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象黄继光     
在重庆地维水泥公司三分厂,人们谈起23岁的基干民兵田茂兵都说他象黄继光。所不同的是,他曾两次用身体堵住了喷射的“枪口”,而至今仍战斗在制成车间工艺班长这个岗位上。  相似文献   

2.
易巧平  颜慧 《军事史林》2007,(11):62-63
几十年来,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勇事迹一直在我’国广大人民中广泛传颂。事实上,据不完全统计,在我们这支英雄辈出的人民军队的历史中,舍身堵敌人枪眼的黄继光式英雄有14位,其中有12位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式的英雄除黄继光本人以外,还有陈开茂、蔡朝兴、赵永旺、许家朋、李家发和李曙荷。由于种种原因,其他黄继光式英雄的事迹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3.
“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炸碉堡、堵枪口的见证人、二等功臣肖登良披露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黄继光故居座落在青山绿水之间。屋后是高大的奔龙山,房前是常年细流奔腾的绿衣河。山水能滋养浩然之气?真的,这山,这水,真使人情不自禁地生发对祖国的一腔赤诚。1952年10月 19日,黄继光就为这一腔赤诚在上甘岭英勇牺牲——为祖国而死,这是多么豪迈的事!  相似文献   

5.
黄继光用胸膛堵信敌人的机枪,这一英雄壮举已定格在抗美援朝的光辉史册上。黄继光的家乡四川中江县继光乡,人杰地灵,英雄辈出。广福镇专武部长胡登海就是其中一名。他出任武装部长的第一个乡就是继光乡。人们亲切地称他为“海部长”。  相似文献   

6.
我们这一代人,是听着英雄的故事、唱着英雄的歌长大的,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等英雄形象在我们脑海里深深地扎下了根,总觉得部队是英雄辈出的圣地。因此,我们从小就崇拜英雄,以能穿上军装为最大的荣耀。1978年初春,我被批准入伍。  相似文献   

7.
卫国争先     
1949年11月,黄继光的家乡解放了。从此,他家过上了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好日子,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为了保卫幸福生活,黄继光第一个带头参加了民兵组织。可是,美帝国主义不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发动侵朝战争,把战火烧到了我国的边境。一次,黄继光参加区里的民兵集训,听了首长的许多讲话,最使他高兴的是号召青年人参加抗美援朝,上前线去打败美国鬼子。黄继光又第一个  相似文献   

8.
战友沙龙     
连队传家宝连队:空降兵某部黄继光英雄连传家宝:题有郭沫若凯歌百代的黄继光铜像为弘扬黄继光献身精神,1962年部队塑造了三尊一模一样的黄继光半身铜像。邓小平同志为黄继光亲笔题字:特级英雄黄继光,文学泰斗郭沫若为黄继光铜像题写了:凯歌百代。铜像一尊在四川省中江县黄继光纪念馆,一尊铜像陈列在黄继  相似文献   

9.
刊中报     
10月20日上午,在国际共产主义战士黄继光壮烈牺牲50周年之际,英雄的家乡四川中江县隆重举行了纪念大会,把系列纪念活动推向了高潮。成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张国栋少将、四川省委副书记刘鹏等各级军地领导以及黄继光生前部队首长、近百名中江籍知名人士参加了这次纪念大会。 头发斑白的老将军、从全国各地赶  相似文献   

10.
一位在抗击“非典”战疫中身先士卒、舍生忘死的老党员回顾一生的追求,无怨无悔。在“七一”建党纪念日,他撷取记忆长河中的几朵浪花,作为忠诚的献礼。  相似文献   

11.
老兵王国阳其实不老,入伍才4年两个月,年龄也不过20出头。人称他老兵,而是说他在业务技能方面是“老大”,生活中绝对的“老实人”,年年都跑不掉的“老先进”。  相似文献   

12.
站岗     
李黎 《东北后备军》2005,(12):47-47
张小强是我带过的兵。他1.8米的个头,腰板溜直,走起路来虎虎生风,素质相当不错。张小强一心想站岗,可一直未能实现夙愿。他下连分到保管队,当仓库保管员。那是个轻巧的活儿。每天巡库回来就没啥大事儿了。可张小强说他当兵就想站一班岗,摸一回枪,特别特别想。后来因张小强“身在曹营心在汉”,不久就被保管队“开除”,归到我们勤务连了。  相似文献   

13.
幽幽澜沧江畔,有一位热爱武装事业的退休“老武装”,他就是在乡武装工作岗位上干了16年的澜沧县东河乡拉祜族老专武干部、共产党员毕云祥。在他的带动下,乡里的  相似文献   

14.
陈满秋是常年为本刊写稿的老作者。他参与编写的电视剧《炊事班的故事》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为了给广大读者提供一份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我们特约陈满秋编写《炊事班的故事》续集,在本刊开辟的“生活剧场”栏目中提前陆续“播出”,请广大读者注意“收看”——  相似文献   

15.
“老杆子”在吾班并非最年长,而是因其党龄最长而获此殊誉。大二结束时,本班的九位兄弟全部加入了党组织。有人建议:按大家党龄时间的长短排个行。“老杆子”在新兵就因表现突出入了党,理所当然就成了我们的“老大”。“老杆子”从此便取代了他的名字。“老杆子”平时言语不多,干工作总是默默无闻、拈“重”怕“轻”。在班里,他常常“公差”自己扛。由于平时言语  相似文献   

16.
身为“80后”的我们,背记着“五讲、四美、三热爱”的行为规范,读着雷锋、董存瑞、黄继光的故事长大,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着一个英雄梦。  相似文献   

17.
20年过去了,当年在唐山大地震中“飞“车直闯中南海的河北开滦煤矿“老板子”李玉林现在老了。他每天都在守望着心灵深处的岁月,用目光和心灵在不断“擦拭”着纪念碑和昨天的自己,那辆灵性的曾经发出生命呐喊声的红色的矿山救护车也老了,早已走入历史,成为永恒的记忆。唯一没有老去的是那套保存了37年的旧军装、一枚没有褪色的红五星、一张没合过眼始终在历史的尘埃中走过的英雄奖状,还有在朝鲜战场上用热血换来的二等功章依然  相似文献   

18.
老谭——谭和斌,年交四十六,说老也不算老。1968年当的兵。在部队时,他是出了名的香木杆杖——文(闻)能文,武(舞)能武。当年发明的“直瞄火炮对运动目标射击提前量简便测算法”曾获全军技术革新一等奖;对越自卫还击战中,他一人一次消灭3名敌人,并且他这个连长因指挥有方,战果大,伤亡小,还成为二等功臣。 1985年,老谭转业来到河南新乡市火电厂。厂领导看他才气十足,问他“想搞啥”,老谭说:“在部队咱带兵,回到地方干脆还带兵,老本行不能丢,我就干武装工作吧!” 厂领导一听,哈哈大笑:不瞒你说,厂里眼下最难搞的就是民兵工作,既然你“自找苦吃”,我不如将你一  相似文献   

19.
刘向上 《环球军事》2008,(14):38-39
20世纪50年代,有着“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之称的罗盛教,作为与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齐名的英雄,成为新中国一代代青年人学习的榜样。可在这位家喻户晓的英雄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相似文献   

20.
7月22日,退伍军人、优秀企业家王军千里迢迢从北国来到首都北京,向执行戒严任务的老部队、空降兵某部赠书。空降兵是一支英雄的部队,举世闻名的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都是从这支部队里涌现出来的。6月3日,历时已久的动乱在北京发展成为一场骇人听闻的反革命暴乱,这支空降兵部队接到向天安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