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反恐战争的无规则性和突发性,使美军主要作战力量从重兵集团作战型向敏捷轻便型转变,极大地适应了远征作战的要求,也直接引发其在后勤领域实施"21世纪远征后勤"转型变革。美军在组织架构设计、业务转型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改革,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计划技术,优化后勤保障的业务流程,使用户和供应商主动对接,达到了装备保障的精确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使美军一体化后勤保障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2.
空军后勤保障配系是指有目的地组织和配置空军后勤保障力量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保障体系。它是空军专业后勤、空军军兵种后勤交叉形成的后勤保障实体,是空军后勤保障实体存在的高级形态,一般由区域固定配系和区域机动配系构成,由此形成空军后勤保障的基本依托。当前,深入探讨空军后勤保障配系构成,对于做好军事斗争后勤准备具有重要意义。一、沿海空军后勤保障配系构成依据空军后勤保障配系的基本要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末,美海军推出“来自海上的作战机动”和“舰对目标机动”等海上作战新理论,以及相应的“远征后勤”、“海基后勤”和“精确后勤”等后勤理论;加大了登陆作战后勤装备、特别是油料保障装备的开发力度,研制各型越岸油料输转系统以及岸滩油料存储和分发装备,使油料可以通过多种手段从海上输送到岸上;形成了由海至岸的一体化、综合化油料保障体系,为各类作战装备发挥战斗力提供了通畅的“血液”补给线。  相似文献   

4.
机动作战是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一种基本作战样式。高技术条件下机动作战,作战部队与后勤都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从而对后勤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高技术条件下机动作战后勤保障的特点,为搞好高技术条件下机动作战后勤保障,提高我军机动作战后勤保障能力,必须改善后勤装备,增强后勤的机动能力;发挥“本土”优势,树立“大后勤”观念;灵活运用多种保障方式,实施全方位快速立体保障,实施机动灵活高效的后勤指挥;加强防卫,提高后勤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5.
精确后勤与伊拉克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后勤保障体现了较强的“精确性”。这要求我军后勤必须加快信息化后勤建设,把“精确后勤”作为发展目标,尽早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现代高技术战争特点决定了空军后勤建设任务极其艰巨。从战略角度来认识,应大力加强空军力量和空军后勤建设,并使陆海空三军力量及其后勤建设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共同担负起国防重任;在目前我空军装备和空军后勤装备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仍要树立以劣胜优的思想,力争在局部或某些重要方面取得优势或赶上发达国家水平;应将“空地海一体化”联合作战后勤保障体系建设摆在突出的战略地位;同时对空军后勤科技与装备的发展也要提到新的高度予以重视,为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奠定物质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就是将军队后勤组织内的部分保障任务移交给社会,由社会来承担,使保障主体相对扩大,借助社会其他力量来对军队实施更加有效的保障。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是我军后勤从相对封闭走向开放、从臃肿走向精干、从低能走向高效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军跨世纪建设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对于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转型”(Transformation)是贯穿21世纪初美军建设的主线。为了推动转型工作,美国国防部2001年11月成立了转型办公室,负责评审各军种的转型工作,并明令要求各军种制定转型“路线图”。2003年4月,美国国防部又颁布了《转型规划指南》,具体阐述了美军的转型战略、指导原则和重点发展方向。与此相对应,美国空军先是提出了将部分部队重组为可轮换值班的12支航空航天远征部队,然后又在2003年发布了《空军转型飞行计划》,提出了另外6种特遣部队作战概念。美空军的想法是,以这7种作战概念提出的能力需求  相似文献   

