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与妻一起走过的日子,我时时感受着妻爱无限。与妻的真挚情感是我对工作、学习和生活执著追求的不竭源泉。正如一首歌中唱道:“真情真美,真如一池春水,风吹点点涟漪,感受细致入微……”在我的记忆深处,留下了妻的许多次“特别特”。女孩爱吃零食,妻也不例外。跟妻恋爱的时候,她还是个医科大学的学生,而我则是个刚刚军校毕业的“小少尉”。部队的性质注定我们无法天天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第一次给妻买零食,我拿了一只大大的蛇皮袋,直奔食品批发市场,花了足  相似文献   

2.
嫁给军人     
没结婚前,我和大多数女孩子一样,特别地羡慕军人和军嫂。没料到,自己后来会嫁给军人,成为军嫂。丈夫是驻济南某部的一个三级士官。我们相识在5年前醉人的8月。当时连团、营、连的顺序都排不清的我,第一次被灌输了"士官"的概念。他告诉我:"士官,士兵的身份,军官的工作。"其实,当时他说了半天,我也没闹明白士官是咋回事。当时,知情的好友劝我:别犯傻!士官不就是一个兵嘛,过几年回来啥都没有!是啊!他只是士官,纯粹的士兵,与前程似锦有着不小的差距。况且遥隔千山万水,我能握得住这份未知的爱情吗?面对我的犹豫,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4月5日晴今天是清明节,也是清明小长假第一天,三师五○团八连的田间地头却是一片繁忙景象。兵团司法局驻八连"三民"活动工作组组长牛洪配合连党支部书记负责全连春耕全面工作,组员任海洋和八连技术员一起做机车作业量的统计,师学华配合连长调配播种机车犁地、整地,魏巨颜和副连长负责把好质量关。我和组长牛洪跟着播种机来来回回地在田中走着,时不时用勺子检查下种量、空穴率,用尺子量结合部、采光面,他  相似文献   

4.
1999年5月,杨韬离开军区机关到隆昌县人武部任政委。破旧的营房、狭小的办公室……这是杨韬对隆昌县人武部的第一印象。上任的第一天晚上,他住在民兵训练基地,第二天起床,看到满身粘满了白色棉花的自己,他真有点哭笑不得。几天后,前来看望他的妻子,只坐了一会儿就抹着眼泪转身而去。杨韬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没有想到是这样的窘况。在主持第一次部党委会上,畅韬斩钉截铁地说:“我们现在的条件是很艰苦。但是,只要精神振奋,没有办法可以想到办法;只要有吃苦精神,没有钱也可以搞建没;只要胸中有事业,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绕不过去的障碍。”  相似文献   

5.
父亲的脚板     
吴德春 《政工学刊》2023,(10):94-95
要不是父亲的腿做手术住院,我都想不起有多久没有这么长时间单独陪他在一起了。要不是他卧床行动不便,我也想不起上一次给他洗脚是多少年前的事。给父亲洗脚的时候,我第一次仔细端详这双脚,脚板很硬,像木板,脚骨都是畸形的;脚掌和脚背,每个脚趾头,都是厚厚的老茧,还有旧伤留下的疤痕。这跋涉了70多年的脚板,该藏了父亲风雨人生多少故事呀。  相似文献   

6.
他,是一名意气风发有着大好前途的年轻军人;她,是一名从医学高等专科学院毕业正值青春妙龄的大学生。他们原本青梅竹马,等待着幸福甜蜜的生活,可一次意外的爆炸烧毁了他帅的面容,也烧毁了她唾手可得的幸福,面对残酷的现实,她没有退缩,毅然坚守着他们之间纯真的爱情,遵守着那个只属于他们之间的甜蜜约定——  相似文献   

