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火炮实弹射击后,经射击准备而没有使用的剩余弹药的清理回收工作,本文对火炮射击后4种剩余弹药的产生原因、处理方法,以及预防措施进行了研究,对于妥善处理好火炮射击后的剩余弹药,防止各类事故发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刘央瑞  张健  亓鸣 《环球军事》2008,(14):50-51
时下,随着高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火炮“食粮”的炮弹,不仅数量多而且品种全,性能优。尤其是步人新世纪后,世界各国着眼于未来战场需要,在努力改进火炮性能的同时,采用以弹药创新为主的方法。使得一种发射平台.具有了多种弹药的发射能力。一些军事专家认为:能在一种火炮上发射多种弹药比单纯发展火炮更直接、更合算,所产生的军事效益更加明显。除了传统的弹药以外,这些新型火炮“食粮”具有灵活性、经济性、快速性等新特点,在炮兵装备发展中极为活跃,使得21世纪火炮“食粮”向着远程化、大威力化、高精度化、以及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黄青松  邱淮建 《国防科技》2001,22(10):54-55
当前,野战火炮正朝着一炮多用途的方向发展。火炮口径越来越趋向于统一化、通用化,机动方式趋向于自行化。其目的只台一个,提高野战生存能力和作战效能。为适应这一趋势,未来火炮弹药也正朝着大威力、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将结合当前火炮弹药的发展情况对其发展趋势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陆军和兵工企业普遍认为, 在火炮平台的发展已基本达到极限的情况下,提高火炮系统作战能力的最省钱、最省时、最见效的途径是加快弹药的发展,弹药已成为决定野战炮兵作战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常规弹药的改进和新型弹药的涌现,这种共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相似文献   

5.
高海拔环境因素对火炮弹药弹道高影响程度测量与分析,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重要研究方向。分析了高海拔环境对某武器射击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某型火炮弹药,提出了高海拔山地环境弹道高测量方案,并根据弹道高测量结果,定量地研究分析了弹道高变化对火炮射程、射击精度和命中率的影响程度,为火炮高原射击外弹道测量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串并联结构的弹药装填机器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体手臂结构为参考,根据装甲车辆火炮自动装填需求和车内结构特点,设计了7自由度冗余弹药装填机器人,给出了设计指导思想,重点研究了肩、肘、腕关节处的机构选型以及相关参数的确定,给出了手爪推弹器方案,建立了虚拟样机,并进行了运动学仿真。该串并联结构的弹药装填机器人结构紧凑、负载能力高、运动特性好,能够实现装甲车辆火炮弹药自动装填,对于我军未来装甲车辆弹药装填机器人研制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美国历来重视火炮弹药的开发和运用,通过提高弹药的射程、精度和威力,加大火炮的全纵深打击力度,让战争之神更威猛。编配现状美军现装备的炮兵弹药大部分是上世纪70-80年代研制生产的,数量大、品种多、门类齐全,弹药的系列化、通用化程度高。美军榴弹炮弹药以105毫米和155毫米口径为主。现役105毫米弹药主要有M915和M916式双用途改进型常规弹药、M913和M927式105毫米火箭增程弹。它们配用于美国陆军M119A1式、M101/M101A1式和M102式105毫米榴弹炮。现役155毫米弹药主要  相似文献   

8.
进入90年代以来,外军除了对现有的火炮进行改进以外,不重视研制新的火炮,新型弹药,新型的火控系统和采用新的制导技术。文章对这些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火炮武器系统的发展,火炮所配属的弹药类型越来越多,针对不同目标选择合适的弹药以达到最佳作战效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按照"最大化对敌火力效果、最小化附带损伤,最小化费用"的原则,分析了随伴支援炮兵弹药选择模型要考虑的决策指标,包括毁伤比、压制比、非敌伤亡率、安全距离、费用。建立了决策指标的效用函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整体的决策指标,对决策指标的权重系数进行了分析探讨。最后用实例证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综合各类因素的弹药选择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弹药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0.
MSTS-S自行榴弹炮是以T72和T80坦克底盘为基础的新一代火炮。为满足现代化业器要求,自行榴弹炮装有装甲防护和NBC系统。 机械化弹架存有46发弹(车载弹药共50发),用供弹机供车上弹药,火炮射速达8发/min,发射地上的弹药,射速为6-7发/min,装填弹药时火炮高低瞄准角不受限制。榴弹炮发射30F45高爆破片杀伤弹的最大射程为24.7km,发射30F61高爆破片杀伤排气弹的最大射程为29.06km。配有6门榴弹炮的炮兵连可在1分钟内向目标发射200kg的炮弹。以最大射程射  相似文献   

