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晨 《军事历史》2013,(1):49-54
太平军长沙之战是近代中国军事史上一场战争技艺的强力交锋,主要表现在战略指导、战役指挥和战术运用方面,而战役的第一阶段是整个长沙之战最为关键的,也是太平军战略、战术体现最为集中的阶段。由于太平军的失误,长沙战役的失败具有必然性。但其中汲取的经验和教训,却为日后攻克武昌和南京准备了条件。太平军长沙之战最惨重的损失,莫过于西王萧朝贵之死。从郴州决策失误这一角度讲,杨秀清对萧朝贵的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扬爱国主义旗帜颂人类正义之战王真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由法西斯恶魔发动给人类带来空前浩劫的战争,也是一场进步人类为捍卫独立自由而进行的反法西斯的正义之战。作为这场正义之战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抗日战争,自始至终高扬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  相似文献   

3.
怛逻斯之战是中国古代史上一场有标志性意义的战争。它是唐与阿拉伯两大帝国、中华与伊斯兰两大文明在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一次碰撞,其结果深远地影响了后来亚洲的历史发展进程。国内学界关于这场战争的起因、唐军的参战人数及败因、战争的影响等重大问题有很多争议,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庚子年春节,中国大地一改万家团圆迎新年的祥和,骤然变为万众一心战疫情的出征。这是一场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时间之紧、难度之大、处境之危险、情况之复杂、任务之艰巨,世所罕见。  相似文献   

5.
涿鹿之战论析黄朴民在距今五千年左右,华夏集团中的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鹿县一带进行了一场影响中华文明进程的大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涿鹿之战。它对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中国古...  相似文献   

6.
屯门之战和西草湾之战是近代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第一次海上军事冲突 ,造成冲突的根本原因是近代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明朝的朝贡贸易和海禁政策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本文对鲜为人知的屯门之战进行了史料分类和梳理 ,并认为中葡关系的恶化导致明朝强化海禁政策 ,对其后“嘉靖大倭寇”的泛滥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南苑之战是“七七事变”期间的一场著名战斗。此战牺牲了佟麟阁、赵登禹两位将军和众多青年学生兵,导致宋哲元在北平不能立足,但以张自忠第三十八师为主力的第二十九军守军奋勇抗敌,亦给日军造成较大伤亡。本文据相关史料,试对南苑之战中双方的决策背景、具体的交战过程及突然停战的原因等一系列问题加以阐述,以还原南苑之战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8.
<正>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大战一百二十天"劳动竞赛中,顺利完成16个批次XXX件产品顺利交付,完成X亿元产值。收官之战刚刚结束,新春佳节接踵而至。喜迎春节,湖南省、湘潭市各组织及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各级党组织、工会,分别走访慰问公司劳动模范、"一助一"帮扶对象,组织看望公司职业病人、工伤人员,并慰问补助困难职工700余户,发放慰问金近42万元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面对拥有先进武器装备的清军与外国侵略者,太平天国通过仿制与使用西式武器等途径积极谋求提高军事技术水平。在此过程中,它展现出了肯定学习近代军事技术合理性的伦理价值取向、"各做忠臣劳马汗"的军事技术道德要求、"你有那长,我便用你那长"的军事技术人才伦理观、不以武器装备论成败的军事技术作用观。太平天国军事技术伦理思想具有强烈的近代起义农民特色、浓厚的宗教色彩及起义农民军事技术伦理思想由古代向近代转型的特色。太平天国军事技术伦理思想对于提升太平军战力、促进中国近代军事技术伦理理论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对于当前我国的强军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西夏元昊称帝后,北宋对其削籍去号,关闭互市,西夏为了打破经济封锁,进行对外掳掠而发动了好水川之战。君臣的能谋善战、进攻方向和地点的正确选择、通信工具和手段运用以及骑兵"铁鹞子"在战场上的突击作用,是西夏取得好水川之战胜利的重要原因。伴随着好水川之战的失败及议和后"岁币"负担的增加,北宋对西夏整体上已处于守势。  相似文献   

