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8 毫秒
1.
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较量,更深层次的表现是文化软实力的较量。军事历史作为军事文化软实力的力量之源,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器。在西方国家推行意识形态遏制、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主义的今天,军事历史在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方面面临一系列挑战。对此,要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作为提升中国军事文化软实力主要抓手,推动军事历史走出去,掌握交流话语权;展示我军光辉战史,形成强大震慑力;讲好中国军队故事,塑造我军和平正义形象,充分发挥军事历史在提升军事文化软实力进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左谦 《中国军转民》2024,(3):119-120
为保证临沂文化软实力,帮助临沂人民群众形成良好的沂蒙精神,本文结合沂蒙红色文化重要价值,从创新沂蒙红色作品的表现形式、对外交流与合作沂蒙红色文化、保护沂蒙红色文化资源三个方面入手,为实现对沂蒙精神这一红色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大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如何繁荣军营文化,结合近年来抓文化工作的实践,感到应以提高军营文化软实力为目标,积极面对“四位一体”新布局、“两大环境”新变化、文化建设新发展,在创新实践中更好地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把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战略支点。这一科学论断,对推动科研院所科研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科研文化既是科研院所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科研力生成的沃土。科研文化建设与以科研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相互交融,对指导全面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凝聚军心、鼓舞士气、  相似文献   

5.
李涛 《政工学刊》2013,(10):52-53
军事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对其拥有的无形和有形的军事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动员和使用,将其转化为有效提升战斗力的能力。我们要深入领会强军目标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在推进军事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过程中,突出四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思想的提出,军事软实力建设研究如火如荼,传统文化在军事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便自然地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今天我们所创造的一切新思想、新思维都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传统文化过去只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军事软实力,往往导致对传统文化的虚无主义,而主动挖掘利用才是我们在军事软实力建设中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陈少尧 《政工学刊》2011,(11):48-49
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把军事软实力的概念和原则应用到本国的国家防务政策和部队建设之中,力图提升军队的国际、国内形象,以此增强部队的战斗力和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我军如何充分运用军队的历史、文化、价值理念等来增强军队影响力、吸引力、战斗力,把军事软实力建设引向深入是当前一项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一、军事软实力的概念界定  相似文献   

8.
提升军营文化软实力是实现党在新形势下强军目标、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树立我军良好形象的内在要求。我军军营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要以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不断拓宽军营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渠道,加强环境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9.
公安文化理论是公安工作、公安文化实践的理论阐述,公安文化理论的创造活力与创新精神,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公安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在新的学术背景和文化发展战略中的关注度高、研究度高的新课题,提升公安文化软实力,必将对公安队伍建设、对公安文化的普及与提高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多元社会背景下,境遇式的道德教育是一种能够切实有效地推动道德学习的道德教育。本文主要通过讨论道德境遇成为道德教育资源的可能性。从而阐述出道德境遇中的人与道德教育中的人具有相通性,道德境遇的真实性契合于道德教育的真实性,道德境遇的生活特征符合道德教育的目的性追求。因为道德境遇的运用有其必要性。道德境遇有利于提升道德教育的生动性,有利于提升道德教育的实践价值,有利于提升道德教育的教育效益。由此我们知道道德境遇运用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的是,道德境遇的运用应立足于情感道德教育来展开,应注重与道德教育情景的融合,应注重道德资源的典型性。  相似文献   

12.
亲社会行为具有无私增进他人利益的道德属性.亲社会行为与道德的这种特殊关系,决定了亲社会行为培养离不开道德教育的作用.事实上,道德教育对亲社会行为培养具有诸多正向作用.如道德榜样教育激发亲社会行为模仿,道德知识传授解释亲社会行为的合理性,道德舆论宣传创设亲社会行为的情境氛围等,通过考察这些正向作用,为亲社会行为的伦理培养提供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3.
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进行文化传播是塑造一个国家积极正面形象、提高软实力的有效手段。通过探讨维和警察进行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任务、方式以及应注意的问题,旨在对中国维和警察及维和警察培训有所裨益。中国维和警察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进行中华文化传播,塑造中国警察的良好形象,打造中国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世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14.
德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德育实效取决于德育过程中德育实践变量的正作用或反作用。有效控制德育实践变量,使之正作用最大化是大学德育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模式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只有通过深刻的文化启蒙,直接从普通民众安身立命的自在的文化根基入手,进行改造、批判和重建,才能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彻底转型。  相似文献   

16.
墨子在推行自己的思想时,采用的形式多种多样,已经初具传播学的素养。本文试图从传播者、受传者、讯息、传播手段等方面来阐述墨子教育思想的推行。墨子及其弟子组成的墨家学团是直接传播者。其受传者为天下之民。其传播的讯息包括道德教育与技能教育。其传播手段包括组织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墨家学团跟随墨子聚众讲学、游说奔走,该团体进行的即为组织传播;墨子重视学校教育,且经常聚众讲学,这种对群体的传播方式使得有群体目标的受众比较容易接受教育;另外,墨子及其弟子采用劝教、游说、论辩等形式进行的人际之间的传播,也使墨子的教育思想得到了推行。  相似文献   

17.
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军队的具体体现。必须加强唯物史观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才能为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奠定历史的逻辑基础、思想理论基础、人文基础和内在的道德评价准则。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的精神世界与其思想性格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他的人生道路,包括其家庭出身、教育熏陶、社会环境及各种人生遭遇等等,都无不深刻地影响着他的文化心理,他的数次出仕与最终的归隐正是他文化心理的行为诠释。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研究陶渊明的心理深层次内涵,有利于我们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积淀,以一种文化的力量,思想的力量,促进我们从传统的心理素质向现代心理素质转变。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对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做了重要论述,2001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些对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这些重要文献为指导,就如何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克里米亚闪电入俄,其深层原因应为俄罗斯强大的军事硬实力和英雄主义传统的软实力。然而,乌克兰加入欧盟的强烈意愿,又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俄罗斯在与西方软实力较量上仍处于被动状态。克里米亚事件对中国的启迪在于:大国战略目标需要全方位构建,并适时根据自己的国力以及所处的国际格局,清晰定位自身的战略态势,由此制定每一个历史阶段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