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阅读《军事历史》1989年第1期,有耳目一新之感。例如,《国防与军队建设史研究》、《军事改革历史经验借鉴》等栏刊载的文章,学术性较强,值得深入探讨;《军事历史与军事改革》、《论军事历史学的社会功能》等文章,对军事历史研究具有较高层次的指导意义;《他,从战火中走来——访老将军孙毅》、《中国古代兵家谋略浅谈》等文章,熔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炉,为中下级干部和士兵所欢迎。此外,对1988年第5期、6期中的几处差错作了更正的做法,体现了编辑部的高度责任心,使读者对编辑部的严肃认真态度产生一种敬佩之感。  相似文献   

2.
我从头至尾读完今年第1期《军事历史》,感到同去年相比,内容更加充实,从多角度反映军事历史研究的重要文章较多,这对于广泛开拓军事历史研究的领域,有具体的指导作用。其中除聂荣臻、张爱萍同志的重要文章外,《研究抗美援朝战争应着眼其特点与发展》、《加强马克思主义军事史学理论的研究》、《论戚继光的军事思想》等文章,均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功能。此外,版面设计有明显改进;篇幅增加16个页码,很有必要。这一期的不足之处是;〈一〉在内容上,一些文章谈到开拓军事历史研究领域时,指方向、提要求的多,如何运用新观点、新方法来具体研究的少,而读者最希望看到的是作者怎样具体研究开拓的。有的文章题目偏大,宏论较多,在有限的篇幅中难以论述深透,使人会  相似文献   

3.
翻阅今年《军事历史》杂志第1期目录,霍印章的《从吴楚七国之乱看国家安危之所系》、毛元佑的《略谈清代的暴乱及其平息》两篇文章引起我的注意。我以很大兴趣拜读这两篇文章后,颇受教益,感到这是两篇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含意深刻的佳作。两文作者以史学工作者深邃的目光,在中国悠悠历史长河中,择取不同朝代但有着相似历史背景的社会动乱事件进行剖析,读罢使人为之一震。我认为文章的匠心之处主要在于:(1)作者站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向人们提  相似文献   

4.
苏联《军事历史杂志》1988年第10期刊登普列霍德琴科上校撰写的一篇文章-《军事历史与现实-评中国〈军事历史〉杂志》。文章指出:中国军事学者在实践活动中非常重视对军事历史的研究。近年来,全国和全军出版了各种军事历史杂志,其中最有名气和最受欢迎之一是《军事历史》杂志。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主办的《军事历史》杂志是一份面向专业研究者和对中外军  相似文献   

5.
《军事历史》1990年第2期发表的《中国古代军队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一文,我认为是一篇从我军改革和建设需要出发,借鉴军队改革历史经验的研究佳作。该文作者通过研究中国古代军队改革的大量史例,总结出一系列基本经验。这些经验既是历史上  相似文献   

6.
王根彦,内蒙古通辽军分区司令员《军事历史》第4期发表的《关于新军事变革问题》,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对于深入理解江泽民同志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等一系列论述,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文章的主要特点是:一、主题鲜明,论点突出。文章紧扣新军事变革这个军事领域的时代主题,重点阐述了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的这场世界性新军事变革及其主要背景、内涵、实质和基本特征,着重提出“武器装备智能化、编制体制精干化、指挥控制自动化、作战空间多维化、作战样式体系化”,是这场新…  相似文献   

7.
1988年以来,《军事历史》努力突出学术性和知识性兼容的特色,刊物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受到军内外读者的欢迎。但觉得编辑重点还不够突出,学术风格亦不够鲜明,而这又与专栏设置上存在的问题有关。《军事历史》目前设置的专栏达20多个,其中有的颇有特色。如:《军事改革历史经验借鉴》、《军事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军事历史人物》等。存在的问题是:(1)一些专栏的设置缺  相似文献   

8.
看了今年第1、2、3期《军事历史》后,我想将自己的一些看法写出来,供参考。《军事历史》在研究、总结我军和古今中外军事历史经验教训,为国防建设和未来反侵略战争服务方面,起到很重要的影响。但也应指出,一些研究我军作战的文章,只有自我本身,缺乏敌对一方的动态,如国民党军指挥系统对我方的估测及所采取的对策,就十分稀少。像介绍研究号称国民党军中“五大主力”的第5军、第18军、新编第1、第6军、整编第74师来龙去脉的文章,未见一篇。这应说是一个缺陷。  相似文献   

9.
编读互动     
回音壁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陈宽:我是在书市上买到《环球军事》的。这本杂志不局限于军事技术知识的介绍,更多的是把军事与时事政治结合起来看问题,把现代战争和历史事件结合起来看问题。文章详尽,有深度和独到的见解。我很喜欢总87期的《中东路事变:一场被遗忘的战争》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国防》1995,(7)
第3期《国防》好编辑同志: 读了今年《国防》第三期。心里有个感觉:,这期好。她好就好在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在众多军事刊物中有独到之处。 一是信息量大。十几个栏目中,所刊文章、消息、图片,从各个方面、不同程度地讴歌和反应了武装战线上的新人新事,交流了新作法、新经验、新见地。 二是报道及时。《“好军嫂”韩素云的人生座标》、《中国国防预算评析》等文章,报道及时,读来可信。 三是文章质量高。《地方党委要积极维护人武部的军事特色》  相似文献   

