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4 毫秒
1.
利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了平均参与碰撞核子数,通过傅里叶变换从饱和模型中抽取了未积分胶子分布函数解析式,研究了美国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elativistic Heavy Ion Collider, RHIC)能量下金一金碰撞中不同碰撞参数区间的重子阻止现象。计算发现:理论结果能够很好地解释BRHAMS合作组实验现象。在此基础上,对正在运行的欧洲大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 LHC)能量下铅一铅碰撞中大快度区域重子阻止现象作出了理论预言。  相似文献   

2.
利用适用于较小x区域的KLR-AdS/CFT色偶极模型计算得到的偶极关联因子,在色玻璃凝聚(Color Glass Condensate,CGC)理论框架下研究了每核子对碰撞质心能量为5. 02、8. 16 Te V/c~2时质子-原子核碰撞中的J/ψ抑制现象。同时考虑原子核及核子的内部结构,假定质子-原子核碰撞中胶子饱和标度与核子参与数成正比,建立了新的研究J/ψ抑制现象的核效应模型。通过与传统核效应模型的计算结果比较发现:新的核效应模型可以更好地解释ALICE和LHCb合作组最新实验现象,但未考虑碰撞截面次领头阶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美国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elativistic Heavy Ion Collider,RHIC)提供的质子-质子碰撞中J/ψ产生随快度变化的最新实验数据,抽取了快度在作为随机变量时的概率分布密度函数,在建立的Glauber蒙特卡罗模型中研究了氘-金碰撞中J/ψ粒子产生的大横动量现象。经计算发现:在考虑到核遮蔽效应和核吸收效应后,理论结果能很好地解释最新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4.
利用建立在超杨-米尔斯理论基础上的胶子量子态饱和模型及Peterson璨夸克碎裂函数,在色玻璃凝聚理论框架下研究了ep(electron proton)深度非弹性散射中的D-介子产生。计算发现:在LHeC(Large Hadron-electronCollider)能量下,小Q2区域会出现极小Bjorken-x区域的璨介子产生截面不依赖于x变化的现象。就LHeC能量下D-介子产生截面随横向动量变化的实验现象给出了理论预言,理论结果将被即将运行的LHeC实验检验。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碰撞质心能量下对氘-金(d-Au)碰撞中J/ψ核吸收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碰撞质心能量下J/ψ核吸收截面随动量分数xF变化趋势明显不同。利用以上结论,计算了美国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能量下J/ψ在氘-金(d-Au)碰撞中与质子-质子(p-p)碰撞中的产生截面比,并与实验数据比较发现,理论结果能很好的解释实验现象。最后,为欧洲大强子对撞机(LHC)实验作了理论预言,理论结果将为即将运行的LHC实验所检验。  相似文献   

6.
一种利用精英保留改进的量子遗传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量子遗传算法的"早熟"现象,在多峰值函数的寻优中,提出了基于精英的量子遗传算法。该算法不仅考虑函数值与当前最优值的关系,还考虑函数值所对应的自变量与当前最优值所对应自变量的关系。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对于多峰值函数具有很好的寻优能力。  相似文献   

7.
量子粒子群算法是将量子计算与粒子群算法相结合的一种新的优化方法。首先利用相位角进行实数编码,将动态量子旋转门引入到粒子群算法中,采用自适应变异,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量子粒子群算法。然后运用Pe-nalized函数和Ackley函数测试了该算法的性能。最后将该算法应用到武器目标分配模型中,获得了最优的分配方案。仿真研究表明,该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搜索能力强和稳定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宇宙高能质子致单粒子翻转率的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简化半导体器件灵敏单元 ,计算得到了宇宙高能质子在器件灵敏单元内产生的能量沉积。然后利用地面重离子实验单粒子翻转数据得到的Weibull函数 ,计算了CRRES卫星轨道、 33mm铝屏蔽壳体内几种器件的单粒子翻转率 ,并与已有结果进行了比较说明。  相似文献   

