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羽 《国防》2014,(11)
东南沿海紧急战备动员,始于1962年2月止于当年10月.军队作战对动员的基本需求是:首先准备50万人打3个月、尔后准备50万人打半年,再视情况准备300万人打1年.动员区域主要是东南沿海的福建、浙江、江西、广东等省,动员领域涉及国民经济动员的各个方面.这次动员,是继抗美援朝战争之后,新中国第二次进行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动员.国民经济动员系统为贯彻落实“积极防御,北顶南放”军事战略方针进行的战争动员准备,在这次战备动员中经受住了考验.  相似文献   

2.
张羽 《国防》2014,(11):80-83
东南沿海紧急战备动员,始于1962年2月止于当年10月。军队作战对动员的基本需求是:首先准备50万人打3个月、尔后准备50万人打半年,再视情况准备300万人打1年。动员区域主要是东南沿海的福建、浙江、江西、广东等省,动员领域涉及国民经济动员的各个方面。这次动员,是继抗美援朝战争之后,新中国第二次进行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动员。国民经济动员系统为贯彻落实"积极防御,  相似文献   

3.
如何利用东南沿海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在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受到挑战时为我军的行动搞好军需保障,是我们要认真研究并着力解决的问题。一、东南沿海军需保障相关因素分析1.东南沿海地区军事斗争准备对军需保障的要求。我国东南沿海历来是我国大陆对世界的出海口,其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根据目前东南沿海地区军事斗争准备情况,一是空中军事行动较多,军需保  相似文献   

4.
东南沿海作战是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立体联合登岛战争,是我军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所采取的重要作战方式。随着高技术武器装备在现代战场上的广泛使用和新的作战理论的广泛运用,敌方凭借其优势,采取“非线式”、“蛙跳式”战术行动,使得后方地域易受敌袭击,后勤  相似文献   

5.
冷战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战争的终结,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盛行的当代国际关系中,军事实力仍是争取强国地位的基本条件,也是捍卫国家利益、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我周边国家在加强军队建设的同时,也加快了军事力量物质基础-军事经济建设的步伐。军事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军事斗争意图,军事战略的有效达成也必然对军事经济保障提出相应的要求,因此,了解东南沿海周边国家和地区军事经济发展态势,对于我国做好重点战区重点方向军事斗争经济准备,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东南沿海周边国家和地区军事经济发展,既有各自的特点和重点,又有共同的要求和标准,但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在存在众多特殊规律与特性的同时,也存在着适应性更广泛的一般规律和共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周边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做法和经验,了解其军事经济建设的进程及走向,对加强我国军事经济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由于我东南沿海周边国家和  相似文献   

6.
戚继光的名字,在我国明代史上是与抗倭斗争联系在一起的。因而明以后的历代学者,对于戚继光的研究,也多是客观地记叙他在抗倭战争中的英雄业绩,而很少研究他的军事改革实践和经验。然而,当我们认真考察了戚继光军事活动的全过程之后,就不难发现,戚继光不仅是战功赫赫的一代名将、民族英雄,而且是一位勇于改革、锐以创新的军事改革家。他无论是在东南沿海的抗倭战争中,还是在镇守蓟门边防期间,都是通过切合实际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福建、台湾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隔台湾海峡遥遥相对,海上距离平均100海里左右,最近70海里。由于这一地区特殊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地理环境,决定了该地是一个战事多发地区。据史料记载,闽台战争历史可上溯到秦、汉时期。当时,秦王朝为达到控制遥远属地的目的,挑动南、北越人互相攻击,时间长达数年。此后,闽中郡王无诸响应农民起义,北上参加了灭秦战争。之后,无诸又帮刘邦灭楚,并建立了地方政权,历史上称之为闽越国,与中原王朝“分庭抗礼”,由此拉开了闽台战史的序幕。在此后长达2190余年的历史中,除西晋、唐朝初期至…  相似文献   

8.
徐焰 《国防》2014,(6):79-81
正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结束,中共中央在东南沿海的战略方针也发生变化。一度搁置起来的解放沿海岛屿的作战计划提上议事日程。1953年10月,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向中央军委提出:利用我在朝鲜战场胜利形势,准备用5个军的兵力解放金门。中央军委、毛泽东当即批准了这一提议。一个月以后,毛泽东又要求暂缓进攻金门,首先解放浙江沿海岛屿。  相似文献   

9.
张羽 《国防》2014,(12):81-83
四、战备动员经费的统筹安排关于东南沿海紧急战备动员经费,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事后曾指出:"1961年国家财政困难,人民解放军同志厉行节约,自动把国防费紧缩为50亿元。1962年由于蒋介石反动集团企图窜犯沿海地区,由于印度反动政府向我国边境发动了武装进攻,我们在当年增加了一部分战备费,国防费又恢复到56亿元,其中有2亿元左右,是由于道路桥梁的检修加固和防空设施等方面的开支。"1东南沿海紧急战备开始后,国家在财政预算中,  相似文献   

