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991年1月18日,美国出动两架舰载攻击机,用“斯拉姆”远程空对地攻击导弹袭击伊拉克某水电站,第一枚导弹先在水电站厂房内炸开了一个直径10米的洞,2分钟后第二枚导弹从此洞口穿入,炸毁厂房内的设备。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北约使用了有史以来数量最多的精确制导武器,对南联盟境内军事、政治、  相似文献   

2.
2008年8月10日,俄海军宣布黑海舰队击沉了一艘来袭的格鲁吉亚导弹艇。而执行这次拦截任务的,就是黑海舰队的旗舰光荣级“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俄格冲突时,针对北约在黑海海域集结多艘军舰,8月25日,“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驶离乌克兰塞瓦斯托波尔港前往黑海,并在黑海“试验无线制导武器”。这一系列事件将人们的目光再度拉回到综合·性能最好的“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的身上来。  相似文献   

3.
1980年美国向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要的介绍了精确制导武器,这就是激光制导的武器,它的工作性能良好,作为一种过渡性的体制是有用的。然而北约盟国并不重视这种系统,这是因为主动式毫米波,发射后不管的武器将在五年内出现。 此后不久,在北约防御部火炮武器计划管理人员介绍北约的防御时,官方的简要介绍很重要,因为“铜斑蛇”,一种激光制导系统过去一直作为一个样板。他们对激光系统不感兴趣。他们希望听到更多的关于很快可实现的,新的发射后不管的武器。他们认为半主动激光制导所固有的问题很难解决;它的发时速度太慢,受气候的限制,并且C~3网络没有足够的可  相似文献   

4.
北约非常重视发展空中作战指挥控制系统。在北约内部,各成员国一方面参加集体研制,另一方面又不放弃自己单独的研制工作。 1999年7月22日,北约空中作战指挥和控制系统(ACCS)管理机构与军火商签订了一项酝酿已久的合同,开始实施北约的指挥和控制系统计划,北约认为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就在此前两周,美国工业界得到一条重要简讯──美国空军打算避开北约伙伴,单独掌握下一代信息和通信技术。 美国空军谋划建立一套C2一体化系统(IC2S),从而彻底改变当前使用的C2系统。问题集中在平台和网络上,现行C2系…  相似文献   

5.
A、主动亲近北约。近来,作为欧洲强国的法国逐渐在军事领域向北约靠拢,其举动在西方盟国中引起很大反响,令世人注目。今年1月17日,法国驻北约大使正式通知北约,法国今后在使用核武器问题上准备与盟国磋商。去年12月5日,法国外长德沙雷特和国防部长米永双双出席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北约理事会,并公开宣布:法愿意参加北约国防部长会议,准备恢复其在军事委员会的席位,并打算加强它与北约欧洲盟军最高指挥部的关系。外电就此纷纷评论认为,这些举动表明法国正在积极调整与北约的关系,主动向北约靠拢。 B、退出北约军事组织。大家知道,冷战时期的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为拒绝接受美国在北约中的统治地位,同时为了改善与苏联的关系,显示法国外交政策的独立性,毅然决定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不参加北约的军事会议和军事  相似文献   

6.
11月2日至9日,北约在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举行“坚定爵士2013”军事演习,这是北约今年系列军演的收官之战,也是北约10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演习。  相似文献   

7.
军情快递     
北约举行代号为“坚强决心2002”的军事演习 3月6日外电报道,“坚强决心2002”是北约4年来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演习,在挪威、波兰和波罗的海展开。陆海空三军共约2.5万人参加,动用舰艇140艘、飞机160架。除15个北约成员国外,包括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在内的12个北约“和平伙伴国”也派部队参加了演习。演习于3月1日开始,到15日结束。演习目的是同时应对两种危机局面:一是在挪威国内以及挪威周边地区模拟一次当某北约成员国受到袭击时的集体防务行动;二是在波兰和波罗的海之间模拟两个非北约成员国发生冲突时北约部队的干预行动。  相似文献   

8.
在北约空袭南联盟时,北约成员国正遭受到来自全球范围的计算机黑客的攻击。黑客攻击使北约成员国计算机系统损失严重从3月24日北约对南联盟发动空袭开始,北约成员国在因特网上的站点就不断遭到南联盟计算机黑客的攻击,迫使北约站点从3月28日起一度对公众关闭。3月31日,北约的互联网址及电子邮件系统受到了南斯拉夫“黑客”的侵袭,使其电子邮件服务器阻塞。俄罗斯电脑“黑客”则入侵美国白宫网站,造成该网站3月29日当天无法工  相似文献   

9.
精确制导武器发展趋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科索沃战争”中精确制导武器使用情况的跟踪研究 ,结合近年来国外公开报道的有关资料 ,分析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对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需求 ,提出在军事技术高速发展新形势下精确制导武器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1月28~29日,北约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召开了两年一次的首脑会议,北约26个成员国的11位总统、15位总理及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与会。会上讨论了阿富汗问题、北约能力建设、能源安全以及与非北  相似文献   

