、管理工作最直接、最具体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是基层军官的参谋和助手 ,是联系军官与士兵的桥梁和纽带。随着我军兵役制度、士官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和科技强军、质量建军方针的深入贯彻 ,班长队伍作为基层建设的重要骨干力量 ,条令明确的职责内涵也发生了变化 ,标准要求更高 ,其地位作用越发突出和重要。把班长队伍建设好了 ,作用发挥好了 ,部队的基础就能够稳固 ,就能够保证部队建设的健康发展。下大力抓好…  相似文献   

19.
兵役制度改革是适应我国政治、经济形势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加强军队质量建设的重要举措,必将对我军加速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60年兵役制度的调整改革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60年间,兵役制度经历了4次较大的调整改革:从革命战争年代的志愿兵役制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义务兵役制;从完全的义务兵役制到以义务兵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从义务兵为主、志愿兵为辅的兵役制到义务兵与志愿兵地位均等的兵役制;从以农村青年和城镇待业青年为兵员主体的兵役制到以各级各类院校应届毕业生为兵员主体的兵役制,并改革完善士官制度.在信息化条件下,兵役制度的改革将不断深化并出现新的发展趋向:在兵员构成上,逐渐走向志愿兵役制;在兵员素质上,大学生日益成为士兵方阵的主力;在军官队伍建设上,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军官职业化制度;在征兵方式上,时间地点将更为灵活;在兵员权利和义务上,义务分担也更为均衡,待遇更为优厚;在兵员征集手段上,网络技术广泛应用,效率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