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视频中故事单元的相似度计算对于视频浏览、检索和跟踪故事单元等应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场景词汇"计算故事单元相似度的方法,将单独的关键帧作为一个完整"词汇",将每个故事单元看作是一系列"场景词汇"描述的"文档".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场景词汇"的特殊性,并设计了有效的"场景词汇"权重计算方法和故事单元相似度计算方法.实验显示,基于"场景词汇"的故事单元相似度计算方法能够比较好地贴近用户感官和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2.
看过《历史的天空》的人都会被"姜大牙"的故事所感动,而听过"孟大牙"的故事的人同样会被感动,因为同样的执着,同样的"咬牙切齿"。  相似文献   

3.
如歌的生命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父爱"。故事的主人公叫杨成贵,解放军第8医院原副院长。杨成贵有3名亲生子女,但他却是13个孩子的父亲。而13个儿女中有9个先后上了大学,3个考取了研究生。如今,有6名子女和杨成贵一样选择在西藏默默奉献,让如歌的生命在雪域高原鲜艳绽放。  相似文献   

4.
自从红军长征路过之后,莽莽苍苍的乌蒙山中就传说着红军"乌蒙磅礴走泥丸"的传奇故事。而在新的形势下,乌蒙山人传说得更多的则是会泽县人武部与时俱进抓民兵工作"三落实"的新故事。6月上旬,记者走进乌蒙山中采摘了几则新故事奉献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5.
传递正能量     
正《当代兵团》是我最喜欢看的党刊,因为她讲述的是我们兵团人自己的故事。每当我读到"支部生活"、"兵团档案"、"民情日记"、"屯垦史话"等栏目内讲述兵团故事的文章时,那些甘于奉献的先锋模范事迹和一线职工的生产生活故事总会让我无限感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惠安公司工会举办"说出我们的故事"女职工爱岗敬业故事分享会。来自不同岗位、不同部门的女职工,通过讲述、分享自己、身边人或团队的感人故事,展现了惠安公司女职工群体爱岗敬业、勇挑重担、甘于奉献的巾帼风貌。科研二所李爽讲述了她自担任大学生班组长以来的心路历程,她将工作中女职工们互帮互助、攻坚克难的画面一一展现,为惠安"巾帼标兵"的称号加上了"有责任、敢担当"的注脚。计量理化中心杜琳分享了同她一起奋战在一线的"娘子军"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阳春三月,笔者走进位于鲁中山区的某工兵器材仓库分库学习室里,副主任噶玛木嘎正在给官兵们上主题教育课。他的开场白,是自己独唱的一曲《春天的故事》。他说,他最爱听这支歌,而每当回想起自己的成长故事和家乡的科学发展,他就特想放声高唱这支甜美的歌。他要讲述的,就是发生在他身上和身边的一个个"春天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有一位漫画师耗时半年,画出千幅漫画,真实记录一群穿军装的年轻人37年为民服务的场景;有一家动漫公司听说了他们的故事,创作出10集动漫《塞外雷锋班故事》……故事里的那群可爱的年轻人就是沈阳军区某炮兵团一连三班的官兵们。持续37年兑现一个承诺——从"物质帮扶"到"精神关怀""陈大爷,这是给您的葫芦丝和数字音箱。"2012年12月1日上午,第二天就要退伍返乡的"塞外雷锋班"战士张春阳和赵小亮,专程来看望驻地陈  相似文献   

9.
<正>梅广海是内蒙古一机集团五分公司试车班班长,职业听起来有派有范,尽管故事总是很容易在悲情中找到共鸣,但是走进他的工作岗位就会发现,梅广海乐观的"一塌糊涂"。不知道何时,不"苦大仇深"不"落泪"好像就不能成为新闻人物,似乎不"悲情",人物就谈不上"先进"。梅广海是内蒙古一机集团五分公司试车班班长,职业听起来有派有范,尽管故事总是很容易在悲情中找到共鸣,但是走进他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孔雀河畔和阿尔泰山脚下如今又多了许多屯垦戍边新故事,那是关于援疆干部们将兵团视为自己第二故乡的故事,是他们鼓起满腔热情和干劲为兵团作贡献的故事,是受益的职工群众急于表述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绿色银行"背后的故事"我家大棚种植的油桃一上市就卖了个好价钱,每公斤35元钱,今年就这个一亩地的大棚应该可以有8万多元的收入,叫它‘绿色银行’真没错!"二师二十九团园九连职工李少美看着挂满枝头的油桃  相似文献   

