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武警部队是国家反恐的基本力量 ,面对恐怖活动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形势 ,必须强化科技反恐意识 ,加强反恐装备研究 ,尽快改变装备落后的被动局面 ,用新的装备提高部队的反恐斗争能力  相似文献   

2.
武警部队是国家反恐的基本力量,面对恐怖活动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形势,必须强化科技反恐意识,加强反恐装备研究,尽快改善装备落后的被动局面,用新的装备提高部队的反恐斗争能力。  相似文献   

3.
拉登之死,将人们的视线再次拉回到了反恐战争。自“9·11”事件之后,各国开始意识到恐怖主义正在成为威胁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纷纷将反恐作为本国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反恐战争。在这种背景下,各国开始下大力推动反恐作战装备发展,投入战场的反恐装备不仅有专用的特种装备,更有大量经过改造的符合反恐需要的普通作战装备,反恐作战装备开始由专用化向通用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工程装备是指工程兵在战时遂行机动、反机动和战场生存支援等工程保障任务时所使用的装备和器材,主要包括渡河桥梁、军用工程机械、伪装防护、地雷战以及工程侦察等类。  相似文献   

5.
武警部队担负着执勤、处突、反恐和协同解放军防卫作战的四大任务,尤其是处突、反恐任务日益繁重。特种车辆装备在完成执勤、处突、反恐等任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介绍了武警部队部分特种车辆装备现状及特种车辆装备在武警部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摘要:反恐维稳对武警部队教育训练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科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反恐维稳之需调整结构;反恐维稳对战术手段的运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科建设必须进行反恐维稳战法创新;反恐维稳学科建设必须把新兴反恐维稳装备的研制,作为部队装备更新之本。  相似文献   

7.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八研究所(简称208所)隶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成立于1960年,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是国家仅有的轻武器研究所。历经半个世纪的积淀和发展,已经成为集论证、设计、试制、试验、检测于一体的综合型研究所,是轻武器行业顶层开发和总体设计单位,牵头研制了我军主要轻武器装备,为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208所同时作为国家反恐装备研发基地和反恐科研产品验收测试评价试验基地,是反恐装备行业的顶层设计单位.构建了反恐装备研发体系,使我国首次成体系、成系统地开展反恐装备的研发工作。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为提高反恐处突能力,中国武装警察部队加强了装备建设和反恐训练。这组图片反映了武警重庆总队某支队结合自身担负任务特点,着重加强以反恐战法研究,远程机动演练、后勤综合保障及特种装备为主要内容的交叉配合能力建设的情形。多年来,这个支队定期组织官兵训练,以提高在山地、沟壑、江河、丛林等陌生环境,复杂地形和大雾、  相似文献   

9.
针对武警部队反恐装备论证中缺乏能力需求量化分析方法的问题,以当前面临的反恐作战任务为牵引,构建了装备作战能力需求分析框架,通过任务分解,建立了装备作战能力指标体系,通过解析"作战任务-能力指标"之间的映射关系得到完成作战任务所需的各项能力指标。最后,以处置突发事件为背景,以作战需求为目标,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得到能力指标的区间数值解,对基于反恐任务的装备作战能力需求生成研究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应对新疆地区频发的暴力恐怖事件性,武警部队广泛装备警用反恐无人机,以提高遂行反恐任务的能力。采用基于灰关联分析的质量功能展开方法(GQFD)对警用反恐无人机的任务进行分析,建立需求分析质量屋(HOQ)模型,得到了警用反恐无人机的关键技术性能及其重要度排序。通过对警用反恐无人机的战技性能分析,为驻疆武警部队装备反恐无人机提供技术指导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装备保障训练业务工程理论及体系构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训练转型的需要,提出装备保障训练业务工程理论研究构想。在研究装备保障训练业务工程概念的基础上,初步构建其理论体系,分析了该理论的特点,为装备保障训练系统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对于促进装备保障训练工作的发展和改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中国特色的装备再制造工程的内涵与特征,论述了装备再制造在装备维修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构建装备维修保障新型学科——“装备再制造与战场抢修”的重要性,阐述了装备再制造对于提高装备维修保障能力,提升装备综合保障效能,提高装备质量、效益与核心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新技术发展及军事装备保障需求变化对装备维修保障的影响,以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的观点,探讨了装备维修发展的新特点,构建了面向装备全寿命周期的新型维修技术体系,并综述了基于信息的先进维修技术发展方向,为装备维修保障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装备保障信息资源规划框架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我军装备保障信息资源的现状,找出了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我军装备保障实际,依据信息资源规划理论,提出了装备保障信息资源规划的总体方案框架及工程化方法。旨在为装备保障信息系统的开发打下基础,以促进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我国IETM(InteractiveElectronicTechnicalManual)研制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随意性大、规范性差等问题,对装备寿命周期中装备研制工程、综合保障活动和IETM研制活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将IETM的研制过程分为需求与方案论证、详细设计、工程研制与测试、试用与鉴定4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的工程管理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给出了相应的要求和规范。研究对于规范我国IETM的研~rJ3x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装备再制造是实现装备性能恢复的重要手段,对老旧装备进行再制造升级,可以快速将老旧装备性能提升到新的水平,满足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要求。明确了装备再制造升级的概念及作用,分析了国内外装备再制造升级的发展应用,构建了装备再制造升级的工艺与技术体系,提出了我军装备再制造升级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装备型号需求生成的复杂性,必须开发面向作战能力应用的装备型号体系结构模型。按照装备型号需求生成工程化思想,建立了结构化的装备型号体系结构开发流程,并对每个环节进行了系统分析。装备型号作战体系结构和系统体系结构开发流程都划分为8个环节,为作战活动分析、系统功能分析提供了可追溯、可验证的模块化开发模式。装备型号体系结构关联开发流程分为4个环节,实现了作战能力对系统实体的关联关系,确保了系统需求对作战需求的支持,提高了装备型号需求成果的系统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武器装备建设新观念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的历史时期,我军武器装备建设是一项综合性、整体性极强的系统工程,同时又是一项技术复杂、投入巨大、周期较长的建设工程。提出要在武器装备建设观念上实现4个“转变”:由“历时性”思路转向“共时性”思路,由需求牵引模式转向需求与能力复合牵引模式,由理论-实战(训练)途径转向以作战实验室为中心的途径,由单要素革新机制转向全要素体系创新机制。新观念的提出,为如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武器装备建设跨越式发展之路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9.
未来作战对新时期装备保障训练提出了新要求。以信息化战争为参照系,探讨了适应未来作战需要的装备保障训练思路、内容体系、方式方法、效果评估、训练保障等关键环节问题,为促进装备保障训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增强装备保障训练工作实践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