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互动地带     
读者黄定富看了2/2005期刊登的有关泵喷推进器的解答,非常感兴趣,想了解更多的情况。核潜艇的泵喷装置自在1974年服役的英国海军“快速”级核潜艇上使用以来发展很快。据粗略统计,除英国的“快速”级外,使用泵喷装置的还有英国的“特拉法尔加”级、“前卫”级以及“机  相似文献   

2.
互动地带     
读者张一凡等问法国核潜艇有哪些设计特点?英国的呢?法国核潜艇的主要设计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外形上来看,法国核潜艇的首水平舵全部采用围壳舵的形式;2)法国核潜艇上装备的核反应堆全部采用一体化结构的反应堆;3)法国核潜艇采用电力推进方式,也就是说,反应堆系统中的蒸汽发生器产生的水蒸汽驱动汽轮机运行,利用汽轮机驱动发电机,再利用发电机产生的电力驱动主推进电机并带动推进轴转动,从而推动核潜艇前进;4)作为法国海军核潜艇典型代表的“胜利”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装备了低噪声的泵喷式推进装置,该级核潜艇具有的低噪声特性使得它跻身于世界优秀核潜艇的行列;5)法国海军弹道导弹核潜艇上装备的弹道导弹系统,全部是由法国自力更生独立研制的。  相似文献   

3.
目前,美国海军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核潜艇舰队,现役55艘攻击型核潜艇(SSN),其中“洛杉矶”级51艘,“海狼”级3艘,“弗吉尼亚”级1艘;14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还有4艘“俄亥俄”级弹道导  相似文献   

4.
舰船简讯     
英国着手未来攻击型潜艇研究英国国防采办局于近期着手下一代“未来型攻击潜艇”(FASM)计划的概念研究。英国海军希望能以FASM 替代将于2010年退役的“特拉法尔加”级攻击型核潜艇,同时FASM 还将作为目前建造中的“机敏”级(Astute)攻击型核潜艇的后续型艇。为此,英国国防部成立了专门的能力评估小组,对开发商的 FASM 概念设计进行指导。FASM 概念艇目前共包含7种  相似文献   

5.
英国从1953年起开始研制建造核潜艇,在美国的帮助下,经过10年的努力,国内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无畏”号服役。海军方面在总结“无畏”级的建造经验和参考第二代攻击型核潜艇“勇士”级设计的基础上,研制出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决心”级。“决心”级原按服役需要计划建造5艘,在首艇开始建造后的第二年,将最终建造数量改为4艘。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年代中期,前苏联(以下称苏联)抢在美国前面发展了自己第一代常规动力弹道导弹核潜艇G级(“高尔夫”级)。美国在忐忑不安之余,被迫将“北极星”计划提前,把正在施工的“蝎子”号攻击型核潜艇临时改装为弹道导弹核潜艇,并于1959年建成服役了“乔治·华盛顿”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相似文献   

7.
“前卫”级是英国最新一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目前已有2艘建成,2艘正在建造。英国是世界上5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英国政府对潜载核武器这一隐蔽的方式十分重视,把研制发展战略导弹核潜艇作为重点。英国政府发展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政策是重视技术的先进性,在核动力和导弹等关键技术方面,花重  相似文献   

8.
国防要闻     
《国防科技》2007,(4):4-5
英国参加美英联合演习的核潜艇发生爆炸英国海军“不倦”号(HMS Tireless)核潜艇在演习中发生事故,导致两名水兵死亡。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说,“不倦”号核潜艇内部发生爆炸事故,故障由潜艇  相似文献   

9.
“亦步亦趋”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发展道路1964年2月,英国开工建造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决心”号。该艇于1966年9月下水,1967年10月服役,从1968年到1969年间,英又陆续建造了3艘“决心”级艇:“反击”号、“声望”号和“复仇”号。限于财力与技术,在设计“决心”级之初,英国几乎全部照搬美国“拉斐特”弹  相似文献   

10.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海军虽然实力大减,但仍然拥有一支全球规模最大的水下力量。目前,俄海军拥有各型潜艇80艘,其中核潜艇50艘,常规潜艇30艘,包括:战略核潜艇17艘,其中“台风”级(941型)3艘,“德尔塔Ⅳ”级(667БДРМ型)7艘,“德尔塔Ⅲ”级(667БДР型)5艘,“德尔塔Ⅰ”级(667Б型)2艘;巡航导弹核潜艇9艘,均为“奥斯卡”级(949А型); 多用途核潜艇24艘,其中“鲨鱼”级(971型)12艘,“维克多Ⅲ”级(671РТМ型和671РТМК型)8艘,“塞拉Ⅰ”级(945型)3艘,“扬基”级(667АТ型)1艘;常规潜艇30艘,其中“阿穆尔”  相似文献   

11.
“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可称为世界上的超级水下堡垒。“台风”是西方对苏联海军在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制的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叫法,苏联的命名是941型潜艇。西方国家之所以将其称为“台风”,主要是由当时勃列日涅夫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与美国福特总统会谈时,曾提到过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名称是“台风”级潜艇而来。  相似文献   

