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 我暗示法。在工作、训练和日常生活中 ,青年官兵之间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顺心的事。当你即将发怒时 ,不妨来个自我暗示 ,效果会很好。比如自我安慰 :“不要紧 ,事情不会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坏。”“千万不要发怒 ,发怒是愚蠢的行为 ,对自己和他人都没有好处。”“对这点挫折 ,自己能挺得过去。”往往这种自我暗示会起到平心静气的作用 ,进而削弱愤怒的强度。拖延时间法。当你遇到倒霉的事情 ,心中的怒火即将要爆发时 ,尽量克制自己拖延时间 ,延缓愤怒的到来。前苏联哲学家屠格涅夫劝告那些刚愎自用而正在吵得火热的人 :在开口之前 ,必…  相似文献   

2.
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中国军人社会支持量表和军人情绪调节方式量表对330名国防生进行测评,探讨国防生社会支持、情绪调节方式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积极应对与社会支持各维度、情感求助、行为抑制、自我安慰呈显著正相关(P<0.01);消极应对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认知重视呈显著正相关(P<0.01);社会支持各维度与认知重视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情感求助、自我安慰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自我安慰、支持利用度、情感求助对积极应对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认知重视对消极应对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主观支持对消极应对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焦虑的表情:焦虑时,人倾向于闭拢五指、咬指甲或越来越快地摩擦手掌。心情非常紧张时,会攥住自己的大拇指或用双手紧握杯子等物品,这是自我安慰的表现。感到一丝不确定时,手会触摸身体某个部位给自己增强信心,摸脖子或肚子,说明此时的焦虑感最强烈。  相似文献   

4.
生活拾零     
(1)生活不如意、处事不顺心不要紧,关键要看自己对不尽人意的现实是否有清醒的认识。因为,认识的深刻与否将会决定一个人是萎靡不振往后退,还是昂首阔步向前进。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演讲中,我让听众做了一个小活动:回想近期一件特别开心的事情,再想一件近期很不开心的事情。大家都完成后,我说,你们不必告诉我答案,如果开心的事情与他人有关,请举手。几乎所有的人举起了手。我又提了另一个问题:不开心的事情与他人有关的听众,请举手。又是几乎所有的人举起了手。  相似文献   

6.
《兵团建设》2007,(11):111-1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13亿大陆同胞和2300万台湾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凡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凡是对维护台海和平有利的事情,凡是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我们理解、信赖、关心台湾同胞,将继续实施和充实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依法保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支持海峡  相似文献   

7.
学会修改自己庄亚无论战友之间,还是自己的亲朋好友,常常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感叹:或感叹于复杂的世故人情,或感叹自己工作不顺心,或感叹交朋友之不易。如果你细心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在我们周围有些人说话办事如行云流水,有些人则屡屡碰壁,不是语言笨拙,就是动作迟缓...  相似文献   

8.
孔子曾对弟子说过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自己不想做或者不愿做的事情不要强求别人去做。这句话对带兵人也有很好的启示:不能凭借手中的权力强求部属干一些他们不愿干或者不想干的事情,而自己却在一边"挑肥拣瘦"干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的干部不能营造出和谐的内部关系,个人也将失去管理别人的威信。部队管理者应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座右铭,时时处处提醒自己:多做换位思考,多为别人着想,多聆听他人的意见,有快乐一起分享,有任务一块完成,这样才会赢得他人的拥护和爱戴。  相似文献   

9.
甲:打起竹板走上场,乙:我心中有苦没处讲。甲:嗯?昨天你还笑吟吟, 今天有什么不顺心?乙:刚才在商店大门口, 我碰上了一个“三只手”, 身上的钱包被偷走, 气得我浑身直发抖。甲:(自)你看见小偷偷你钱了?乙:我回头时他正伸手, 我看得一清和二楚。 只是手足无措心打颤, 浑身上下冒白汗。甲:你心慈手软傻呆呆, 丢了钱包算活该!乙:你站着说话不腰疼, 遇见小偷你敢瞎逞能?甲:听这话我敢推断,你胆小怕事根本不算男子汉。 不是对你说大话, 见小偷咱从来不害怕。乙:(白)你敢抓小偷?甲:我抓过小偷立过功, 人人夸我是活雷锋。乙:(白)是么?那你给大家讲…  相似文献   

10.
总后勤部赵南起部长指出,搞好后勤工作必须解决好五个矛盾。特别是军费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军改革和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下决心过几年紧日子。怎样解决五个矛盾,把紧日子过得好一些?就当前来讲,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九个关系。一、坚持忍耐与积极进取的关系搞好供应保障,加强部队建设,任何时候都要考虑两条:一条是事情的轻重缓急,一条是财力物力的可能。过紧日子不是什么事情也不办,而是要在现有条件下把事情办好,把日子过好。如果安贫守成。消极等待,  相似文献   

