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兵团建设》2013,(14):11
"我是老军垦的后代,是喝着团场的水、吃着团场的饭长大的,我热爱团场这片土地,热爱团场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这是四师六十七团原政委石书江日记中的一段话,朴实的话语记录着新时代领导干部崇高情怀。2011年11月,石书江出差途中不幸遭遇车祸殉职,噩耗传来,草木含悲,田野哀伤,人们怎么也不愿相信,一位职工群众的贴心人就这样离开了他热爱的土地和职工群众。六十七团地处边境,是国家级贫困团  相似文献   

2.
《兵团建设》2013,(20):21-22
"群众立场、群众感情不能光写在文件上、挂在口头上,而是要把群众放在心上、当做亲人,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四师六十七团党委书记、政委石书江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承诺。14年前,年仅41岁的石书江,被调到六十七团担任团长。地处边境的六十七团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团场,当时团场人均耕地仅有5亩,经济状况很差,职均收入才2000元左右。上任以后,石书江便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团场面貌,让职工脱贫致富奔小康,绝不能辜负上级党委的重托。他深知,六十七团要想脱贫致富,必须走科技兴农之路。  相似文献   

3.
正我叫冯玉梅,是农四师六十七团四连的一名退休职工。2011年,我享受了团场保障性住房政策,购买了一套85平方米的楼房,年底就和老伴搬了进去。上世纪60年代,我和老伴来到这个团场,当时在连队住的是土打墙房子。后来,连里慢慢建起了砖木房,我和老伴也分了两间。我和老伴都是团场普普通通的职工,不懂任何技术,也没有太高奢望。退休后,我们就想着在老房子里帮子女带孩子、在院子里种菜,根本没有想过  相似文献   

4.
正2002年,我到农四师六十七团机关党办室工作,四年的时间里,石书江政委那种心系职工、求真务实、艰苦创业的敬业精神深深感染着我。2004年,六十七团新组建九连,连队有26名新职工落户。由于当时种植的树木没有成林,大风、霜冻等自然灾害频发,地里收成不好,有24名职工选择  相似文献   

5.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在做着各种各样的选择题,一些可以多选,一些只能单选。石书江选择的,永远是对职工群众有利的,永远是对团场发展有利的。石书江去世后,他生前的同事和六十七团的干部职工从不同角度回忆了这个亲民爱民又颇有个性的政委  相似文献   

6.
青春飞扬     
正在二师二十九团,一批批年轻大学生来到团场。这些充满了青春气息的年轻人,为团场发展注入了活力……夫妻大学生扎根在边陲2013年12月9日,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刘万乐和杨旭芳这一对小夫妻当上了爸爸妈妈。这对年轻的大学生,如今已是二十九团宣传战线上的骨干力量。2008年,刘万乐于兰州文理学院毕业后,回到甘肃农村老家成为一名乡村英语老师。2009年,在兵团优惠政策的吸引下,刘万乐选择来到二十九团。"我查看了兵团很多团场的资料,二十九团是有名的先进团场,也是一个能够  相似文献   

7.
永恒的丰碑     
《兵团建设》2012,(10):18
正六十七团轧花厂书记于香最近,我在整理办公室书柜时,看到2011年6月召开团党代会时与石书江政委的合影。我始终觉得他没有离开我们,只是出差去了,随时都会回来。每年进入棉花加工生产期间,石政委都要深入扎花车间一线嘘寒问暖,调  相似文献   

8.
边塞魂     
姚晓敏  王雁 《兵团建设》2012,(15):28-29,31
50年来,为了祖国西部边境的安宁,农四师六十七团400多名军垦战士长眠于乌孙山下。而今,乌孙山下的丰碑上,又镌刻了一位后继者的名字,他就是石书江,生前任六十七团党委书记、政委。前不久,按照兵团党委组织部、宣传部的要求,本刊记者再次前往乌孙山下,探寻这位优秀共产党员生前的足迹  相似文献   

9.
高原  张泉  刘军  张永 《兵团建设》2003,(4):17-19
"这已是3年间,我们第二次夺得兵团红旗团场第一名的桂冠了.2000年,十六团就曾获此殊荣.2002年,十六团能再次荣获兵团红旗团场第一名,我感到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10.
在团场,女人当兽医是个稀罕事,女大学生住在山里当兽医那就更稀罕了!在四师六十七团畜牧中心,就有两名科班出身的女大学生兽医——王晓玲和胡敏艳。6月28日,笔者在猪舍边见到了王晓玲和胡敏艳。只见她们一会儿察看猪耳上的免疫标识、猪的皮肤、毛色、眼结膜,一会儿踢一踢猪的后腿,之后认真地出具产地检疫证明。"做兽医,整天钻猪舍、羊圈、鸭栏,又脏又苦,后悔过吗?"笔者问2012年7月被招聘到团场畜牧中心工作的女大学生王  相似文献   