11.
要树立新的防空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空袭兵器作战效能突破性的提高,使空袭作战已成为独立的战役阶段,甚至构成战争的全过程。包括具有防区外发射能力的巡航导弹和空射导弹在内的精确制导武器的大量使用,使小区域、基点式、单军种、只抗不反的防空作战,已不能适应现代防空作战的客观要求。北约空袭南联盟的“联盟力量”行动,也预示了未来空袭作战的许多特点,向防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思考未来防空作战问题时,要针对未来空袭作战  相似文献   

12.
1999年3月24日至6月9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实施长达78天的大规模空袭.在这次"联盟力量"行动中,北约集结兵力8万余人,使用了近50颗卫星,动用各类飞机1200余架,出动3.8万架次,投掷2.3万余枚炸弹,空袭了1000多个目标,给南联盟造成了惨重的损失.北约之所以能够顺利实施空中打击,最终取得重大战果,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战前做了充分的战争动员与准备工作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3.
9月27日,在马其顿参加北约“收获”行动的西班牙土兵乘坐装甲车准备撤离其位于马首都斯科普里附近的营地。由于收缴阿族非法武装武器的“收获”行动已于26日正式结束,北约将从27日起在马其顿开始名为“红狐”的新行动。 北约9月27日发布命令,在马其顿建立一支由德国领导的安全部队以保卫国际和平观察员的安全。这支部队将由700名士兵组成,另有300名士兵待命,一旦需要就提供帮助。在这支部队中,德国人多达600名,这是北约在巴尔干执行任务时德国人首次占据了领导地位。德国政府已经正式同意了这支部队的建立。北约发表的一项声明称:“红狐”行动将执行一项特殊的命令:保护监察马其顿和平协议执行情况的国家观察员的安全。” “红狐”行动是根据9月8日欧盟成员国外长的商讨结果而决定的。为了防止北约部队撤离后马其顿会重新爆发暴力冲突,欧盟几个成员国一致同意北约部队继续留在马其顿。这表明北约在马其顿的军事存在和影响将继续保持下去。  相似文献   

14.
4月2日至4日,北约成员国首脑会议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本届峰会是北约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有26个成员国和20多个伙伴国派团参加,与会者中有24位国家元首、26位政府首脑和80多位部长。进一步加强与西巴尔干地区的政治关系、确定北约这一轮东扩的被邀请国名单,是本次首脑会议的重要议程。然而,从会议结果来看,北约第三次东扩遇到了些麻烦。  相似文献   

15.
5月14日在冰岛召开的北大西洋理事会春季外长会议就北约东扩进程做出决定,拟在2002年11月的布拉格首脑会议上确定东扩名单,被邀请加入北约的候选国将在2003年北约春季外长会议之前签署入约议定书。会议还就与俄罗斯建立新型关系签署了协议。此次会议标志着北约正式启动新一轮东扩进程,是北约继吸收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成为正式成员,完成冷战后第一次扩大后,采取的又一次重要战略行动。5月28日,在罗马西南的北约军事基地,北约19个成员国和俄罗斯的领导人又举行会晤,正式签署了《罗马声明》,宣布建立北  相似文献   

16.
美国空军和海军在巴尔干地区和阿富汗实施的精确空袭战表明,精确制导武器技术已取得了突出的发展。根据科索沃战争的经验教训,美国一直在继续加紧各种精确制导武器的研制和发展。其主攻方向是进一步增加射程、提高对加固目标和深埋目标的毁伤能力、实现轻型化和小型化、增大库存量、发展高速导弹技术并努力降低成本。可以预计,精确制导武器正在成为未来战争的主攻空袭武器,而有可能近期爆发的“倒萨”战争将是大量使用精确制导武器的又一场“点穴”战争。  相似文献   

17.
周峰 《环球军事》2010,(21):12-14
10月14日,北约成员国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联席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会议讨论了有关新战略的相关问题。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在会议开幕致辞中说:“这一构想将在未来10年内指导北约发展。”但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北约秘书长对自己掌控下的组织颇有信心,可世界却未必这么看。  相似文献   

18.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0,(12):10-11
据英国《泰晤士报》5月23日报道,阿富汗塔利班武装组织的一名指挥官称,塔利班对于所属成员袭击北约驻阿军队予以重奖,每打死一名北约士兵可以得到约1660英镑(约2427美元,下同)的奖励,打伤北约士兵也可得到相应的奖励。  相似文献   

19.
1999年3月12日,波兰与匈牙利、捷克在美国密苏里州独立镇杜鲁门图书馆正式签字加入北约。这三个昔日与北约对立的国家与北约成了一条战线上的盟友。特别是波兰这个濒临海洋国家的加入,使北约组织海军序列里又新增加了一支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20.
北约东扩,谁家欢喜谁家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川 《环球军事》2004,(8):11-13
3月29日,保加利亚等7个中东欧国家向美国递交了各自加入北约的法律文本,从而正式成为北约的新成员。7国还在4月2日入约升旗仪式这一天,举办了隆重的庆祝活动。7个中东欧国家的入约之路在走了近10年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美国、北约和7个中东欧国家表面上一片欢喜之声。然而,事情总有两个方面,有所得,就必然有付出17个中东欧国家、美国和北约也毫无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