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 公元801年,一部空前的典章巨著问世了。这就是唐代著名政治家、理财家和史学家杜佑所作的200卷《通典》。 《通典》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法、州郡和边防等9个门类,叙述了历代政治、经济及文化制度,时限上起唐虞三代,下迄唐朝中期,其中以唐代的制度和史事最为详尽。《通典》的体例一般是这样的:每个门类先以某项事物为题,然后再按时代顺序记述其制度的沿革、相关的事件和议论。但其中有一个部分却令许多读者讶异与迷惑,那便是《兵典》。《兵典》的展开与其他部分全然不同,它没有依例记述历代及唐朝的军事制度,却以《孙子十三篇》和唐代《李靖兵法》为纲,连篇累牍地大举历代战例。而且每一个小标题差不多全是战略战术方面的,如:“料敌制胜”、“以逸待劳”、 “声言击东其实击西”、“兵机务速”等等,简直就是一部专述用兵之道的兵书。人们不禁要问:杜佑抛开成例,如此标异,原因何在?他要做什么? 个中原委还须从杜佑的身世与时代谈起。杜佑生当国家由盛转衰的玄、肃、代、德、顺、宪宗诸朝。牠22岁那动年,爆发了震动朝野的安禄山反叛,朝廷几乎是动员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耗时八载,才勉强平息了叛乱。然而灾难并未了结,安史余孽在朝廷精疲力尽,后  相似文献   

2.
熟悉成都军区驻渝某集团军司机卫生 员训练大队政委程曙的战士们说:程政委爱 兵有颗高尚心。听到这话时,程政委却摆 摆手,笑了笑说:“那都是些小事,不值得 一提啊。”在政委程曙看来这一件件不起眼 的小事,放在战士身上,可都是沉甸甸的, 是温暖战士心的。不少战士听说我们要采 访,争相跑来说:“一定要好好写写我们的 程政委!”  相似文献   

3.
毕加索称赞“中国的字都是艺术”。的确 ,由于汉字具有形、音、义融为一体的特性 ,决定了汉字书法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惟一”性。有人称书法是节奏化了的自然 ,无声的音乐 ,纸上的舞蹈 ,线条化的诗。这是很有道理的。近来 ,书法热遍全国 ,特别是在军队干部和战士中 ,有众多知音。这无疑是一件文化普及的好事。但书法同军旅生活有怎样的特殊关系 ?为什么在书法名家中武人颇多 ?许多书法和军事术语的称谓 ,何以惊人相同 ?为什么说楷书之法 ,严如军纪 ;行书之姿 ,健如行军 ?这些问题 ,即使处于军旅生活之中的书法爱好者 ,大概也难以准确回答。…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习主席曾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为了充分发掘古籍的价值,前人开辟了"类书"这条省时省力的捷径.所谓"类",即分类纂集;类书,即辑录各种典籍里最有价值的整部、整篇或整段的原始资料,按照门类、字韵等方法加以编排,以备寻检、征引之用.让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一要求与类书编纂的初衷恰恰不谋而合.当前对于古籍的系统梳理,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大型类书《中华大典》(以下简称《大典》)的编纂.它不仅是国家级重点古籍整理项目,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文化出版工程.《大典》1989年开始试编,1992年全面铺开.2019年5月,随着《军事典·战争战例分典》的最后付梓,《大典》24个分典悉数完成了编纂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5.
克劳塞维茨,著有兵学“圣经”《战争论》,被后世尊为西方兵圣。他一生跌宕起伏、坎坷不平,既有身为亲王副官的荣耀,也有沦为法军战俘的悲哀;既有投身军事改革浪潮的兴奋,也有政治上长期失意的忧伤。但是,无论身处巅峰还是低谷,他始终如一,孜孜不倦地学习和研究军事理论,从而逐渐形成敏锐的军事眼光和卓越的理论思维,  相似文献   

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各国都把《孙子兵法》作为战略的指导思想。《孙子兵法》是各国军事院校的必修课程。本文仅就《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中所提出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战略思想在二战中的应用作一些探讨。 “上兵伐谋”指的是以己方的谋略挫败敌方的谋略,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从而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和军事目的。兵不血刃而获成功当然属于用兵中的上策。  相似文献   

7.
在江西东部山区,有一座山叫神女峰。山下有一偏僻的小山村。小山村里驻守着"黑队"和一群年轻的兵。电视台记者到这里来采访,临走时扔下一句话,说这里"山都感到寂寞,鸟都感到孤独"。5年前,我因为有采访任务,曾两次到过那里。在那个小山村里,我熟悉了被兵们亲切地称为"黑队"的徐家宝。那时,徐家宝是那山旮旯里最大的官儿。  相似文献   

