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三所组建于1958年,是我国从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制导雷达研制的骨干研究所,以雷达系统工程及无线电电子技术为专长,是国内高水平的制导雷达研制单位。二十三所现有从业人员34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600余人,技能人员1300余人。全所现有博士120人,硕士900人,大学本科1000人。从二十三所走出了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60年来共荣获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部级科技进步奖等450余项。二十三所已形成"一所多地"发  相似文献   

2.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创建 于1948年,是我国最大的化学含 能材料研究中心。全所现有职工 近2000人,工程技术人员1200余 人,其中研究员、副研究员、高 级工程师300余人。西安近代化 学研究所是首批有权授予博士、 硕士学位的单位之一,国防科工 委定点生产民爆产品的单位,陕 西省科技十强企业之一,也是国 家首批授予进出口经营权的百家 科研院所之一,通过了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积极响 应国家"保军转民"的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军转民》2006,(6):80-80
中国一航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始建于1961年8月,是新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所,主要从事大中型航空发动机的设计研究。现有在职职工2200余人,其中研究员67人,高级工程师240余人,工程师460余人。全所占地面积近百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近7亿元。研究所科技实力雄厚,1996年通过了国军标GJB/Z9001认证,2003年9月通过了新版国军标GJB/Z9001A的换版质量审核。研究所奉行“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的核心理念,以“出装备、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为宗旨,在自行研制航空动力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先后研制10多种型号的涡喷、涡扇发动机,其中…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9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现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我国最早融计算技术、自动控制和数学理论研究为一体的国家重点工程研究所。近年来,709所为了充分发挥自身在军民领域的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全所民品产业,促进全所民品核心竞争力提高,开展了以军民结对子为主要方式的促进军民技术融合及科技创新的活动。所谓的军民结对子是指在一对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坐落在渤海之滨天津市,是我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中成立早、规模大、专业覆盖面广、科技水平高、产品类别多的综合性化学与物理电源研究所。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化学与物理电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化学与物理电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及六个化学与物理电源的全国性专业学术机构均挂靠在十八所,与国内外电池界有着广泛的联系。现有职工1700余人,其中科技专业人员8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00余人。科技人员中有集团公司首席专家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研究员级高工45人。  相似文献   

6.
核工业二○三研究所创建于1974年,位于陕西省威阳市,2011年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是中核集团在西北地区的铀矿资源评价与勘查研究中心、环境评价中心和放射性矿产资源分析测试中心。核工业二○三研究所具有完整的铀矿地质勘查研究专业体系,主要承担放射性地质矿产、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及勘查等工作。全所拥有地质、物探、水文、钻探等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50多人,及仪器设备上百套,每年可承担10万米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1958年建于山西省大同市,是我国坦克装甲车辆发动机专业研究所。60年的发展,研究所形成了以天津、大同、廊坊三地协同发展的格局。全所总占地面积51.42万平方米,现有职工10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占60%,资产总额约24亿多元。60年来,研究所坚决履行"为国防建设提供一流动力"的核心使命,实现了我国主战坦克动力自主研发的伟大历史性跨越,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能够独立研制坦克发动机的国家之一。在三代主战坦克动力研制的基础上,实现了  相似文献   

8.
725所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舰船材料研制及工程应用研究的专业研究所。目前全所事业编制员工1100余人,设12个研究室,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3个海港试验站,10个科技产业公司。从1961年建所到2001年经历了建所创业和求生存发展两个创业阶段,2001年全所实现总收入近3亿元。经过第二次创业的发展,科技成果转化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多个发展方向,但同时存在着众多制约发展的问题,发展进入到一个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9.
725所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舰船材料研制及工程应用研究的专业研究所。目前全所事业编制员工1100余人,设12个研究室,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3个海港试验站,10个科技产业公司。从1961年建所到2001年经历了建所创业和求生存发展两个创业阶段,2001年全所实现总收入近3亿元。经过第二次创业的发展,科技成果转化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多个发展方向,但同时存在着众多制约发展的问题,发展进入到一个关键时期。2002年新一届所领导面对我国进入21世纪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国防科工委和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结合全所的发展现状,适时做出了实施“第…  相似文献   

