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王朝建立之始,便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军事财政体制。这种财政体制,保障了军事需要,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安史之乱,使国家财政收支失衡,军队吃“皇粮”的基础被严重削弱,唐王朝由盛转衰。唐代末年,藩镇割据,中央政权军资供给奇缺,军事财政保障由统一被迫走向多元,军队吃“皇粮”制度彻底崩溃,唐王朝最终灭亡。  相似文献   

2.
网络信息体系是联合作战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美军从地方引进了首席信息官制度,借鉴企业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推进军队信息化和军事信息系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效果。研究美军首席信息官制度对于加强军队网络信息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本文分析了美国国防部首席信息官的主要任务和定位,阐述了下属机构的分工和职责,研究了美国防部首席信息官从战略规划、技术架构、云平台、人工智能、实战导向、安全保密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推进美军网络信息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军队建设实际,提出了推进网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期望该研究能为加强军队网络信息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训练班/教导队/直接提干/抗大(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军队是所大学校/南京军事学院/国防大学/干部当兵代职/军地两用人才/干部"四化"/文职干部/技术干部/军校生/学生官/复合型人才/国防生/志愿兵/扛飞机/士官/干部轮训/交叉任职/干部考评/人才战略工程/考察学习/军事留学生/人才强军计划/非现役文职从建军那天起,这支军队就特别重视自己干部的选拔和人才的培养,并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形成了一套特有的干部政策和制度:一方面坚持从优秀士兵中选拔干部,一方面接收地方干部、知识青年,同时也从国民党军队的起义、投诚人员和被俘人员中遴选。  相似文献   

4.
军队文职干部是国家干部队伍的组成部分。通过讨论文职干部制度设立的必要性 ,文职干部的地位与作用 ,文职干部与现役军官之间的关系 ,以及文职干部享有的权益 ,从而更好的维护和保障军队文职干部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按照“五句话”的总要求,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加强军队全面建设。政治工作要主动瞄准军队建设的任务和要求,积极发挥服务保证作用。一、树立政治工作在新军事变革中大有作为的思想。新军事变革是事关军队建设方向的重大决策,要克服新军事变革是某个部门的事、首长机关的事、军事干部的事,与政治机关和政工干部无关的错误观念,树立政治工作在新军事变革中大有作为的思想。(一)新形势下的军事变革需要政治谋略。…  相似文献   

6.
刘旭  李建康 《环球军事》2009,(23):40-41
实行文职人员制度,在外军中已有百余年历史,由于文职人员不受服役年限,军衔晋升等限制,可以灵活便捷地使用社会人才。因此,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军队建立了文职制度,在部队中大量使用文职人员,德国联邦国防军是其中的主要典型。  相似文献   

7.
埃及军事最高委员会可能会以10月9日的暴力事件为由,放缓其履行向文职统治机构进行权力交接承诺的动作。当前,埃及军队已经朝确定议会选举日期迈出了步伐(尽管很慢),但没有给出何时可能制订宪法或选举总统的明显指示。埃及治安状况的大幅下降,只会使这一进程更加缓慢。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性的裁军浪潮中,军队日趋精干。在此情况下,许多国家的军队不得不把一些没有精力做或不便于做的事委托给民间承担。其主要原因在于:民间商业的科学技术明显快于军费开支相对有限的军队,企业的组织结构、人才、技术都优越于军队;技术的军民共享性和兼容性使一些军事系统,如通讯系统,可以借助民用系统。这些因素的直接后果是作战力量的日益民间化和社会化。来自民间的公民、企业、大学或研究机构的精英人才和保障力量,或应军队征召、或履行与军队的合约,以“布衣”的身份参与军事活动,并成为在正规军背后的作用日渐突出的一支重要补充力量。  相似文献   

9.
文职教员主要从事军队院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基于军队院校文职教员岗位任职特点,介绍军事职业教育基本概况,分析文职教员开展军事职业教育过程存在的问题,从文职教员个人、教研室、机关部门等视角,围绕提高认识、优化奖惩机制、科学选课、高效学习等方面,就依托军事职业教育学习提升文职教员岗位任职能力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10.
十六大以来,我党围绕国防、军队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战略部署,极大地推动了国防、军队建设,全面、系统地创新发展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一是总揽全局,在正确把握时代要求与发展规律的相互关系中确立科学发展观指导方针;二是深邃思考,在全面推进民族复兴的时代进程中确立国防与军队建设的战略目标;三是志存高远,在巩固政权、促进发展与维护和平的有机统一中拓展人民军队的使命内涵;四是科学筹划,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中确立国防与军队建设的发展道路;五是抓住根本,在实现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根本性转变中全面提升我军战斗力;六是着眼变革,积极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七是突出优势,在弘扬传统与直面挑战的时代交汇中强化国防与军队建设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浪潮的冲击,军队住房改革问题也摆到了军内各级领导和全体军官与文职干部面前。有关军队住房改革的总体方案、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已经确定。其它各种补充的设想、方案已纷纷出台,一些措施已付诸实现。作为军事经济理论工作者,在这里只想就有关军队房改的几个理论问题,提出我们的看法,以求教于诸位同仁,或许也能供决策部门参考。一、军队房产的科学分类研究军队住房改革,首先要对军队现有的营房进行科学分类,这是研究问题的基  相似文献   