8.
5年前的夏天,我带着书生的狂傲走上了武装工作岗位。自认为饱读了几年诗书,文字工作没什么大问题。当政委把一本本《西南民兵》交给我,让我认真学习的时候,我不以为然,随手把它丢进了资料室“封存”。一个月后,部里开展民兵整组工作,政委安排我给民兵上一堂政治课。我急着对政委说:“政委,我不是才来吗?对武装工作一窍不通,对武装工作也不熟悉,能不能下次再讲?”政委看着我说:“《西南民兵》看  相似文献   

9.
初识《中国民兵》时,我刚到基层武装部工作。由于刚参加工作, 业务生疏,《中国民兵》理所当然成为我学习本职业务、开展民兵政治教育的最佳参考。工作之余,我也曾写过儿篇报道,但因写作思路不对,未被采用。后来,找调到县人武部机关,部领导非常重视新闻报道工作。去年3月,领导推荐我到《中国民兵》编辑部学习,对于从未受过专业培训的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学习期间,各位编辑老师给了我精心的指导和关心帮助,安排我参与了“基层新曲”、“文  相似文献   

10.
《西南民兵》是成都军区政治部主办的指导民兵工作和普及国防教育的综合性杂志。1986年1月创刊,刊名为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所题。它的宗旨是:服从党在新时期的总目标、总任务,积极宣传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指示:以人武干部和民兵干部为主要对象,突出西南地区特色、边防斗争特色,探讨新时期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新问题,交流新经验;在加强民兵工作指导性的  相似文献   

11.
他曾是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退伍兵,他曾是一个县级自来水公司的副经理。由他创作的长篇军事小说《兵王》,初问世以来,出版社首印1万册,很快售罄,接着又一连印了3次共计4万册。他就是河北省海兴县自来水公司原副经理、如今已被成都军区特招入伍的刘洪涛。  相似文献   

12.
全民普及法律常识活动开始后,我被市确定为普法讲师团成员,承担《兵役法》宣讲任务。在备课过程中、我翻遍了所有《中国民兵》,有些重点文章,反复看上好几遍,有的还摘入了学习卡片。  相似文献   

13.
爸爸不久前退休,常呆在家里看书看报,看得最多的是《中国民兵》这本杂志。我问老爸:"退休老人最爱看老年类报刊,你为何对《中国民兵》感兴趣?"爸说:"军人出身嘛,与兵有缘。不但我爱看连你妈妈也爱看'婚恋家庭'、'法制在线'、'为您服  相似文献   

14.
“兵形势家”是班固在《汉书》中对兵学流派的分类。对这一流派的著作,他总共列有十一部,《尉缭子》则是至今唯一存世的一部,其余都已亡佚。因此,今天我们要探索“兵形势家”这一流派的风貌,《尉缭子》便显得弥足珍贵了。 《尉缭子》问世之后,历代学者甚为关注,不过,很少有人从“兵形势家”这一角度加以评介。郎使个别学者提到,也只是一笔带过而已。如王先谦指出:“今案其书自天官至兵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我就梦想成为一名英姿飒爽的军人。长大后虽然没有实现我的“从军梦”,但在我大学毕业后,却有幸成为一名军人的妻子。几年前,我的丈夫从作战部队交流到人武部,可能是爱屋及乌、耳濡目染的缘故吧,我也喜爱上了《中国民兵》。现在,读看《中国民兵》已成为我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民兵》中的“外国战争动员知识讲座”、“人武  相似文献   

16.
四川天全县县委书记卢泽康,不但关心、支持武装工作,而且还爱看《西南民兵》杂志。在他的带动下,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都订阅了《西南民兵》、《中国民兵》等刊物,全县掀起了学习武装知识、支持武装工作、关心国防建设的热潮。  相似文献   

17.
《兵器》(音雷),是一部古代兵书,作者尹宾商,又名“白毫子”,明代郢中人。据该书序中介绍,清光绪年间学生刘誉棻在晒晾先世的藏书时偶然发现这本散残的原书,遂与周树藩等三人进行校正整理,于光绪33年(1907年)由武昌县华林印刷所发行。  相似文献   

18.
要不是走进预备役部队,我或许不会认识《西南民兵》;要不是我对文学的爱好、写作的追求,我就不可能去读《西南民兵》;要不是我在岁月中渐渐成熟长大,也许我就不会读懂《西南民兵》。 人生就是一本书,而《西南民兵》是一份不需要太多付出,就能够给予启迪、指导工作的好刊物,每月都从不同方面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我们。  相似文献   

19.
1942年冬,斯大林格勒和顿河沿岸飘着大雪,西伯利亚的寒风无情地撕扯着蜷缩在弹坑里的德军。如果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法西斯的噩梦,那么瓦西里就是梦中的死神。纳粹军官最怕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你被瓦西里盯上了!”  相似文献   

20.
《西南民兵》越办越活了,越办越好了,这是我们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普遍反映。报刊征订期间民兵们说:“可别少订了我们喜爱的《西南民兵》。” 《西南民兵》不仅版面设计新颖、大方,给人以美感,通过“开卷有益”、“典型经验”、“风流人物”、“武装干部之星”、“民兵生活”、“探讨与思考”、“基层生活”、“双拥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