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年前,我有一位好友突然辞去了公职,他说要趁自己年轻没有什么负担去深圳闯一闯,一帮好友见他去意已决,也不阻拦他,只是忙着帮他筹集经费。对此,好友婉言谢绝了,他说钱带多了,就没有紧迫感,不利于创业。他说自己只是带着自己的学识便可,别的什么东西都可以不带。他还说自己有本事的话,只要能到达深圳便可,如果没有本事,就是带再多的钱也有用完的时候。  相似文献   

2.
想起东北的新兵连就想起雪。铺天盖地的。扫雪。扫雪。用各种方式清理厚厚的积雪。还要把路边的堆雪砌成白色的坝。雪中最美的一幕就是小丽,白的是她的脸以及雪,黑的是她的皮夹克。她远远走过来时,我们所有新兵都停住了扫雪,直到班长一声断喝才收回了眼神。我们很快得知她叫小丽,是军人服务社的售货员。  相似文献   

3.
将军是红军的后代,他突然想到了父亲长征的路线:迂回730多公里,翻越夹金山,绕道马尔康,挺进汶川。无论如何,也要打通这条生命线,我们就沿这条道闯一闯。将军注视着地图思考了良久,右手用力一拍桌子,坚定地说。  相似文献   

4.
父亲     
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一辈子都在生养他的那片土地上耕作着、收获着,不辞辛劳。 在我的记忆里,儿时家里很穷,吃顿饱饭都算是奢望。一天晚上,父亲带我到村里看皮影戏。突然,爷爷过来从衣兜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把皱皱巴巴的钞票,硬往父亲手里塞。父亲却是坚持没要。当时,我很不明白,家里那么缺钱,父亲怎么就是不要呢?长大后,父亲念叨起此事,总告诫我们:人可以穷,但志不能短。 搞生产队的一年,父亲负责看菜园和卖菜。一次,大姑买菜没钱,便对父亲说:"姐就买一点点,就别记账啦!"父亲答应了。大姑走后,父亲悄悄从口袋里摸出钱  相似文献   

5.
人们都叫她桫椤姑娘,她生活在桫椤的故乡,和桫椤一样美丽。那年我的父亲到她的家乡任边防连连长。寨子里的姑娘背着木桶打水路过连队的矮墙时,父亲就远远地站在哨楼上看。当看见花花的裙子在风中摇摆,父亲心中就激起了阵阵涟漪。父亲有点内向,不敢打招呼,又隔得那么远,要破着嗓门喊,父亲没这胆量。 一年一晃就过去了,父亲过的还是墙内秋千墙外道的单恋日子。当地好心的阿妈揣摩到了父亲的心事,经一番撮合后,姑娘勇  相似文献   

6.
乔妮·卢梭在半个多世纪前积极参与反法西斯斗争,从德国方面收集了大量重要的情报。而今,她已80高龄,隐姓埋名,正在法国大西洋海边的别墅里安度晚年。 乔妮的父亲让·卢梭曾是法国的一个公务员,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乔妮是独生女。童年时代,父亲长年奔波在外,很少和她在一起。她十二三岁时,父亲到巴黎市第十七区任区长,他们一家在那里买了一套公寓房,才有了一个温馨稳定的家。 1940年6月,纳粹德国军队对法国发动侵略战争,卢梭先生决定把家搬到迪纳德市的海边小村,他认为德国人打不到那里。但是,纳粹的军队很快到了海边,并开始准备攻打英国。乔妮家的邻居是迪纳德国市市长,他急于要找到一个能说德语的人,负责与德国军人打交道。卢梭先生便向他推荐了自己的女儿。  相似文献   

7.
她随父亲冯玉祥在美国避难时,求学美国,她受到的是西方式的教育,甚至她的一生都爱吃的是西餐,牛排,爱喝的是红菜汤,爱欣赏的是西洋音乐。但她和父亲一样爱国,她毕生矢志不渝地追随中国共产党,把爱全都给了信仰。她就是海军总医院原副院长冯理达。  相似文献   

8.
江郎、好莱坞童星及其它张文雯大凡读书人都知晓“江郎才尽”这个历史典故。故事说的是南朝时期有个名叫江淹的儿童,5岁时便能出口成诗,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时人传为美谈。他父亲常常引以自豪,便带江淹四处炫耀,出尽风头,还趁机骗几个钱。谁知到十几岁时,江淹竟一句...  相似文献   

9.
她叫陈建荣,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十几年来,她肩负父亲、母亲和护士的三付重担子,为一枚闪光的军功章默默地奉献着。十几年前.年轻的姑娘陈建荣听说潢川县白店乡有个叫肖国强的二等残疾军人回家休养后,与他订婚五载的未婚妻便弃之而去。陈建荣从开始对肖国强不公平命运的同情,继而转化  相似文献   