7.
难舍绿军装     
20岁那年 ,我考上军校。第一次穿上绿军装。在最初的兴奋与欣喜过后 ,我产生了一丝失落 :看着同龄人西装革履 ,在缤纷世界里尽情挥洒自己的青春 ,而我将融进这单调、绿色的方阵中。我不禁问自己 :“军装是不是很‘土气’ ?”第一次探亲回家 ,我身着军装。在车站 ,不止一个人向我问路 ,一位河南老大爷甚至没多想就把包放在我的脚边 ,自个儿买票去了 ;在车厢里 ,一个可受的小男孩除了他妈妈外 ,就喜欢让我抱他 ;到了家 ,几个表姐妹们好奇地审视着我的肩章领花 ,想要试穿这身绿军装。我不由得重新打量这身军装 :是什么魔力让历尽沧桑的老人信任…  相似文献   

8.
班长和他的朝鲜族士兵吴晓干杨罗玉“是母亲给了我生命,把我带到了这美丽的世界;是班长教我怎样做人,认识了这美丽的世界。在我当兵的历史里,班长就是我心目中最敬佩的人……”在一次演讲会上,37351部队朝鲜族战士赵光军操着不太流利的普通话满怀深情地讲述着他...  相似文献   

9.
特别任务1964年11月的一天,处长找我说:部长让你去一下,有事向你交待。走进部长办公室,部长要我在他对面坐下后就说:组织上决定派你去执行一项任务——参加我国第一次原子弹效应试验。要在陆地上试验海上的效应,任务非常重要,但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你的任务是负责制订试  相似文献   

10.
丈夫是名军人。和他相识前,我对军人并没有什么了解,一直以来,军人给我的印象都是冷峻的,从外表到内心似乎硬得像钢,没有一丝关爱与柔情。然而,我俩第一次见面就让我感悟到了军人性格的另外一面。那天,我在朋友的催促下到一个咖啡馆里见面,我在车子里远远地就看到他穿着整齐的军装站在门口,严肃冷峻的表情让我心里慌乱得不知所措。下车瞬间,我的头感到无意中撞到了一只手,我才发现他怕车门  相似文献   

11.
这就像玩网游一样,有的人为称霸江湖做第一,有的人喜欢盈利赚钱为生计,也有的人只为无聊消遣交朋友,可无论如何每个人有一个目标却很重要,投身军旅更是如此。他开始是我的新兵连班长。那天一踏进营门,就看到他笑嘻嘻地过来帮我们提行李。分班的时候比较戏剧性,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他抽到了我,于是成了我的班长。他叫余康力,我在他班上待过三个月,提起他,让人想到的就是网络游戏,他常说:玩游戏不算什么,但他能把虚幻世界的文化寓教于乐,带兵教学的理论确是一份别具一格的本领。记得第一次班会我们班就比较特别。班长问我们当兵的目的是什么?大家一一发言后他说:"这就像玩网游一样,有的人为称霸江湖  相似文献   

12.
辨谬二则     
<正>树叶作见证人l 树叶奇案16世纪东方思想家,在《杂人趣谈》一书中提到一个诉讼案:在法官前,甲(原告)指乙(被告)欠他许多两黄金.乙硬不承认,坚持说:“我是第一次见他,从来没有跟他共过事.”  相似文献   

13.
乔玉 《解放军生活》2011,(11):18-20
题记:在北海舰队航空兵某飞行团会议室,第一次面对吴志忠,很硬朗的男人,坐在我的正对面,腰挺得笔直,很随和很温情地直视着我等待发问。他说话虽然慢条斯理,但却思路明晰、逻辑性很强。我知道写人物离不开故事和细节,没想到要从吴志忠身上找"故事"并不是件容易和轻松的事。他不会"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感人事迹,因为他觉得自己所做的事、就是一名合格军人应尽的本分,称不上什么伟大。所以整整一上午从他身上"挖"到的能称得上"故事"的事儿,基本上没有足够吸引读者眼球的细节。  相似文献   