10.
中物院电子工程研究所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所,长期以来从事国防科研生产,拥有无线电遥控、微机应用、高功率微波、抗辐射加固、化学电池、中子发生器等多种技术专业,是重要的国防科研生产试验基地。拥有中高级技术人员500余人,多次圆满完成国家重要试验任务。1978年至今,先后获全国科技大会奖9项,国家发明奖1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2项,国防重大科研成果奖50项,部(委)级科技进步奖59项。1989年被授予国家二级计量合格单位。通过了国家军  相似文献   

11.
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所属的总体研究所。建所50年来,为我国兵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所研制的多个项目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三个国家重点项目参加了国庆35和50周年阅兵。“十五”以来,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集团公司“三步走”发展战略,确定了建设现代化高科技研究所的发展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推进各项改革,积极开展自主创新活动,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所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一、坚持自主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坚持自主创新是企业…  相似文献   

12.
“十五”是国防科技工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本着“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实现新跨越、结构调整和基础能力建设取得新突破、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走出新路子、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达到新水平、科技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工作目标,以结构调整为“突破口”,确保国家的重大工程项目按计划推进。 为此,该所按照上级的部署,对研究所进行了整体结构调整,重新建立了以六个科研室、机关部门、技保后勤、民品实体组成的高技术总体技术研究所,完成了该所的重组和学科结构的调整工作。通过一年来的运行,全所上下开拓…  相似文献   

13.
企业介绍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零五研究所创建于1962年,现位于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工业园。本所固定资产已达2亿元,是国内专业配套设施齐全、专门从事光机电算一体化的综合性应用研究所。全所现有职工13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800余名。其中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共300余名。随着研究领域和学科方向的不断扩展延伸,目前所内设有11个专业研究室,1个光学机械试制工厂和1个光纤光缆厂。国防光学  相似文献   

14.
[人物介绍]夫妻二人同为第二炮兵某研究所研究员。丈夫杨光松先后完成了50多项科研课题,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有30多项成果已经在应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妻子肖锡玉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14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  相似文献   

15.
进军市场天宽地广─—陕西青华机电研究所开发民品的启示青华陕西青华机电研究所在民品开发中,有令全所干部和科技人员引为自豪的历史。─—他们为山东张店陶在厂研制的隧道窑微机控制系统,是国家窑炉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唯一获奖项目。─—他们在国内第一家研制出纺织行业...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5 研究所,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综合型 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部位于西安高 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在昆明设有 分部,上海设有技术工程部。 研究所综合科研能力强,涉及 多学科多专业,在系统工程、信息 工程、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自动 控制、计算机技术、精密仪器等领 域具有较高水平和较强优势。 研究所科技力量雄厚,人才济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军转民》2005,(8):80-80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第七七一研究所(以下简称七七一所)始建于1965年10月,主要从事微计算机、半导体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三大专业的研制开发、生产配套、检测经营,是集计算机与集成电路科研生产为一体并相互配套的专业研究所。七七一所是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宇航学会理事单位、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及集成电路分会副理事长单位,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4年被批准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七七一所按照产业特点划分,其科研生产区分别位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东区、西区及临潼。全所占地50余万平方米,总资产10.34亿…  相似文献   

18.
兵器工业科研院所党建工作经验摘登昆明物理研究所围绕科研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科研昆明物理研究所是以红外热成像技术研究和开发为主攻方向的红外光电技术研究所。建所以来,全所干部职工艰苦奋斗,取得了一百六十多项科研成果。率先在国内开发出国产化通用组件热像仪,基本...  相似文献   

19.
中船重工705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专门从事水下装备及其发射装置的总体研究所,建所50年来,研制开发了一系列高技术产品,有400多项研究成果和产品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06年、2007年有两项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简称中国核动力院)是我国从事核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试验和运行的唯一综合性基地,是中国核动力工程的摇篮。自一九五八年建院以来,已经形成包括核动力工程设计、反应堆运行和应用研究、反应堆工程研究、核燃料和材料研究、同位素生产和核技术应用研究等完整的研究设计体系,是融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于一体、军民结合的国家战略高技术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全院现有职工3700人,专业技术人员2200人,其中研究员、高级工程600人,中级技术人员850人。全院有50多个专业和学科,下设4个研究所、4个中心、90多个实验室(其中2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