12.
印度政府近日表示,希望到2020年前,印度能够成为一个影响遍及整个环印度洋地区、波斯湾和亚洲四角的世界性军事大国。 开始把目光投向世界 11月1日,印度武装部队三军联合司令官会议在首都新德里召开。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在会上讲话指出:要想实现成为世界性军事大国的目标,重要的一点就是印度军方和政府各相关文职部门必须加强协作。 瓦杰帕伊说,在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21世纪,要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就需要政府安全机构、军队、外交机构、财政部门、商业部门、能源组织和其他各文职机构协同工作。 印度退役陆军少将马欣德拉·辛格11月  相似文献   

13.
驿站是中国古代的军事交通机构,也是国家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传递紧急军政公文和信息,并对军事人员和其他公务出行人员提供食宿和交通工具的服务。唐代继承了前代驿站军事化管理的规定,与当时实行的府兵制度相一致,建立了驿站军事化管理体制,不仅保障了唐代军事交通体系的高效运转,提高了军队的机动性和战斗力,而且从此定型了中国古代驿站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4.
一、军队士官养老保险现状分析1.士官未能与军官、文职干部享受同等待遇。军队士官待遇中明确规定:士官享受国家和军队规定的保险待遇。但实际工作中对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长期以来却缺乏足够的关注,其中养老保险甚至会因各种原因被排除在军人保险制度之外。在现行军人保险制度中,士官的保险个人缴费义务与军官相同,其伤亡保险和干部一样都是5元/月,退役医疗保险扣缴按军官、文职干部职务等级和士官军衔级别确定,而他们在享受保险待遇及权利方面却是不平等的。如军官、文职干部转业选择进企业工作,享有国家规定的养老保险待遇,给予养老保险一…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们就文职干部需不需要统一制服的问题,到驻穗一些文职干部集中的单位进行了调查,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这些意见可分为三个层次。一、各级领导普遍认为,军队文职干部应发统一制服。因为文职干部是不带军衔的军队干部,是我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6.
当官的条件     
赵亮  张玉喜 《政工学刊》2001,(10):43-43
为什么老百姓心存“望子成龙” 、“出人头地”等等对子女的厚望,是盼子成 才,更是盼子当官?为什么仕途上许多人都渴望飞黄腾达,平步青云当高官,为了那顶“乌 纱帽”孜孜以求,不惜磨光了脑袋?为什么受人敬仰的是官,而反腐倡廉千夫所指的也是官? 官的吸引力和重要性缘何如此巨大?我搬出字典寻找答案。释曰:官,是指“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级别以上的公职人员”。这就是讲, 真正的官,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范围限制在党政机关或军队之内;二是须严格 经国家或军队任命;三是达到一定级别;四是担任公职。这四个…  相似文献   

17.
军队文职干部失去了制式军服的统一标志,这在客观形式上就造成了文职干部之间,文职干部与“武职”之间似乎彼此不相关联的冷疏感。在这种氛围中所形成的军队建设的合力无疑会减弱。如果感觉到,保留军籍的文职干部穿着便服的颜色太鲜艳、款式太杂乱,不好管理的话,那么解决问题的有力措施,就是重新给他们统一的军装。我们的文职干部既然是名正言顺的现役军人,那就应该名正言顺地让他们穿上军装,也许这才真正是中国军队文职干部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比较合理的特色。否则,穿着老百姓服装的军人概念,不论在理论上还是现实中都似乎让人费解。据教育专家说,我国幼儿园都是女老师,培养的都是女性化了的“乖孩子”。以此联想,由“百姓”教员带出的军人将会是“民化”了的军人。  相似文献   

18.
<正>军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目前,我军技术密集程度不断提高,网络信息技术等军事领域的发展急需高素质、专业化人才补充到军事人力资源群体。文职人员作为军事人力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是军队战斗力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必将向战而行、向战而强。应充分发挥文职人员对强军事业的支撑作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激发文职人员这支队伍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备战打仗的人才供给能力和水平,推动形成军事人才大格局。一、充分认清根本属性,立起文职人员为战保战的鲜明导向文职岗位也是战位。文职人员是新时代军队这个战斗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科研攻关、装备管理、军事教学、医疗保障和作战勤务等职责使命,与指挥、战斗等群体互为依托和支撑。充分发挥文职人员技术优势为战保战,符合现代战争发展要求,是大势所趋。这是姓军为战特殊身份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军事发展的需要,许多国家的军队都建立了文职制度,招聘和使用大量文职人员,以保障军队执行各种任务。除作战部队原则上不使用文职人员外,外军上至国防部长,下至各类勤杂人员都可由文职人员担任。对文职人员的称呼,各国有所不同,俄罗期军队称“职工”,日本自卫队称“非制服职员”,美军称“文职人员”。这些“不穿军装的兵”虽然不统计在现役兵力之内,但却是外军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军医制度是军事制度的重要内容。在先秦时期中国军队中已经出现了掌管医药或医治士兵的相关人员,这是军医制度的起源;秦汉三国时期在军队中设置军医的现象已常见,并出现了军医工作分工,军医在军队中的存在呈现常态化和制度化趋势;两晋南北朝时期,"军医"一词正式见于史料,并且设置了明确的军医官职,军医制度正式确立;从唐代中后期开始,中央的医事机构以及地方的医事机构开始担任军队的医疗工作;宋金元时期关于军医制度的规定更加细致,并出现了地方性质的军医院——"医药院","正骨金簇科"在元代正式从医学分科中独立出来;明清时期在军队中设有明确的军医编制,航海军医也在这一时期设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