14.
陈书恩,河北易县人,1981年10月入伍,上校军衔,本科学历,历任职务:排长、指导员、组织股长、政治处副主任、主任、组织科长、师政治部副主任,现任职务:北京军区某团政委,被军区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政治教员”、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我当新兵时嫉妒心比较强,但发生在新兵连的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这种性格。我们班有11名新兵,每个人的素质都不错。其中有名和我同乡入伍的新兵叫赵勇,他脑子灵活,领悟东西特别快,军事素质是呱呱叫。入伍不到一个月,他就能完成单、双杠一至五练习;5公里越野,他全副武装只需19分钟;第一次打靶,他…  相似文献   

15.
他是一名温柔体贴仁爱理达的医生,从医56年,他始终坚持着属于他的职业习惯:他见病人的第一个表情是微笑;他是一名出色的外科专家,他认为医生站在手术台前,比去争奖、去凑论文、去弄基金更有价值,因而也便没有“教授”“博导”之类的头衔。他是一名彻底理解为医之道的医生,他说:“医生的职业没有尽头,除非身体顶不住了,才能停下来,否则总要做下去。”现在,他停下来了。他被确诊为晚期胃癌。他淡定地交代遗嘱:死后做遗体解剖,为后人积累经验。他说:“我这辈子做医生,只想做个好医生。”  相似文献   

16.
距离他离开我们的那天,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终于有机会平静下来写点关于他的东西。突来的缘分第一次听说他,是从办公室老阿姨的口中,她告诉我,和我同一办公室的一个男同事的父亲写了很多书,好像挺有名的。那时我纯粹出于对同事私人情况的猎奇心理,记下了他的名字,回家上网搜索了下,发现是个研究军事哲学的博士生导师。打开了几篇他写的文章,其中有很多同马列主义相关的内容。这个年纪的我,对这类词汇不甚敏感,所以匆匆看了两眼就关闭了窗口。当时我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并没有想到在一年多后,缘分来得如此的突然和妙不可言,我竟然以他未来儿媳妇的身份,到政治学院拜访了他。第一次见到他,  相似文献   

17.
秘密     
所有的秘密非常简单。 放倒一棵树,鸟儿露出了翅膀, 大地和草儿晒到了阳光。 这是老石的一首诗。他所描述的秘密在某种程度上就像我的秘密。 十三岁那年,我经历着人生的最大苦难。那一年,我哥哥考上了省城的大学,为了哥哥的学费,父亲没日没夜地打工挣钱。终于,有一天,他从脚架上摔下来,没了双腿。那一年的冬天特别冷,类风湿病严重的母亲用她赢弱的身子支撑着这个家。谁也没有开口说让  相似文献   

18.
认识到武装准备不足是上海工人第一、第二次武装起义失败的重要原因,中共中央为加强对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军事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以中央军委委员周恩来为首的特别军事委员会。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特别军委通过建立自上而下的军事组织,加强对工人纠察队的武装和训练,开展对敌军的兵运工作和与北伐军的联络工作,全程筹划、组织和指挥军事行动,为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国防》1999,(11)
张洪洲与共和国同龄,从小向往军营,立志参军报国,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圆了“从军梦”,但他对军队和军人始终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他经常说:我虽然没有当过兵,但我明白没有解放军的无私奉献和牺牲,就没有今天和平安宁的环境,就没有人民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让部队官兵感到,大家都在支持着部队建设,时刻关心着他们的工作。近几年来,为配合政府  相似文献   

20.
志军是一位极具使命感的军事摄影家。自1996年担任海军南海舰队专职摄影干事那一刻起,他的胸前挎着照相机,在十年的时间里,镜头就一直对准着大海,跟随着军舰劈波斩浪,漂洋过海,先后18次赴西沙,16次赴南沙采访,累计海上行程4.8万多海里。南中国海海域凡有我海军军人驻守的岛礁,他全都不止一次地登临过,一些没有军人驻守的小岛礁,他也要涉足。他拍摄了以海洋军事、海洋资源、海洋生态、海洋环境、海洋经济为题材的摄影作品数万幅,在媒体上发表作品3000余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