11.
正在执行"嫦娥一号"任务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生活中是相濡以沫的"知心爱人",事业上是并肩战斗的"革命战友"。他们互相扶持、携手并进,在漫漫奔月路上,演绎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在执行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5周年之际,海军大力表彰先进个人和集体,其中10名"护航好军嫂"的事迹尤为感人。虽然故事的情节略有不同,但她们每一位在故事中呈现的美丽与动人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她们守望着茫茫大海,牵挂着千里之外大洋上的丈夫,毫无怨言地扛起家庭的所有重坦。她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丈夫的爱、理解与支持,以及对丈夫背后所代表的蓝色事业的热爱。在此,我们撷取"护航好军嫂"的故事与大家分享,感受她们的坚强与温暖。  相似文献   

13.
乔玉 《解放军生活》2011,(11):18-20
题记:在北海舰队航空兵某飞行团会议室,第一次面对吴志忠,很硬朗的男人,坐在我的正对面,腰挺得笔直,很随和很温情地直视着我等待发问。他说话虽然慢条斯理,但却思路明晰、逻辑性很强。我知道写人物离不开故事和细节,没想到要从吴志忠身上找"故事"并不是件容易和轻松的事。他不会"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感人事迹,因为他觉得自己所做的事、就是一名合格军人应尽的本分,称不上什么伟大。所以整整一上午从他身上"挖"到的能称得上"故事"的事儿,基本上没有足够吸引读者眼球的细节。  相似文献   

14.
<正>为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企业正能量,一机集团举办"寻找我身边最美故事"演讲比赛暨颁奖仪式。本次演讲比赛,是集团公司建厂60周年"辉煌60精彩一机"主题系列文化活动之一。从2014年4月份开始历经半年时间,在集团公司范围内开展征集反映身边普通员工、团队、家庭最美故事的优秀文稿。30多个单位、600多名职工踊跃参加,从普通人的视角挖掘出反映我身边真善美的故事。经过评委们的认真评阅,在众多征文中,  相似文献   

15.
某讲课者讲了一个故事:两个人在森林里,遇到一只大老虎。一个人赶紧从背包里取出一双更轻便的运动鞋换上,另一个急了:"你干嘛呢,再换鞋也跑不过老虎啊!"这个人说道:"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行了。" 讲课者很得意地提出了问题:你知道故事背后的寓意吗?接着他又阐述道:"为了生存和发展,每个国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盛夏,我来到"火炉"山城,特意换下有大校军衔的迷彩服,着体能训练服,减少"差距"走进机务大队采访,一个普通机务兵的故事,直到现在,仍挥之不去。在我的采访对象中,"彬哥"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一见面就是不冷不热、漫不经心、毫不在乎,甚至有点"被迫"的感觉。这让我一开始就有点不悦,甚至犹豫改换采访对象。大队党委推荐了数名官兵,只因陈彬荣立三等功两次、二等功一次,荣获了"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是大队最老的士官机械师,应该有故事,所以我选择了他。陈彬,驻渝空军航空兵某团"模范机务大队"三中队三级军士长。1996年从  相似文献   

17.
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有一个朝鲜族"阿妈妮"和一群汉族的"兵儿子",他们延续了27年"母子情"的故事早已成为佳话。今年的9月3日,在建州60周年之际,我们来到芦果边防工作站所辖的芦果村,见到了这位朝鲜族"阿妈妮"——金顺今老人。  相似文献   

18.
精神若水     
《兵团建设》2011,(8):1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中学生问老师:"什么是兵团精神?"老师答:"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中学生对这一标准答案似懂非懂。中学生回到家问爷爷:"什么是兵团精神?"爷爷沉思良久,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1952年驻疆部队整编,将部队分为国防军和生产部队,有一年轻战士一心想到国防军去。团长在大会上动员时挥舞着手臂高声喊道:"我们是毛主席的战士,毛主席的  相似文献   

19.
我们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讲述更生动的故事,传播更响亮的声音,引导广大兵团干部职工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工作的"善听""、会讲"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20.
吴铁 《华北民兵》2011,(2):18-19
说起近代中国历史,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历史教科书讲述的也是大清王朝丧权辱国的故事,故事又几乎都是从一处处海防要塞沦陷开始。而这些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几乎一半以上与天津、大沽口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