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时期中国的国际战略,是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确立的、顺应冷战后世界局势和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新的国际战略.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当今中国国际战略的主要制定者,因此在研究中国国际战略核心内容是和平与发展问题上,依据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和主要观点展开论证,是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将循此轨迹对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国际战略核心内容的命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美国海军战略要求海军培养“文化、历史和语言专家……发掘与不同国际合作伙伴之间有效的互动”。毫无疑问,其中中国方面的专家是最炙手可热的。中国军队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以及他们总是有别于我们的战略观点都值得注意,特别是海军领域。  相似文献   

3.
武汉会战结束后,抗日战争即开始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这是建国以来史学界比较一致的认识。但是,近来已有文章就这一问题提出了与传统观点完全不同的看法。《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一期刊载一篇题为《论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与传统观点的商榷》的文章(以下简称《商榷》),就是否定武汉会战后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这一观点的。海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系年要录·统计荟萃》一书的《导论》,亦对抗日战争的战略阶段作了新的划分。两篇文章立论的基本点,就是认为武汉会战后,日本并未停止或未完全停止战略进攻;武汉失守只是标志着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的第一时期转  相似文献   

4.
5月25日,美国国防部公布了向国会提交的2007年《中国军事实力报告》(下称《报告》)。《报告》继续沿袭2006年《四年一度防务评审》的结论,将中国定位为"美国最大的潜在对手",对中国的总体战略和安全战略,军事战略和军队现代化的目标,趋势、进展,以及对台军事斗争准备等内容作了全面评估。《报告》是国防部长盖茨上任后公布的首份同类文件,保留了2006年版的大部分内容和观点,虽然在写法、措词上较上一版有所缓和,给人的感觉比较"客观",但是主要观点并没有根本改  相似文献   

5.
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是我们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本文是著名军事专家张召忠教授新著《打赢信息化战争》中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它汲取了中国传统军事思想、外国的军事理论的精华,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对战争与政治、军事与经济、军事与文化以及战略与战术等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极大地丰富了唯物主义军事辩证法。他的这些观点和方法论是在革命实践中不断成长和发展的,对当代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现代信息化战争、争取世界的永久和平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重视揭示安全与危险的辩证关系 ,注意运用整体联系的观点与方法认识国家安全问题 ,坚持慎战防御、热爱和平的根本立场 ,是中国古代安全观念的集中表现 ;而建立和维护封建大一统政治格局 ,富国强兵、巩固国防、伐叛抚降 ,外御侵扰 ,致力于“夷夏一体”、思想统一 ,则构成中国历代安全战略的本质内涵 ,在充分肯定中国安全战略的本质内涵 ,在充分肯定中国历代安全观念及其战略的重大价值的同时 ,也实事求是地指出“天朝中心”意识强烈、主观随意性显著、“重道轻器”观盛行等等 ,是其无法摆脱的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8.
在印度,影响印度海军未来走向的有两种战略流派:一种称为“苏联派”,一种称为“英国派”。这两种流派的差别不仅体现在印度东部舰队与西部舰队所承担的任务上,也体现在对海军力量的运用是基于陆上强国的观点,还是基于海上强国的观点。基于两种战略流派,对于印度海军未来走向的看法可分4种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府在2006年12月29日发布的《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首次正式表述了中国的核战略。应读者之约,本刊邀请相关学者,对我国与其他核大国的核战略进行对比分析。此文仅为学术讨论中的一家之言,不代表本刊赞同其观点。  相似文献   

10.
国防战略本属于军事领域的研究范畴,但从经济视角来看,就会发现美国的国防战略不仅仅只是美国国防与军事战略的纲领性文件,也集中体现了美国国家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的指向。文章从2008版美国《国防战略》中提出的关于加强盟友伙伴的合作、对中国实行"引导"+"防范"战略以及对伊拉克战争重新评估等观点出发,对比分析其与2005版《国防战略》的不同,比较分析这些变化背后的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