11.
正2011年,兵团完成52个边境团场的74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4.73亿元"我来185团49年了,没想到能住上楼房,这正是我和老伴一直期盼的。"这是刚刚搬进新楼房的农十师185团退休职工庄奎吉老人发出的由衷感慨。被大家亲切称为"老庄"的庄奎吉老人是1963年从山东济南军区转业到185团的老军垦。  相似文献   

12.
正"多年来,我依靠科学种田,不仅实现了致富梦想,而且走上了连队领导岗位,在团场创业一样大有可为。"1月20日,七师一二八团十四连指导员冉戈说起自己的创业经历很是激动。今年36岁的冉戈,1999年毕业于四川绵阳机电学院。在外经历了4年的打工生活后,2003年3月回到了一二八团。从繁华的都市回到连队,心理落差让他无所适从。看着自己周围很多青年依靠团场的好政策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冉戈下定决心,在团场创业。  相似文献   

13.
正连续几天的暴雪过后,大年三十这天早晨的阳光却出奇地灿烂。还不到中午十二点,四师六十六团团部市场早已被挤得水泄不通。"我们团这些年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你看这买东西的人多得!"身边一位路人这样感慨着。这句话在团场电视站记者夏莉娜给记者介绍团场情况时得到了印证。"我是土生土长的六十六团人,这些年也算是亲眼看着职工群众的日子越过  相似文献   

14.
呼唤企业家     
近两年,我团工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可我总感到团场办工业的人才稀缺。现在,222团的十多位团场企业负责人大多都有担任连长、指导员的经历,团场二、三产业的发展依靠这些同志似乎很难较好地发展。对此,我有些担心。我团曾想在乌鲁木齐市办一家工厂,奖金不愁,产品也有销路,但谈及谁来管理这家企业,我的心里就没了底。我总感到缺一个能人。这样的能人如果不出现,团场企业的发展之路或许就会充满荆棘。  相似文献   

15.
《兵团建设》2012,(22):58
"我是带着团场父老乡亲的期待和厚望来参加大会的,心情特别激动、兴奋。能够亲身参与、见证这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盛会,更让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感受到了我们党的伟大光荣。"被称为"巴尔鲁克山的天使"的党的十八大代表、农九师一六一团九连副指导员梅莲激动地说。梅莲认为,边境团场的繁荣、富强事关国家边防稳固。几天来,在讨论交流时,梅莲都在为边境团场的发展大声疾呼。她建议,加大对边境团场基础设  相似文献   

16.
见言 《兵团建设》2006,(11):22-22
在农四师“箭乡”——察布查尔这片土地上,有一位作风民主、为人正直的团长,当地的职工群众都亲切地称他“石老大”。其实,他的名字叫石书江,他已在农四师六十七团默默耕耘了近10个年头。箭乡思绪1997年4月23日,石书江由六十六团副团长调任六十七团团长。石书江“高升”了,亲戚  相似文献   

17.
正一年来,一师八团按照兵团党委"强化团场党委核心领导作用、实行团场内部政企分开、增强团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完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建立国有资产运营监督管理体制"的总体改革思路,以团场内部政企、政事、政资、政社分开为突破点,创新团场管理体制,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团场发展活  相似文献   

18.
1999年,农七师一二五团党委在强化连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深化团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作为落实十五大精神、加强团场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团场两个文明建设快速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团场经济的各项建设事业呈现出喜人景象。据农业部农垦局的统计资料显示:一二五团已跨入全国百名农垦大户的行列。1999年,该团获得全国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一二五团党委在实践中认识到,要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主人翁作用,调动职工群众参与改革、投身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就必须让职工群众知政、参政、议政,而全面推行团务公开、民主管理就是一条有效途径。一二五团团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正五师八十七团是一个农牧结合的边境团场,三代团场人在温泉河谷一个名叫道拉达的石头滩,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终于把石头滩变成了一座军垦新镇。在八十七团向一座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镇华丽蜕变的过程中,团场的女职工们就像一朵朵鲜亮绽放的玫瑰,把团场装点得五彩缤纷。一株辣椒种出三元利润"我育的辣椒苗,在市场上每棵卖1元,如果种成大棚辣椒,按照去年的销售利润,每株辣椒可获利达3元!"2月20日,八十七团职工王玲说。  相似文献   

20.
周小玲 《兵团建设》2013,(23):20-21
采访时间:2013年11月4日至15日崭新的团中心幼儿园双语教学楼、气派的卫生疾控中心、宽阔的马路、林立的楼房,眼前的景象让我这个初来乍到的人有点惊讶:若不是在通向团部的12公里道路两旁,6组风格各异、反映屯垦戍边精神的雕像提醒我这里是具有"阿山第一团"美誉的十师一八一团,我还真有点不敢相信。对这片土地来说,今年是个特殊的年份——一八一团建团整整60周年了!六十载的春华秋实、苦乐年华,为这个团场带来了沧桑巨变。用儿时生长在这里、如今工作在这里的团场政工办主任邓武的话来说就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