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9岁的莹莹已经开始学写作文,一个个稚嫩的字体透露出女儿对父亲的敬仰:我的爸爸是一名船艇水兵/他守卫着一片美丽小岛/大风大浪里有他的身影/碧海蓝天留下金色航迹/妈妈和我为你祝福/我们是幸福的一家。大海经常用风浪考验水兵。碧海蓝天下,汹涌的波涛如一座座突起的山丘,在海面上咆哮。庞大的钢铁船体先是被高高托起,随即猛然砸下,紧接着是一阵剧烈的震动。嘈杂颠簸的机舱内,四级军士长史运来正在检查机械运转情况,他必须保证各类机械的运转正常。与  相似文献   

2.
巍巍太行山深处,矗立着一座丰碑。碑文记载着一位有着40多年党龄的军队退休干部,组织带领群众建校兴业、致富兴民、固本强基的不平凡业绩。他以无私奉献的品格和情怀,将满腔深情洒向故乡广袤的沃土。  相似文献   

3.
“钓鱼”     
下钩早春一个周末之夜,喧闹了一天的海城市西柳服装市场静谧下来。沿街一座座新崛起的小洋楼灯火通明,上百个个体旅店的招揽者沿街“拉客”。因为,这座占地3.2万平方米的西柳服装大集,日成交额都在80至100万元左右,吸引着来自  相似文献   

4.
在德国斯瓦比亚一个偏僻的乡政府里,一个粗糙的金属柜子底层摆装着一只布满灰尘的纸板盒,这只简陋的盒子里躺着一枚灰蓝色瓷釉质的十字勋章。显然,它已被人们遗忘很久。然而,它曾是一名赫赫战将的宠物,伴随着这位军人的戎马生涯,映照着他一生的胜利和荣耀。1944年10月14日,他以迷一般的“自然死亡”离开了这个世界。此人就是隆美尔。埃尔温·隆美尔(1891—1944),纳粹德国陆军元帅,曾任驻北非的德国远征军总司令、驻北意大利“B”集团军群司令、驻法国  相似文献   

5.
今年37岁的周永攀,是农二师27团4连的一名普通职工。十几年来,他从一座只有40平方米的鸡舍,发展到现在占地232平方米的小型养鸡场。团场职工们都称他为养鸡大王。1998年,不满足于现状的周永攀花了1000元钱在自家院子里建了一座孵化鸡舍,当年就孵化鸡1500只、鸭300只,纯收入4000余元。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座毫不起眼的小山,山上虽然有绿树覆盖,但远远看去,并没有让人产生“去看一看”的美景。然而,谁会想到,这座山中隐藏着美军最大的秘密——一旦爆发核战争或受到核袭击,这里将成为美国政府和军队的心脏。 众昕周知的是,“9·11”事件发生后,为防不测,美国副总统切尼从公众面前消失。那么他躲到哪里去了呢?据内幕人士透露,那段时间,切尼极有可能就藏身于这座貌不惊人的小山之中。  相似文献   

7.
在一次演讲中,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新编了“三个和尚吃水”的故事。他说:有三座庙,每座庙里都有“三个和尚”,并且每座庙离水源都比较远,都面临着“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局面。第一座庙的和尚发明了接力挑水法,搞了“机制创新”,天天水都吃不完。第二座庙的和尚订了新的庙规,谁挑的水  相似文献   

8.
初春的西北“塞上江南”,乍暖还寒。一座军营的礼堂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不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送给演讲台上一名英武的军官。他,就是兰州军区某旅中尉乔伟民。此时此刻,他正在为战友述说自己在委内瑞拉“猎人”学校接受严酷“魔鬼训练”的难忘场景……  相似文献   

9.
在边城二连浩特见到他,一米七五的个头,浑身透出军人特有的一种气质:热情、耿直、开朗,说话干脆利落。他就是二连浩特市人武部部长王宪成。在塞外这座小城,王宪成有许多传奇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云梦县军人尹华波退伍回乡,苦于致富无门。一次,他去武汉的偶然机会,使他发现了一个新天地——鸟市。有的观赏鸟价格贵得出奇,仍有人买。他想养鸟也是一条致富路。他竟以100公斤大米换回14对小巧可爱的  相似文献   