11.
不少论者言战国,多着眼一个“战”字,认为秦灭六国只是“战”的结果,不存在什么“不战而胜”。这种认识至少是不全面的。秦对六国既有战胜之策,也有不战而胜之策,而其中主要的恰恰是后者。秦对六国的不战而胜之策,概而言之,有以下几条: (一)实施战略欺骗,松懈六国斗志。秦统一中国的战略目标早已确定。《史记·商君列传》载,秦统一中国的战略计划分三步:首先富国强兵,夺占地利;尔后"东向以制诸侯";最后成帝王之业。其中第二步是关键,所谓"制",就是要逐步削弱、控制六国,为成"帝王之业"打基础。这一步对秦来说,是势  相似文献   

12.
论马岛之战     
1982年4月南大西洋爆发了一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规模最大的海空战——英阿马岛之战。这场现代化的局部战争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外国军界人士、军事评论家和我国军事研究人员纷纷著书立说,就马岛战争的历史背景、战略指导、作战思想、海陆空三军作战、武器装备、战争动员、情报侦察、军事训练、战备措施、后勤保障、先进武器的使用、人与武器的关系等诸问题提出各种看法,探讨这场局部战争的经验教训。尽管战争结束已有多年,但马岛争端至今未得到解决。因此,重新回顾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探讨马岛之争的由来及战争给人们的启示不是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孙子》提出的"奇正"思想,历来被兵家尊为"用兵之钤键,制胜之枢机".在柏举之战中,吴军通过"以正合,以奇胜""奇正之变"来避实击虚,"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致人而不对致于人",最终改变敌我双方的强弱力量对比,达到"奇正合宜","正亦胜,奇亦胜"的驾驭战争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战争史上,有一场许多中国人陌生、不少外国人却很熟悉的战争,这就是1259年中华大地上两个南北对峙的政权——蒙古和南宋之间发生的钓鱼城之战。13世纪初,蒙古势力崛起后即开始实行大规模侵略扩张,铁骑纵横欧亚大陆,罗马教皇格利高里九世惊呼为上帝的“罚罪  相似文献   

15.
1944年10月24日的“苏里高”海一峡之战,被军史学家称为二战最后一场“经典”海战。这种说法只对了一半。这场海战——美、日海军战术雷同于16世纪以来历次海战,战舰排成队列,重炮对轰,无论从何种意义上都堪称“经典”。然而,这并非二战最后一场“海战”。太平洋战场上的最后一战发生在战争刚刚结束之时,而且是一场“帆船大战”。  相似文献   

16.
<正>"战以止战,兵以弭兵"。正义的剑是为了保卫和平,而创造犀利的武器,更是取得国防的安宁。从抗战中的坚强力量,再到国防科技工业中的中流砥柱,都镌刻着兵工人发展的不同历史轨迹。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一机集团在戈壁滩上书写了一曲艰苦创业的奋进之歌,成为国防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7.
太平军所使用的兵器张一文太平军是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一支农民起义军。这时的中国兵器正处于火器与冷兵器并用时代的未期和向火器时代过渡的前夜。起义之初,太平军使用的基本上是冷兵器,只有少量的旧式火器。占领南京之后,通过与欧美来华人员接触,西洋火器得以传入...  相似文献   

18.
今年4月以来,石家庄警备区根据河北省政法委、省综治委、省军区政治部关于开展万名政法干警人(专)武干部包村活动的安排部署和要求,结合全市开展的"迎奥运、保平安、促发展"活动,认真组织人武干部开展包村活动,各级人武部门高度重视,科学谋划,精心部署,密切配合,全区人(专)武干部包村活动进展顺利、成效明显,为驻地奥运安保、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喻立 《国防科技》2002,(5):92-93
春秋时期,群雄四起,争霸天下。韩国、魏国、赵国是在动乱中新出现的三个国家,受到了晋国的千般凌辱。为了摆脱势力较强的晋国的威胁和控制,以及保护各自的利益,几经曲折,三个后起国家的统治集团终于携手联合起来,共同打击晋国统治者,演出了一场震惊中国历史的“三家分晋”之战。这其中灭晋起决定作用的乃是决堤放水之策。  相似文献   

20.
涿鹿之战是距今约五千年左右,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这场战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既是双方为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斗争的必然产物,也是私有财产出现背景下,氏族产落首领为满足其攫取更多物质利益强烈欲望的客观结果。从前者说,这场战争带有浓厚的原始性;而就后者言,则这场战争是我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它对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同时对于中国古代军事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谨就涿鹿之战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