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振丰 《国防》2004,(8):30-30
做好预备役军官登记工作,是《兵役法》和《预备役军官法》赋予人武部的一项重要职责。目前,由于种种原因,现役干部转业时不到兵役机关进行预备役登记的大有人在,而待安置工作或自谋职业后再进行登记则如大海捞针,十分困难。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依托社区登记是一个好办法。一是依托社区,把预备役军官登记工作网络建立起来。由区人武部协调区委、区政府赋予社区居委会进行军转干部预备役登记的职能。成立由区委分管武装工作的领导为组长,人武部领导为副组长,政工科、各街道(乡镇)武装部长为组员的预备役军官登记工作领导小组。由人武部与街道(乡…  相似文献   

2.
880兵员动员演习中,我区担负着组建一个摩步师和一个炮兵旅的演习任务。在组建部队和选配干部时暴露出来的问题,给人以很深的启示。问题之一:预备役军官的资料不全。在预备役干部统计摸底阶段,发现各县、区人武部均不掌握转业干部和预备役军官情况,只好到地方军转办按照安置存根抄录一份名单。这样的材料只反映干部原任职级等极简单的情况,不反映其军政素质、健康状况、组  相似文献   

3.
彭安胜  向红成 《国防》2004,(8):30-30
由军转干部转服的预备役军官是预备役军官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战时快速持续组(扩)建部队动员的重点对象,因而平时必须大力加强其登记、管理、教育、培训,为战时动员奠定基础。重点是完善四个机制。一是教育机制。针对部分军转干部退出现役后,国防意识容易淡化的特点,在转业干部离队时、在军转办报到时、在人武部进行预备役登记时,加强宣传教育,帮助他们强化国防意识,筑牢服预备役的思想基础。二是监督制约机制。军分区、人武部要会同地方组织、人事、军转部门完善登记制度,制定军转干部不进行预备役登记不予接转关系、用人单位不得接收等制…  相似文献   

4.
现在,退伍战士服预备役的工作比较落实,而部队在确定军官转业时,不确定转业军官是否服预备役;地方的接收部门只管安排转业军官就业,也不过问服预备役这件事。形成落空的主要原因有;转业干部服预备役的制度没有确立;对转业军官服预备役没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军官预备役的登记、管理工作;有关部门对这项工作不重视,有法不依。  相似文献   

5.
简讯     
制定细则促进预备役军官登记工作落实李仁利北京市怀柔区人武部依据《兵役法》和《预备役军官法》,结合实际,制定《怀柔区预备役军官登记工作实施细则》。该《细则》共12章40条,分为总则、组织领导、职责、宣传动员、登记工作、调入、注销、管理教育、动员应召、制度规定、办公室建设、经费保障和附则等内容。明确了预备役军官登记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对象、程序、内容、方法和要求等,规定了预备役军官的推荐选拔、教育培训、考查考核和审批程序,对于促进预备役军官登记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管林海邱建平4月6日,东莞市民兵陈金开、赖正军…  相似文献   

6.
为做好兵员动员准备,湖南省冷水江市人武部认真开展了预备役军官登记统计工作,基本达到了登记对象可以随时联得上、找得到、聚得拢的要求。 第一,积极参加军分区组织的业务集训。通过学习,提高了对预备役军官登记统计重要意义的认识,掌握了登记工作的方法、步骤、要求和标准。  相似文献   

7.
在转业军官预备役登记统计试点这项工作中,北京市海淀区人武部吸取了图书馆管理卡片的经验,借鉴了退伍军人预备役登记统计资料分类的方法。对转业军官预备役登记统计的资料,城区实行了三级管理,农村实行两级管理。即城区由区武装部、街道武装部和各单位管理:农村由区武装部和乡武装部管理。区、街道、乡武装部存放统计表、花名册和登记卡片;各单位保存本单位转业军官登记名单。在花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预备役军官登记和管理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预备役军官登记管理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9.
李芳才  夏洪强 《国防》2001,(11):24-25
转业干部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时组(扩)建部队所需军官的重要来源。多年来,广大转业干部牢记使命,转业不忘国防。转业不忘转服军官预备役,在“两个文明”建设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有的转业干部在履行国防义务中,出现了国防观念逐渐淡化、尽职意识趋于弱化、军政素质有所退化等问题,致使不能自觉地进行预备役登记、参加集中组训和接受教育管理。因此,应针对可能出现的  相似文献   