11.
初夏,边城乌鲁木齐处处洋溢着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在乌鲁木齐东北角的一座荒山上,孤零零的一户人家格外醒目。屋内主人孙学敏一家两代民兵以愚公移山精神为榜样,痴情荒山终不悔,用锲而不舍的精神,建设着一个享誉全疆的“孙学敏生态示范园”,改善了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他们用勤劳和汗水、热情与执著书写了人生33个春秋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落下帷幕,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喜悦心情……16日,六朝古都的南京,枫染菊闹,一片生机盎然,在玄武区公教一村的一幢普通的楼房里,老红军丁山老人在他的长征  相似文献   

13.
《国防》2000,(10)
刘玉堤,“空军一级战斗英雄”。以大胆泼辣、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著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击落敌机6架,击伤2架,曾在一次战斗中一举击落敌机4架,创志愿军空军一次空战个人战绩最高记录。在京城龙潭湖畔的一座幽静小院中,我们见到了刘玉堤将军。这位曾经搏击长空,弯弓射雕的英雄如今已77岁高龄,岁月把他的一头青丝染得花白,但却没有磨掉那一脸的英武。提起半个世纪前的那场战争,他依然慷慨激昂,侃侃而谈,不时用手指有力地敲击着桌子,间或还发出一阵阵爽朗的笑声。  相似文献   

14.
老山、者阴山的战斗刚刚结束,西畴县花果山烈士陵园里,来了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他步履蹒跚,双手颤巍巍地捧着一杯酒,每到一座烈士墓前就深鞠一躬,声泪俱下地呼唤着烈士的名字,泪水伴着祭酒点点滴滴洒在坟前的新土中……他哽咽着说,“孩子,你为国家牺牲了,你的父母路远,暂时不能来看望你,我替他们先看你来了。我就是你的亲人……”  相似文献   

15.
1966年,支边青年高强来到了农三师45团,眼前的情景令他吃了一惊:戈壁荒漠上基本没有路,四处观望,也看不到一座房子。他问来接他的同志"房子在哪?"那位同志一指脚底下,"在下面呢,下面的地窝子就是咱们的家。"高强就这样在团场扎下根来。  相似文献   

16.
位于黔西北乌蒙山麓的黔西县定新乡马骖村,有一位彝族人民的好儿子,他就是村党支部书记、民兵连指导员罗正明。今年7月,他为保护3名公安干警和村民张光祥一家7口的生命安全,用五尺身躯扑向罪犯引爆的炸药包,不经意间便永远化作一座山脉,成为昭示后人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7.
"起立!"苏启明记不清这是整天面无表情的队长从鹰勾鼻下的厚嘴唇里蹦出的第多少遍口令了。窗外的热浪一波一波地涌进来,空气中充斥着焦躁的沉寂。苏启明刚想瞟一眼桌上的菜,一个"座!"的口令像他每年过年都要放的"大雷鸣"爆竹一样,在食堂中间炸开了。苏启明有点机械地把体积和重量都超过别人一倍的屁股重重地扔在板凳上。一百多号人的两脚同时分  相似文献   

18.
是他,14年如一日,甘于寂寞,日夜守护着一片训练基地;又是他,两次冒着生命危险,从咝咝冒烟的手榴弹和点燃的炸药包前救出惊慌失措的民兵;他不为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所动,自甘清贫地投身于武装事业。他就是阜阳市颍泉区曹寨民兵训练基地管理员、宁老庄镇武装部副部长肖文悦。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的李文胜,是一位从村支书位置上提拔起来的武装部长,自1993年二度从“军”以来,凭着他那“兴一方武装,壮一方山乡”的火热激情,咬定“荒山”不放松,狠抓以劳养武,取得了不凡的业绩,群众亲切地称他为  相似文献   

20.
7月10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笔者来到开都河畔的幸福滩镇——农二师二十二团。一路风景,一路感叹。我们看到,一片片农田碧波荡漾,一座座蔬菜大棚绿意盎然……在二十二团四连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笔者见到了温室大棚种植大户王治平。说起大棚种植技术、管理和市场行情,他头头是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