9.
“聚焦后勤”是美军联合作战所遵循的原则之一,是美军近年来一直努力探索的、与传统保障方法相比更加高效、节约的保障方法,也是目前和将来一个时期美军后勤建设与管理的直接目标。美军实施的“聚焦后勤”,值得研究、借鉴。一、“聚焦后勤”的概念和重要意义所谓“聚焦后勤”,是指后勤保障能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初我军后勤保障发展目标是建立“灵敏精确型”军队后勤。这一目标是现代化后勤宏伟目标的阶段性目标,是后勤建设目标体系中的主体性目标,也是“保障有力”的标志性目标。其主要标志是:保障体制一体化、保障机构科学化、保障内容标准化、保障手段现代化、保障方式多样化、保障人员知识化。发展“灵敏精确型”军队后勤,应采取以下对策:进一步调整改革后勤编制体制,为实施灵敏精确保障理顺关系、疏通渠道;高度重视后勤信息化建设,为实施灵敏精确保障提供强有力的手段;建立和完善精干灵巧的保障力量体系,为实施灵敏精确保障做好组织准备;探索灵活机动的运作方式,为实施灵敏精确保障创造有利条件;培养和造就新型后勤人才,为实施精确保障提供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1.
黄红旗  江风 《当代海军》2007,(12):51-54
在布什总统的第二任期内,美国海军后勤系统正在大力实施机构转型和作战转型,目的是建立一支更加灵活、补给反应能力更强的供给部队,以迎接21世纪远征作战的全球性后勤补给的重大挑战。然而,在深入热点地区海上作战的各种情况下,濒海作战的海军“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组织有效的进攻”的能力要取决于其供应系统向作战部队提供油料、武器食品、医疗和其他作战物资的全般支援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空军后勤在人员素质、保障装备和保障体制等方面与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因此,必须以邓小平注重质量建设思想为指导,加速空军后勤现代化建设。当前,应着重抓好几项工作:一是培养和造就新型后勤人才;二是逐步建立高、中、低档次相结合的后勤保障装备体系,同时增大后勤保障装备的高科技含量;三是积极参与全军后勤保障体制调整改革,同时抓紧空军后勤内部结构的调整改革;四是强化后勤规范化管理,提高军事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交,世界军事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与之相适应,我军后勤也必须加快保障体制改革的步伐。改革后勤保障体制,要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把立足点放在保障打赢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上,把着眼点放在提高军事经济效益上。坚持平战结合、三军一体、军民兼容的原则,使我军后勤保障体制逐步步入军民兼容型“大后勤”的轨道。  相似文献   

14.
美军以“信息作战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精确后勤”的思想,并在伊拉克战争的后勤保障实践中,依靠其系统的规范体系、信息化的指挥系统和精准的需求来贯彻这种思想。这是美军后勤保障理念的重大变革,我军后勤现代化建设也可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伊拉克战争美军“精确后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军以“信息作战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精确后勤”的思想,并在伊拉克战争的后勤保障实践中,依靠其系统的规范体系、信息化的指挥系统和精准的需求来贯彻这种思想。这是美军后勤保障理念的重大变革,我军后勤现代化建设也可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军后勤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加大后勤保障体制改革力度,从“后勤办社会”逐步向“社会办后勤”转变,在后勤装备的研制、生产和物资的供应、储备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已开始依托地方机构或组织来完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作为部队农场,如何适应  相似文献   

17.
孙子曰:“军无辎重则亡,无粮草则亡,无委积则亡。”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是取得军事斗争胜利的物质基础,周密完善的后勤防卫又是顺利实施后勤保障的重要保证。在处置暴(骚)乱事件中,敌对分子往往将袭击后勤目标作为“击后制前”的一种战术手段,加之处置暴(骚)乱事件后勤保障的一些固有特性,使后勤防卫难度增大,给后勤防卫的探讨与研究提出了一个尖锐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各国军队都十分关注后勤装备的发展。日军进入90年代以来,为了获得未来战场的主动权,开始针对21世纪初战场条件和新的作战理论的要求,进行后勤装备革新,并已建立起一个精干、机动、灵活、高效的后勤保障系统。日军后勤装备的现状日本曾在二战中有过轻视后勤和后勤装备的教训。所以日本自卫队自成立以来就十分注重后勤建设和后勤装备的发展。目前日军的后勤装备品种多、门类全、性能好,整体保障能力强。日军后勤装备现状及水平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高技术局部战争空军后勤保障的战时动员既是缓解高技术战争巨大消耗对空军后勤压力的需要,又是空军后勤平转战、实现空中作战持续保障的必要途径。高技术战争空军后勤动员涉及面宽线长,关键性因素是搞好交通运输动员、机场抢修防护动员、油料物资动员和科学技术动员。目前,搞好空军后勤动员工作,主要应抓住后勤动员预案的完善,后勤动员法规的建立和健全,后勤动员机构的建立以及军地双方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等四个方面。在动员中必须坚持快速度、高质量、灵活性和一体化原则,才能形成与高技术条件下空军作战任务相适应的后勤保障的最大合力。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条件下机步旅遂行山地进攻战斗任务,其后勤保障具有指挥与保障关系复杂、后勤保障容易脱节、重点保障不易实现、保障对道路依赖性大等特点。机步旅后勤要保障实现“攻得下”的目标,必须建立精干、科学的后勤指挥体系,实施一体化保障;采取“综合模块化”编组、多样化保障;灵活组运,提高保障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