9.
为精确描述康普顿散射过程中高阶传播子对散射结果的影响,在量子电动力学中采用量子场论微扰理论对康普顿散射过程进行高阶圈图解析计算,并采用电子与光子的最小耦合模型对康普顿散射过程中电子重整化链传播子进行了解析计算,获得了相应过程的辐射修正信息。通过分别比较电子树图和重整化单圈传播子条件下康普顿散射的微分截面,发现链图级的辐射修正比单圈图精确度高10-3数量级。研究结果为使用重整化理论来精确描述康普顿散射以及对处理电磁相互作用的内部复杂过程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层流介质中金属板腐蚀电位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流动介质中产生的静电场,结合电化学和流体力学相关知识建立层流介质中金属板模型,利用贝塞尔函数展开及其逆运算推导出在三层介质中基于点电荷模型的腐蚀电位解析表达式,同时计算出金属板产生的电场。运用推导出的解析表达式计算出在流动介质中任意场点处金属板随不同流速产生的腐蚀电位,并通过实验验证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对层流条件下电化学反应产生的电流密度所建模型的结果与实验测量数据吻合度较高,同时电场分布也会随着流体流速及层流方向上长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1.
将旁路攻击中线性碰撞思想与代数攻击方法相结合,使AES加密操作第1轮中的碰撞转换为线性方程组,构造了SAT求解器求解方程组,利用穷举攻击筛选真实的密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降低密钥搜索空间,最终获得AES128位真实密钥,攻击效果优于碰撞攻击。  相似文献   

12.
基于纠缠交换的量子安全通信协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纠缠交换和Einstein-Podolsky-Rosen纠缠对,提出一种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协议和一种多方量子秘密共享协议。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协议利用光子分组传输方法,与现有协议不同的是通信方可以直接将秘密消息编码为四个Bell态之一,从而不需要在保证量子信道的安全之后再对秘密消息编码。在多方量子秘密共享协议中,通信方以一定的概率选择检测模式和编码模式。协议的实现只需要Einstein-Podolsky-Rosen对而不需要制备多粒子纠缠态。与已有的协议相比较,该协议不需要局域幺正操作,协议的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两个协议的安全性均等同于BBM92协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析IGBT模块老化过程中电热参数的变化规律,对IGBT模块进行了功率循环加速老化试验,并基于单脉冲测试方法在加速老化试验进程中每间隔1 000次功率循环,测取一次IGBT的结温、集电极电流与饱和压降三维关系曲面、开关能耗、热阻抗以及瞬态热阻抗曲线。IGBT模块老化失效时,其饱和压降、开通能耗、关断能耗以及热阻较其初始值分别增大了3.92%、12.05%、18.87%和22.65%,试验结果表明随着IGBT模块功率循环次数的增多,相同工作条件下IGBT饱和压降的增幅逐渐加大,而饱和压降、结温和集电极电流三者间的内在关系没有明显变化;IGBT瞬态热阻抗曲线暂态部分几乎不变,稳态部分向上移动的幅度逐渐加大;测取的IGBT模块电热参数中饱和压降增幅最小,开关能耗增幅较大,模块热阻的增幅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利用原子的Roothaan-Hartree-Fock波函数计算了低能e~--He和e~--Ar弹性散射截面。计算采用模型势方法,其中包括静电势、交换势和极化势。计算结果和实验吻合较好。通过把我们的计算结果和其他作者利用不同原子波函数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讨论了不同原子波函数之间的差别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量子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以提升经典系统性能是近年来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等众多科学领域研究热点。由于隐身和电子对抗技术的进步和日益成熟,雷达作为一类典型的电子信息系统,其目标探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从雷达目标探测角度出发,介绍了量子雷达的基本概念与分类、若干实现模型,重点剖析、归纳了量子纠缠等量子效应增强雷达目标探测性能的物理机理与研究现状,指出了量子雷达研究和实现中的关键技术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密钥分配协议安全性的证明是确保密钥分配绝对安全的要求 ,经典密码方案的安全性大多难以证明 ,而利用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可以证明量子密码方案是无条件安全的。介绍了Shor Preskill对BB84量子密钥分配协议无条件安全性的证明方法 ,归纳了其技巧和特点 ,揭示了对称化方法和量子纠缠提纯技术在该方法中的作用。证明了Shor Preskill方法不能直接用来证明B92协议的无条件安全性。提出了利用Shor Preskill方法间接证明B92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7.
量子计算和量子计算机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量子计算和量子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说明了量子计算机在什么地方超出经典计算机,介绍了量子计算机的原理和网络模型以及量子计算机实现中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