10.
自四川达川军分区预备役军官登记统计工作会议后,我们及时组织召开了工作会议,并成立了有县领导和人武部领导参加的领导机构,同时成立了有组织,人事、财政、公安、人武政工科参加的登记统计办公室。由人武部政工科具体负责登记统计工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人武部搞好宣传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人武部十分重视搞好宣传教育,努力为转业军官预备役登记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首先,抓好有关文件的学习、宣传,增强做好登记统计工作的责任感。通过召开武装部党委会、机关大会和向区委、区政府汇报会等形式,认真学习政联  相似文献   

12.
中央军委近日发出《关于评定授予预备役军官军衔工作的指示》,决定今年为全国预备役军官评授军衔。 中央军委的《指示》规定,评授预备役军官军衔的范围限定在:编入预备役部队和预编到现役部队担任预备役军官职务的人员,以及经兵役机关登记。未编入预备役部队和未预编到现役部队的退出现役转服军官预备役的人员。 《指示》确定,评授预备役军官军衔工作分两批进行。第一批为编入预备役部队和预编到现役部队的预备役军官评授军衔,今年7月底以前完成军衔的授予工作。8月1日起,佩带军衔肩章、符号。第二批为其他预备役军官评授军衔,年底前完成军衔的授予工作,1997年1月1日起佩带军衔肩章、符号。其中,今年1月1日以后批准退出现役转服军官预备役人员,在公布其退出现役转服军官预备役的同时,改授预备役军官军衔,待预备役登记  相似文献   

13.
转业干部服预备役的登记统计工作,是建立预备役军官制度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军地双方一项共同任务。为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为战时实施快速动员打好基础,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首先要把六部委文件的精神要求,向党政领导认真汇报,征得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其  相似文献   

14.
做好预备役军官登记工作是抓好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如何解决好当前预备役军官登记难的问题,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抓住“两个时机”施教,增强军转干部转服预备役的自觉性。要注意把握好“离队前”和“岗前培训”两个时机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他们对转服预备役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按规定,转业干部到地方报到后,必须及时到人武部进行转眼预备役登记。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主动到人武部进行转眼预备役登记的转业干部只占20%,大部分军转干部未能按规定及时到所在地区人武部进行登记,致使登记工作不能按时完成,有时只能抽调基层干部分片进行跟踪登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兵员储备工作的正  相似文献   

16.
预备役军官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骨干,是我军战时组建、扩建部队所需军官的重要来源。预备役军官登记统计工作,是《预备役军官法》赋予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武装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搞好预备役军官的登记统计工作,对于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完善快速动员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转业干部《评授预备役军官军衔报告表》中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部分“退出现役之前”栏内容填写不清或不全;预备役军官专业名称、专业号码多数没填写或填写有误;绝大部分“自我鉴定”和“组织鉴定”栏是空白;批准机关没签署审批意见和加盖审批机关印章。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对策:  相似文献   

18.
四川南溪县人武部积极组织和发动预备役军官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并发挥预备役军官的“后备军”和“主力军”作用,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 人武部针对预备役军官人员分布情况,建立健全组织,加强队伍建设,在预备役军官中建立了4个班,指定了正、副班长,用官来管官。以预备役军官与所在单位或当地民兵组织挂钩的办法,使其参加民兵组织的一切活动,让他们了解民兵工作情况,不少预备役军官为民兵工作献计献策。如该部在市属以上厂矿建立了一个预任军官班,让预备役军官与所在单位民兵组  相似文献   

19.
易定旗  任蛟 《国防》2003,(7):26-27
我们在近年来开展退出现役军官和文职干部服预备役登记统计工作时,发现普遍存在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退出现役的军官和文职干部转服预备役意识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第十三条规定:“从退出现役的军官和文职干部中选拔的预备役军官,由部队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提出转服军官预备役的意见,按照规定的权限批准后,到安置地的县人民武装部办  相似文献   

20.
呼声与回声     
编辑同志:现役部队军官将实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这是令人欣慰的大事。我们想问一下,尚未移交地方的人武部干部是否也与编辑同志:最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第四条规定:“军官军衔按照军官的服役性质分为现役军官军衔和预备役军官军衔。”按照中共中央(1986)5号文件规定“人武部干部应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军官”。请问县(市)人武部干部是否应授预备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