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平时期进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是当今世界许多主权国家极为重视的一个战略问题。为了加强新时期我国国防后备力量的建设,使之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把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确认为国家的一项法定制度。这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后备力量的必由之路。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科学论断,我国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战略性转变。与此相适应,军队已由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入和平时期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轨道,民兵也从过去的“大办”转入有计划有重点的建  相似文献   

2.
张怀泗 《国防》2002,(5):24-25
新形势下如何继承和发扬军警民联防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海岛军警民整体威力,提高平时海防管理和战时整体防卫作战能力,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转变观念,树立新形势下海岛军警民联防建设的正确认识 军警民联防,是80年代初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施战略性转变,我军各项工作从“早打、大打”的临战状态转到和平时期建设轨道这样一个大环境下  相似文献   

3.
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如何适应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需要从宏观与微观、决策与执行、理论与实际各个方面加以探讨和解决,但首要而且根本性的是着眼点究竟应该放在哪里,从何处起步,在哪里落脚的问题。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我国的民兵建设是在“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思想指导下“大办”的。人武工作则以建立民兵组织、落实训练人头作为重点和衡量成果的主要指标。而民兵建设的标准、活动方式及工作方法,又主要是建立在历史经验的基础之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指导思想转变中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就  相似文献   

4.
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资源配置,应当遵循系统集成、综合平衡、双向优化、体制融合的要求,统筹国防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战略、国防建设规划与国防财政政策、国防建设任务与国防预算,并构建从规划、决策、利用到监管的资源统筹配置机制。  相似文献   

5.
高秀用 《国防》2006,(4):21-22
国防建设是国家为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综合性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国防建设受到国家政治制度、国家发展战略、国防战略、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地理条件、文化传统和国际战略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国防建设既有许多和社会其他领域建设的共同点,也有自身的特殊性。国防建设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阶级性、政治性、经济性、对抗性、高效性、威慑性、时代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战时车船动员征集,是战争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防建设指导思想作出战略性转变的今天,要使车船管理,平时军民兼容,适应战略转变,利于经济建设;战时能够快速反应,就地出装备,就必须建立健全车船预备役制度,加强车船预备役的登记统计工作。  相似文献   

7.
《国防科技》2005,(4):1
统筹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既是强国之策,也是强军之道。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高度,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实。要依托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把国防建设融入现代化建设全局之中,统筹国防资源与经济资源,注重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军队人才和地方人才的兼容发展,进一步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要加强科学管理,强化质量效益观念,切实转变传统的人力…  相似文献   

8.
邓青 《华北民兵》2005,(8):44-44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的客观需要,也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民兵作为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真正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员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圆满完成参战支前任务,就必须围绕“打赢”目标,加强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军转民"起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在70年代末,我国政府对国际形势做出了正确判断,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同时,国防建设的指导方针也向和平建设时期转变,其最直接  相似文献   

10.
战略筹划是对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大局或某一战略性领域全局问题进行的运筹分析和谋划协调。深刻剖析新时期国防建设战略筹划的前瞻性、宏观性、预研性、指导性等基本特征,准确把握其战略形势判断、战略目标构建、战略手段确定等逻辑内核,有利于发挥战略筹划对国防建设战略规划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06年2月3日,美国防部公布《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这是自1997年、2001 年之后美国公布的第三份同类报告。报告分为前言、概论、打长期战争、实施战略、部队和力量调整、国防事务重组、构建21世纪“总体兵力”、实现力量统一、附录等9个部分,对美军未来20年可能面临的战略任务、作战行动、军队建设重点、要采取的战略措施等进行了评估和规划,是指导美军兵力构成及国防建设的一个重要文件。  相似文献   

12.
在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转变和发展商品经济的条件下,预备役军人的国防意识究竟处在怎样的坐标系上?国防教育下一步应朝哪个方向深化?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取座谈、答卷和访查等形式,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思想调查。结果表明,同  相似文献   

13.
刘振泽  张利锋 《国防》2008,(4):24-25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这一重要论断,是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内在规律的科学总结,是经济和国防建设长期实践的经验概括,是有效促进经济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指明了  相似文献   

14.
张昕  李涛 《国防》2014,(9):8-9
兵员储备,事关国防建设大局和国家战略全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战争形态的深刻变化,我国兵员储备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已经不能适应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新要求。必须着眼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立足省军区系统的实际,认真分析研究当前兵员储备工作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试论择优扶强与两个根本性转变王兴晔,王东华一反思兵器工业军转民战略调整以来的发展实践,在充分肯定其取得的巨大成绩和对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所作巨大贡献的同时,有几个方面的局限性不容忽视:一是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军转民战略调整基本上是处于以规模求发展的粗...  相似文献   

16.
邱衍汉 《国防》2003,(3):29-30
江主席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这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国防建设必须遵循的重要指导思想。国防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和民族最高利益的重要保障。因此,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重要战略机遇,积极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确保西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是当前必须认真研究、妥善解决好的重大战略课题。  相似文献   

17.
当前,部队和院校正在开展高技术战争教育。为了使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除了介绍高技术战争基本知识及其对军事领域产生诸多影响外,还要紧密地联系官兵的思想实际,加强教育的针对性。 一、高技术战争教育要紧密联系我军新时期战略方针 我军的战略方针从立足于早打、大打、打一场核战争转变到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是我军战略的重大转变。战略方针的转变有着深刻的时代和军事背景。只有了解这个背景,才能  相似文献   

18.
安阳  石雷 《国防》2013,(6):7-8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是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深刻理解把握和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为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作贡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现实课题。一、更新思想观念要充分认识军民融合式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是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重要途径。军民融合首先就要做到思想上融合,必须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统一意志、凝聚共识。  相似文献   

19.
建国4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民兵建设不断前进,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民兵、预备役工作经过一系列调整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后备力量体系. 一、实行了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以中央(1985)22号文件为标志,我国的民兵、预备役工作同整个国防建设一样,实行了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即由立足早打大打的临战应急状态,转到和平时期注重长远建设的轨道上来。这一转变对后备力量建设产生了深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为民兵、预备役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值得重视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民兵训练中存在人员难抽调、时间难落实、经费难保障、效果难保证的“四难”问题比较突出。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民兵训练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一)对搞好民兵训练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民兵训练也由过去立足于“早打、大打”临战状态转到“减少数量、提高质量、突出重点、打牢基础”的正常发展轨道。据调查,由于长期的和平环境,部分乡镇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