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克服重重困难,领导当地军民创建了陕甘革命根据地。它既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又是八路军挺进华北进行敌后抗战的出发点,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陕甘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是:始终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坚决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坚持开展武装斗争,大力发展革命军队;坚持把武装斗争同农民运动相结合,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优势,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陕甘革命根据地斗争的伟大实践及其经验,对实现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罗荣桓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创建人和领导者之一,对我军政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思想和方法。尤其是在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和推进东北解放战争的过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从提倡互帮互助,维护部队团结;开展诉苦教育,增强部队战斗意志;加强党的建设,发展党的组织;强化战时政治工作,激发官兵战斗精神等四个方面,阐述罗荣桓对我军政治工作的创新和贡献。  相似文献   

3.
西北红军虽然没有直接参加长征,但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牵制和消灭大量国民党军,建立了比较巩固的陕甘根据地。创建西北根据地,为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开展军事行动,为红军长征提供了策应支援;建立群众基础,为壮大红军提供了力量源泉;培养干部骨干,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大批人才,西北红军为长征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创建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打牢军事经济基础;实行减租减息,保护私人工商业,发展军事经济资源;建立适合新特点的军事经济供应体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军事经济困难,是邓小平创建大别山根据地时期的军事经济思想,它体现了邓小平军事经济思想的辩证性、务实性和主体性。  相似文献   

5.
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建立兵站体制,进行交通运输工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兵站初步创立,作用较为有限,但各根据地发展不平衡,以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兵站体制较为完善。抗日战争时期兵站得到较大发展,八路军和新四军建立了连接各抗日根据地与陕甘宁边区大后方的战略性兵站线,以及连接敌占区的秘密兵站线,兵站职能进一步拓展。解放战争时期兵站逐步走向成熟,不仅规模急剧扩大,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而且职能得到进一步调整和规范。  相似文献   

6.
1940年10月,苏北根据地开辟后,华中八路军、新四军总指挥部在苏北建立,陈毅任代总指挥。次年一月,新四军在盐城重建了军部,陈毅任代军长。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他和刘少奇同志一起率领新四军部队,奋战大江南北,坚持华中敌后抗日。1940年下半年到1942年底,陈毅在苏北工作了两年多时间,肩负着华中军事指挥的重任,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军事家。在这期间陈毅还亲自指导了苏北根据地的建设工作,为华中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陈毅善于把党中央。毛泽东同志的指示与华中、苏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先后创建了晋冀豫、冀鲁豫、山东等敌后抗日根据地,按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与这些地区的会门发生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八路军第129师在开辟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第115师在开辟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均以很大的注意力进行会门的统战工作,成建制地收编了一些抗日的会门武装;同时通过与会门的统战关系在游击区建立秘密交通线;对与日伪勾结、受国民党顽固派操纵的反动会门则坚决予以打击和镇压。八路军对会门的统战工作对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与发展、社会秩序的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1927年下半年,在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下,江西省吉安县东固成功地发动了一次农民武装暴动。这是中共“八·七”会议以后发生较早的农民暴动。暴动后,即建立了东固革命根据地。它是吉安地区建立最早的一个革命根据地。东固,成为周围各地革命者聚集、学习和向往的地方,是赣西南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一盏明灯。  相似文献   

9.
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所建立的密营 ,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根据地。它是抗联游击战争战略战术运用的重要依托 ;是抗联储备战略物资 ,从事后勤补给的基地 ;是抗联安置伤病员、培训干部的后方。当然它与八路军、新四军在关内所建立的抗日根据地无法相提并论 ,但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张磊 《军事史林》2021,(6):15-22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的一块重要根据地.根据地建设过程中,为了有效应对反动势力,巩固根据地、完成革命任务,鄂豫皖中央分局高度重视扩大红军工作,加强对群众的宣传鼓动,提升扩红运动的方式技巧,大力开展瓦解敌军工作等,壮大了红军队伍,推动了根据地革命事业的发展.这对新时代的征兵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抗日战争时期阐明了坚持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的几个重要思想 :关于发动群众、武装群众 ,在敌后广泛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思想 ;关于建立发展抗日人民武装 ,巩固人民武装的思想 ;坚持长期抗战必须创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的思想 ;民族战争和反摩擦战争需要两种不同的战略战术原则等。这些思想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 ,也为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土地革命时期中央根据地的赤白贸易和赤白交通运输线,是随着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而建立起来的,是打破敌人封锁必不可少的措施,是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生命线。赤白交通运输线是经过多年斗争,又几经挫折,才逐渐完善和发展起来的,疏通和交流了白赤两地区的物资,对反“围剿”战役的胜利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早在1928年底,边界工农兵政府就强调指出:边界党和工农兵政  相似文献   