11.
读过1988年的几期《军事历史》,给我的印象较深。其一,编辑部贯彻了实事求是、忠实于历史的精神,如给国民党军队的历史以应有的位置,对辽沈战役史实的叙述较为客观。其二,能发表不同见解的文章,体现了百家争鸣的方针。 《军事历史》是我军最高军李科学研究机构出版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此,希望:(1)在我军历史研究方面,注意做一些订正史实错误的工作。(2)注意增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一方面要扩展研究领城,如对古代军事史中历代各王朝的军队和军事活动,近代的湘军、淮军、新军、北洋军阀等的研究。同时,不仅要从宏观上研究战争的全过程,还要注意  相似文献   

12.
今年第3期《军事历史》刊登的《渡江战役我军指挥艺术的特色》、《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的军事改革及其经验教训》、《对<古长城反思>一文的商榷》、《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等文章,观点新颖,给人以启发。特别是毛振发同志《对<古长城反思>一文的商榷》一文,是一篇学术性、理论性较强的作品。它说理充分,论据严谨,使人信服。近年来,在怎样看待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问题上,曾流行一种偏激的看法,总认为中华民族文化中,消极保守的东西太多,  相似文献   

13.
《军事历史》编辑部: 去年《军事历史》第2期中,有一篇文章题为《论辽金军事改革的成败》(作者:刘庆)。该文说:“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朝奴隶制国家后,即进行军事变革。”我认为阿保机称帝时间的提法不正确。据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1987年版)第二册第9页载:“916年,阿保机称皇帝,建立契丹国”,又据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1980年版)第1035页载:“公元916年契丹族领袖耶律阿保机创辽,国号契丹。”这都说明阿保机是916年称帝建立契丹国的。该文说“建立辽朝奴隶制国家”而非  相似文献   

14.
1991年第6期《军事历史》封面上的雕塑(摄影)作品《革命年代》,令我久久凝视,遐思不己。我不是美术家,也不是美术鉴赏家,也无资格从美术的角度来评说一件美术作品。但作为一名《军事历史》的读者,我似乎在读着一段生动的、发人深思的历史。作品中那位头发中分、天庭饱满、下巴上有一颗痣的人,无疑是中年毛泽东。旁边的那一位大概是江西兴国农村的老表吧?老表在倾诉,抑或在私语?毛委员在倾听,抑或在沉思?他们在说什么,想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等全文数据库,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军事历史研究》征订启事《军事历史研究》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研究军事历史的大型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86年。先后被评选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文社会科学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新时期…  相似文献   

16.
由辽宁大学历史系崔连仲教授编著,金盾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军事后勤史(古代部分)》是《军事后勤历史丛书》之一(《丛书》包括:《中国古代军事后勤史》、《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史》、《世界军事后勤史》)。该书论述了古代埃及、印度、希腊、罗马等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军事后勤体制、后勤思想及辎重运输、军需物资、武器装备等勤务的形成与发展,着重叙述了重要战争、战役的后勤保障过程、方式和手段,是一部以  相似文献   

17.
我是《军事历史》的忠实读者。在众多的社会科学及军事史刊物中,《军事历史》是一个办得很有特色的刊物,很值得专业史学工作者和史学爱好者一读,阅完《军事历史》1991年第3期后,我的这种认识更深刻了。综观地方社会科学界及军队系统所办各种刊物,在学术性和普及性的结合上往往顾此失彼,在实际操作中也确实存在相当难度。而《军事历史》却很好地将学术性和普及性结合  相似文献   

18.
《孙子》与《战争论》都是人类军事思想史上举世公认的璀璨明珠。刘庆撰文就两者不同的文化特征作了比较。(一)从著述目的上看,《孙子》强调知战结合;《战争论》热衷于理论建设。(二)从价值取向上看,《孙子》奉“不战而屈人之兵”为将帅用兵的理想境界;战争论则以不受限制的“绝对战争”为战争形态的完美形式。(三)从思维方式上看,《孙子》注重整体直观上的把握;《战争论》则从概念的  相似文献   

19.
《军事历史》1988年第2期刊登的《对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建军问题论述之研究》一文,是一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好文章。邓小平同志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建国以后,历来十分重视加强军队建设,对毛泽东建军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主持军委工作以来,对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建军思想,又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研究》一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把邓小平同志针对新时期军队建设出现的新问题所作的论述,放在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中进行研究,追根溯源地展开论述;抓住新时期军队建设需要解决、干部战士比较关注而又说不大清楚的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进行研究。这既帮助我们加深了对毛泽东建军思想的理解,认识邓小平同志对丰富  相似文献   

20.
新出版的《毛泽东军事文集》(以下简称《文集》)按照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分期,分为6卷。第1卷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2卷为抗日战争的期;第3、4、5卷为解放战争时期;第6卷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全书收录了毛挥东从1927年8月至1972年12月这45年期间的军事理论著作、军事电报、命令、批示、报告、信函等1612篇,约267万余字,其中大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这是迄今为止最系统最全面的一部毛泽东军事著作集,她具体记录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创建历程和艰苦卓越的光辉战斗历程,真实反映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产生形成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