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高速列车碰撞试验平台为应用背景,首先开展了高速大载荷直线感应电机动子结构方案设计和受力分析;然后,采用通用有限元法分析了重要零部件的应力;最后,提出了动子结构设计的5条原则。结果表明:按这种结构方案设计的动子在该试验平台上的应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粘弹性界面裂纹分析的相似界面单元聚缩解法。该方法在裂纹尖端附近划分相似界面单元,多层相似单元形成一个子结构;然后利用相似界面单元具有类似刚度矩阵的特点,将子结构内的大量自由度聚缩后再求解。作为算例,求解了双粘弹性材料和弹—粘弹性材料矩形板单边裂纹的拉伸问题。  相似文献   

3.
应用模态综合法,具体分析了由三个子结构所组成的系统。首先将各子结构的运动方程用该子结构的模态坐标表示出来,在模态空间内作自由度减缩。然后根据边界条件将各子结构联系起来,综合得到整个系统的运动方程,从而大大减少了系统的自由度数。  相似文献   

4.
用子结构方法分析弹塑性问题是一种新的尝试。以梁弯曲问题为例,说明了用子结构方法计算结构弹塑性问题的基本原理和计算过程。用实例做了考证,证明方法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动态子结构方法,将结构中的弹性连接单独划分成一个独立子结构,并利用零质量空间梁单元对其进行等效,分别基于频域子结构方法(FRF-based Substructuring Method)和模态综合法(Component Mode Synthesis)对考虑弹性连接的结构固有频率和频响函数进行了推导.基于此,将空间梁单元的弹性模量和比例阻尼系数设成区间参数以模拟弹性连接的区间不确定性,基于区间因子法(Interval Factor Method,IFM)分别给出了考虑区间弹性连接结构固有频率和频响函数的区间上下限,从而形成了两种计算分析方法,即CMS-IFM和FBSM-IFM.通过仿真将两种方法与Monte-Carlo模拟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CMS-IFM和FBSM-IFM正确高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固体力学的有限元子结构法,扩展到计算瞬态温度场,为用微型计算机计算涡轮机转子的瞬态温度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本文所介绍的方法,也可以用于计算其它大型工程构件的瞬态温度场。  相似文献   

7.
基于子结构思想,通过对框架结构中子结构的边界施加虚拟的数值支座,限制子结构边界的位移,把子结构从整体结构中隔离出来.运用提出的模态柔度曲率差方法对予结构进行了损伤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仅需低阶模态参数即可进行损伤识别,不论对单一位置损伤,还是多种共存的损伤,均具有损伤定位的能力,并能定性反映损伤程度.与已有的柔度差、柔...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证了由结构系统的各子结构在子空间的迭代综合,从而导出系统的子空间特征方程的迭代方法。由此方法我们便可求出大型结构的若干低阶模态。这方法只需在计算机里贮存结构的各子结构的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便可按预定精度,简便有效地求解大型结构的特征值问题。  相似文献   

9.
提出将动态矩阵控制(DMC)算法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控制。为此,在分析SOFC动态机理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其阶跃响应模型。控制目标是使SOFC的输出电压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并收敛到恒定的数值。在实际应用中,这样的算法应能提高SOFC输出功率的跟踪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应用多体系动力学方法,结合飞行力学,给出了动态飞行仿真中飞行员的六自由度数学模型,并将其应用在动态飞行仿真建模中,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数学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组合回转壳体在工程结构系统中大量存在,对它们进行动力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介绍了混合界面法的主要原理和在组合回转壳体结构系统动力分析中的应用,并用两个例题作了分析和计算,证明是成功的。该方法可推广到其它复杂系统结构的动力分析。  相似文献   

12.
对钢丝绳联轴器的动态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并运用谐波平衡法研究非线性弹性联轴器激励响应的动态特征.提出建立动刚度数学模型的方法以及阻尼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根据动力学优化设计问题的特点,并利用复合形法对一般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动力学优化设计方法。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结果正确,算法简洁。  相似文献   

14.
动态差分逻辑是一种典型的电路级差分功耗攻击(DPA)防护技术.这种技术通过使逻辑门保持恒定的翻转率来降低电路功耗与数据信号之间的相关性.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查找表(Look-Up-Table,LUT)结构的动态差分逻辑(LBDL),以及基于这种逻辑的集成电路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仅需在传统的半定制设计流程中添加少量的替换操作就可以实现 ,因而比其他完全需要全定制设计的动态差分逻辑具有更好的实用性.而相对同样适用于半定制实现的动态差分逻辑 WDDL(Wave Dynamic Differential Logic),LBDL逻辑解决了逻辑门翻转时刻与数据信号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比WDDL逻辑具有更好的功耗恒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具有抗DPA攻击性能的电路.  相似文献   

15.
舰船电力推进是一个复杂的船—机—电系统。对其动态特性的研究,利用现有的基于理论分析建立机理模型的方法,就会遇到分析过程繁杂、模型适用性差的实际困难。本文则利用系统辨识方法建立舰船电力推进系统的动态模型,通过一个具体的船模实验及辨识计算,确定模型的结构和参数。为了克服相关噪声的影响,参数估计中采用了增广矩阵法。并对模型从拟合程度和收敛性两方面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所得到的动态模型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6.
《防务技术》2020,16(5):988-1000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a multi-cabin protective structure subjected to impact load directly affects the protective performance of materials; thus, studying the dynamic response and communication law of wave effect of the loa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ediction of protective performance. In this study, the protection experiments of box-structure under air- and/or water-medium are conducted,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subjected to low-impact load is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analyzed using the theory of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Combined with experimental and FEM simulations, the shock strain distribution, acceleration attenuation, and signal energy in defensive materials ar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results, the metal structure exhibits good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for shock vibration. Using the experimental data, we also show that the attenuation of shock wave in water medium should b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air medium, and the protective structure should be designed for a combination of water and air mediums. Meanwhile,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can provide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process for dynamic analysis of defensive materials.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的高分辨率ADC有效位数测试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谱分析法和正弦拟合法是ADC动态特性测试的两种常用方法。但在测试信号源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两种方法的测试结果都存在较大的偏差。提出了一种新的ADC动态性能测试方法,该方法能较好消除信号源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使得在普通信号源下可以测试高分辨率的ADC。仿真分析证明了这一测试方法的正确性。最后给出了采用该方法对一ADC系统的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18.
路面对坦克火炮动态特性影响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不平地面行驶时坦克火炮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动力学建模和仿真,主要包括:通过随机抽样法建立双侧不平地面模型,采用状态方程法建立三维车体、双侧任意车轮、任意位置座椅在内的坦克底盘的振动模型、火炮的运动模型,并编制相应的程序进行了仿真。将路面-坦克-火炮相互作用过程体现出来,更加全面和客观地反映了坦克行进过程中火炮的动态特性,比实车测量法获得火炮运动特性的方法更为高效和系统,对于坦克火控系统的综合仿真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