10.
她名叫张玲,家住湖北枣阳市太平镇南街村。过去是个不错的女民兵。可是,她却走上了犯罪道路。她原有一个温馨的家。由于她做梦都想当万元户,去年动员说服丈夫去襄樊闯“世面”,叫丈夫和别人搭伙做“大买卖”。谁想却赔得精光。为了“东山再起”,她要  相似文献   

11.
刹那间,险些发生血案 某县魏家村的魏德福,正像他的名字一样,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一家三口,辛勤耕耘,日子过得蛮好。可这一天,出乎魏德福的预料,他从黎家寨卖猪回来,未进家门,便远远听见屋内有人啼哭……进门看时,他惊呆了:妻子被打得鼻青脸肿,刚上小学的7岁儿子头破血流,额角上像伤病员似地缠着一层层白色的纱带。母子俩哭得悲天悯地……  相似文献   

12.
"李永雪这样的好儿媳真该值得宣传啊,她伺侯瘫痪多年的公公,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像这样的好儿媳少有呀!"当我们听到四川省万源市术平镇四合村原村长的这番话后,感到这确是值得宣传,于是在他的带领下,爬坡上坎,气喘吁吁,走了一个多钟头的山路我们来到李永雪的家。恰好李永雪的丈夫罗兴康从外面打工回来,他说,"我父亲今年89岁,母亲6年前去世了。两年前,父亲因脑溢血瘫痪,大小便失禁,手都抬不起来,下床要人扶,吃饭靠人喂。"自打公公从医院回家那天起,照顾好公公便成了李永雪最重要的事情。李永雪每天给公公端药喂水倒便桶,洗脸洗脚洗尿布。公公的床前随时都有她温馨的身影,无论  相似文献   

13.
播绿的父亲     
刘韬 《中国民兵》2007,(11):56-57
父亲走到哪里便将绿绿的菜园开到哪里.从边疆开到豫南,从部队开到机关。父亲似乎具有非同一般的开荒天分,不论是在钢筋水泥的城区还是在瓦砾遍地的废墟,他总能发现一块适合他播绿的边角料地。  相似文献   

14.
我一定会努力上完大学,然后回到新疆,为新疆的医学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一个家境贫寒的女孩,在外公、外婆和哥哥的帮助下,不但艰难地读完了小学、中学,而且还在今年的高考中以678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复旦大学。她就是农三师53团2连维吾尔族学生古丽巴努尔。古丽巴努尔的父母婚后不久,母亲便身患疾病,全家靠父亲打零工挣钱生活。1985年以后,随着古丽巴努尔的  相似文献   

15.
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今年27岁的我,与《中国民兵》已有了13年的不解之缘。 1986年,父亲由部队转业到县人武部工作,我便有机会接触上了《中国民兵》。当时,校园里流行的是武打和言情小说,我也一度沉湎于此。但自从在爸爸的案头见到《中国民兵》之后,我便对她如醉如痴,爱不释手。渐渐地,我对国防愈加关心起来,国防知识也日渐丰富,成为全校有名的“国防迷”,在班级和学校的黑板报上,经常刊登着我从《中国民兵》上摘抄的军事  相似文献   

16.
母亲的眼泪     
一肚子都是关于母亲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深深地种进我的心田,酸甜苦辣,让我体味一生。母亲是一位勤劳、善良、节俭的农村妇女,一字不识,但她却懂得许多道理,把她的三个儿子都培养成人。我们兄弟三人,小时候全靠母亲和父亲在生产队劳动养活。听父亲说,那  相似文献   

17.
李兆中 《政工学刊》2010,(11):69-69
看到同事一脸焦虑和痛苦的神情,问起缘由,她说:“我已经很清楚我多年的痛苦生活,是因为我没有办法原谅我母亲在我小时候的所作所为。她在我出生56天的时候,抛下了我和父亲移情别恋。现在我作为一个成年人,已为人母,周围的邻居和我父亲都劝我试着原谅母亲,因为母亲身患绝症,  相似文献   

18.
我的父亲是个渔民。小时候,每当父亲打鱼归来,我便和弟弟,蹲在鱼筐旁边,欣赏各种各样的鱼。一次,父亲又挑回一担鱼,放在院当心,我和弟弟高兴地围了上去,扒拉起来。那圆圆长长的是海鲶鱼,扁扁椭圃的是比目鱼,圆圆的身体长长的尾巴是  相似文献   

19.
要相信自己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带儿子出征。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个马前卒。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支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传宝箭,佩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相似文献   

20.
继父恩仇     
出生在河南省某地农村的王芝是个苦命的孩子,在她4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一大早去南阳市卖菜,当走到郊区路13时,一辆汽车飞速而过把他撞倒在血泊之中。肇事车辆停也未停就逃掉了,是闻声赶来的路人把她父亲送进了医院。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也没能保住他的性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