10.
吴忠国  孙德强 《国防》2003,(4):61-62
雷达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它的研制与应用是世界防空技术史上的第一次革命。1937年,英国最先在东南沿海部署雷达网“链条”,由于它能测知德国飞机的来袭时间和大致方向,对于处于劣势的英国空军保存实力和夺取防空作战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后,雷达在历次战争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雷达已广泛应用于防空预警、导弹及反导弹系统制导、战场监视、新式武器测评等方面。 雷达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使雷达成为首当其冲的攻击目标。电子干扰、反辐射导弹、低空/超低空突  相似文献   

11.
十一、国家储备物资的转移和疏散
  东南沿海紧急战备之初,国家物资管理部、商业部组织有关省、市,对东南沿海地区的国家储备物资进行转移和疏散。  相似文献   

12.
夜壶阵     
明朝嘉靖年间,倭寇犯我东南沿海。地处闽浙交通要津的福建省福鼎县秦屿堡(今秦屿镇),倭寇的活动尤为猖獗。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当  相似文献   

13.
在1990~1991年海湾战争的海战中,水雷发挥了重要作用。伊拉克在沿海布设的大量水雷,重创了美国海军的2艘军舰,使多国部队难以进行海上登陆作战,而且战争结束后,投入了大量兵力进行长时间的扫雷。冷战结束后,大规模的世界性战争的可能性很小了,取而代之的是区域性争端的新威胁。海军作战的主要舞台由大洋转向沿海,从而作为海战中重要一环的水雷战在海湾战争后进一步引起  相似文献   

14.
房凤友 《国防》2005,(6):24-26
沿海大城市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前沿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都已成为重要的区域性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一旦发生战事,沿海大城市不但是战争资源和战争潜力的重要基地,而且会成为军事斗争的焦点。因此,一定要从建设强大国防、保卫现代化建设成果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沿海大城市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这些城市在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工作。一、提高国防教育质量,强化全民国防观念近几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  相似文献   

15.
张羽 《国防》2014,(12)
四,战备动员经费的统筹安排关于东南沿海紧急战备动员经费,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事后曾指出:“1961年国家财政困难,人民解放军同志厉行节约,自动把国防费紧缩为50亿元。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后,大陆陆续被解放,对敌斗争主要集中到东南沿海地区。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在武力干预朝鲜内战的同时派遣海空军侵入我国领土台湾。蒋介石集团得以在美国的庇护下逐渐站稳脚跟,并梦想“反攻大陆”。1954年12月,台湾当局与美国政府签订了所谓的《共同防御条约》,蒋军随即调整了作战部署,加紧对我沿海和内陆进行空中侦察和窜犯袭扰。由于当时东南沿海一线机场的条件尚不具备,没有进驻航空兵部队,只有陆、海、空军的高炮部队担负着对敌斗争任务。蒋军掌握了这一带的制空权,肆意窜扰大陆,甚至把训练空域设在福建某…  相似文献   

17.
<正>新中国创建初期,解放军防空能力很弱,不但不足以威慑美军入侵飞机,连对付台湾国民党飞机的侵扰,也常常显出力不从心。美机在此一时期频繁侵入东北、东南沿海领空。中方虽不断提出抗议、警告,但收效甚微。不久前,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后,勾起我对我国防空往事的回忆。新中国创建初期,解放军防空能力很弱,不但不足以威慑美军入侵飞机,连对付台湾国民党飞机的侵扰,也常常显出力不从心。美机在此一时期频繁侵入东北、东南沿海领空。中方虽不断提出抗议、警告,但收效甚微。1969年6月23日,中国就美国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东南沿海温岭市境内,活跃着一支训练有素、反应敏捷、打得响的海防民兵集体。他们既搏击在商海大潮,同时又坚持在海防哨所巡逻执勤,常备不懈。  相似文献   

19.
50年前,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周年的时候,美国当局将一场战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在美国侵略朝鲜与台湾并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的情况下,中国人民被迫进行了一场伟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新中国经受了这场战争的全面考验,打败了美国侵略者,取得了战争的伟大胜利,并在国际国内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一 中国人民不愿打仗,中国人民希望和平、热爱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于 1949年 10月 1日成立后,即决心治理长期遭受帝国主义掠夺和战争破坏的已是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国家。到 1950年 6月,全国除大陆的西藏和沿海的台湾等部分岛…  相似文献   

20.
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省晋江市,拥有全国知名品牌126个,被誉为“品牌之都”。在这个综合实力连续19年位居全省第一的热土上,武装工作始终走在前列。市委书记、市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陈荣法提出的一个思路深入人心,那就是打造“品牌之都”的“品牌武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