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了防空导弹引战配合效率的基本概念,列出国外典型防空导弹引信战斗部基本参数及其引战配合技术概况,介绍了为提高引战配合效率所采取的几种技术途径,给出引信战斗部参数自动调整的规律及为调整引信战斗部参数所需的交会参数获取方法。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基于制导引信一体化技术的防空导弹引战配合数字仿真系统,以某防空导弹攻击其典型目标为例,对引信、战斗部和目标的作用过程进行动态仿真,给出了仿真结果,并提出了一种基于OpenGL的引战配合数字仿真可视化实现方法,从而更直观地显示出基于制导引信一体化技术的引战配合效果以及对目标的毁伤程度.为日后进一步提高基于制导引信一体化技术的防空导弹引战配合效率提供了参数依据,在提高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性能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静电起电及放电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场和辐射场信息来进行探测是航空静电危害防护、目标探测与定位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综述利用静电信息进行探测的各种理论、技术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半实物仿真系统是研究和评估无线电引信引战配合特性和评估无线电引信引战配合效率的重要手段,根据目标的体目标特性,建立了导弹无线电引信的亮点模型,并根据所建模型设计实现了无线电引信半实物仿真系统的核心部件--目标回波模拟器,通过实际引信半实物仿真试验,证明亮点模型和回波信号模拟器满足引信引战配合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5.
引信战斗部一体化设计的仿真分析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战配合是引信和战斗部总体设计的一个基本特性,引信战斗部一体化设计是实现引战配合的技术手段,是对引战配合现有理论和方法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根据已经建立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引信战斗部一体化设计的仿真方法及其实现技术,并以巡航导弹作为典型目标,在给定条件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引信战斗部一体化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模型是系统的和合理的,对引信和战斗部的总体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该文建立了满足引战最佳配合的引信最佳延迟时间计算模型及基于三维实体模型的杀伤概率计算模型,可利用该模型进行引信最佳延迟时间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经仿真验证,本模型具有良好的引战配合性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防空导弹引信和战斗部配合的基本概念,提出了引战配合效率。战斗部威力半径等的定义,重点分析了影响引战配合效率的主要因素,并对研究引战配合效率的特点和方法、在导弹各研制阶段的研究内容以及提高引战配合效率的技术途径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为有效拦截多种类目标,对引战配合设计提出了很高要求。一是需要充分提高引信对目标的可靠探测能力,增强战斗部的毁伤能力,在制导引信一体化设计方面实现突破;二是要求依据目标近场散射特性及易损特性的特点,对相关分系统提出设计要求。两方面协同努力才能保证从系统层面实现对目标的最佳毁伤效果。  相似文献   

9.
导弹引战配合设计与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战配合设计是导弹总体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引战配合设计涉及到导弹和武器系统的多种参数 ,在导弹方面主要是引信和战斗部的总体参数 ;在系统方面主要是交会参数 ,如导弹速度、弹目交会状态 ;就目标方面主要是目标速度和目标几何尺寸等。引信和战斗部的总体指标选定以后 ,一般不再改变 ,交会参数和目标参数对引战配合设计是客观的输入参数 ,一般由理论弹道计算给出 ,在地面条件下 (靶试前 ) ,对引战配合设计的修正和验证工作主要体现在启动区的获得验证方面  相似文献   

10.
防空导弹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对防空导弹的训练应用仿真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着眼于地面防空武器,分析了引战配合的关键技术,首先建立引战配合的数学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介绍防空导弹引战配合仿真系统,最后对引信、战斗部和目标的作用过程进行动态仿真,给出了仿真结果以及战斗部破片的动态飞散区域图形.直观显示出引战配合的效果和对目标的毁伤程度.为日后进一步提高引战配合效率提供了参数依据,在提高防空武器系统的性能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乐 《现代防御技术》2007,35(1):110-115
描述了引信天线罩的功能、特点,通过具体案例详细介绍了基于Ansoft,ANSYS软件仿真的引信天线罩设计方法,提出设计流程图,并通过对产品进行热风洞试验考核和电气性能测试加以验证,得出这种设计方法简便可行,精确有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引信软件安全性仿真测试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分析了引信软件的特点,结合引信的高安全性要求,对引信软件安全性进行分析。然后详细讨论了构建引信软件安全性仿真测试系统的难点,提出了系统工作原理,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系统要实现的功能,描述了系统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3.
等幅分米波对无线电引信的辐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无线电引信电磁环境效应研究的重要性,给出了研究所需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选择某型集成电路分米波无线电近炸引信,从勤务处理状态和工作状态两个方面,研究了无线电引信的等幅分米波辐照效应,确定了被试无线电引信的等幅分米波辐照干扰阈值以及干扰阈值随辐照频率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等幅分米波对无线电引信的能量耦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综合利用制导和引信信息确定引信最佳起爆延迟时间和起爆方位是导弹技术发展的方向.在弹体坐标系下建立了任意空间交会条件下战斗部最佳起爆延迟时间和起爆方位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对弹目交会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脱靶方位角在遭遇段的较远距离上误差较大,而在弹目接近的过程中误差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5.
16.
反舰导弹自20世纪40年代问世以来,已走过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多次海上作战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一种效费比很高的武器,1~2枚单价为四、五十万美元的导弹就能使价值为1~2亿美元的大型战舰丧失战斗力,甚至沉没。目前,世界上拥有反舰导弹的国家和地区达70多个,各种反舰导弹100余种,现役型号约80种。一些发达国家如美、英等国的护卫舰级以上的水面舰艇反舰导弹装备率达100%。任何类型的反舰导弹都是为完成预定的战斗任务而研制的,当导弹飞抵目标区时,是由导弹的战斗部和引信来完成预定的摧毁目标的战斗任务。引信是利用环境信息和目标信…  相似文献   

17.
由于雷达引信载体运动的高速性,引信工作的近程性,使得引信在低空作战时,地杂波信号极易诱使引信早炸.首先介绍了地杂波的散射特性,然后建立了基于网格映象法的地杂波回波信号的仿真模型,在这个基础上分析了引信地杂波信号特性.研究结果可用于PD引信抗地杂波干扰能力的预测和评估.  相似文献   

18.
无线电引信超宽带电磁脉冲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超宽带(UWB)电磁脉冲发生器对不同姿态的某型无线电引信进行了超宽带电磁脉冲辐照实验研究。实验表明:电点火头本身在UWB辐照下是安全的,当超宽带电磁脉冲峰峰值场强达到106 kV/m时,在引信加电工作情况下可以使实验引信全部引爆;此外,引信-弹体自身等效天线长度增加会导致无线电引信超宽带电磁脉冲效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
简单描述了舰空导弹引信发展的历程,介绍了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根据未来海战场环境的特点,分析了舰空导弹引信发展的总体需求。从提高导弹引信的引战配合、抗干扰能力、可靠性三大技术指标的角度,着重论述了舰空导弹引信的8个研究方向,探析了未来舰空导弹引信及相关的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我国发展舰空导弹引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引信湿热试验的缺点,以某型引信的电子头组件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引信的湿热强化试验技术研究。首先分析了湿热强化应力对缺陷的激发效果,即温度和湿度越高,对缺陷的激发效果越好。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湿热强化试验方案,并通过试验,暴露了电子头组件的薄弱环节,为提高其环境适应性奠定了基础,同时体现了湿热强化试验在激发引信潜在缺陷、缩短试验周期和降低试验费用方面的优势。还根据试验的反馈信息,对试验方案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