11.
为评价炮兵作战指挥训练手段运用效果,在分析影响炮兵作战指挥训练手段运用效果因素的基础上,应用可拓方法建立了炮兵作战指挥训练手段运用效果多指标参数的物元可拓评估模型,以定量评估结果对炮兵作战指挥训练手段运用效果进行了评价分级,并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评估结果进行了比较,结论基本一致。其评估结果可为发展信息化炮兵作战指挥训练手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基地逐项试验考核评估武器系统的现状,从效能的角度整体上评估武器系统性能。针对用一个数值量化定性指标的不足,引入Vague理论的相似度量概念,使定性指标存在踌躇度,更真实地模拟人的思维决策过程。基于Vague理论和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建立了火箭炮的效能评估模型,并用建立的模型对某火箭炮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符合预期。  相似文献   

13.
一体化联合作战参战军兵种多、指挥控制(C2)与协调复杂。围绕炮兵行动特点要求,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联合作战炮兵行动指挥控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常规打击和基于效果作战两种指挥控制模式下炮兵行动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及其原因,并给合作战想定仿真验证,得出较为可靠的结论,为解决联合作战炮兵行动精确指挥控制与协调提供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炮兵C4ISR系统的效能评估是我军信息化联合作战效能评估的重要研究内容.依据系统效能评估的需要,结合我军炮兵C4ISR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确立评价指标的3个重要原则,建立了炮兵C4ISR系统效能评价的指标体系,讨论了熵权理想解法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步骤,并给出了炮兵指挥系统的评估案例.通过MATLAB编程实现,得到了各评价系统的优劣,速度快,精度高,弱化了主观因素,使得评价更令人信服,以便指导部队的日常训练和考核.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炮兵作战指挥训练手段与训练质量之间的关系,在向有关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现有炮兵作战指挥训练手段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及模糊聚类分析。从分析中可以得到不同训练手段对训练质量各因素影响程度不同;利用组合数学模型对炮兵作战指挥训练手段的优化组合,提供了数据支持,实现优劣互补;通过建立模糊相关矩阵,为炮兵作战指挥训练手段比例分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炮兵自动化指挥系统中决策组织的结构和能力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各级指挥员指挥决策体系的Petri网模型。通过有色Petri网对群一级的炮兵自动化指挥系统在不同任务环境下的不同工作方式进行了建模表示和分析,引入了决策时延这一反应指挥决策体系能力的重要性能指标,并进一步运用马尔科夫链的分析方法对建立的指挥决策体系的Petri网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量化结果,为自动化指挥系统中决策组织结构的设计和分析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系统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全面开放,交织众多反馈控制回路,呈现非线性特征的复杂耗散系统,提出了基于规范化系统动力学建模理论的量化研究框架,运用影响图方法建立了描述信息化条件下炮兵火力交战过程的微分方程模型,进而以稳定性理论对模型进行分析,讨论了炮兵信息系统能力对炮兵部队战斗力提升的非线性倍增效用。在具体想定下,通过模拟仿真,该交战模型既可为明确炮兵部队的建设重点与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也可为评估信息化条件下的炮兵作战效能,计算炮兵兵力火力需求提供一定的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多用途子母弹是多功能火炮配备的一种集地面打击和防空袭于一体的新型弹药,为充分发挥该弹药的战技性能,并合理地研究其作战使用。在假定单个目标均匀分布的基础上,运用离散的方法研究并建立了单发多用途子母弹对集群目标射击的效率评定模型,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了多发多用途子母弹对集群目标射击时的效率评定模型,并运用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过程简便、精度高、准确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弹着点模拟是对敌火力打击目标毁伤仿真的重要环节。在分析炮兵营射击误差构成与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建立了炮兵射击的弹着点散布蒙特卡洛(Monte-Carlo)仿真模型,实现了对集火射向、适宽射向、三距离射击等多种火力打击方式共同作用下的弹着点散布模拟,为目标毁伤仿真研究提供了模型支持。以此为基础,通过分析各组误差对毁伤概率的影响,发现对于炮兵营打击面散布目标来说,营共同误差是影响毁伤概率的最显著因素,应当通过提高测定目标位置和气象准备的精度减小误差以提高对目标的毁伤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地形既能影响实际作战中炮阵地的选定、火炮配置及区分射击任务,又不同程度地影响选定的炮阵地对责任地域的射击效能。文中在考虑地形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评定间瞄火炮射击效能的数学模型,阐述了其计算机模型的基本功能和实现方法,对间瞄火炮射击效能的评定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