12.
在建造“鹦鹉螺”号和“海狼”号核潜艇时,美国海军舰船局便建议在1955和1956财政年度再建造4艘排水量较小且造价较低的新型号攻击型核潜艇,这就是“鳐鱼”(Skate)级攻击型核潜艇。从某种意义上讲, “鹦鹉螺”号和“海狼”号核潜艇均是一边摸索一边研制设计,带有试验潜艇的性质。基本设计特点是以核反应堆为  相似文献   

13.
2000年8月12日晚11时,俄罗斯海军K-141“库尔斯克”(Kursk)号核潜艇在俄北方舰队的夏季演习中发生事故,不幸沉没,被困在距离俄摩尔曼斯克100海里、108米深的巴伦支海海底。虽然经过俄罗斯、挪威和英国救援人员历时9天的奋力营救,艇上118名人员最终仍全部遇难。这是近年来世界上所发生的最严重的潜艇事故。“库尔斯克”号是俄罗斯于1992年开始建造、1995年服役的一艘“奥斯卡Ⅱ”级巡航导弹核潜艇,隶属俄北方  相似文献   

14.
美国是世界上最先研制出攻击型核潜艇、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海军潜艇作战能力最强、高新技术最为发达的国家。目前,除去威震世界的“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外,美国海军还拥有具有现代实战经验的“洛杉矶”级、冷战后期产物“海狼”级、现代技术密集的“弗吉尼亚”级三型核潜艇,是备受世界关注的美国海军水下多用途攻击型核潜艇。请看——  相似文献   

15.
装备零讯     
《环球军事》2013,(18):72-72
英国第3艘机敏级核潜艇推迟下水 9月4日,因为湿码头结构性缺陷,码头会有坍塌的风险,英国核安全监管机构已经封存了最新型的核潜艇。核监管办公室(ONR)也停止了第3艘机敏级核潜艇“机警”号的下水。英国潜艇建造商BAE系统公司曾打算于今年下水,但后来又推迟到了明年年初,并表示过不会因为码头问题而进一步延期。  相似文献   

16.
动态     
美海军第三艘、也是最后一艘“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吉米·卡特”号(SSN 23) 于2005年2月19日服役。这艘以美国前总统名字命名的核潜艇将以华盛顿州的班戈海军基地为母港。与前两艘“海狼”级替艇相比,“吉米·卡特”号在艇体上加装  相似文献   

17.
英国海军历来十分重视核动力潜艇的建造和改进工作,“特拉法尔加”级是“快速”级攻击核潜艇的改进型。为了减少水中噪声,该级艇采用了新型的核反应堆和喷水推进器。艇体表面铺设有消声瓦,这在英国潜艇的发展历史上属于首次。为了加强在冰区的活动能力,该级艇的艇壳比“快速”级明显加强。  相似文献   

18.
1955年电船分公司根据美国海军1956财政年度计划开始设计编号为EB-269A的攻击型核潜艇,即“鲣鱼”(Skipjack)级。该级艇共建造了6艘,其中3号艇“锯鲉”号的建造却经历了一波三折。“锯鲉”号于1957年11月1日正式开工,但是由于美国海军打算尽快建造装备“北极星”型潜射弹道导弹的核潜艇,在2个月后把正在船台上建造的“锯鲉”号改成了弹道导弹核潜艇,艇名也被改为“乔治·华盛顿”号。而美国海军并没有取消与电船分公司签订的建造“锯鲉”号攻击型核潜艇的合同,因此,新的“锯鲉”号攻击型核潜艇又于1958年8月20日重新开工建造。  相似文献   

19.
王麟 《国防科技》2003,(2):38-38
俄罗斯海军的骄傲 亚历山大·博加乔夫舰长和他的179名船员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手中所掌握的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打击精度最高、威力最大的武器之—:人类所建造过的最大的战略导弹核潜艇——“台风”级核潜艇。 在这个庞然大物——俄罗斯海军的骄傲的面前,博加乔夫舰长这样说:“虽然发生了‘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事件,但是我的船员中没有一人灰心丧气,没有一人拒绝上艇下潜去执行新的任务。” “台风”级核潜艇是原苏联为了抗衡美国的“三叉戟”级战略导弹核潜艇而设计的,计划建造12艘。首艘“台风”级核潜艇从1977年开始建造,但  相似文献   

20.
不论是前苏联时期还是今天的俄罗斯,海上力量一向建立在潜艇部队、确切地说是核潜艇部队之上。进入21世纪后,俄罗斯海军试图扭转90年代以来的颓势,明显加大了改进、新建和研制各型潜艇的力度,以期继续保持其潜艇大国的地位。“维克托”Ⅲ“维克托”Ⅲ级攻击型核潜艇(Victor Ⅲ,671RTM型)由俄罗斯孔雀石联合体(即老牌的孔雀石潜艇设计局,其前身为列宁格勒143船舶设计局)在原“维克托”Ⅱ级核潜艇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也是“维克托”级的最后一种改良型艇,前苏联将其归为第三代攻击核潜艇,而西方则将其划为第二代。截止2001年年初,该级艇共有16艘在役。鉴于“维克托”Ⅲ级较大的改进潜力,早在前苏联时期就已分批开始现代化改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