11.
快乐法则     
某日翻书,有一则弥猴吃葡萄的寓言故事,读后颇受启迪。弥猴在葡萄树下跳来跳去,怎么都吃不到甜滋滋的葡萄,急得嗷嗷直叫。不一会儿,它对自己说:“葡萄是苦的。”于是,人们都嘲笑弥猴是吃不到葡萄,才说葡萄是苦的,这种自我安慰法是自欺欺人。然而,笔者却认为,弥猴的这种消除“得不到的痛苦”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你想,明明是得不到的东西,还要不停地想这个东西有多么多么好,多累啊。由此看来,弥猴是聪明的,能从另一个角度对待得失。这样,自己得不到,也能心理平衡,不用天天想自己得不到的那些东西而闷闷不乐。在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得不…  相似文献   

12.
时下,随着学雷锋的重提,有关英模的采访报道也多了起来,于是产生了一种文章模式的雷同:当记者流露出对英模的钦佩和赞叹时,总会得到一例的回答,“没有什么,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这自然是谦辞。但多了,我便以为是虚套。可想一想又觉得不是虚套。英模们已经做了的事情,难道不正是人人都应该去做的吗?如此说,做应该做的事情并非易事。我这样说,是因为在我军的后勤保障  相似文献   

13.
由于舰艇官兵所处环境恶劣,不仅要时常面对大风浪的洗礼,而且长期困守在狭窄的舱室战位中,面对一成不变的事物,与外界缺少互动沟通,很容易产生厌烦、焦虑、抑郁、烦躁等许多心理问题。对水兵来说,在连续较长时间的海上航行后,战士们往往处于精神紧张、情绪压抑的状态,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或与其他战友发生争执,很容易产生各种心  相似文献   

14.
本课对象:广大党员和干部。本课目的:通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第二部分,使广大党员和干部深刻领会和理解"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积极投身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15.
最不喜欢的书:说教型最讨厌的读书习惯:撕页最怕在读书时发生的事情:突然集合或遭遇领导谈心邀请最喜欢边读书边做的事情:吃东西最广泛的读书理由:增长知识最广泛的不读书理由:没时间最希望的读书场所:一个没人打扰的地方最危险的读书场所:连队教育大会上最希望的读书时间:一个什么任务都不安排的下午最喜欢的读书方式:传统的纸质媒介的读书方式  相似文献   

16.
精简整编之后,吉林军分区政治部只有一位主任,五名干事。人员减少了,事情并没有少。元月3日至17日,短短半个月时间,他们要办的事情有367件之多:9份先进集体和个人的事迹材料要上报;21名离退休老干部要向地方移交;29名从野战部队交流来的现役干部要进行安置……人少事多,这367件事,他们是怎么办好的呢?  相似文献   

17.
“军事常委”工作头绪多,既有人武部内部的工作,又有地与党委政府的事情,两方面的工作都要抓,两方面的事情都要落实,若处理不好,容易分散精力,陷入事务性工作和各方面的应酬之中。这种综合性强的特点,需要紧紧抓住中心,兼顾般,保证中心工作和其他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总结一年来的工作体会,我感到当“军事常委”要把握三点:  相似文献   

18.
成功因一种习惯,失败也因一种习惯。只要重复做简单的事情,并养成习惯,你便可能收获金钱和心中的富有。清楚地了解自己做每一件事情的目的。成功者虽重视事情的结果,但更重视所做事情的目的,这有助于他达到结果并且享受过程。下决定迅速果断。一般人经常在下决定时优柔寡断,决定之后又轻易更改。成功者之所以能迅速下决定,是因为他十分清楚自己的价值层级和信念,了解事情的轻重缓  相似文献   

19.
把握好细节     
事情不论大小,都可能包含众多细节。每一个细节都有其特定的地位、功能和作用。细节决定成败,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工作、生活中重视和关注细节是必须的。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是做好事情的基础。在工作和生活中。把握细节应注意三个方面:首先要有"度"。要注意态度,把握尺度,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但不要用"放大镜"无限放大,过分渲染某个细节,要正  相似文献   

20.
一、着眼“硬件”建设 ,在“堵”上下功夫。古语说 :“亡羊补牢 ,未为晚矣。”虽然部队事故案件时有发生 ,但不能像有的同志说的“全军几百万人 ,要完成训练、演习等那么多有危险的任务 ,出点事故、案件是难免的”。这是一种不负责任、推脱责任、自我安慰的消极思想 ,万万要不得。那么 ,如何“补牢” ,如何“堵”呢 ?(一 )发挥组织功能 ,打牢“堵”的基础。“两防”工作不是单靠某个领导、几个干部就能解决的 ,必须依靠组织的群体力量 ,群策群防。①充分发挥党委、支部抓“两防”的力度。党委、支部要把“两防”工作放在部队全面建设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