13.
尚琛琛 《中国军转民》2023,(18):135-136
全民族抗战时期,因日军在山东根据地实行“肃正作战”和“治安强化”运动,加之这一时期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得大量无辜百姓流离失所成为难民。根据地政府为了救济难民,发动广大军民群众共同救济,解决了难民基本生活问题并为全民族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系统研究全民族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难民救济工作,对于做好新时代社会保障工作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陕北红军[1]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陕北革命根据地、陕甘革命根据地军事建设的重要成果。目前在西北革命根据地研究领域,学界较多关注陕甘边根据地和陕甘边红军,对陕北根据地及陕北红军涉猎偏少,研究主要集中在陕北红军的建立过程、陕北革命领导人与陕北红军、陕北红军名称辨析、陕北红军与长征胜利等方面,[2]鲜少专门总结陕北红军的建军模式与经验,诸如陕北红军如何创建壮大、陕北红军的兵源构成、党组织与群众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陕北红军的成军模式及影响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究。基于此,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开辟和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军事经济是在极为艰难、极为复杂的环境中建立和发展的,它对保障革命力量的生存与发展、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的军事经济,具有许多特点。一、抗日根据地的军事经济,是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的军事经济抗日根据地的军事经济具有独特的社会性质,它与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  相似文献   

16.
在国民党军队中开展兵运工作,发动兵变组织武装起义,是大革命失败后我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形式之一。"两当起义"是我党策动国民党军阀部队整建制兵变,举行武装起义,开展武装斗争的成功范例。为党领导陕甘革命斗争提供了新的经验教训和宝贵启示,促成了陕甘革命斗争从组织武装暴动,发动兵变建武装,转变到兵变与农民武装暴动相结合,建立根据地,进行武装割据,走井冈山道路上来。以"两当起义"为标志,刘志丹、习仲勋等陕甘地方革命领袖开始了创建渭北、照金、南梁等苏区根据地的探索和实践,陕甘革命斗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两当起义"为陕甘边根据地最终形成与建立,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础,提供了斗争指导方针转变的条件,对陕甘边革命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有着深层次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集中阐述了抗日根据地军事文化建设的理论渊源,指出她是在马克思主义军事文化思想指导下,对苏区革命文化事业的继承与发展,对中国传统军事文化的借鉴和吸收。对于建立和巩固根据地,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征集党史资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征集军史资料又是征集党史资料的重要内容。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打了几十年仗打出来的,军史资料在党史资料中占很大比重。早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就有叶挺的独立团和卢德铭的警卫团等,这是我们党掌握的武装力量。再远一点,从孙中山开始建立军队,我们党就做了大量军事工作,黄埔军官学校就是在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下建立的。这个时期的历史材料也应该征集。以后,我们党建立了军队。起初很少,慢慢发展壮大,建立了很多根据地。经过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几个大的历史阶段,史料非常多,非常丰富。但是,现在我们手上拥有的却非常少。所谓少,是说能够反映军队和根据地面貌的生动资料,搜集到手的实在太少了。汇集起来的资料,就  相似文献   

19.
王树增 《国防》2016,(9):73-80
1935年6月26日上午9时,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川北一座喇嘛寺庙里召开,史称"两河口会议". 会议由张闻天主持.首先,由周恩来根据两军都已离开自己从前的根据地,现在红军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新的根据地的现实,阐述了选择新的根据地的必要条件和今后红军行动的战略原则.  相似文献   

20.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经过人民解放军半年多的积极作战,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军,使敌第一线兵力大为减少,为此,国民党统帅部不得不从大后方陆续抽调了5个军16个旅的兵力,以增强北方战场,使后方兵力更加空虚,为我南方各省游击战争的开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1946年11月6日,中共中央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指示南方各省党组织:“在目前全面内战形势下,南方各省乡村工作应采取两种不同方针:甲、凡有可能建立公开游击根据地者,应即建立公开游击根据地。原有各根据地,如海南岛,如南路、中路、西江、北江、东江、闽南、闽西,应鼓励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